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洪荒:我是东王公 >

第201章

洪荒:我是东王公-第201章

小说: 洪荒:我是东王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某一天,他掐算时间,发觉似乎该动身了,于是停止了炼法,提着竹杖出了大殿,命童子驱云辇至前,迈步上了云辇。

    这一次,他并未让人驾驶此辇,而是亲自指挥拉辇的九条金龙。

    东王公坐定之后,一声令下,云辇缓缓地驶出了浮黎天,然后裹着一团仙光在虚空中飞射而去。

    不久之后,终于回到了尚阳天,来到了浮游山天墟道宫,去见两位教主。

    此时,无央道人也在此宫中,得知东王公到来,三人联袂迎了出去。

    四人时隔数十万年重新相见,心中也并无太多感慨,毕竟大家因利而聚,究其根本并没有多少感情。

    大家互相行了一礼,并肩走入了殿中,分别落座之后,说了一会闲话,感觉时间差不多了,便一起离开了天墟道宫,朝着无上天赶去。

    他们于虚空行走数年,终于离开了昆弥界,其中又穿过了数个界域,途经无数的世界,数百年之后的某一天,他们终于来到了一片紫气氤氲之地。

    此地乃是一片广阔的虚空,其中充斥着无量量鸿蒙紫气,紫气上空,隐隐悬浮着一座巍峨仙山,正是太始大道至尊的道场。

    至尊居所,四位教主不敢失礼,在紫气之外下了云辇,由上真道人带领着步行走入了先天鸿蒙紫气中。

    这紫气乃是大道造物,混沌之上的存在,可同化万物,便是混元大圣,若无护身至宝在手,踏入其中也会在顷刻间融化为一团紫气。

    上真道人他们抬手放出了一团仙光将鸿蒙紫气荡开。

    东王公则是将太极图拎在手中,毫光萦绕中挡下了鸿蒙紫气的冲刷。

    四人在鸿蒙紫气中一路前行,其中无有时空方向的存在,四人抬手将太始至尊发下的帖子祭出,帖子顿时化为一点灵光朝鸿蒙紫气深处游去,四位教主忙在后跟上了。

    不知过了多久,东王公一步踏出,已然走出了鸿蒙紫气,前方仙山巍峨耸立,各种奇花异草遍布,无量先天灵气已经化为实质,凝成一团团七彩云雾在山中飘来荡去。

    一株株迥然不同的先天灵根拔地而起,绽放亿万道仙光霞气,将整座仙山映衬的一片绚烂。

    一条白玉石阶沿着山势蜿蜒向上,直接连通着山巅一座华丽辉煌的仙宫。

    石阶两旁栽种着两排七彩花树,树上盛开着一簇簇灵花,微风吹过,花瓣缤纷如雨般飘落,落在地上后瞬间化为灵气隐入地下消失不见了。

    不过,这般景色虽奇,东王公却并未怎么用心欣赏,因为有一样奇异之处完全吸引了他的心神。

    原来,在他穿过鸿蒙紫气,踏足实地之后,陡然发觉整座仙山都已经笼罩在一片无上大道之中,空气中充斥着各种大道之力。

    站在这里,仿佛整个大道就悬在头顶不远处,抬手便可触摸到大道的各种奥义。

    “好仙山!好福地!”

    东王公感受着飘在空气中的各种大道规则之力,心中不时涌起各种明悟,仿佛有人在他耳边为他讲解各种大道精义,不由得暗赞不已。

    若能居住此地,何愁大道不成啊?!

    只可惜,此乃大道至尊道场,与他无缘,又或许此山正因为有大道至尊坐镇,受其熏陶造化,才有了如斯神异……

    一行四人踏入石阶之上,两侧花树的树枝随风摇摆,无数花瓣不断飘落在他们的头顶与肩头。

    东王公见上真道人他们并未用法术挡下,也任由花瓣落在身上。

    等花瓣落下,立即化为一团浓郁的先天灵气本源涌入体内,只是刹那之间,东王公就觉着法力增加了一些。

    妙哉!

    东王公心中又暗自赞了一句……



第四百八十一章紫气仙山生玄根



其实,修为到了东王公这种境界,体内法力盛如渊海,平日里想要多增长一丝都已经变得极为艰难。

    如今花瓣给予的这种法力大增的感觉,唯有每次在他开辟一个窍穴世界成功、将天道炼化之时才会生出同样的感受。

    东王公一边暗自炼化体内不断激增的先天灵气本源,一边开口询问道:“上真道兄,之前你可曾来过此处?”

    上真道人笑道:“昔日,吾与元吉道友未曾得道之时,曾有幸得了机缘造化进入此间,听过太始道祖讲解无上道果,之后吾等据此修行才有了如今的功果。”

    元吉道人也在一旁笑道,“早在无数纪元之前,道祖便证就至尊无上的太始大道,为先天太始之源流,混沌鸿蒙之始祖,万物造化之根本,执掌大道本源。

    道祖生性慈悲,每一千八百个会元之时,便会召开一次法会,法会之上,道祖还会亲自讲道,为众生指引大道之门。

    道友也是造化了,才入吾教十多万年就赶上了这次机会,想来听了讲道之后,用不了多久便可真正凝聚一枚鸿蒙道果了。”

    东王公听的心中微动,笑着应声道:“哈哈!希望真能承道兄吉言了。”

    无央道人忽然在旁应声道:“吾虽早已成就鸿蒙道果,可也是第一次闻听有此法会,看来这次能够受邀而来,也是多亏了两位教主了。”

    元吉道人摆摆手,一脸不以为然的道:“道友不必客气,你我共掌大教,自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点小事算得了什么。

    况且,汝等二人能够来此,也该是得了道祖青睐,否则他老人家若是无意,两位便为教主也不可能有机会来此参加法会,吾二人可没有那么大的面子。”

    四人漫步花雨中,一路拾阶而上,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尽头,迈步踏上了宽阔的琉璃广场,花雨终于不再往身上飘落,东王公的法力立即停止了增长。

    他莫名的感到有些空虚,不禁回头望了一眼。

    元吉道人见状笑道:“这些宝树名为琼华,先天而生大道灵根,数遍整个鸿蒙宇宙,也唯有这无上天鸿蒙台才生着此树。

    此株根须吞吐周遭鸿蒙紫气转化为先天灵气本源,凝结为花瓣,飘落于地,复又重新化为一缕紫气为根须所吸,如此循环往复,不论是紫气还是先天灵气本源都会变得愈发精纯。

    每七亿九千九百年,此树便会凝结九枚鸿蒙大道之果,凡人服食便可一举证就大罗金仙,并掌控一道大道神通,着实玄妙。

    不过,此果对于我等来说除了增加一二法力之外,倒也算不得什么了。”

    东王公闻言点点头,轻舒了一口气,放开了心怀,毕竟有些缘法并非是能够强求的。

    他刚刚得了这许多先天本源灵气已经是莫大的造化了,何以能够奢求更多呢……

    四人行走在琉璃广场之上,尽头矗立着一座巍峨雄伟的道宫。

    道宫中宫阙绵延,仙气氤氲,霞气升腾,祥云普照,紫气满盈。

    道宫牌匾上书写“景霄宫”三个大字。

    四人来到宫门前,侍立在门前的道童便迎了上来,他们显然是认出了上真道人与元吉道人,客气的打了个招呼。

    元吉道人又将无央道人与东王公介绍给了童子。

    童子看过四人的帖子,就放他们进去了……

    走进了仙宫,有一队道童迎了上来,一路将他们引入了一处大殿外。

    此时,空旷而又雄伟的金色大殿中,早已是聚集了许多仙家,气氛热闹非凡,其中修为最差的也是混元道行,更有数十位鸿蒙圣尊在座。

    他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有的站着,有的坐着,有的持着琉璃杯盏斜靠在玉柱上,各自谈笑风声。

    “昆弥界先天教教主驾到!”迎宾童子清脆的声音在殿外响起。

    殿内众仙立即将目光看了过来,四位教主迈步走入了殿中,与上真、元吉相熟的一些仙人举起杯盏朝二人微微一扬,算是打过了招呼。

    东王公环顾一圈,发觉之前败退昆弥界的三爻道人与玄武道人也赫然立在殿中,他们与须婆娑站在一起,聚成了一个小圈子。

    看到四人到来,两位教主圣尊仅是微微冷笑一声,便别过头去不再看他们了。

    除了这三位之外,其他的仙人,东王公就完全不认识了。

    四人来到殿中央,此地安放着一张先天白玉之髓雕成的玉案,表面先天之气萦绕,上面摆着数盆五色奇花,花上生就毫光,光中杯盏隐现。

    上真道人将手探入光中,取出了一尊琉璃盏,盏中盛着一汪琥珀色的仙酿,微微摇动,杯中升起了丝丝缕缕的清灵之气,光是嗅上一口清气,便让人精神一震,有飘飘欲仙之感。

    元吉道人将手探入了另一团毫光中,取出了一尊青玉杯,杯中则是盛着半杯清澈的仙露。

    他握着杯盏,转过头朝无央道人与东王公微微示意,笑道:“两位道友不必客气,也请用吧。”

    无央道人与东王公也各自将手伸进了毫光中,无央道人取出了一尊赤杯,杯中流转着一团鲜红的液体,液体上火焰升腾,结成朵朵斗大的如意红花不断从杯中飘出。

    东王公则是伸手从毫光中拿出了一尊白玉杯,杯子握在手中只觉异常的温润细腻,触感极佳。

    而杯中却盛着一团清澈的寒液,丝丝缕缕的寒气上涌,结成一朵朵妙象纷呈的霜花在空中盘旋游走。

    东王公扫了杯中清液一眼,轻轻啜了一口,明明看上去寒意森森,似乎可以冻结一切,然而到了口中却已变得温润异常。

    清液最后化为一股淡淡的暖流顺着食道滑入体内,一股奇异的清香旋即从他毛孔中散发出来。

    而他本人忽然打个激灵,一股名为舒爽的感觉莫名的在体内升起。

    整个人好似被从内到外清洗了一遍,万般沉疴与污秽仿佛就此一扫而空,浑身立时变得轻松无比,舒适难言……

    东王公心中十分清楚,他早就已经得了混元不破之圣体,无漏无缺,不垢不净,所谓的沉疴与污秽本就不存在他的体内。

    刚刚的感觉也仅是一种感官上的升华罢了,并非因为喝了这一口清液,真的就从体内排出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第四百八十二章收徒



空旷的大殿中,四位先天教主凑在一起各执杯盏,清饮小酌之余,元吉道人小声为东王公与无央道人介绍殿中一些仙人的身份姓名。

    不多时四人便各自散了,元吉道人与上真道人去跟相熟之人打招呼,无央道人也端着杯盏去认识新道友。

    东王公则没去凑那份热闹,而是放下手中的白玉杯,背着双手溜溜达达地出了大殿,开始在殿外转悠了起来,一路欣赏着宫中景色,不知不觉转到了后山,不远处却是一片高耸的危崖。

    崖上松柏林立,藤蔓草木深深,奇石嶙峋,东王公信步登上悬崖,站在崖边往下看去,下方是一片云遮雾绕深不见底的渊海。

    看了一会变幻的云海,东王公觉着有些无聊,正准备离开之时,不远处的一株古松突然摇晃了一下,接着从树身中走出来一位皓髯老者。

    老者慈眉善目,一身青衣,须发皆白,面色红润,手上扶了一根扁柺,朝着东王公打了个稽首道:“道兄,请了。”

    东王公发觉这古松之灵不愧为大道至尊的宫中之属,竟也是混元修为。

    他微微颔首算是还礼,问道:“道兄突然现身唤住贫道可有什么吩咐?”

    老道缓步走到近前,和煦地笑道:“贫道久居这无上天危云崖,少见外人,今日恰逢道兄来此,故而冒昧生出了一丝结交之心,不知老道可否有荣幸得知道兄名姓?”

    “道兄客气了,吾乃先天教四教主东王公是也。”

    “先天教?可是上真道兄教中的道友了?”

    “不错,道兄也认得吾家大教主?”东王公好奇地问道。

    老道轻轻捋动须髯,笑眯眯的道:“昔日他在道祖老爷座下听道之时,吾也曾有机缘与他一同听讲,虽然认识,却也无缘深交。”

    东王公点点头,终于问起了他的名字,“不知道兄该如何称呼?”

    “道兄唤我天松子便是了。”

    二人于是便在危云崖上找了个地方坐下,相互攀谈起来。

    天松子亲自奉上了仙露灵果,二人一边浅尝辄止,一边说着闲话,渐渐地熟络起来,待说了一会儿闲话,天松子忽然开口问道:“敢问道兄门下可有弟子?”

    东王公一怔,忽然想起了洪荒的伏羲他们,颇有些感慨的道:“吾昔日也曾收过三个弟子。”

    老道又问道:“那道兄可愿再收一佳弟子?”

    东王公笑道:“哦?道兄缘何有此一问?莫非想要为贫道介绍一二?”

    “然也。”老道抚掌一笑,转头朝着远处盘绕在自身松树上的一株葫芦青藤叫道:“悬瓠!还不出来见过东王公道兄。”

    这株葫芦藤约有千丈之高,环绕着天松子寄身的那株古松蜿蜒向上,枝叶茂盛,绿意盈盈。

    顶端末梢结了一枚碧青色的葫芦,葫芦约有一人高下,吊在云雾中,随风摇摆,不断发出叮叮咚咚清脆的响动。

    话音未落,那株青藤忽然晃动了一下,从中走出了一个童子。

    此童子乃是葫芦藤的一道元神,约莫七八岁大小,脸色碧青,一身绿袍,头上扎着冲天辫,赤着双足,颇为腼腆地来到了东王公面前,似模似样的作了一揖,“晚辈悬瓠见前辈。”

    东王公扫了童子一眼,微微颔首,终究是先天灵根出身,跟脚不差,虽化形未久,也已然是太乙金仙修为。

    天松子命他出来相见,结合前言,东王公自然明了对方是个什么意思,不外乎想让此子拜自己为师罢了。

    此等弟子跟脚资质气数皆是不差,收了也无妨,应该不会落了自家的面皮,不过有一点,东王公不是很明白。

    此子明明是无上天诞生的生灵,跟脚资质都不算差,就算是没资格拜入大道至尊门下,太始道祖也该有弟子吧?

    拜入道祖弟子门下他不香吗?为什么想着要拜入他这位陌生人门下呢?

    东王公索性将心中疑问直接问了出来。

    天松子道:“道兄有所不知,此子虽生于无上天中,可其自有造化,与道祖老爷一脉并无缘法,反而道兄此时来此,便应了大道之数,合该与他有师徒之缘。”

    东王公闻言掐指一算,正如天松子所言,此子果然与他有师徒之缘。

    既是大道之数,东王公也不好逆了,于是转过头问道:“悬瓠,汝可愿拜吾为师?”

    悬瓠忙拜倒在地,恭敬的道:“弟子愿意,还望老师垂怜。”

    “善!今后汝便为贫道门下四弟子。”东王公痛快的道。

    接着,悬瓠在天松子的见证下,三拜九叩认下了这个老师。

    东王公勉励了悬瓠几句,命他起身退到一旁,接着与天松子开始论道于危云崖之上。

    三日后,论道戛然而止,二人均是一笑,显然是各有收获,东王公起身道:“吾来此已久,也是时候离开了。”

    天松子也没有强留,扶着扁柺站起来道:“道友自去无妨。”说着转身走入了古松中消失不见了。

    东王公转身对悬瓠道:“你也回归本身,收了法体与为师一道下山去吧。”

    “是。”

    悬瓠答应一声,闪身走入了葫芦藤中,下一瞬,葫芦藤上灵光流转,仙气荡漾,哗啦啦一阵响,接着千丈葫芦藤暴起了一团七彩云光,最后化为了一个真正地孩童现身出来。

    他同样是一身碧衣,打着赤脚,唯一不同的是腰间挂了一只小巧玲珑的青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