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娘娘进宫前有喜了 >

第146章

娘娘进宫前有喜了-第146章

小说: 娘娘进宫前有喜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谁来听听?”

    “林释墨。”

    “林释墨?”皇帝的神情表明,他对这个名字并不陌生。

    这让姜宁心中更加惊讶。

    按照孤星的说法,这林释墨是一个书院的院长,按说,一个书院……教书育人的地方,都是读书人,跟江湖肯定扯不上什么关系。

    她之所以说出这个名字,只是基于一个基本的推测和判断。

    孤星是大伯父的重要手下,若只是一般的小事,绝不会特意派她来传话。

    大伯父让孤星告诉她两件事。

    一件是闻人宗即将回来,另一件则是与他一道入常安城的,还有春秋书院的林释墨。

    大伯父不是无的放矢之人,既然他特意让孤星告诉她这个名字,就一定有特别的缘故。

    姜宁谁出他的名字,完全就是在赌。

    如果赌输了……

    也没什么。

    反正她只是个后宅女人,压根就不认识什么江湖人世。

    她就是瞎说。

    但皇帝的表现却出乎她的意料。

    姜宁朝李泓远扫了眼。

    李泓远依旧是那副面无表情的死样子。

    姜宁恨不得找出那根抽打过新海世子的树枝,对准李泓远的脸抽。

    叫你装逼,一天到晚的装逼!

    早晚被雷劈!

    皇帝似笑非笑的瞅了眼姜宁,说:“没想到太子妃终日待在后宫,也能知晓朝堂江湖事。”

    “陛下谬赞,儿臣只是……推测。”

    “哦?”皇帝一副感兴趣的样子,“那你说说,你是怎么推测到林释墨头上的?据朕所知,林释墨的春秋书院距离常安城足有一个月的路程。他本人也并不在常安城。那他是怎么隔空打死了新海世子的十二侍卫,并且把他脱光了吊在树上的呢?”

    姜宁心想,我怎么知道,我都是被逼的啊!

    林院长,您一定要原谅我,我绝对不是故意要污蔑您老人家的。

    不过,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撒了一个谎,就得用无数个谎去圆它。

    这一点,姜宁早已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本章完)



第677章 还让他活着不嫌脏吗



第677章还让他活着,不嫌脏吗

    她不慌不忙回答:“回陛下,正如打江山和守江山的往往并不是相同的人一样,虽然林释墨本人也许没法亲自动手,但他手底下的高手,却随时可以为他杀敌于千里之外。”

    皇帝微笑:“在你眼里,林释墨这么个书院的院长,倒是比姜慕白还厉害了。”

    “都是为国效力,儿臣相信林释墨必定和大伯父一样对朝廷忠心耿耿,他这么做,一定有他的难言之隐。”

    “什么难言之隐?”

    “这个……都说新海世子好色如命,也许林释墨院长的女儿或者孙女,被新海世子欺负过?”

    皇帝笑了笑:“行吧,过几天林释墨来了再说。太子,你要尽力安抚新海世子,给新罗国一个满意的答复,不要影响两国之间的关系。”

    “儿臣必定全力而为。”

    “另外,朕让昭王兼认了吏部的差事,都是自家人,好好相处,你是太子,别难为他。”

    “儿臣明白。”

    “都下去吧。”

    皇帝交代完,挥挥手,打发他们下去。

    姜宁跟在李泓远身后,走出飞霜殿,感受迎面扑来的寒冷,问:“吏部尚书不是你在做么?”

    李泓远看她一眼:“你记错了,我是户部。”

    姜宁说:“户部管钱粮,吏部管人。这两边的地位虽然都一样重要,但是在得人心这一块上,还是吏部更划算啊。皇上这明显是要扶植李宥的势力。”

    “是又如何。”

    “皇帝这是防着你一手呢。你看不出来?”

    “不要胡言乱语。”

    李泓远抬脚走开。

    姜宁跟上去:“李泓远,刚才当着皇上的面,你为什么给我挖坑?”

    李泓远看她一眼:“再直呼孤的名讳,孤让你再怀一次双胞胎。”

    “……”

    上次事后,她不得已喝了碗避子汤。

    李泓远知道,但没有说什么。

    作为太子,他当然希望子嗣越多越好,但是他似乎也没有勉强姜宁生孩子的想法。

    她不愿意,他也不在意。

    在姜宁看来,李泓远作为太子,不管现在还是将来,都不可能缺女人,只要他身体没有问题,他迟早会拥有很多儿女。

    而她绝对不会再拿自己的身体开玩笑,去给他老李家再生什么孩子。

    李泓远不紧不慢走着,“当着父皇的面,我已经够维护你了。姜宁,你不要不识好歹。”

    “你维护我什么了。”

    “你以为你不说,就没人知道你做过什么吗?”李泓远淡声说,“既然动了手,为什么不直接杀了他。还让他活着,不嫌脏吗。”

    姜宁一愣,笑道:“新海世子如果死了,东宫可难辞其咎。我也是为你着想啊。我听说今天有好几本折子参你?”

    “无非是一些大臣,说我残暴无礼,肆意伤害新海世子,影响到两国之间的邦交。朝廷中,是从来也不缺少胆小鬼的。他们害怕得罪新海世子,新罗国与草原翰国勾结,铁骑踏平大盛。”

    “这个翰国,就真的这么厉害?”

    “你可以无畏,但不要无知。”

    (本章完)



第678章 林家



第678章林家

    李泓远双手插在宽大的袖兜中,走的慢悠悠的,“还有,以后当着父皇的面,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胡言乱语,胡说八道,贻笑大方。”

    “??”

    “你既然能说得出林释墨这三个字,又怎么能不知道,春秋书院并不是个书院?”

    “什么?”

    姜宁愕然,“春秋书院不是书院,那是什么?”

    “是个家族,准确来说,是个豪门世族。”李泓远解释道,“林家家学渊源,延续了上千年,在东林一带首屈一指。”

    “家族?既然是家族,为什么又叫春秋书院?”

    “所谓春秋书院,原本是林家的族学,只教导族人学童。不过,随着林家的慢慢壮大,族人延绵及至上千人,族中出了无数各方面的大师级人物,族学名声大噪,引来各地人才求学,遂改名为春秋书院,意寓书院不拘身份,只收人才的风格。如此至今,林家族学已经发展为世间最强大,最有名的书院,独立于林家之外。但春秋书院和林家依旧是相互依托的关系。掌院者,也都是林家历代最出色的子弟。”

    姜宁听的心潮澎湃。

    原来在这个被她所瞧不起和不屑的落后封建时代,还有这么一座规模盛大的求学圣地。

    从李泓远的描述来看,这座书院几乎可以媲美现代最顶级的那几座学府,甚至还不止。

    顶级学府不止一所,而这个世界的春秋书院,却只有一间。

    姜宁有点惭愧。

    这么一座有名的学院,她竟然从没有听说过。

    如果是在进宫之前,她一定会想方设法去见识一番。

    “春秋书院再厉害,里面也不过是一群读书人。”姜宁说,“为什么我在皇上面前把林释墨比作江湖人士,皇上没有反驳?”

    “一群读书人?”

    李泓远笑了,“春秋书院,可不仅仅教人读书认字儿。那是民间私塾干的事。如果你知道从春秋书院都出过什么人物,你就可以理解父皇的反应了。”

    “有什么人?”

    “远的不说了,说了你也不认识。说两个你认识的。”

    “谁啊?”

    “你爹和你大伯父,都是从春秋书院出来的。”

    “啊?”姜宁大吃一惊,“他们竟然也在春秋书院读过书?那这么说,我今天把林释墨供出来,属于是替父辈欺师灭祖了?”

    “你想多了吧。”李泓远神情古怪的看了她一眼,“林释墨虽然天才,但见到你爹和大伯父,也得叫一声师兄的。”

    “师兄?林释墨多大啊?”

    “大概……二十来岁。”

    “这么年轻?!”姜宁再次吃惊。

    她一直以为林释墨是个六七十岁,白头发白胡子,板着脸一本正经的老学究。

    然后,姜宁就想到自己在皇帝面前说的话,不由一阵发窘。

    她还说林释墨之所以收拾新海世子,是因为新海世子侮辱了林释墨的女儿或者孙女……

    皇帝那淡定的神情,让她都几乎相信自己说的是真的。

    没想到皇帝完全是装大尾巴狼,等着看她笑话。

    (本章完)



第679章 太子妃脸皮之厚



第679章太子妃脸皮之厚

    按照常理来说,姜宁应该感到羞愧。

    然而,姜宁是常人吗?

    在李泓远看来,她脸皮之厚,也是天下仅此一家了。

    因为她在被揭穿胡言乱语之后,脸上除了一点点惊讶,丝毫也没有什么羞愧之色。

    甚至连那一丝惊讶,也很快就消失无踪,重新变得淡定自若,眼神也不再聚焦,重新恢复了一贯的散漫。

    李泓远把她的神情变化尽收眼底。

    姜宁也学着他的模样,把两只手藏在宽大的袖子里,一摇一晃的走动间,衣裙斗篷摇曳摆动。

    不得不说,李泓远长得漂亮,走路也姿态极佳,甚有风姿。

    而她丝毫没有经受过大家闺秀的教养,走路毫无风骨,落在旁人眼里,就变成了她闲适散漫的证据。

    天可怜见,她也很无奈啊。

    李泓远走得快,她跟在他后面,踩着他的脚印,心里忽然想到一件事,忙问:

    “既然我爹和大伯父在春秋书院学成后,都官拜丞相,位列大将军。那春秋书院的院长必定更加有才,这林释墨也是来做官的吗?”

    “林释墨为什么要来做大盛的官?”

    “……他不能做吗?”

    “不能。”

    “为什么?”

    “因为他不是大盛人。”

    “这么说,林家并不属于大盛啊?难道林家是新罗人?”姜宁心想,若是如此,她刚才直接把新海世子的事情推给林释墨,那就更加荒唐可笑了。

    哪知李泓远依旧摇头:“林家是东林士族,东林既不属于大盛,也不属于新罗。”

    “这么说,林家其实可以算作一个独立的小国家了?”

    “也不能这么说。”

    “那到底怎么算?”

    “你可以把林家算作一个独立的势力,但林家并没有统治百姓国土的念头,他们始终只注重自己家族的兴盛和延续,并不看重外物。”

    “那春秋书院……”

    “春秋书院,是汇聚世间英才的场所,地位超然,不关心国与国之间的权力争斗。”李泓远徐徐说道,“你可以把林家,或者说春秋书院,当作是天下读书人心中的圣地。如果一个人能够去春秋书院进修,出来后无不名声大噪。”

    “厉害啊。”

    姜宁赞叹,“那我爹和大伯父还挺牛。逼的。”

    李泓远看她一眼。

    她总是言语间泄漏出一些粗俗。

    很难让人想象,这些粗鄙之语,是出自姜家嫡女,太子妃之口。

    不过,她就是如此自然而然的说了。

    李泓远听着虽然怪异,不过,想到她的身世,也就见怪不怪了。

    在市井间孤苦无依的长大,她有多少坏毛病,都不足为奇。

    这样的她,反倒让李泓远觉得鲜活,有趣。

    换做他自己,从小的教养让他绝对没法把这种话说出口。

    身为天潢贵胄,虽然满身荣耀,但得到了多少,也失去了多少。

    偶尔,他也会羡慕姜宁的自在和无所畏惧。

    姜宁见他没言语,便问他:“殿下这么聪明,难道也去春秋书院读过书?”

    “没有。”

    “春秋书院不是不拘身份,只看重才能的吗?”

    (本章完)



第680章 超然的存在



第680章超然的存在

    姜宁暗自忖度,难道是因为李泓远才能不够,没考上春秋书院?

    李泓远说:“我是皇子,用不上去春秋书院镀金。不过,顺便一提,你家三郎姜翊,倒是曾经考过春秋书院,然而没有被录取。”

    姜宁笑道:“如果连我三哥哥都考不上,那春秋书院的确是很厉害的。”

    她想了想,问:“闻人宗肯定去过吧?”

    “你怎么知道?”李泓远扫她一眼。

    “闻人宗这个人,文章作词还是有一手的。”姜宁说。

    其实她也只是推测。

    孤星给她带话,说闻人宗和林释墨一同来常安城,所以她才猜测,闻人宗必定也在春秋书院待过。

    如此说来,闻人宗和姜若白姜慕白也算是同门之谊了?

    不过,之前从未听他们提到过这件事,恐怕在庞大的春秋书院中,也是派系众多,彼此间并不相合。

    姜宁又问:“这春秋书院除了教人读书写文章,还教什么别的吗?”

    “凡是你能想到的,春秋书院都教。”

    “比如?接头修鞋,制作糖葫芦?”

    “不要抬杠。”李泓远淡声说,“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阴阳占卜,医术,算术,武术,兵法,骑射,甚至包括儒道释各类经书。如今春秋书院光是教书先生,便有千人之多,学子便不计其数了。”

    姜宁听的叹为观止。

    这么说来,这春秋书院倒的确可以称得上一方圣地了。

    难得的是,这春秋书院虽然门生众多,但只是纯粹的传授知识,并不用自己的能力去影响各国的内政。

    书院的学子不管原本是什么身份,进入书院后,就全都是一视同仁的学子身份。

    从离开书院后,他们便立即恢复各自原本的身份,所行所言,与书院再无任何瓜葛。

    比如姜若白和姜慕白这兄弟俩,春秋书院离开后,他们一文一武,驰骋在大盛的万里江山之地,无论他们做过什么壮举,杀过多少人,征服过多少国家。

    他们的行为都与春秋书院没有任何关系。

    如果春秋书院的某个先生试图以师长身份去命令姜慕白少杀点人,那他也是太高看自己。

    因为姜慕白是绝不会听从的。

    春秋书院,就是这么一个超然的存在。

    你说他地位高吧,他确实没什么强大的能力去真的做什么。

    但你若说他地位低,那又太低估了林家。

    林家除了没有军队兵器,单从人文知识和人才方面,恐怕不比大盛国差什么。

    但往往军队和兵器,才是一个国家强大与否的证明。

    林家,的确很特殊。

    而身为林家这一代最出色的子弟,刚上任没两年的林释墨,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跑到常安城来呢?

    这又让人难以捉摸。

    此时的大盛暗潮涌动,皇帝渐衰,太子日渐强盛,私生皇子李宥强势归来,直接被封为昭王,兼任吏部尚书。

    大有与太子一较高下的趋势。

    偏偏是在这个时候。

    这让姜宁很难不去猜测,林释墨的真实目的。

    (本章完)



第681章 李圆圆很乖巧听话



第681章李圆圆很乖巧听话

    回到东宫,已经是夜半时分。

    清漪院灯火通明,黄莺等宫婢都在候着。

    连李圆圆的黄花小轩也燃着灯,时不时派人来问,太子殿下和太子妃是否回来了。

    虽然文赞已经开始接受启蒙,平日里再文华殿跟着李廷谦读书,但令姿却与李圆圆关系不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