那一代江湖-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域江湖有东极道宫威压一域,南蛮江湖有蛮族称霸一地,西极之地则有万千佛门,放眼望去皆是佛家圣土,而北荒则有冰神宫和火神殿,彼此谁也不服谁。
在这两个超级宗门的斗争中,不少大宗门被牵扯近来,其中就有北荒江湖中排名第六的紫衣门。
紫衣门内门外门全部弟子有近万人,不论平时行走江湖还是在宗门内修炼时,都是身穿一袭紫衣,如同一颗颗紫色的紫薇星般,极惹人注目。
上到八品境界的门主,下至二品境界的杂役弟子,从头到脚都是一片紫色,唯一的差别就是腰间的玉佩和腰带了。
杂役弟子是甲鱼腰佩,布腰带。外门弟子是狮子腰佩,布腰带。内门弟子是蛟龙腰佩,银丝腰带。嫡系弟子则是麒麟腰佩,金玉丝腰带。
紫衣门主要修炼紫阳麒麟功,其中又分为两条路,一条路是修己身,让自己身体成就紫阳麒麟功大法,力求一拳败敌。另外一条路是修炼刀、剑、枪、锤、戟等武器,力求一击败敌。
这两条路所走的人数都差不多一样多,嫡系弟子有三十余人,其中十多人修炼己身,十多人修炼外器。
紫衣门位于北荒西部,靠近冰神宫,所以亲近于冰神宫,对火神殿向来没有什么好感,尽管前一段时间与火神殿一起并肩作战刺杀那北荒帝国的天子,但仍旧是对火神殿不去抛媚眼,爱理不理的。
此时已经入冬了,天气冷了许多,本来“天下第一江”天江的北部就是不热很冷,一到冬天,更是冷得会冻死人,抬头望去,仿佛蔚蓝的天空和清新的空气都被冻住般。
“古剑寒黯黯,铸来几千秋。白光纳日月,紫气排斗牛。”
在一片白玉铺成的宽阔的空地上,上千紫衣修士同时起剑,有节奏的吸收天地灵气,然后吐纳内力洗淬手中紫色长剑。一名紫衣中年男子负手望着这上千练外器功法的内门弟子,嘴中念着功法的开篇章,一边让那些内门弟子练剑,一边让他们悟这句中含义,希冀他们能够从中有所得。
“白虹时切玉,紫气夜千星。三尺有正气,外邪何可干。”
众人随着那名中年男子的话语,一起齐声念着,手中的紫色长剑也是有节奏的保持一致,如行云流水,令人赏心悦目。
上千连外器的内门弟子,首先要练剑,把剑练好了,才可以去练自己喜欢的各种武器,因为剑在百千种兵器中是最为相通的,练好了剑,就相当于打好了一个基础。若是连剑都练不好,那么其他的几乎不可能会练好。
这些内门弟子,几乎都是四品境界,还有极少一部分是四品巅峰的。在紫衣门,入内门的基础,就是四品境界。
这要是放在一些小王朝,一个内门弟子都能称霸一方,甚至是力压那个小王朝一个时代的江湖了。然而在紫衣门,只是两千内门弟子中的普通一员。这也是为何那么多修士都争破头皮都要进入大宗门的缘故。这儿才是真正强者所呆的地方。
“斗间紫气掩神踪,擘地成川看化龙。”
那位身为内门长老的中年男子沉声念出紫阳麒麟功功法的最后一句,然后收敛内力,这个清晨的练功算是结束。
此时,太阳缓缓从东边地平线爬起,因为是冬天,让人觉得朝阳升起有些吃力。
这时,一道黑发紫衣老者瞬间出现在那名中年男子身旁,低声说了几句话,那位中年男子脸色微微一变,然后恢复平静,让众人散去,然后和那位同样是内门长老的黑发紫衣老者一起离去。
“李师兄,那几名四品巅峰的内门弟子被人杀了?”中年男子身形一闪而逝,十几丈的距离只需一步,几乎如同瞬移般。一边走一边微微皱眉问向一旁的那位老人。
那位黑发老人身形迅速移动的同时回答道:“可能是北荒帝国那边察觉了。毕竟那么多蛛丝马迹……我们这次几乎算是和帝国撕破脸皮了,现在仅剩下薄薄一层的面皮了。”
“最让人担忧的,是我们宗主,此次重伤,需要数十日的时间去恢复。若是……若是他北荒帝国派出数位八品境界或者八品巅峰的皇族高手强闯我们紫衣门……”中年男子说完后便又摇了摇头“不会的。我们距离太玄派距离不过千里,如此近的距离,可随时支援。我想他北荒帝国不会如此鲁莽。且我们紫衣门身为北荒前十宗门,岂会没有一点底蕴?”
老人淡淡地说道:“张师弟,无需担心我们紫衣门,我们现在担心也无用。现在要做的,就是去找把那几个内门弟子的尸体处理掉,然后封山闭门。”
“不追杀那位吗?”中年男子有些恼怒地说道。
老人望了一眼这位脑子不是太开窍的师弟。
中年男子有些疑惑,但终究不是真的傻子,此时心中一惊,讶异地说道:“难不成北荒帝国派出了那位神秘的影子?”
老人亦是有些头疼无奈地点了点头。
那位帝国影子,据说有九品境界的修为,这是一个极大的威慑,堪比帝国百万雄兵。
四大帝国,只有北荒帝国拥有一位属于皇族的九品盖世高手,这也是北荒帝国气吞山河的底气。毕竟九品盖世高手如同一把绝世宝剑,可望不可得,一旦拥有,那几乎就是无敌。北荒帝国的天子也是受到刺杀最少的一位帝国天子。在神皇城中,那位九品境界的盖世高手在一国浓郁的气运加持下,拥有堪比九品巅峰境界的盖世战力。
“呼!真要撕破脸皮,也只有冰神宫和火神殿这两座超级宗门可以无惧北荒帝国了。”中年男子脚步放慢,但仍是一步十丈的距离。
“说到底,还是我们紫衣门没有一个真正的八品巅峰境界的大宗师,这也是天下十大超级宗门与其余所有大宗门的不同之处。而且那些超级宗门,一个时代,往往不止一位八品巅峰境界的大宗师,有数位。这数位八品巅峰境界的大宗师,在自己宗门的祖地,完全可以当九品境界的盖世修士来用。”老人有些苦涩的点了点头。
他和这位中年男子模样的师弟,都是七品境界。这辈子,他的奢望就是达到七品巅峰境界,如此还能多活几年,如今的他,早已没有了当年天才的光环,更没有当年的志气比天高的心境。经过岁月的沉淀,只剩下一汪静静的湖水。风吹来也会有波动,风不来,便止如平滑的铜镜。
两柱香的功夫后,两人来到了宗门外数十里处,几具完整的尸体倒在荒野地上,身上并没有什么流血伤口,甚至没有一丝血迹。
“是被人直接用内力隔空震死了,最少隔着千丈的距离。必是帝国那个影子所作所为了。”老人仔细看了看,微微叹息。
“我回去会申报一下,让这几名内门弟子的家人享受嫡系弟子的待遇。”中年男子面无表情的说道。
这些内门弟子,是少数出来历练的“老”内门弟子了,有两个他还有些印象,十几年前就是他教授功法的,死的其中两人,是他成为内门长老后交的前几批内门弟子中的两位。
远在万里外,北荒的西南部,有一位男子和一位少女正在跋山涉水,一前一后两人走走停停,也不嫌累,几乎没有一天停滞不前的。
那名男子突然转头望了望北方,微微皱眉。
“师父,怎么啦?”那位少女询问道。
“有人带着帝国气运在做一些伤及江湖根本的事情。”男子答道。
说罢,男子微微一叹,说道:“可惜距离太远,寻常一剑过去伤不到他,若是用力出剑又会打破北荒江湖和王朝帝国间的气运循环。”
但男子仍是弹指震出一道凛冽无比的剑气,划破虚空,刺向万里以外的某个地方。
“算是一种警告,希望有用。”男子继续前行,那位少女跟在他身后,继续翻过越岭走江湖。
………………………………
第六十七章 道宫入世!
东域,这片九州中最先大乱的两州之地,如今血海万里,横尸亿万。
绝大多数的王朝和宗门都揭竿而起,发出一声声或大或小的怒吼,传遍整个东域,点燃了一片又一片的百姓,激起了一个又一个王朝的血性。
灭国之战每过几天就会发生一次,那些小王朝几乎难以抵挡片刻就被东极帝国横推过去了,碾压为一片尘埃。
在东域北方,唯一能与之抗衡的西楚王朝,天子守国门,满朝文武几乎皆战死,但东极帝国却付出了计划中的三倍伤亡数量!这鼓励了那些反抗的王朝。而西楚王朝许多士子在提剑杀敌前,纷纷用体内热的滚烫的鲜血作为墨水,奋笔疾书,写下了一篇篇可歌可泣的反抗篇章,这些篇章如同腊月的雪花般,铺天盖地的飞向整片东域,唤醒了许多迷茫之中的读书人,唤醒了许多麻木不仁的穷困百姓,唤醒了许多犹豫之中的王朝。
当然,许多读书人和大小王朝并非只是因为这一封封所谓的反抗血书感动的一塌涂地然后去反抗,而是因为东域南部如今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反帝国体系。
以扬州城为核心,东域南部的三百多个大大小小的王朝纷纷联手、结盟。一时间,扬州城城头上的气运滔天暴涨,竟有几分帝国气象,虽不能和长安城城上的帝国气运相比,但也初具雏形了。
这让许多有想法有念头的王朝都看到了一丝希望、一丝契机。
让东域所有反抗王朝和宗门唯一遗憾的,是东极道宫这么长时间了,还是没有什么明确表态。
就在众人深深遗憾的时候,南道宫和北道宫那庞大的数十万的外门道宫弟子不再保持冷眼旁观的态度!开始入世平乱救老百姓!
这让整片东域的所有反抗的王朝都眼前一亮,心中激动万分!
此时,东极帝国长安城的御书房中,一位气度不凡的中年男子看着手中的密信和折子,眼神平淡,脸色无异常,但手指紧紧握着握到关节发白。
“道宫……我已经退步如此之多,给予他们那么多的好处,对他们那么尊敬,他们还是要插手吗?”东极帝国的天子平淡的语气中夹杂着一丝恼怒。
“陛下,道宫这些道士都是这样子的,与他们讲道理是讲不过,而且给他们好处,他们即便收下,会退步,但不会因为那些好处而退步过多。最终他们还是有一条线的。如今,我们的行为触碰了他们的底线了,他们如此做还是给了我们一丝最后的面子,毕竟他们没有让山上的内门道士亲自下山。”
此时御书房中有九人,一人是兵部尚书,一人是礼部尚书,一人是刑部尚书,一人是太子太师,一人是中书省中书令,一人是文渊阁首席大学士,还有三人是功高震天的三位上柱国大将军,这三人在军中的地位不比兵部尚书低半分,若论辈分,甚至要比那兵部尚书还要高一些。
说话的,正是白眉银发的中书省中书令,这位老人已经年逾八十,但因身体不错,且当今天子不断恳求留下,所以仍未致仕。论年龄,这里他最大。论辈分,也是最高的之一,那位礼部尚书便是他提携的后辈,他中年时就是礼部尚书,那时候,如今的这位礼部尚书,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官职只是一个从五品的礼部员外郎。
“诸位爱卿,你们对此事的意为何?”帝国天子收敛了那一丝恼怒,内心重新归于平静,如一面坚如磐石的铜镜般。
这让那九人中的数位朝廷大佬暗暗点头。如今东极的帝国的天子不老,刚好不惑之年。但是已经有了几分明君强帝的气象,喜怒不形于色说着容易,做着却是很难,即便是生于帝王家亦是如此,因为终究是人,是人就有七情六欲。也就那三教圣人传说是不会流泪的,那三人外的其余所有人,都不是圣人。
兵部尚书抬头望着便衣天子朗声说道:“臣认为,可以派出二十万大军,直接包围那北道宫,然后威胁他们,若是不听话,就直接冲杀上去,二十万大军,任他有九品境界的修士又如何?还是被活活耗死。”
如今东极帝国的兵部尚书,是出了奇的好战狂人,体内满是战斗血液,之前和平时期,有偏远小王朝以为自己位置偏僻不惹人注意,就不交纳巨额的贡税,被帝国通牒警示后依旧我行我素。然后帝国兵部尚书亲自率领了一支六万人的龙甲神军,摧枯拉朽般连平三个“不听话”的偏远小王朝,震慑的那些偏僻的小王朝,从此再也没有出现过不交贡税的情况。
“这样子太过于鲁莽,且不说九品境界的盖世修士可以御风而翔,也不去说那九品境界的盖世修士的战力究竟有多高,需要多少甲士的生命去换,单单说对道宫的出手这一件事儿,就不妥。”礼部尚书见面前的天子并未开口说话的意思,便反驳兵部尚书的话。
“确实,如今东极之地的百姓几乎都信奉道宫,可谓是有井水处便可闻诵读《道德经》之声。一旦对道宫出手,那就是逆大势而行。”中书省中书令点头说道。
“可是不用强硬的手段,我们帝国的脸面往哪里放!又如何震慑那些已经臣服表态但仍心思不定的王朝与宗门?”一位上柱国老将军驼着背缓缓说道,虽然人已老,但声音仍是中气十足,不显老态。
每天上朝,都能坐在天子亲赐的太师椅的太子太师睁开了闭目养神的眼睛,绷着脸说道:“可杀,不可杀破底。”
帝国天子闻言终于淡淡一笑,开口说道:“太师说的中肯一些。”
可杀,可以杀那些道宫外门多管闲事的弟子们。不可杀破底,不可以去杀道宫的内门弟子,不然一旦杀了,就真的撕破脸皮没有了最后的一丝底线了。
这是双方权衡的结果,也是互相尊重,互相进一步然后退一步的过程。
这些站在帝国巅峰的人物们,在这个不大不小的御书房中,又议论了相关事宜的细节。事无巨细都查漏补缺了数遍,然后才由帝国天子盖章下旨。
待众人散去后,帝国天子收起那流露于脸上的淡淡微笑,沉下脸低声说道:“道宫……终有一天会清理掉的。”
不管以后如何,只说当下,许多道宫外门弟子已经救下不少乱世中的百姓,还不时出手阻拦一下帝国的甲士,不说严重阻碍了东极帝国统一东域的行程推进,但也延缓了不少时间,让那些反抗的王朝和宗门都有了些许的喘息时间。这让道宫的名声在东域更盛,再偏远的地方的百姓,都听说了道宫,开始找识字的秀才读书人教读道宫经书,祈求早日天下太平。
虽然道宫的行为对于这个乱世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但仍是让这个乱世变得好了那么一点点,让一些人看到了一些希望。
………………………………
第六十八章 佛子
西极之地,有一处巨大的神山,山体高达数千丈,山峰直插云霄,为西极第一山。
这座山便是西极佛门的祖庭——普陀山。每日清晨或是黄昏,立于山峰之上,便可望脚下金黄色的云海翻滚不息,真如同天上金海般,让人神驰目眩。
普陀山不是什么人都能进入的,必须有普陀山的邀请方可进入,否则视为强行闯入。
而普陀山周围还有几座著名的佛家大山,是对所有虔诚的信徒开放的,金色的佛气直冲青天,以至于方圆数千里都无一邪物。
此时正值清晨,普陀山山顶的寺庙门口,有一人穿寻常的佛门海青僧衣,手中持着一把有些破旧的扫帚在轻轻地扫着青石板铺就的地面。
山峰周围,皆是无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