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洪荒:我是东王公 >

第156章

洪荒:我是东王公-第156章

小说: 洪荒:我是东王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准提默默颔首,将七宝妙树在身上刷了刷,身上光华流转,仿佛瞬间洗去了所有的烦恼,将白莲童子叫到跟前,命他去召唤弥勒与药师等弟子过来。

    毕竟二人想要禅让教主给如来,还需先将门下弟子安抚好了才成。

    否则的话,如来想要入主灵山怕也没那么容易,他与接引调教出来的弟子可不是那么好相与的……

    不久之后,接引准提卸去教主之位传给了释迦如来的消息立即宛如一阵风卷过了整个洪荒修道界,三界俱都失声。

    大赤天,八景宫。

    丹炉中,兜率真火跳动不已,将炉中药材烧得劈啪作响。

    金银童子各执芭蕉扇,一边扇着炉中真火,一边偷眼观瞧,就见自家老爷正坐在八卦台上,双眼似睁非睁,似闭非闭,仿佛在打着瞌睡。

    两个童子一边扇风,一边揉着酸麻的肩膀,对视一眼,似在犹豫是不是趁机偷下懒。

    然而就在两人用眼神统一了意见时,老子突然睁开惺忪的眼皮,让两个童子心神一凛,重新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

    而老子并未理会他们,掐指一算,脸上不禁露出了一丝笑意,不由为接引兄弟的决断赞赏不已,心中暗忖:果真是吾好对手也,看来这一次不仅没能将二人击败,下一个量劫合该佛门大兴啊……

    清微天,弥罗宫。

    元始天尊端坐云床,随着一阵心血来潮,也如老子般掐指一算,得知了佛门之事,心中轻哼一声:贫道已经够大方了,连弟子都让了出去,不料这两位道友倒也同样舍得,真不亏是吾辈的好对手……

    余禹天,碧游宫外。

    通天教主默默站在代表了上清一脉气数的那株先天杏树之下,望着挂在树冠最顶端的那棵先天杏果突然脱离了树枝,慢悠悠掉落下来,摔在地上,化作一团烟气散去,一如梦幻。

    通天教主明了,此果一落,他的大弟子便再也回不来了。

    他叹息一声,叫来了无当圣母与云霄姐妹等一众截教弟子,当众宣布道:“吾欲卸去截教教主之位,传位于无当,尔等弟子日后当尊无当如尊吾,不可逆命而为。”

    言罢将渔鼓与紫电锤两件灵宝作为教主信物交给了无当,旋即关闭宫门,闭关去了……

    浮黎天,上霄宫中。

    东王公正在为一众门人讲道,突然眉头一挑,讲道声戛然而止。

    在伏羲与女娲他们疑惑的目光中,东王公突然将红石童子叫到跟前,取了太极图交给了他。

    同时吩咐道:“西方两位圣人欲在混沌中炼地火水风,你且将此图悬于宫门之上,莫让他们坏了我浮黎天圣境。”

    原来,与盘古四清不同,四人早已在天外混沌中开辟了一方圣人妙境,远离红尘,参悟大道。

    西方两位教主同为圣人却并未在混沌中炼地火水风,而是将灵山圣境演化为了一方超脱于红尘之外的极乐妙境。

    虽在洪荒之中,却又独立于红尘之外,不在三界当中,不染尘埃,不沾因果。

    此时,他们逊位如来,将灵山让出,为了表示自家对如来的重视,也为了不让如来觉着掣肘。

    两位教主便准备在混沌中炼一方天地,将极乐世界搬离洪荒,彻底将佛门大权交给如来……

    红石童子闻言,捧着太极图来到了宫外,抬手一抖将太极图挂在了宫门之上,接着坐在门槛上,双手托腮,朝着混沌深处望去。

    下一个刹那,一片死寂的混沌中突然响起了一声炸雷。

    接着无边无际的混沌之气疯狂地涌了过来,眼见就要将浮黎天吞没了,太极图上突然放出无量毫光,朝那混沌之气一照,混沌之气顿时平复了下来。

    “好声势!”

    童子忽听身后有人惊呼道,回头一看,原来是两位小老爷所收的弟子们。

    他忍不住翻了翻白眼,圣人炼地火水风而已,有何值得大惊小怪的,真没见识……

    。



第三百七十二章玄元炼宝



一众道教弟子立在门前,放目眺望,只见整个浮黎天在太极图的照耀下无风无火,一派静谧。

    而天外,混沌已经被西方两位圣人搅成了一锅沸腾的开水,混沌之气四下里翻滚涌动,如潮水般一浪高过一浪。

    在混沌深处,东王公所开辟的诸天宇宙此时也受到了混沌之气一波波的冲击,只是这里远离了二圣的位置,声势极弱。

    况且,此方宇宙自有天道运转,又有一层玄黄气凝结的胎膜守护,自然无需东王公操心……

    不知过了多久,二圣各自炼就一方世界,一为西天极乐妙境,为接引道人所居。

    二为灵台方寸山斜月七星洞,乃为准提道人的洞府。

    二圣就此闲居天外,很少再履凡尘了……

    不久之后,截教教主通天圣人与道教教主玄元圣人分别将教主之位传于弟子的消息也开始在洪荒疯传。

    三界众生还未弄清真假呢,又有两个重磅消息相继传出。

    原来是太上老子圣人亦将教主之位传给了玄都大法师,而元始天尊也将广成子立为了新一任阐教教主。

    一时间,六位教主圣人竟然不约而同的选择了逊位,莫非这代表着圣人时代彻底在洪荒中结束了?

    然而,这又怎么可能……

    浮黎天,东王公又讲道百年,才让众弟子离开了浮黎天,而他本人则关闭宫门,在云床上拿出了一根竹枝。

    此宝原是鸿钧道人之宝,曾经拿着它指东划西,轻飘飘打得众圣抬不起头来,由此可见应该是一件极为了不得的宝物。

    不过等众圣杀死了鸿钧道人之后,此竹枝便成了无主之宝,众人查看过后,才发现它仅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先天灵根而已,比众圣手中的灵宝差的远了。

    之所以能够表现的如此厉害,给众圣一种无可抵挡的感觉,乃是鸿钧道人本人的道行所致,每一击他都在此竹中灌满了天道之力,才给了众圣那般错觉……

    后来,此宝就被东王公给收下了,之前,量天尺被当作教主信物传给了伏羲女娲,他自觉没了趁手的兵器,日后万一与别的圣人起了冲突,总不能空手对敌吧。

    于是,他便将此竹取了出来,准备好好祭炼一番,权当日后的兵器使用了。

    圣人炼宝当然与众不同,况且他又为先天阴阳大道之主,并精通造化之道,想要炼制一柄趁手的兵器,自然要从先天阴阳大道着手。

    毕竟只有此兵器与他本身道法相合,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

    譬如准提道人的七宝妙树,本是从本体上截下的一段菩提枝而已,经过无数元会的祭炼,其威力一点都不比他之前手中的量天尺差了,在准提圣人手中使来,神妙之处甚至还犹有胜之……

    东王公朝着身前这一截碧如翠玉的竹枝一指,竹枝立即飘在了空中,一簇紫色的火焰从竹下升起,裹着竹枝开始燃烧起来。

    于此同时,东王公又从太极图中引来了一团先天阴阳之气注入了竹内,接着又不断的捏着符印,将一枚枚金色的云纹符篆打入了竹杖中。

    随着无数禁制符箓消失在竹内,在真火的煅烧下,此竹不仅没有发焦变黑,反而变得越发得青翠欲滴起来……

    圣人随身至宝,想要圆满当顺应天时,不久之后,他已经将之炼成,然天数之下,此宝却不该在此时出世。

    于是东王公将此杖抖手一甩,竹杖立即破空飞出了浮黎天,一路穿过混沌,来到了深处的诸天宇宙内。

    刹那后钻入了天道本源深处,开始借助天道之力温养起来……

    将随身兵器安顿好,东王公又取出了一尊天地玄黄玲珑宝塔,将之托在掌心,下一瞬,一股绵绵泊泊的玄黄之气灌入了玄黄宝塔中。

    这些玄黄之气乃是他开辟诸天宇宙时大道所赐下的开天功德所凝结,有无量量之多,如此功德足以再凝练一尊玄黄宝塔了。

    不过,东王公已有了一尊玄黄宝塔,又岂会再去凝练第二尊,那并无意义。

    思来想去,觉着还不如将这些功德全部灌入天地玄黄玲珑宝塔中,提升它的品质与威能。

    这宝塔的防御之力本就无比的恐怖,正所谓,立于头顶即处于不败之地!更是万法不沾,诸邪不侵,镇压气运别有玄妙。

    之后若是再将他新收获的开天功德注入玄黄宝塔中,那它的威力又该强大到何等不可思议的地步,只怕便是开天斧都难以撼动了吧。

    这么想着,岁月迅速的流逝,随着最后一丝玄黄气融入宝塔内,宝塔骤然大放光芒,五色毫光照耀了整个洪荒乃至混沌,连其他几位圣人都惊动了。

    众位圣人出了宫殿,遥遥朝着浮黎天看来,就见整座浮黎天俱被毫光笼罩,一团玄黄之气起起伏伏,内里却又朦朦胧胧,难见分明。

    掐指算来,天机一片模糊,原来东王公早已遮掩了天机。

    众圣心中不由同时升起了一团疑问:“这玄元究竟练了何等至宝?怎么生出如此大的动静,瞧那天中功德玄黄萦绕,好似一件功德至宝啊!

    想到功德至宝,他们就联想到了东王公的玄黄塔,便是众圣心性超脱,皆少了贪嗔之念,心中还是不由生起了一丝嫉妒羡慕恨。

    原以为东王公有了玄黄宝塔就够让人羡慕了,他现在似乎又折腾出了一件功德之宝,一时间让他们心中愈发的不爽了。

    只是他又从哪里弄来这么多的功德?

    当然了,他们也不觉着东王公此时所炼的宝物能与玄黄塔媲美了,毕竟世间唯有一件玄黄宝塔,而开天功德也仅有那一份而已。

    他们永远都不会想到,东王公竟然另外悄悄开辟了一方宇宙。

    而开辟宇宙倒也算不得什么,只要还在洪荒天道的笼罩下,那也仅是在为洪荒做嫁衣罢了,等于对洪荒的补充,算不得功德无量之举,便是有功德落下,也不会有多少。

    可是东王公却得了鸿蒙大道成全,凭借洪荒天道本源在那个宇宙中演化出了新的天道,将诸天宇宙彻底独立在了洪荒之外,那就不同了。

    这等于是盘古开天般的壮举。

    而与盘古开辟的洪荒世界区别之处在于,东王公首次开创了大、中、小千世界等无数世界叠加相合的宇宙演化之道,这才得了如此无量功德……

    。



第三百七十三章大道至宝



随着追后一缕功德玄黄气注入玄黄塔中,宝塔立即大放光明,五色十光照耀整个混沌与洪荒,此异象持续了约有一刻钟,才渐渐地散去,世间得以恢复了平静。

    东王公望着掌心托着的那枚小巧玲珑的玄黄宝塔,嘴角泛起一抹满意的笑容。

    此刻这尊宝塔的品质已经远超至宝之上,现在该叫它什么呢?

    道宝?

    作为盘古四清之一,他深知开天斧的凌厉,可此时,他自信只要将这尊崭新的天地玄黄玲珑塔悬在头顶,便是盘古亲持着开天斧来劈他,也绝对难以撼动他分毫。

    这才是防御无双的大道至宝。

    有此宝在手,便是重新与鸿钧道人做过一场,他也绝对不会再丢了圣人面皮……

    东王公满足的将玄黄塔收入体内温养,开始收束心神,吞吐元气,恢复之前消耗的元神法力。

    时光如梭,如此悠悠过了千余年,一日,伏羲来了上霄宫求见,东王公命他进来,伏羲伏地见礼。

    礼毕,伏羲问候一番,才终于说起了来意。

    原来,如来佛祖此时终于统合了灵山大小乘佛教,准备着手将佛法东传了。

    而如来佛祖也明白,传教之事也非是他佛教上下一拍脑门便行了,若想要将佛法传入东土,首先要获得玄门四教的许可。

    如今伏羲为道教教主,意见极为重要,如来亲自找上了他,许下了种种好处,只希望伏羲能够网开一面。

    伏羲拿不定主意,便来询问东王公意见,东王公却先问起了其他,“你可清楚其他三教是个什么态度?”

    伏羲皱眉,东王公显然问到了点子上,而这也是他感到为难的原因。

    伏羲回道:“启禀老师,其它三教俱都允了,只剩下我道教还未表态了。”

    东王公依旧没说同意与否,而是又问道:“如今你才是道教教主,你的意见是什么呢?”

    伏羲沉吟了一番,叹道:“依徒儿之见,既然他们都已经答应了,吾道教便是反对也没多大的意义,任他东传便是了。

    毕竟那佛教根基浅薄,亦无镇压气运至宝,便是兴盛一时,也恐怕终究不得长久。”

    东王公颔首,“既然你有此想法,那就照此行事便是,吾亦无异议。”

    伏羲得到了应允,拜谢之后离开了……

    东王公再次收回了心神,开始推演道法,如今他的根基在另一方宇宙,对于此界的争夺心思早已淡去。

    别说是佛门大兴了,便是他亲手立下的道教,他也不愿再怎么关注了。

    反正上面有他这个教主圣人压着,下面还有伏羲女娲二人坐镇,教中气运雄浑,不可能会有破灭之危。

    现在对他来说最要紧是就是要寻到一个好办法,彻底的将自身与洪荒之间的因果做个了断。

    若无法将成道因果偿还,那他的混元道果永远都别想圆满,更遑论超脱出去了。

    而偿还因果最简单也是最省力的方法就是散去这一身法力与道行,将之重新送还洪荒天地。

    可是这么做跟殒落有什么区别?!

    他是想要让自家道行更进一步,也想着将此身超脱于洪荒,却不至于将这条命还回去啊!

    另外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将自己的道果转赠于他人,让旁人代替他接下与洪荒之间的因果。

    可这个办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难了。

    混元道果又岂是一般人能够驾驭的,便是他的两个弟子也不可能会接受他的馈赠。

    毕竟先不说两人早已找到了适合自家的大道,更主要的是,混元道果也不能将之随便给了一人就能让对方成就混元了。

    所有的混元圣人哪一个不是一步步辛苦修行过来的,从未听说有一步登天而证混元无极的……

    就在他于三十三天外冥思苦想着寻觅超脱之法时。

    洪荒中也发生了一件奇异的事情,原来花果山的一颗石头成精了,居然从里面蹦出了一只猴子。

    此石乃是上一个纪元东王公补天后剩下的五彩石之一,放于人间亿万载,不意竟诞生了灵智,吞吐日月灵粹,纳天地之精华,这一日终于脱壳而出。

    甫一出世,便与众不同,震动天地,一对眸子金光四射,上冲三十三天斗阙仙宫,下照十八层幽冥地狱。

    从此之后,洪荒便展开了一段石猴大闹天宫的故事……

    这当然是故事了,而且还是被人编好了的故事,而此猴从头至尾不过某些人手中的提线木偶,无论是过去现在未来,都被人安排的妥妥当当。

    所谓那威风凛凛,不可一世的伐天过程,在有心人看来不过是笑话一场。

    他的叛逆!他的反抗!他的不羁!都敌不过命运的安排。

    当他被如来佛祖压在五指山下时,如来为他编写的剧本其实也才刚刚开始,之后的一切一切,都被如来安排的明明白白……

    五百年后,一个佛门正果,一个金箍,将石猴收拾的服服帖帖,保着唐三藏踏上了西去的道路……

    当初那个战天斗地的齐天大圣孙悟空死去了,从而变成了一只佛门圈养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