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那一代江湖 >

第17章

那一代江湖-第17章

小说: 那一代江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的青旭观规模不算小,已经有了几分巍峨的味道了。

    进入道观正门,经过了三清殿后,有一个大院子,视野开阔。在院子中央,聚满了前来烧香的香客。

    “走,应该是道观观主。”楚愁带着赵芷水走了过去。

    等了好一会儿后,楚愁和赵芷水才挤到了前面,看到了人群中央有一小片空地,摆了张印有阴阳图的木桌,一位仙风道骨的道士正在阴阳木桌前摇签,为众香客算卦。

    “这位老丈,签为中签,福祸相依。这几日可多做几件小善事,便能化中签为中上签。”

    “这位公子,你的签为上签,这几日只要不做一些乱他人道气之事,就可有惊喜好事降临。”

    “这位姑娘,你的签为中下签,这几日可能会遇到一些阴秽之物,不过无妨,我一会儿亲自给你画一道符篆,也算是姑娘辛苦上山之得。”

    那老道士鹤发童颜,语气不大不小,也不怎么显得老迈嘶哑,让人听着很舒服。

    若不是知道眼前之人便是灵鸿道长,那么没有人会相信这个老道士已然九十岁的高龄了。看起来比许多前来求签烧香的花甲老人都要年轻一点。

    片刻过后,这一波上山之人的签解得差不多了,老道士正准备回到自己的屋子里歇息一下,谁知道仿佛有所感应一般,一转头便看到了一张陌生又熟悉的面孔。那人身旁还站着一个目光如水般清澈的女孩。

    老道士紧眉思索自己什么时候见过这个年轻人,突然脑海中仿佛划过了一道闪电般,气定神闲的老道士呼吸微微紧促了起来。不过毕竟历经世间沧桑,修道近百年寒暑了,所以没有激动地语无伦次。

    “楚……楚大哥?”老道士试探性的询问。

    “纶鸿。是我。”楚愁笑着点了点头。

    “楚大哥……真的是你……”灵鸿道长听到楚愁喊道他八十多年都未用自己都快忘的俗名,终是忍不住而热泪盈眶。

    当年,山下正直战乱,东极帝国势如破竹,一路碾压群雄。老道士所在的镇子当时要被屠杀干净,然后楚大哥在紧要关头出手,杀掉了数百的将士,然后吓跑了剩余的一千多将士,才算是救了小镇的老百姓。他纶鸿就是被救的其中一人,但是他的父母亲人却都死于战乱中一两年了。那时候,他才六岁,楚大哥见他可怜,就带着他走江湖。

    走了两年江湖后,楚大哥要去一个叫中州的远方,就把他送到了青旭山上,交给了一个叫逸鹤道长的手上。正是那个时候,楚大哥帮助逸鹤道长提升了修为,让青旭山名声鹊起。

    楚大哥对他而言,就像一个长辈、师父,教会了许多道理。这辈子,他什么事儿都能看的开,生性淡泊,唯独对没有见楚大哥最后一面这一事而感到遗憾。

    谁知道,在他生命最后的时光里,竟然见到了楚大哥!这让他觉得,辛辛苦苦修道这一辈子,值了!

    灵鸿道长看了一眼楚愁一旁的赵芷水,有些羡慕,有些缅怀,更多的是感叹,是对楚愁的敬意。

    “楚大哥,进屋说。”灵鸿道长伸手邀请楚愁进屋,一脸激动和敬仰的望着这个和当年一样年轻,一样风采无双的楚大哥。

    楚愁与他分开后,他还关注着楚愁,把楚愁视为人生的一座丰碑。世人都称赞楚愁是千年以降杀伤力最强悍的大剑仙,是一位货真价实的九品巅峰武夫,是武夫、剑道两者共同九品巅峰的双九品之仙。但他不管那么多,不管楚愁怎么变,都是他一辈子的楚大哥。

    屋内,一个看着非常年轻的男子对着一个看着年纪肯定不小的老人正讲着许多江湖趣闻,老人只是频频点头,不时笑一笑,倾耳恭听,要是不知情的人看到这一幕,肯定要惊掉大牙。

    赵芷水和灵鸿道长,一左一右,一老一小,一起听着楚愁讲着那一代江湖的风流意气、刀光剑影,一个缅怀,一个向往。

    不知不觉间,两人都听得入迷了,眼神迷离,脑海中尽是那一代江湖的繁华与平淡。
………………………………

第二十七章 谁与年少比轻狂?

    一番彻夜长谈,第二天清晨昏昏欲睡的赵芷水被安排在一间道观的客舍后,楚愁和zhao纶鸿在山头随意散步,两人皆无睡意。对于他们这种修道之人,非战斗状态下,十几日不眠不食都不是什么问题。

    “纶鸿,这些年过得怎样?”从昨天到今天早上,都是楚愁一直在说,灵鸿道长一直在听。这是楚愁第一次询问纶鸿问题。

    “过的倒也不算艰难,天天皆可饱腹,且日日品读道家经书,那些来自东极道宫道祖的书籍以及历代宫主的书籍,差不多都读过两三遍了。也算是读过万卷书了。”灵鸿道长想了想答道,语气颇有些感慨。当年若不是楚大哥救了他并把他送到这里,也不知道他以后的人生会将如何!

    “倒也难为你了。这么多年来,为了青旭道观鞠躬尽瘁的,若不然的话现在已经可五品境界了,而不是在四品巅峰卡了数十人也没有前进一步。”楚愁有些惋惜道,“可惜我没有办法帮你了,你的这个情况就像一间历经风雨的屋子,四处墙壁皆是缝隙,存不了什么灵气内力。但我能让你体内内力流失的慢一些。十年内是不会跌回三品境界的。”

    “谢楚大哥!”灵鸿道长作楫感谢,眼中都是诚意。

    “纶鸿,和你楚大哥还客气什么?”楚愁笑了笑,“还是和当年一样拘谨。”

    “哈哈哈,楚大哥,我这叫初心不变。这一点最难能可贵啊!”灵鸿道长这几十年来第一次哈哈大笑,觉得很快意。

    “这么多年了,我心中其实一直在想念楚大哥,感谢楚大哥。我刚开始的时候,修行的动力便是您,只是后来随着世事变迁、时光荏苒,我就把这个梦深深埋在了心底,将全部心思放在了青旭观的香火情和我自己的修道上了。”灵鸿道长看了眼远处的青旭观,笑着说道,“其实,我还是挺羡慕楚大哥的,一生快意江湖、高歌纵马,逍遥度此生。”

    “说起羡慕,我更羡慕你这种人,心有所归且能归下。我虽然心有所归,但是……”楚愁默然无言,只是看着远处的青山绿水,脸色如常。

    “楚大哥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吗?”灵鸿道长一脸讶异,不相信楚愁还有什么放不下的东西。

    “放下是放下了,但是放下了执念,又拿起了回忆。以前有执念,心中平淡如水;现在放下了,心中却是风起云涌。”

    “那……楚大哥,不知你接下来准备去何方?”灵鸿道长本来还想开导一下楚愁,正如他天天对着那些求签之人一般,只是话还未出口,意识到了面前之人不是那些山下百姓,而是自己仰慕的楚大哥后,就将要说的一些道理咽下了肚子。

    “先把东域转一转,然后再去北荒,后来去西极还是中州,到时候再作出决定。”

    “嗯。楚大哥,真怀念以前你带着我走江湖的时候啊!即便记忆已经模糊了,但是那种感觉,一辈子都忘不掉!”灵鸿道长感慨道。

    “如今的世道虽然不好,但江湖,还是不错的,没有想象的那么遭。”楚愁看了一眼灵鸿道长,笑了笑,“想不想下山去走一遭江湖?”

    灵鸿道长闻言愣住了,不知所措。他自从上八十多年前上了青旭山后,好像就再也没有下过山,那些日常需要下山办的事情,以前都是他师父下山或者是师兄门下山。后来师父兵解升天后,师兄们也陆续离去,就剩他自己了,不过他的徒弟徒孙都成长起来,能够独挡一面了。但他再也没有年轻时候下山走江湖的欲望了。他在这山上一待,就是八十多年。

    “想……只是我现在……”

    “我现在已经是两个多甲子年龄的人了,还不是重走一遍江湖?走江湖,不分年龄大小。只要心中有侠气,何处何时不可走?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活着的时候,不仅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是浅。”楚愁把手放在灵鸿道长的肩膀上,拍了拍。

    “哈哈!趁我孙纶鸿现在还能走得动,经得起颠簸,就走他一次江湖?!”孙纶鸿抛去了“灵鸿道长”的称号,笑着说道。

    “善也!”楚愁笑着点了点头。

    “楚大哥!保重!”

    “你也一样,保重!此去一别,可能就是今生你我最后一别了,你可是我这次走江湖遇到的第一个故人,这两天算是尽兴了!”

    “哈哈!能让楚大哥尽兴,吾心甚慰也!”

    当天就传出了一个消息,青旭观观主带着他最小的那个十几岁的徒孙,开始云游四方,行走江湖。

    从此,世间就又多了两个扶危济困、行侠仗义的江湖郎。

    楚愁望着孙纶鸿和那少年道士下山的背影,嘴角微微翘起。世间还是有不少心之向阳的人,这个世道终究不是想象的那么黑暗。世路多崎岖,人生多无奈。

    世路崎岖正如那人情反复,恩仇不可太明,明则人起携贰之志。有时候难得糊涂,有时候难得清明,又有时候则是既糊涂又清明。正如大智若愚,大愚若智那般,世事要是一直去一根筋般的计较,结果不会太好。但要是一直云淡风轻,不管对什么事情心里都会起伏,更是不好。

    该云淡风轻的时候,就要做到泰山崩于眼前而不惊。该风起云涌的时候,更是要仰天放声高歌心中不平。

    楚愁一人独自漫步在青旭山上,听虫鸣鸟啼、看秋叶归根,心中想着一些过去的事情,就像在看一场场旁人的往事,云淡风轻。

    忽然间,行至一片青翠竹林,穿林而过,遥见清潭,水尤清冽,此地无虫鸣无鸟啼。

    楚愁停下了脚步。因为在那清潭旁边,有一小片白丁香花。

    花香淡淡,飘入楚愁鼻中,进入了他的回忆中,更进入了他的心中。

    丁香花开,佳人可归矣?

    “不可矣……”楚愁喃喃自语,然后又想起了一句话,放声高歌道,“谁与年少比轻狂?敢把相思作天长!”
………………………………

第二十八章 妖祖!

    待赵芷水睡醒的时候,已然傍晚时分,楚愁便决定再在这青旭观住上一晚。

    “师父,现在是什么时候了?”

    赵芷水揉了揉自己有点酸的眼睛,伸了个懒腰,走出了客舍,看到楚愁正在院子中与一位中年道长闲聊,便开口问到。

    “酉时过半了。”楚愁转头看到赵芷水睡醒了,笑了笑,“饿了吧?师父带你去吃饭。”

    “嗯。”赵芷水轻轻点头,洗漱一番,便一蹦一跳地出来了。

    青旭观有专门供烧香求签之人用饭的斋堂,吃饭无需香客花银子。

    虽然清淡,却也有滋有味。

    一顿狼吞虎咽、大快朵颐,赵芷水擦了擦嘴巴,表示吃饱了。楚愁刚好也吃完了,放下筷子带着她出去散步。

    现在赵芷水已经十岁了,身形长得也很快,从刚开始的还不到楚愁的腰间,到现在已经比楚愁的腰还要高一点点。用赵芷水的话那就是“过半了”。

    出了青旭观后,四方天地,三处皆可眺望远方,云雾飘荡,意境悠远。

    两人搬了两个木椅子,坐在青旭峰一处平缓的大石头上,一个闭目养神,一个悠闲的望着远方。

    岁月静静流淌,时光在这里仿佛静止了。

    “有妖气,我去看看。”楚愁睁开闭目养神的眼睛,对赵芷水说了一声,身形便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赵芷水“嗯”了一声,继续看着远方,并无任何担忧。

    片刻前,在青旭山山脚的官道上,有一队路过的商队,大概二十几人,正在不急不缓地走着。

    商队众人此时都感到了一些奇怪,因为从出发到现在,已经百里地了,一路上也路过不少有贼寇的荒僻之地,但都没有遇到一次,众人都想:莫不是这次运气太好了?

    要放在以往,肯定是要遇到一些心狠手辣的贼寇,然后便是一番血战,商队怎么都要有人受伤甚至是死掉几个人。有的商队在走货的时候运气不好遇到一些强大的贼寇,可能就要全军覆没。所以商队的人基本上都会一些把式,还有的走的货距离远了,也都会高价请一些镖局的镖师。

    商队中,一个走在最后面最不起眼的年轻镖师走的悠闲无比。正在商队平稳的行进的时候,官道上突然出现了一大队的朝廷将士,策马狂奔。

    “前面的人,都给我让开!踏伤踏死概不负责!”那为首铁骑上的披甲士卒吆喝道。

    “是东极帝国的骑兵!”

    商队中,一位老者镖师认出了对面气势汹汹的铁骑,众人闻言纷纷变色,然后退让一旁。

    这就是东极帝国将士在东域的特权之一,无论何时何地,只要遇帝国将士,无论帝王将相还是黄紫公卿亦或是平民走卒,都要退避三舍!

    那数十铁骑明显是前行的斥候,但这种帝国独有的沙场无敌气势,依旧是让商队众人眼皮直跳,感觉就这几十铁骑都能以一当百!这次竟然见识到了帝国士卒,不虚此行!

    “呵呵。”为首的那名骑卒看到竟然有一个镖师模样的年轻人不知是懵了还是痴傻了竟然直愣愣地站在官路中间,不由得心中冷笑,敢这么阻挡帝国铁骑的,现在都已是马蹄下的亡魂了,任你是何人,只要被帝国铁骑冲击,那就是一滩肉泥!

    这个年轻镖师打了个哈欠,然后向前迈出了一步。那些气势汹涌强大正在奔腾而来的数十骑,直接被震飞百丈距离,人马俱是瘫在地上,生死不知。

    商队众人此时望着那个一路都不显山漏水的瘦弱年轻人,不由得呆若木鸡。尤其是其中有个年长的中年镖师,还调侃过这个瘦弱年轻人,说他这么瘦弱,也好意思进镖局出来走镖?此时那个中年镖师吓得差点晕过去,因为那个恐怖的年轻人瞥了一眼他!他只觉得那是天龙般的一瞥,三品修为的自己在那年轻人面前就好像一只蝼蚁。

    因为现在还未到作战时分,而且还在东域范围内,更重要是他们身为帝国十二前卫营之一的骑骁营,有着帝国第一轻骑的自信,所以斥候之后很近的距离便真跟着骑骁营的全部主力!

    片刻间,便见前方尘土飞扬,大地震动起来,如同天雷咆哮,方圆数里地皆是地动山摇。这还不是战时冲击敌军的速度!

    帝国精挑细选的上等战马,几乎都进了骑骁营,哪怕是龙甲神军的四十万铁骑,上等战马也就十几万只,占比是其三成数目。而骑骁营四千多骑兵,则是人人皆上等战马,一旦到了战时,更是人均两匹上等战马!骑骁营就如同一把开了锋的宝剑,次次都能扎入敌军腹部,给予敌人致命一击。所以有了那句“神驹九千其奔腾,东域千国皆悲鸣!”的诗句。

    骑骁营营主是一位七品境界的兵家修士,目光极好,远远地便望到了那不知生死的斥候,脸色有些阴沉,以为是这个下国吃了龙心虎胆了,想要反叛,然后重兵埋伏他们。但他并未言语,只是冷笑一声,提起手中的长枪,向着天空划出了一道新月形状的弧度。

    整个骑骁营见状,纷纷提起战枪,腰部微微弯下,用双腿夹了一下马腹,战马仿佛通灵一般提高了速度,达到了冲刺的速度。

    东域最快骑兵,唯独骑骁营尔!

    瘦弱的年轻镖师又打了个哈欠,向前缓缓迈出步子,这次,并未像上次那数十骑那样直接被震飞,但骑骁营的速度明显降低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