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我是东王公-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气上升凝聚成了日月星辰,洒下了无量星光,风雨雷电。
浊气下降沉淀后凝结成了一座座的山川、一条条河流。
草木疯狂的生长,花鸟鱼虫一一化生出来……
不多时,一个鲜活的小世界就这么成型了。
“道兄大法!”后土赞道。
玉清道人闻言点点头,食指一点,于小世界中立下了一座华丽的道宫,然后朝着太乙真人喝了一声:“太乙!此时不去更待何时?”
太乙道人身上仙光闪过,瞬间斩出了一具化身,托着一朵九色莲花,浑身仙气萦绕的走入了世界中。
一边行进,一边开口说道:“吾为太乙,今日承天应命,化身太乙救苦天尊,立下东方青华长乐净土,愿度一切不幸堕入地狱的亡魂。
众生危难之时,只要念颂本尊圣号,吾即随声赴感,前往解救……
诵念本尊圣号,可解忧排难,化凶为吉,若得往生,便可常持天尊,永不退转,继续修持,最终圆成道果……”
随着他的声音在阴阳两界流转开来,头上蓦地出现了一顶冕旒,身着霞衣,妙道真身,紫金瑞相。
端坐于九色莲花宝座上,环绕九色神光,放射万丈光芒。
众多仙真、力士、金刚、神王、金童、玉女侍卫身旁,也有手持水盂、杨枝,足蹑莲花,圆光照耀等相显现。
随着他的声音飘荡远方,无数的游魂寻觅过来,涌入了青华长乐净土,拜于九色莲花座下,一起颂曰:“礼敬大圣大慈、大悲大愿、声赴感救、救苦救难天尊。”
天上立时落下了一团浓郁的玄黄功德之光,太乙救苦天尊身上又生变化,从身上走出了十道人影,又为应化十方,化号为济度人鬼的十方救苦天尊。
分别为:东方玉宝皇上天尊,南方玄真万福天尊,西方太妙至极天尊。北方玄上玉宸天尊,东南方好生度命天尊,东北方度仙上圣天尊,西南方太灵虚皇天尊,西北方无量太华天尊,上方玉虚明皇天尊,下方真皇洞神天尊。
天尊化号,救度众生,故称,十方化号,普渡众生……
等太乙救苦天尊在一众新进信徒的簇拥下走入了道宫。
东王公才指着太乙真人本尊笑道:“你这孩子,倒是好大的造化。”
玉清道人转头看向了后土,作了一揖,道:“日后小徒要多多受道友照顾了。”
后土微微颔首,“道兄放心,既然是道兄的弟子,便不是外人,将来若是有事尽管来寻贫道就是了。”
“多谢娘娘。”太乙真人这次没让老师提醒,忙上前谢过了……
随后,东王公与玉清道人师徒一道离开了地府,回到了阳世后,双方才分开,玉清道人回转昆仑山,东王公则是返回自家的蓬莱岛……
回转蓬莱岛后,东王公安坐上霄宫,一边炼化识海中的成道之机,一边淬炼法力参悟斩尸之道。
如今,他两尸皆斩,唯有执念至今还未有任何的头绪,感觉似乎离着斩却此尸还差了一点机缘。
行功万年,仍是没有半点收获,他索性结束了闭关,按下了心中的焦躁,在岛上指点了黑白子他们一些时日的修行,就独自一人离开了蓬莱岛。
他有心再去洪荒中四下走走,散心的同时,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能寻到一些斩尸的灵感……
他骑在灰角背上,一路驾着祥云,路上倒是遇到了几个碧游宫的弟子,纷纷避让到云旁朝他见礼。
这一日,行至金鳌岛前,上清道人早已命童子等候多时了。
上了岛后,穿过岛上无边的妙景,来到碧游宫,上清道人已经迎了出来。
双方见礼,于宫中论道多日,东王公才告辞离开了。
这一次,他直接去了洪荒内陆,先去了一趟首阳山八景宫,这才发现原来不知何时太清道人也已经斩了二尸,本人也被困在斩却第三尸之前。
两人现在可以说是同命相怜了。
东王公在首阳山呆了一些时日,与太清道人合力参悟斩尸之法,最后却仍是没有什么收获。
然后,他又去了一趟昆仑山,与玉清坐而论道一番……
最后一路向西来到了灵山,接引两兄弟殷勤接待了。
其实对于这一次的灵山之行,东王公心中报以了很大的期待。
两兄弟一为菩提,一为莲花,皆为大道具现所化,生来近乎于道。
修的虽是玄门之法,却又不拘于玄门金丹大道,从中另出机杼,参悟出了西方妙法,也就是后世神通具足的佛门大法……
至于日后二人别门而出,另立旁门那也是以后的事了。
但是对于两兄弟的才情,东王公却是十分佩服……
三人于灵山上共演大道,一时间妙象纷呈,仙乐飘飘,天花乱坠,地涌金莲……
洪荒:我是东王公
第一百八十九章 无真经如何称之为道祖
灵山之上,三位大神通者论道,引发无边异象。
西方大法果然有其独到之处,不过最后结束的时候,东王公对于怎么斩出第三尸仍无多少收获。
毕竟,接引也不过刚刚斩去第二尸,准提也仅是斩去第一尸不久,对于第三尸他们也是参悟不多。
就这样,东王公两手空空下了灵山,准备回转蓬莱岛。
这一次,他几乎在洪荒中转了一个遍,竟然愣是没有寻到斩去三尸的灵感,不过,他还是告诫自己,越是这样越不能着急。
回转了东方,一路骑着灰角朝着东海飞行,飞过不周山时,他心中一动,仿佛很久都没有关心过人族了,不知道他们现在发展的怎么样了?
好在只要查看气运的话,此时人族气运如锦,正是奋发向上之时,应该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刚刚来到了不周山下,远远地,便看到一朵紫云横空,道韵流转,瑞气千条。
望着那团紫云,他心中微动,暗忖:这好似是太清道人的气息?!
于是,落下了祥云,又怕被人族认出来,使了个遮眼的法术,朝着紫云走去。
不多时,他来到了一座山谷前,谷中此时已经坐了不少人,山谷之内,太清道人化为一白眉白须的老道盘坐于一块大石之上,浑身道韵盎然,口中道音袅袅,显然是在传法。
谷中坐满了人,男女老少皆有,在安静地听着太清道人讲道。
东王公来时,太清道人正讲在关键之处,一众人听得如痴如醉,自然没有发现他的到来。
只有趴在谷口附近吃草的板角青牛看到了东王公,虽然东王公施法隐了容貌,可座下那头健壮的灰牛,却将她的身份表露的一览无遗。
板角青牛俯身下拜,见过了东王公。
东王公只是点点头,便下了牛背,径直朝谷中走去,留下了灰角与青牛一起玩耍……
来到了谷中,东王公并没有打搅太清道人,而是找了一片空地坐下,放空了心神,静静的听了起来。
此时,太清道人讲授的乃是玄门金丹要诀,不过内容并不深奥,多为炼气筑基之类的,全都是打基础的东西。
东王公扫了左右一眼,见都是一些尚未踏足修行,便是入道了也不过刚刚起步的修士,这就怪不得太清道人会讲这些了,毕竟若是开讲大罗之道,这些人类还要听得懂才行啊……
一篇玄门金丹大道从引气入体开始,到如何筑基,再到金丹,到凝结阴神,然后是淬炼纯阳,成就一枚元神……
正是金丹大道的基本流程,粗略总结下来便是教人们如何炼精化气,炼气化神,最后炼神反虚,成就仙人之道……
一篇法诀堪堪讲完,太清道人又讲起了对于道的理解,一字一句皆是蕴含着天道之玄妙。
太清道人对于天地乾坤的参悟极深,东王公早就知道这一点,可与普通人讲道,不似和同类论道。
同类论道时一切无需言语,以神相碰,自可了解彼此道之玄妙。
可如今,他面对的是一群普通人,讲得若是艰涩深奥了。他们反倒会听不明白。
况且,大道本来便是高深莫测,有些甚至无法用语言文字来描述。
要说还是太清道人,到底是大道种子,后世的圣人,明明那种艰涩深奥莫可名状的大道奥义却被他用普通而又精练的语言描述了出来。
东王公听了一会,竟然从中窥到了一丝道德经的影子。
鸿钧为何成为道祖,不光是他创立玄门,传道天下,还因他着下了玄门第一道经,那便是黄庭经,其中便阐述了玄门大道的各种玄妙之处。
此经乃是玄门第一大“经”,也是修道之人必需修习的经典,黄庭经的修持可以分为诵读,存思,炼气三个部分。
但是也可以同时进行的,静心诵读黄庭,可炼心性,久而久之,有万神随身之能,同时,也是一部修持元神之法的上乘经典。
大旨在于服气以养精神,主张固守精神,则身形可以长存……
后世,太清道人能够同为道祖,其所着的道德经也是功不可没。
至于玉清道人与上清道人也皆有道法经卷传承于世。
至于西方佛门更是大乘真经三千部,小乘真经万卷,有此底蕴,后世,佛门才可兴盛了一个量劫……
昔日,四清借助元阳道人之手于紫府洲中立下了三千道碑,上面描述了玄门各种神通法术的修炼方法。
虽仍然夹杂了他们本人的一些问道思维与对道的参悟思考,但终究是神通为上,对于思想的论述也皆是点到为止,并未深入其中。
便是当初的太清道人,也仅是表述了一些与道德经似是而非的经文摘句,还未像后世一般提炼成为一部描述天地人关系的思想论述。
想到这些,东王公也兴起了着作一本承载了他上霄宫一脉道法思想的经文来。
不然,日后何以能够与太清他们一齐称尊作祖。
当然,后世所流传的玄门道经有很多,除了黄庭经与道德经之外,还有后人着作的通玄真经、文始真经、庄子、阴符经、周易参同契、太上感应篇等着作,他若是抄上两篇也能流传于世。
然而,他又是何等样人,所谓真经,乃在一个真字,必须要承载了他本人的思想。
若是一味地抄袭,那也不过是假经而已,到时或许能够骗过旁人,但是能够骗过自己的道心吗?
以假充真,日后又如何证得混元道果……
就在他琢磨着自家的上霄经时,浑不觉时间的流逝,等他再睁开眼时,发觉时间已经过去了百年。
而此时谷中听道者早已散去,只剩下了太清道人孤零零坐在石头上双目微合。
当东王公醒来时,朝着太清道人微微颔首:“太清道兄,有劳你久候了。”
太清道人开口道:“道友醒了,之前看道友似是正在神游太虚,贫道便没有打搅。”
“多谢。”
太清道人又问道:“道友这些年来行遍洪荒,拜访了许多道友,可曾寻到了那一丝斩尸灵感?”
东王公摇头,叹息道:“到是要让道兄失望了,贫道此行却是一无所获……”
洪荒:我是东王公
第一百八十九章 瓜分气运
听闻东王公一无所获,太清道人也是摇了摇头,叹道:“道友无需太过急迫,或许是时机未至吧。”
东王公点头,没有继续纠缠此节,开口问道:“道兄不在首阳山纳享清福,怎得会来了这里?”
太清道人笑着摇头,“道友,你所创造的人族当真不错,贫道曾走遍洪荒,传道百族,也唯有这新生的人族最为契合我等玄门大道。”
“哦?这么说,他们有朝一日定能大兴了。”东王公抬眼瞥了太清道人一眼,淡淡地问道。
太清道人忽然沉默了,似乎这个问题对他来说极为沉重,需要他好好思量一番才行。
东王公也不着急催促,静静的等了起来,似乎并不担心太清道人会反对人族大兴。
其实东王公这么做也是无奈之举,这里毕竟是洪荒,道法昌盛的世界,各种摘星拿月、把玩乾坤的角色比比皆是,而巫族与妖族便如两座大山压在人族头上。
实力之强大,随便派出个大巫与妖神就能将人族给消灭了。
所谓人定胜天这个词放在洪荒中简直是个笑话。
人族若想要大兴于世,成为洪荒的主角,光凭东王公一人推动还不够,还需要将太清与接引这样的天定圣人引进来,大家一起推动起来,才能夺得洪荒气数。
他刚刚这么问,其实并不怕太清道人不入他瓮中,毕竟像太清道人所言,数遍洪荒百族,除了人族外,哪还有别的种族更适合让他们传道赚取气数,支撑玄门大兴呢?
巫族?
人家拜得是祖巫与盘古,一个个连元神都没有,他便是过去传授玄门大道,人家能搭理他才怪了?
妖族?
人家生来便有血脉传承,且一个个野性难驯,不知道德廉耻为何物,举止行动皆大多源于本能,而且,人家拜得是天庭,是两位妖皇,哪有玄门发展的机会……
相比之下,这人族就好多了。
他们虽人数众多,可生来孱弱,更容易受圣人把控,利于他们传道……
所以,东王公一点都不怕太清道人不答应。
而他也明白,太清道人看似在考虑他所提议的大兴,并非真的在纠缠于此,而是在考虑自家究竟要在其中分润多少气运罢了。
毕竟气运少了他可不干,可若是狮子大开口的话,又怕东王公拒绝……
沉默了好一会,太清道人直接问道:“既然人族出自道友之手,当然有大兴的那一日,大家同为盘古,贫道自然也会在其中出上一份力。
只是不知道友介时愿意分润多少气运与贫道啊。”
他将难题扔给了东王公,想要看看东王公的诚意。
东王公微微一笑:“想当初,贫道借助盘古之心成道,三位道兄见面后不仅没有追究,反而一言将盘古气运分了贫道一席,定下了贫道盘古正宗的身份,贫道一直深感其情。
若是可以,这人族气运,贫道自然愿与道兄平分,可惜的是,光靠你我还不能定下人族大兴的气数,还需要另外两位盘古道兄相助,人族气运也需要分润他们一份。”
两人谈话可谓是赤裸裸的毫无顾忌,根本就没把人族本身的意志放在眼中,言谈之间便要将气运瓜分。
太清道人听东王公愿意与他平分气数,心中自是欢喜,这价码可要比他心里定位要高得多了。
毕竟人族终究是东王公所造,对方要在其中占据大头也是应当,其实,他若是能够分得十之三四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待东王公提起了玉清与上清,太清道人沉吟了一下,点头道:“嗯,却是不能落下两位道友。”
虽说如今盘古二清在场,他们两人既然达成了一致意见,其实已经可以定下人族兴衰了,有他们两个一力推动,其余两位便是不加进来,对于大局也无关紧要。
但是既然他们经常口口声声地说着四清一体,遇到这种好处,总不能就这么撇下两人单干吧?
那么一来,吃相未免显得太过难看了……
而且,在东王公看来,即使是他们这边商量好了,日后一众大神通者瞧见好处,始终都要下场的。
玉清与上清那时再加进来,他与太清还能反对不成?
四清的情谊还要不要了?
加上那两位也是今后的混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