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我在北宋请笔仙 >

第99章

我在北宋请笔仙-第99章

小说: 我在北宋请笔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约又往前走了十几米,眼见再走几步就会转到西侧的那个拐角,这时,我发现前面的墓道里莫名地多出一道亮光,而且这道光线在那里显得极其不自然,根本就不像是从外面透过来的自然光,更像是从手电筒里照过来的。
  走在最前面的光啶反应很快,立刻就觉察到了异样,连忙半蹲下来伸开双手,做了一个停止的手势,轻声说道:“别动,前面有情况。”刘万古和老杨立即会意,从兜里掏出了手枪。眼下的情况基本上可以说是剑拔弩张,如果不是因为右边那里有个拐角,说不定光啶万古他们早就冲过去了。
  此时刘万古拍了拍光啶的肩膀道:“没事,兄弟你别害怕,有我在呢。管他娘的是谁在前面装神弄鬼,只要他敢出来,老子一枪崩了他”
  令我们大大意外的是,那道亮光居然在逐渐放大,等到它快要几乎笼罩住前面的那个墙壁时,从前面缓缓走出来一个人……
  那人左手提着一盏灯笼,头上扎了一个辫子,大约垂到后脑勺中间的位置。身高一米八二左右,长裤,里面光着膀子,外面仅敞怀穿了一个马甲。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脸上带了一副青铜面具,面具上的图案或人或妖,跟老杨之前描述的多少有些出路,但应该说的是同一个人。
  “呵呵,老杨,别来无恙嘛。”
  老杨先是楞了一下,似乎对这声音很熟悉,随及指着那人怒骂道:“郭辫子,没想到你这个畜生到现在还活着。”
  “承蒙师兄夸奖,我不仅活着,而且还一直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你说,这样的生活,何乐而不为呢?”郭辫子道。
  一时间,我和光啶都被搞得一头雾水,如此两个势同水火的两个人怎么突然还称兄道弟起来了?而且看他俩这架势不太像是不认识,由于没有弄清楚形势,我暂时还不敢轻举妄动。
  “就是他,之前在甬道里偷袭老杨的那个人。”万古一下子就认了出来,“幸好老杨当时躲得快,要不然早就折在这王八蛋手里了。”
  “兄弟,别这样。只是一场误会而已,大家同为倒斗的,你这样为难我,貌似也不太合规矩吧。我看你们也是奔着嵬妃墓来的,肯定是有想找的东西,不如这样,你们想要什么可以尽管跟我说,大家好好合作,各取所需。”郭辫子道。
  “去你大爷的,少他妈的在这儿跟老子废话。”刘万古冷笑一声,随后迅速对着郭辫子的脑袋崩崩开了两枪。(金刚伞)
  我摇了摇头,若无其事地笑了笑,心说你招惹谁不好,非要跟我们这里脾气最不好的耍心眼,兄弟你还是自求多福吧。
  我就那么站在他们身后准备看好戏,过了几秒,我见万古还是保持着刚刚那个姿势站在那里,我就觉得有点怪,走上去扒拉开万古的胳膊,这才看清楚刚刚发生了什么。
  除了前面那石墙上多了两个拳头大小的枪眼之外,郭辫子依旧手提着那盏灯笼完好无损地站在原地,甚至连位置都没变。
  难不成这姓郭的脑袋是空气做的?
  我的大脑开始飞速地运转,试图用当今所了解的科学知识去解释这个问题,从墙上的弹孔的位置来看,万古的子弹是没有打偏的,而郭辫子此时还站在原地,如果说他现在是一个“人”的话,那么就只有一种解释:在子弹还没打到他的时候,他就已经把头低下去提前躲开了……
  想到这里,我不禁下意识地后退半步,心说道,子弹都能躲过去,这货还他妈的是人吗?
  毕竟,谁看到了这样的场景,估计也是都会大吃一惊的,没有人会有这么大的胆子,去接触这种未知的事物。



第二百五十章 前进
  “咯咯咯咯,这位兄弟看样子脾气很冲嘛。”郭辫子语气里带着戏谑,“兄弟,我奉劝你一句,在倒斗的道行里,遇事不要太冲动,否则你会没命的。”当说到最后时,郭辫子放慢了语速,一字一句地道。
  “不要拿他当普通人看,这畜生武功很高,可以随意地操纵尸体,之前我们在主室里遇到的那具女尸就是出自他之手,又名——御尸术”
  老杨道。
  “御尸术?”我不禁脱口说了出来。这个词我还是头一回听到,虽然刚刚见到了玉棺中那具女尸被人控制的景象,但现在这话从老杨嘴里亲口说出来,还是令我很惊讶。于是我接着问道:“老杨你说的就是用丝线连接在那女尸背后,从而进行操纵的手段吗?。”
  “正是,”老杨表情严肃地点点头,“刚才我在看到那些透明线的时候就已经猜到了一二,但我还不太确定到底是谁干的,因为几年前就有消息说这畜生已经死了,现在看来应该是假的。”
  一旁的刘万古见两枪没打中,也没急着继续开枪,换了一只胳膊,不过枪口依然对着郭辫子。
  “这御尸术到底是个什么来头,怎么听上去这么邪门?”李光啶问道。
  “我之所以会怀疑这畜生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像御尸术这种歪门邪道的下三滥招数,就是出自他之手,全世界会的恐怕也只有他一人,”老杨接着道,“自古以来,曾经有过不少暴君都对死人感兴趣,例如商纣王,周幽王,隋炀帝等,本身就把痛苦建立在活人身上的他们,甚至连死人都不放过,试图利用对死人的操控,来统治天下,从而加固自己的政治集权。但这些人最后都无一例外的失败了。”
  “御尸术最初来源于湘西的赶尸术,它与蛊毒,落花洞女并称湘西三大邪术。由于赶尸文化属于巫术的一种,又叫“移灵”,意思就是把客死他乡的尸体运回去。这个职业最早始于清朝,一开始是在船上赶尸,也叫赶水尸,后来渐渐发展到陆地上,这个行业的规矩很多,一般对赶尸人的穿戴有一定的讲究,他们往往头戴一青色布帽,身披道服,穿着一双草鞋,在开始赶尸前,先把尸体按纵向排列好,相互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隔,最后再用捆尸绳一个一个地绑好,防止尸体跳错方向。“
  “等到夜里赶尸的时候,赶尸人负责在前面带路,左手敲锣,右手持铃。目的在于提醒行人避让,而在赶尸人路过之前,有眼力见儿的人家会提前把狗关起来,以免惊扰到尸体。”
  “但功夫再高的赶尸人也只能做到使尸体如影随形,走到哪跟到哪,还远远达不到掌控尸体的程度。而御尸术可以说是赶尸术的升华,御尸人可以通过一些特殊的手段随心所欲地掌控尸体,使其完全为己所用。”
  “必要时,甚至可以借尸杀人。”
  “我和郭辫子师出同门,属于倒斗派中的沈派,郭辫子在有了一定的阅历之后,他便开始背着我和师傅偷偷研究尸体,把那些歪门邪道的妖术学了个遍,到最后学成御尸术时,居然背信弃义,暗害师傅,都是这孽畜干的好事!”老杨道。
  我听得入神,直到老杨讲完我都没回过神来,这些事情我和万古他们都是闻所未闻,要不是老杨今天讲出来,谁能想到他还有过这种经历。
  而且我现在才反应过来,原来谢牟头还真就不是始作俑者,他说的话并不是一点也信不得,至少能有一半是真的。之前我一直认为井里的两具童尸,以及在背后操纵女尸的人都是谢牟头,如今看来,倒还真是冤枉他了。
  “啪,啪,啪”只听前面传来几声响,郭辫子拍了拍手,说道:“师兄说得妙啊,如今都是什么年头了,还跟你周围的人提起那些陈年旧事,你也不嫌害臊?”
  “不过你说出来也无妨,当初我早就告诉过你那姓沈的老头儿不是什么好东西,你偏不听,死到临头还跟在他屁股后面。没错,师傅的确是我杀的,可到外面说出去谁会信呢,他们只会认为那个忘恩负义的杀人凶手是你——杨平生。”郭辫子淡淡地道,话语里没有任何感情色彩。
  “你,他,妈,的,放,屁!“此时老杨已经怒到了极点,牙关紧咬,一字一句地说道。
  随后,老杨不顾一切地从后背的包里把那支9…1型半自动式冲锋枪掏了出来,大骂道:“姓郭的,今天我就替师傅清理门户,把你的狗头拔下来祭天!”
  “呵呵呵呵,口气倒不小。别光顾着前面,你们几个还是看看身后吧。”郭辫子用手朝我们后面指了指。
  不好!我心里暗骂一声。这个郭辫子虽然说起话来客客气气的,但这个人骨子里透出来的那份阴险狡诈属实令人胆怯。刚刚趁着老杨和他说话的功夫,不知道他又暗中使了什么妖术。
  刘万古反应极快,还没等郭辫子把话说完,身体就已经转了过去,对着身后崩崩崩盲开了几枪。
  等我们四人都转过去时,这才发现原来这里除了三面幽暗的墙壁之外,其它什么东西都没有……
  见到此情景,李光啶大骂道:“我去他奶奶的,被这孙子给耍了。”
  这时候,只听“嗤——”的一声,从郭辫子那个位置传来一声响,声音不大,但却一直在持续。接着,从前面喷出了大量的黄色气体,颜色很浓,很快就弥漫了整个墓道。(这段不要,放到后面)不过幸好墓道比较宽,那阵烟快蔓延到我们这边时颜色稍微消退了一些。
  “快跑,有毒!”老杨大声喊道,此时老杨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一边后退,一边端起冲锋枪泄火似的就对着那阵烟雾里一通乱射,等老杨枪里的那条子弹全部打光后,这才连忙跑过来跟我们汇合。
  随及,几个人就开始手忙脚乱的收拾东西,没过一会,就再次站到了一起。



第二百五十一章 意外发现
  这条墓道看上去要比之前的规整很多,感觉两边的墙都是新砌的,宽度足以能容纳六七个人并排行走,高约两米,空间比较开阔,在这里行走感觉很舒服。
  在左右墙壁偏上方的位置,每隔一米左右,就安有一盏油灯,不过没一个是亮的,毕竟几千年过去了,就算墙里埋了一只油桶供油,估计也早都耗光了。
  刘万古自然也不会略过这些细节,停下了脚步,开始拿手电筒研究这些油灯。
  在光线的照射下,我也渐渐地看清了它们的真面目。雕刻的是一个手臂呈环抱状的宫女,宫女眉眼稍大,嘴巴略小,下巴微胖,神韵中透露出一丝疲惫,刻画得栩栩如生。
  而夹在两只手臂中间的区域是一个小圆盘,中心有一个钎,可以插蜡烛。以衣袖为虹管,吸收油灯燃烧时排除的烟炱,最后汇集于宫女的身体内。其纤细的手臂和袖口出搭下的宽大衣袍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既保证了形态的美观,又不污染环境,真可谓设计之巧妙。
  刘万古摸着下巴道:“你们说这灯是金子做的还是铜做的?我看这上面的颜色有点发暗,如果是铜制的,那确实差了点意思。”
  “这灯既不是金,也不是铜,应该是鎏金。准确地说,叫火法镀金,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就掌握了这种技术,将黄金溶于汞,形成浆糊状的金汞合金,涂抹在铜器表面,形成金碧辉煌的漆层,而且还能很好地保护里面的铜不被腐蚀。”李光啶道。
  我也笑了笑,说道:“你以为铜、金都是大白菜啊,说捡就捡。如果是金子做的,上哪去找这么大一块,周围这种油灯往少了说也能有个二十来盏,嵬妃她就算再有钱,装修也不可能奢华到这种程度。”
  “从年份上来看,这灯至少也得是汉代以前的,别说是鎏金的,就算是纯铜的拿出去那也是个无价之宝。”我接着说道。
  “真的假的,一个破灯真能值这么多钱?”万古被我的话吓了一跳,有点不太信我,于是去问老杨。
  老杨点了点头,“西汉时期的东西,随便拿一件出手也够你花一辈子了。”
  我抬头往上面看了看,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为了防盗,这些油灯安装的位置都很高,大约有三米多,普通人不借助工具的话根本就碰不到,更别说偷走了。
  见刘万古两眼放光却无计可施,李光啶坏笑了两声,说道:“你他娘的别瞅了,你以为这是树上结的瓜,瞅到秋天它还能自己掉下来不成。就凭你这体格,跳再高也摘不下来,与其在这白白浪费时间,倒不如赶紧想办法出去。”
  刘万古见光啶埋汰他,他也不争辩,仍两眼死死地盯着那盏油灯,然后走到我面前,把背上的包放了下来,说道:“伍昊,你帮我拿一下。”
  我接过包,心里面很清楚他想要干什么,但我和光啶的想法一样,对他接下来的行为并不怎么看好…
  刘万古向后退了几步,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带动着有些肥胖的身子飞快地跑了起来,等快跑到灯下时,突然膝盖弯曲,两腿拼命地一蹬,就如同见了鲜肉的饿狼一般,扑向那盏油灯。
  令我们三人目瞪口呆的是,当他的手和那灯近乎齐平时,居然硬生生地把它从墙里直接连根拽了出来……
  随之而来的还有从墙里带出来的一些泥土溅到了我脸上,我咳嗽了几声,连忙用手把身上的泥土拍下来,说道:“你他娘的就不能轻点,这墓里的一草一木都是古董,万一哪件叫你给弄坏了,那可是属于破坏文物。”
  还没等我把话说完,万古就直接伸出两只脏兮兮的手一把将我抱住,兴高采烈地说道:“兄弟,我刘万古这回可他妈的发大了啊!你们尽管放心,这东西肯定有你们一份,等出去以后回杭州够咱吃上几年的,到时候咱们晚上不用干别的,天天开车去火锅店涮羊肉。”
  “得得得,你肯有这份孝心我就知足了,”我推开万古,我对着李光啶,故意说给刘万古听,道:“就怕你说的比唱的好听,说不准回去之后你他娘的天天出去睡姑娘,还没等咱们哥几个享上几年清福,钱就被你糟蹋没了。”
  “咯咯咯咯,”老杨在一旁看着觉得好笑,接过油灯,打量了一下,说道:“这种级别的货拿出去必定会很烫手,暂且不说有没有人敢收,即使有人出钱买了,其中有些事情你们肯定也说不清楚,到时候价格势必会大打折扣。”
  刘万古此时哪里肯听得进去老杨劝,一把将油灯抢过来,连忙将其胡乱地塞到包里,生怕被我们抢走,说道:“我管他会开什么价呢,
  这东西说白了那可是西汉文物,是古董,总归他娘的要比金子值钱好几倍,无论到时候谁买,只要没给到这个数,爷爷我就绝不出手。”说着,刘万古还伸出手指朝我们比划了一下。
  而我完全没有在意万古说什么,因为我刚才好像看到刘万古在把油灯装进包里时,从油灯里面掉出来一张纸条……
  准确地来说,这应该是一个细长的小竹片,也就一个巴掌的长度。我将它从地上捡了起来,上面的颜色早已黄的发黑,而且还密密麻麻地分布了许多长条状的褶皱,我猜应该是在嵬妃下葬之后才把它放进去的,否则估计早就被油灯熏成木炭了。
  我把它凑到眼前,瞪大了眼睛,发现上面模模糊糊地写着两列字,由于时间太久,这些文字上的许多笔画都已经淡化了,但好在书写得十分规矩,我仔细研究了好半天,这才看清楚上面写了什么。
  三国时期,三足鼎立,多方势力共同割据,造成了一副十分纷乱的场面,于是,在这个战火纷争的时代,出现了一个人,这个人,极其神秘,一般人都不知道他的名字,所以,后人就用‘发丘’这个词语来指代他。。。。。。。。


第二百五十二章 小竹片
  吾终不能以物得,或只等来觅汝。
  致裴公
  我也没多想,于是便照着竹条把上面的字念了出来,大概翻译成白话文的意思就是: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