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万界竞技,开局我选张三丰 >

第34章

万界竞技,开局我选张三丰-第34章

小说: 万界竞技,开局我选张三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全真派,大量外门弟子出逃,再严苛的教规,也管束不住已经涣散的人心。
  甄志丙溃败而归,将自己关进了古墓,丘处机等人也早已年事已高,不利管事。
  全真教上下,群龙失首,一团乱糟糟,处于分崩离析的边缘。
  丐帮也有一些逐渐不喜现如今,丐帮做派的弟子,开始选择往着武当山方向转道,或许改换一番,丢掉叫花子的行头,装备去穿道袍。
  昆仑、伏牛、崆峒、青城,甚至是元气大伤,还未复原,又遭重创的明教,都有大量的弟子出逃,然后选择去改投武当派。
  偏偏这些选择离开的,不少都是后辈精英弟子,属于往后几十年,门派发展的中流砥柱。
  失去了这批人才,一些底子薄弱的门派,甚至有可能直接消失于江湖波涛之中。
  渭水河畔!
  三名年过三旬的中年人,正在围攻一名英武的少年。
  原本应该是压倒性的镇压,却是这英武少年,一直左右支招,手下留情。
  终于一招不查,少年一剑挑穿了其中一人的肩头。
  鲜血立刻染红了地上的野草。
  少年慌乱之下,没有了之前的那一丝狠气,立刻就跪了下来。
  “师父…弟子不孝!”少年说道。
  一旁搀扶着受伤中年的男子,怒目圆瞪道:“常平!你是你师父从死人堆里捡回来的,含辛茹苦养育你十七年,如今你听了点风言风语,就要离开我长安剑派,改投他门…你良心让狗叼了?”
  少年虎目含泪,不住叩头,却又挺身说道:“师父!师叔!你们看过张真人所传的武功秘籍吗?你们知道天下武道,八品定分,八品之上还有九品么?”
  “师父,师叔…咱们长安剑派,虽说是沿袭古老,上追唐代,但是最强大的长河剑诀,也比不过现在大街上到处都是的武当三流。”
  “弟子愿意侍奉你们,但是弟子…弟子不甘心!看到了天上的雄鹰,弟子不愿再做地上的蚂蚁。”
  “面片汤老板的女儿阿娟,她原本心仪弟子,如今却因为原本的街头混混王英,多学了几手武当三流招式,就变了心意。”
  “弟子非是见利忘义,更无心那位阿娟,但是师父、师叔…弟子也不愿就这么…就这么耽搁一辈子啊!”
  受伤的中年渐渐的平静下来,只是神情中,免不了带着哀色。
  “你…!”
  “罢了!罢了!我这个做师父的,教不了你什么好东西,你便…你便另奔前程去吧!”中年说道。
  少年却突然像是灵机一转,竟开口道:“师父!武当派有教无类,不排斥有人带艺投师,只要是江湖善类,皆可教之。”
  “咱们长安剑派,也算是薄有侠名,何不举派投奔?”
  中年闻言一愣,正要破口大骂,却发现原本搀扶着他的两位师弟,竟然都十分整齐的手抖了一下。
  他们虽然年长了些,却又何尝不心动呢?
  被一个原本还需耳提面命的小子,以一敌三的击败,他们这些做长辈的,没有颜面的同时,难道就不好奇,那些更强的武功,究竟是什么样,有多强么?
  “你…你们!”受伤的中年气的差点吐血,可惜内力微弱,便是气的气息紊乱,那点内力也不足以震出一口老血来。
  少年常平见到有戏,立刻加把劲:“师父!投奔武当,并非是数典忘祖,相反是找到机会,将咱们长安剑派发扬光大,先辈泉下有知,是会高兴的。”
  “武当并非是全真教,走的是正一道散居道士的路子,咱们入门了也非全然出家,等到将来学有所成,或许还能申请下山,另开别院,到那时咱们再聚首,重塑长安剑派,岂不是光耀门楣?”
  受伤的中年逐渐冷静下来。
  再一细想,便觉得自家弟子说的,竟然也有些道理。
  两名师弟也开始相劝。
  一柱香后,原本追逐酣战的四人,竟然结成一道,同样往着武当山方向而去。
  类似的场景,以不同的方式,在整个天下武林上演。
  有些酿成了惨剧,也有些就如长安剑派一样,举派投奔。
  如果在地图上画上了箭头,那么就有数以万计的箭头,从全国各地的方向,齐刷刷的涌向武当方向。
  相对应的便是,武当山脚下的城镇,全都人员爆满。
  显得格外的热闹、鼎沸起来。


第七十八章 北风卷地白草折
  “老天何其不公也!”忽必烈骑着马,眺望着茫茫无尽的雪线,手中紧握着的正是一本曹柘编撰的《玄真功》。
  此功法深入浅出的讲解了何为内功,何为练气呼吸吐纳,虽不涉及什么高深武学道理,却能让简单识字的人,都轻松入门,便是不识字,有人在一旁教,数日之内也能入门。
  “大汗!要传发下去,让孩子们都学习吗?”一名账下的猛将,对忽必烈问道。
  “这个当然!有了这些汉人的武学,我们的孩子们才能更加的强壮,对抗越来越残酷的风雪。”
  说着这位实则为竞赛者的蒙古大汗,望着天空,神情愈发的阴郁。
  暴风雪已经连续下了快一个月,应该是化冰雪的时节,长嫩草的时候了,但是老天依旧没有收敛的意思。
  他并不真的在意那些人的死亡与生存。
  但是,这是他逐鹿中原,争取竞赛评价的资本。
  不能受到太多的折损。
  “将那些不听从调遣的部落,全都从版图上抹掉吧!”
  “他们的孩子和男人,不配继续享有长生天的眷顾,将女人分给立功的孩子们。”忽必烈说完,纵着马转回了不远身后,连绵的无尽,在风雪里显得尤为壮阔的帐篷群。
  帐篷连绵之中,有一些古怪的光头,穿着并不厚实的寒衣,在其人群中穿梭,教一些蒙古武士汉人的武功。
  一个瞎眼的老头,被囚禁在大铁笼子里,嘴里还塞满了细碎的钢针,只要嘴皮稍稍一动,就会被扎的满嘴鲜血淋漓。
  但是他却始终不肯服软,嘴唇总是蠕动着,虽然听不清具体在说什么,却总归不会是什么好话。
  相隔万里的金陵城,依旧是一派的歌舞升平。
  暗地里的波涛汹涌,却似乎没有影响到水面上的浮华。
  紫金山被包裹在一片朦胧的香火烟气里,原本茂密的山林,逐渐变成了热闹的广场。
  大量的建筑在山峦上修筑起来,密密麻麻的人群,在其中穿梭不断。
  有前来习武的年轻人,有来烧香拜真仙的信徒,还有随着人群而至,来此地做生意的小贩,喜欢看热闹的小孩…。
  人间的烟火味,已经弥漫了整座山峦。
  而原本铜殿所在的位置,如今正竖起曹柘高大伟岸的雕像。
  由此可见,曹柘的选择是多么的正确。
  这里并不是清修、积累的良地。
  声音太多,欲望太多,杂念也太多。
  虽大隐隐于市,但是关键一个字在‘隐’。
  曹柘可以对权贵轻易拔剑,却不可能屠戮满山的信众与百姓。
  从北面吹来的寒风,在这六朝烟火气息里一荡,便成了秦淮河上的一曲歌声,一舞水袖。
  黄湘带领着镇山司的人马,骑着骏马在宽大的街道上飞驰而过。
  空荡荡的皇宫大殿内,王钰一人站在殿前,殿内的光线忽明忽暗。
  一声叹息,从地底深处升起来,在大殿内不断的回荡。
  似乎是有无数的劝诫之言,最终都包含在了这一声叹息里。
  两名来自大雪山的喇嘛,突然从屋顶破瓦而落。
  相比起常人要厚实许多的手掌,重重的打向王钰。
  王钰身贯雷霆,犹如利剑,将两名喇嘛逼退。
  “大岳科技院院长王钰!”
  “我们要找的不是你,让郭靖出来见面,都说他的掌法汉人里面天下第一,我们师兄弟二人,师从活佛,专修大手印四十载,不服他的名头,特来挑战。”两名喇嘛用十分生涩的汉语说道。
  王钰道:“挑战你们不走正门?”
  “还有,这里是大岳,此地是大岳皇宫,岂是你们说来就来的?”
  暴喝声中,迅速有大批披甲士兵,持着火枪,推着火炮赶了过来,将这两名喇嘛团团围住。
  “你们,没有江湖的道义!”一名喇嘛说道。
  王钰抽搐嘴角:“这里是朝廷,不是江湖!”
  “拿下!”
  随后枪炮声四起,两名喇嘛虽然功力深厚,却毕竟抵不住子弹密密麻麻而来,很快就身中数枪,倒在了血泊之中。
  “以身法矫健、手脚灵活之人训练专门针对江湖高手的枪阵,确实有些功效,只可惜…。”王钰摇摇头,不再去想那个问题。
  此时黄湘正好赶到,看到两具被拖出去的尸体,不由说道:“这个月第四次了!”
  “我觉得不对劲!”
  王钰点头道:“当然不对劲!”
  “这是最新来的消息,你看看。”
  说罢将一卷纸递给黄湘。
  黄湘看了之后,表情出现了极为剧烈的变化。
  “蒙古人又要南下了?”
  “列阵在十三边防的炮阵,难道防不住吗?”黄湘问道。
  王钰道:“今年是拦的住的…但是天气变化很大,北方越来越冷,我们的炮管用材用料还是不行,冷热温差过大,很容易炸管,还有天气太冷,风雪太大无法引燃的问题。”
  “我会安排着手去解决,不过…哪怕是改进出新的样品,全军更换装备,大面积换代,也需要至少三年的时间。”
  黄湘闻言却不再搭话,反而好像是说了一句不相干的话。
  “他呢?准备怎么做?”
  王钰目光闪烁,随后道:“他还在闭关,交给我全权处理。”
  “黄湘,你既然是当朝太子,就要肩负起重任。”
  “我们给你的,并不是白给。”
  黄湘却突然笑道:“你给的吗?”
  “我怎么不记得?”
  “王钰!我知道你在打什么主意。”
  “我现在就告诉你,绝不可能!”
  “他不杀你,只是顾全大局,而我…只是一个女人,一个心眼不大的女人,如果你不知收敛,我会杀了你,至于功与罪,我一并担了。”
  说罢之后,黄湘拂袖而去。
  数十名江湖高手组成的镇山司校尉,紧跟黄湘身后,寸步不离。
  她竟然已经收服了镇山司,有了属于她的实权。
  “我已经试过了,不可能再继续。”
  “这是我的错误,你便是拘着我,也无济于事,王钰…你就让我去吧!”
  “这是我必须承担的后果。”一个声音在大殿之下悠悠说道。
  王钰却突然愤怒,双目通红:“不行!大好局面,不能就这样放弃,他可以做到…我相信你也一定可以。”
  “现在的局面,我还顶得住,三年…我可以撑三年,如果三年你还不能破局,那我就认命。”
  大殿下的声音,不再传出。
  只是隐约的风雷贯通,阵阵龙吟,却在地底深处不断的回荡传响。


第七十九章 劫起劫生
  此时,距离紫金山上的第二次讲道,已经过去了足足两年零四个月。
  又是一年深冬近年关。
  武当山上同样是一片银装素裹。
  江湖上的喧喧扰扰,被重重的关卡,锁在了山峦之外。
  尽管每天前来拜师的人依旧是络绎不绝,但是能真正通过七重关考核,入武当真武大殿的弟子,却寥寥无几。
  更多的只能闯过三关,加入外院,选修三门二流武学后,继续下山浪荡江湖。
  然而,有着整个江湖的输血,优秀的年轻人,依旧源源不绝的加入武当。
  即便是一再挑剔、筛选,武当真武大殿,也已然凑齐了三十六英才,十多位曹柘定义下的五品外景高手,入外景在江湖上便已然是无可争议的一流。
  自然,这些所谓的外景高手,都是在学习了曹柘所创的一流武功之后晋升的。
  山里的世界清净又自如。
  连绵起伏的道宫,有近半已经建起。
  这些建筑,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最重要的是,有不少江湖上的外家高手充当志愿劳动力。
  有这些高手帮忙,那些难以运上山的建筑材料,都变得比较容易,就被送上了山顶。
  当然,钢筋和水泥,在其中也起到了最重要的推动作用。
  否则即便是有高手帮忙分担重活,要想修筑这么大的一片宫殿,也需要至少七八年以上的光景。
  大雪封山,山上的工地都已经停工。
  原本的嘈杂消失不见,留下的只有人与自然相互和谐的寂静。
  闪烁着金光,泛着紫意的铜殿,坐落在原本曹柘悟道的山崖上,一旁就是他经常盘腿吐纳的大青石。
  此时的曹柘,一身白色的道袍,坐在云雾缭绕,雪色纷飞之中,周遭却是一派暖意。
  被反复提炼的一点真阳,在丹田之中已经壮大犹如鸽子蛋一般,生出璀璨金光。
  只是须臾间,这真阳又化作液体,流淌入全身的经脉,甚至贴在了皮肤之上,充塞入肌肉之中。
  曹柘的一只手猛然金光闪烁,然后变成原本的数倍大小。
  一拳震出,远处的云雾,破开了长长的空洞。
  “还是不行!以真阳覆盖身体,强行改变身体结构,进行实质性的变化,这涉及太多更深奥的问题。单凭内功、真气还有锻炼出来的精神力,都不足以解决。这不是我的问题,而是力量的基础结构,所形成的限制。”曹柘摇了摇头,然后继续闭目冥想。
  等到了中午,两只小松鼠,却托着两个比它们身体还大的木盘,摇摇晃晃的小跑过来。
  木盘上不仅摆放着松塔、人参、灵芝等珍贵的山珍,还有一些新鲜的水果,以及一杯芳香四溢,呈现羊脂白玉般色泽的蜂蜜。
  山中多福地,有些隐蔽到常人难至的山谷里,由于环境特殊,能做到四季如春。
  一些山中的猿猴部落,便多聚集在那里,酿制果酒,采集鲜果。
  而曹柘作为这武当山上的百兽之师,自然时常有动物供奉的鲜果享用。
  至于蜂蜜,是从御兽堂那里取来的。
  一些弟子已经完全学会了小龙女的驭蜂术,且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拓展,与更多不同种类的兽类沟通。
  当他,他们依靠的还是归纳总结经验,不像曹柘这么的轻松自在,可以与动物随意交流。
  吱吱吱!吱吱!
  两只松鼠冲着曹柘手舞足蹈一番,似乎是在愤愤不平的告状。
  “你是说,大花偷吃了你的表哥松松?”曹柘对其中一只松鼠问道。
  那只松鼠立刻点头,眼泪啪嗒、啪嗒的往下掉。
  曹柘却摇摇头道:“不!你说的不对!”
  “你表哥是因为越过了我画的安全线,自己贪玩走到了猎区,大花吃它是为了生存,而松松被吃是因为贪玩,追着一只麻雀,想要玩弄它。”
  松鼠吱吱叫着,还要狡辩。
  曹柘却不再理会。
  两年多的修行,内力、体力、力量突破不多,只是全都增进到了一百四十几点,濒临一百五。
  唯有精神力,迎来了长足的进步。
  隐约恍惚间,曹柘的意识不仅能覆盖整个武当山山麓,更能与这天地之间的许多气息变化,形成一种信息上的广义交流。
  也正是日以继夜的模糊交流,曹柘才能抚平世界本能上对他的敌意,反而开始偏向于他。
  武当山上多出了许多奇花异草,洞天福地。这就是世界主动向曹柘释放的善意。
  拿起一枚玉质的小钟,曹柘轻轻摇了摇。
  清脆的声音,却在武当山上下各处同时响起。
  一些管事弟子的腰间,原本悬挂着的铃铛,也跟着曹柘的摇铃一同作响。
  错落的人影,在松雪之间跳跃,很快就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