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万界竞技,开局我选张三丰 >

第92章

万界竞技,开局我选张三丰-第92章

小说: 万界竞技,开局我选张三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友良下意识的往那个方向看去,脚步也跟着迈动。
  走了一会,头猛然狠狠的撞在了墙上,温友良瞬间清醒,随后冷汗遍布全身。
  “师父说过,修行武道,观看法身图,需要定心神,明悟何为自我,何为外物。”
  “方才我便是迷失在了力量的诱惑中,差点失去自我?”温友良急忙站定原地,开始接连不断的施展基础架势。
  因为天地元气的补足,原本已经不再提升的皮肉、筋骨,又开始有了缓慢的进步。
  气血流淌,真力迸发时,那种混合着疲惫与力量宣泄的痛快之感,让温友良快速的感受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真实。
  又打了几遍拳,温友良被送出了法身塔。
  站在塔外,温友良感觉有些遗憾和可惜。
  通脉获得灵根之前,温友良还不觉得,等有了灵根,再感受就会发现,相比起塔内的环境,塔外的天地元气浓度,只有塔内的十之一二。
  完全就是从森林氧吧,被直接放逐到了都市沙漠的感觉。
  温友良并不知道,这还是山上,若是下山,天地元气更加稀薄。
  哪怕聊斋世界本身的天地元气平均浓度,已经是神雕世界的十倍以上。
  人体肉身,确实拥有无限的可能性。
  但同样,任何的可能性,都需要营养的支撑。
  武者不断的提升身体状态,却也需要不断的从外界获取养份。
  温友良并不是第一个从塔里被赶出来的。
  法身塔门前,还站着另外两人。
  温友良走过去,打了个招呼。
  “黄师兄!霍师兄!”
  另外两人连道不敢,对温友良口称:“温师兄!”
  如今这座武道山上,除了最先登山拜师的那几位之外,其他人也很难彻底定性,排资论辈。
  所以客气点,都是相互叫师兄师姐。
  “不知温师兄在塔里,得了什么法门?”黄师兄显得有些不那么客气的问道。
  温友良却不在意,只因为对这位黄师兄的性格很是了解,知道他只是单纯的爽直。
  加上也并不是什么值得隐瞒的事情,便直接道出了自己所得的通脉功法名称。
  “泰岳…或许是东岳帝君图?”霍师兄说道。
  虽然没有人可以确定,具体是哪九幅图,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曹柘是以仙神中的大能为蓝本,绘制的九幅图。
  东岳帝君便是此世,当之无愧的大能之一。
  “或许吧!两位师兄呢?”温友良问道。
  黄师兄抢先说道:“我得了一部《银河落九天》,开辟的灵根,也有些古怪,看起来不像是树形,反而像是支脉甚多的河流,接引到最多的天地元气,源自星空。也不知对应的是哪位大能。”
  “霍师兄说可能是斗姆元君,也有可能是紫薇大帝!”
  霍师兄也跟着说道:“我得了一部《土相遁尘功》,开辟的灵根,看起来像一株草,草叶并不茂盛,但是根系十分发达。接引到的天地元气,也多从地底而来。或许我看到的法身图,是后土娘娘。也有可能是某位地祇大能。”
  此时,从塔里出来的人越来越多。
  交流之中,所有人都没有看清,所见法身图的真貌。
  各种从功法特性上研究,粗略一合计,就能数出几十位对应的东方仙神与西方佛陀来。
  “好了!用不着再推测了!”
  “师父不让咱们一下看清,自然有其用意。”
  “咱们既然开了脉,有了灵根,只需好好修行,早日开神藏,入外景,等到了合适的境界,对应的法身图自然显露全貌。”王德发此时从一旁冒出来,负责主持局势,收住了场上的议论纷纷。


第二百一十二章 天子失鹿
  十万妖山的核心深处,武道山上,大批量的弟子破入武道第二境通脉,如同昔日的曹柘一般,时刻处于天人合一的状态,可以每分每秒从天地间汲取养份,滋养自身。
  而十万妖山之外,从朝堂到民间,从京城到地方,都是一片吠骂之声。
  虽然睿王提前布置,做了舆论引导,将所有的罪责,都一肩负担,尽量减少这其中,对整个朝廷,大明皇室的波及。
  其死后,爵位一再被削。
  如今已经不配葬入皇陵,而是将衣冠埋入了荒山之中,仅立一块石碑,墓前连镇墓兽都没有。
  但是,由于影响太过恶劣,以至于朝廷的威信,依旧是一再被削弱。
  这个时候,天子应谨记睿王死前所交代的那般,轻徭薄赋、减少奢靡,大赦天下…同时紧守重镇,收缩兵力,拱卫京师,以不变应万变。
  如此便可拖延王朝的‘死亡’时间,等到天门一开,王朝气运与天庭内的排定的功果轮转相合,即便是江山四起烟尘,经过一番动乱,一切也都将回归正朔。
  只可惜,皇帝却始终荒唐。
  睿王死后不足半月,当今天子便率众出城,带着两万骑兵,五万步甲,以及大量的宫人、伶人等等,赶往行宫,准备秋闱狩猎。
  此举不仅劳民伤财,更将睿王的一番布局,荒废过半。
  此时正是民间对皇室,非议不断之时。
  所谓‘民间’,并非是那些几乎一无所有的草民,而是掌握了大量财富、田产、佃户,诗书传家拥有喉舌的大地主阶级与官绅阶级。
  那些被睿王一股脑炸死的豪强,十有八九都是他们在背后支持和推动。
  睿王那一炸,无论得了多大的恶名,从实际上来看,确实可以延迟江山彻底陷入乱局的时间。
  所谓起义,除了灾荒之年的农民起义之外,其它所谓的‘反贼’,十有八九都是朝廷的旧臣。
  没有了主心骨,这些想要造反作乱的‘旧臣’,也都只能暂时偃旗息鼓。
  睿王没有解决问题,只是推迟了问题,解决了那些制造问题的人。
  只可惜,当今天子,没能领会到睿王的这番苦心。
  如此大费周章的围猎之举,便成为了许多民间声音,进一步攻击大明皇室的点。
  原本散乱的局势,也似乎有了再度凝聚的情况。
  虽说英雄造时势,却也有时势造英雄。
  此番如火如荼的情况下,未必不会有新的草莽豪杰,登高一呼…便是从者云集。
  猎场之中,天子在众多骑士的护卫下,纵马狂奔。
  远处看到一只灵巧的白鹿,瞬间兴奋起来,跟着那只白鹿不断追逐。
  远远便拉满了弓,射出一疾!
  这一箭落空,射在了距离白鹿还有数米的灌木丛中。
  白鹿停下来,不断的冲着天子点头示意。
  显示出它已经隆起的腹部,眼泪大颗大颗的往外滴。
  “好鹿!好灵鹿!今晚朕要吃鹿胎宴!”天子看着白鹿的肚子,哈哈大笑道。
  左右骑兵快速从两侧包夹围拢,将白鹿往天子的方向驱赶。
  天子拉弓,再射。
  箭疾飞出,却中了一名骑兵。
  那名骑兵从马背上摔下来,转眼却被奔驰的烈马,从身上不断的踩踏而过。
  天子继续兴奋的追赶白鹿,第三次拉弓…射箭!
  这一次他好像命中了!
  山呼海啸般的烈马狂奔,往那白鹿中箭的方向驰疾而去。
  只是赶到了位置,却并没有发现任何白鹿的踪迹。
  “在那里!在那里!”有人指着一旁的矮山岗喊道。
  天子下令,众箭齐发!
  大量的箭疾,以抛物线的方式,若雨点一般,落向山岗。
  仿佛要将山岗推平。
  只是那白鹿却周身泛起了彩光,将所有的箭疾,都抵挡在了彩光之外。
  它的嘴里叼着天子射向它的第三根箭疾,张口吐出人言:“天子失德,明失其鹿。”
  说着,它看了一眼高高隆起的腹部,充满灵性的双眼,仿佛带着无尽的伤痛。
  “今朝吾去,天下共逐。”
  说罢之后,一摆头,往左面的山崖上撞去。
  这一撞,起先好像是血肉横飞,鲜血洒落遍地。
  再仔细一看,那血又变成了明黄色,渐渐的渗透入了地底。
  在场的所有人,模模糊糊中,仿佛还能听见龙吟哀鸣之声。
  此时,突然有人小声说道:“我以前听说书的先生说过,太祖打天下时,便是得白鹿引路,方才获得生机,迎来转机,一举夺得天下!”
  “那只白鹿…不会就是太祖遇见过的那只吧!”
  这声音虽小,但是周围的人群密度却是极高。
  很快这个消息,便传遍了整个队伍。
  天子愤而摔弓,命令即刻缉拿传播谣言者,枭首示众。
  只是…说过类似话的人太多了。
  稍稍一查,便有数百上千人。
  天子不理会其中风险,依旧执意杀之。
  于是,军中哗变,本该是拱卫京师的大军,竟然先一步在乱象起前,陷入了混乱。
  混乱之中,天子被忠心的将领护送回京。
  数日后,消息传遍了整个天下。
  睿王所有的布局,就此宣告彻底瓦解。
  一支支的义军,从山河各地冒出,迅速在各方势力的支持下坐大。
  其中专业造反的白莲教、闻香教,也都有份参与,甚至是其中的主流队伍。
  短短时间,便汇集了近十万义军。
  虽然多数都是乌合之众,却也是声势浩大。
  大明江山顷刻之间,便已然到了岌岌可危之时。
  武道山上,曹柘从武室内睁开双眼,背后的法相竟然一瞬间闪烁过九种不同的状态。
  随后化作庞大的能量,被曹柘缓缓收回体内。
  “动手了吗!”曹柘手指中,更加细密的众生之网,将外界的讯息,时刻反馈给他。
  曹柘之所以认为睿王的谋算,从一开始就不会成功。
  正是因为睿王算漏了很关键的一点。
  会影响到大明国祚的,不仅仅是曹柘,以及那些已经显露峥嵘的豪强。
  还有失去了天庭约束的各方小神、小仙以及妖魔鬼怪。
  他们甚至比各地的豪强,更期待改朝换代。
  对他们而言,只要扶植一方势力登上人道至尊的宝座,就等于掌握了快速登临高位的密码。
  那些小神、小仙们,为了提升位格,连怂恿曹柘上天夺取天帝宝座的主意都敢打,在人间推动一股力量争夺江山之主的位置,又有什么不敢的呢?
  没有天庭的监管,支持一方势力造反,对于在凡间的那些小神、小仙而言,风险已经极低。
  而一旦成功,借助王朝气运,他们可以立刻完成神道等级的飞跃。


第二百一十三章 乱局显露
  此时,张生还在种田。
  十二座村寨,扩大到那等规模,要说张生对天下此时发生之事一无所知,那绝对是个笑话。
  但是他依旧能忍,没有半分不耐烦。
  即便是山寨里,一些多少知道一点他的心思,早已嗷嗷叫着要冲下山的下属,再怎么劝他,张生依旧很稳着,显示不出半分着急。
  虽然起势晚了,容易肉汤都喝不着一口。
  然而起势太早,容易被针对打击。
  大明王朝毕竟有四百多年的国祚,虽已经被弄得破败不堪,仿佛四处漏风。
  却也不知道,在江山危难之时,会从哪个犄角旮旯里,跑出些能人强将来,试图力挽狂澜。
  虽然没有直接起势,张生却悄悄派遣一部分精明能干之人,加入各方起势队伍。
  不求他们坐到高位,至少能掌握各方动向。
  此时,在武道山中,曹柘也没有限制弟子们的去留。
  那些耐不住寂寞,听闻山外面已经热闹起来,有些坐不住的家伙,便任由他们自行下山。
  强大的武者都是打出来、杀出来的。
  曹柘虽不主动鼓励弟子们参与山外的混战,却也绝不会阻止。
  庆弘十七年,冬!
  白莲教率先攻克半个北方,随后拥簇教主盛千纶为帝。
  如果仔细看过第一次竞赛排行榜的话,就不难察觉到,这个盛千纶也是竞赛者,第一次结算排名第六。
  同年,天子调兵十五万,任薛平为帅,前往平乱。
  白莲教与薛平的朝廷大军隔江对恃,不断拉扯,战局一开始就陷入胶着。
  薛平并非庸人,知道这些白莲教的大军,大都是乌合之众,交战时间拖延的越久,对方的防御便会愈发松散。
  只等人心浮躁之时,再发起进攻,便可一路推进,平掉叛乱。
  只可惜,薛平只有战术眼光,而不具备宏观的战略视野。
  此时大明所遭遇的,可不仅仅只有一个白莲教。
  庆弘十八年一月十七日,闻香教教徒烧毁金陵城南城七条街,高喊‘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唯大石佛,可解灾劫’。
  随后石佛王森率兵七万,抢占了川蜀之地,随后不断征兵,携带二十万之众,沿江而下,一路抢占诸多城地。
  虽有强迫各地民众入教之举,却并未大肆屠杀,或是放纵手下教众,肆意抢夺、杀戮。
  此举可谓大安民心,也显示出王森志在江山,虽没有如盛千纶一般称帝,却也绝不仅仅只是想做一方诸侯。
  闻香教如此一动,整个大明的军力,便即可紧张起来。
  大明有常驻军户过一百五十万,不过这只是纸面数据,薛平带着十五万精兵,与白莲教在北方交战,其实就已经算是将地方屯兵,收走了大半。
  所谓一百五十万的军户,大多不过是各方将领们在吃空饷。
  如果朝廷这些年认真查过的话,就足以发现,有些一两百年前的‘老兵’,至今都还在吃饷。
  闻香教呼应发难,朝廷势必又要召集兵力,进行堵截与反攻。
  只是,再要抽调兵力,除了拨走守卫京畿的五军营之外,地方可调用之兵,合加起来,竟然也不到十万。
  如此,十万加上十五万,再有五军营、神机营、术士营等等零碎加起来,总共也不到四十万。
  即便还算上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二十万边军,整个大明王朝真正可动用的兵力,最多不超过六十万。
  距离满算的一百五十万,差了一大半。
  然而这六十万军,也不是可以随意调动的。
  边军不可轻动,且从边关调兵入关勤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粮草,暂时是来不及的。
  而地方残余兵力调集起来,也还需要时间。
  且地方军力一旦过于空虚,许多小股的造反势力,也会趁机而起,抢占各地县城,然后收缴粮草,裹挟逼迫地方青壮入伍。
  天子震怒,却也只命夏青为帅,先领令旗,四方募兵,征集粮草后,再去赌截闻香教大军。
  竟丝毫不敢动用京畿五军营,反而将更多兵力,调返京城附近,予以重兵镇守。
  庆弘十八年,夏!
  有妖龙乱世,掀起巨浪,想要冲毁沿江水坝,将洪水泄入江南之地,淹没守军。
  左子雄入江斩龙,五神藏齐开,强催外景之力,一刀断江河,斩杀妖龙。
  同在此时,闻香教已经突破汉阳,两湖之地,几近全部沦陷。
  也就在这时,张生率领众多村民,杀下了山。
  只因随着闻香教坐大,教内的规范制度,已然越来越无法约束那些凶恶教众。
  两湖之地,已经被闻香教弄得乌烟瘴气,民怨沸腾。
  与之在川蜀之地时的情况,早大不相同。
  还是同年,差不多的时段,各方起义军,纷纷揭竿而起。
  有些属于地方农民起义,纠集几十上百人,就敢造反。
  也有的,是地方门阀势力,终于整合好了内部矛盾,开始续接原本的计划。
  张生率领众多村民下山,起初却并不直言造反,而是反抗闻香教的压迫与对百姓的侵害。
  通过公义之举,逐渐在两湖之地,渐获民心。
  闻香教大军欲回头反攻之时,夏青却终于凑齐了十万兵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