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万界竞技,开局我选张三丰 >

第17章

万界竞技,开局我选张三丰-第17章

小说: 万界竞技,开局我选张三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
  唳!
  一声雕鸣,却是那躲在远处偷瞄的神雕,听着不服气,然后用爪子抠着石壁,走到了石台上。
  它看着曹柘,眼神中原本的惊惧之意消退,反而带着一种‘战意’。
  作为独孤求败唯一的真传‘弟子’,神雕不愿听有人否定独孤求败的剑,否定他的道。
  “你不服?”
  “那我们练练?”曹柘对神雕说道。
  神雕看了看曹柘手里的树枝,露出不屑之意。
  而曹柘也对神雕用了鉴定术。
  神雕,体七十七,力八十九,内力九十一,技能独孤剑法?(怪异),根骨??,悟性??,备注,这是一只受到眷顾的大雕,四个字的书名,它占了两个字,所以它才是主角?
  “神雕的悟性和根骨鉴定不出来?”
  “难道是因为它身为异类?”
  “等等,如果是这样,要是以后到了更大的世界,遇到神仙妖怪什么的,我的鉴定术岂不是废了?”
  曹柘不甘心的再鉴定一次,这一回原本是问号的根骨与悟性,倒是发生了变化。
  显示出来,神雕的根骨是八十八,悟性是六十一。
  看起来似乎要比无明还要高很多。
  “无明的根骨和悟性,还不如一只雕?”曹柘有些疑惑。
  这明显是不合理的,因为神雕再聪明,其实也远比不上人类思想的复杂。
  就像一条再聪明的狗,如果人对它带有恶意,总能轻易的将它伤害。
  暂时想不穿其中的问题,曹柘一甩手中的树枝,随后道:“就这样来吧!你主人可以做到草木均可为剑,我亦然。”
  神雕长鸣一声,挥动着重重的左翅,向着曹柘挥来。
  这一击锋利凌厉,果真如同门板般的阔剑,朝着曹柘扫荡而来。
  还未临身,便感觉到了一股窒息之意。
  曹柘却不急不慌,手中的树枝朝着神雕的翅膀点去,一拉一扯,那庞大的力道,瞬间消减了一大半,剩下一半在曹柘将手中的树枝绕了个圈后,也跟着一同消除。
  树枝本是柔韧的,去硬接神雕的一击,定会在一瞬间被打的粉碎。
  但是曹柘利用了这股柔韧劲,顺势化解力道,反而让树枝本身的‘质地’,成为了一种优势。
  一路行走,一路见闻,经历了一月左右的时间沉淀,以曹柘的成长速度,其身体数据,自然也与同黄蓉一战时,又有了极大的成长。
  若是再遇到黄蓉,曹柘便是不取胜,也绝不会败,更不会逃。
  神雕一击未能如愿建功,顿时不解的歪头。
  在它的记忆里,它的老主人也曾用树枝草木为剑于它对打。
  只是记忆里,主人以草木为剑的模样…似乎与眼前这个人,用树枝为剑的模样,并不相同。


第三十八章 人在山上就是仙
  当然以神雕相对于人,还是简单许多的思维,它无法理解那么复杂的武学原理,所以它只能对着曹柘再次挥动翅膀。
  这一次,它被直接弹开了。
  势大力沉,且快如奔雷的挥翅,却在曹柘以树枝化出半圆弧线之后,被直接弹开,连带着强劲的力道,也倒转回来。
  如此再三,神雕倒是锲而不舍,屡败屡战。
  曹柘却已经觉得没意思了。
  神雕终究不是人,它的身体不够灵活,限制了它的力量与内力的输出,简单来说就是只能玩碾压局,玩不了竞赛局。
  “不打了!不打了!”
  “也难为了独孤前辈,竟然还能教会你几招,虽然一招鲜吃遍天,但是这套对我不管用。”曹柘已经渐渐习惯自己的优秀,以他现在的模板,是不适合套用常理的。
  收起树枝,曹柘从石台上一跃而下。
  随后站在山谷里,眺望着远处的山林。
  他准备继续在这山谷里停留两日,细细感受一下独孤留字中,残存的那种韵味,试着去接近或是模拟独孤求败晚年的心境,同时…也收集一些菩斯曲蛇的蛇胆。
  曹柘虽然觉得,这玩意对他应该没什么效果,持续不间断的大小周天贯通,来自天地自然的反馈于他而言,便是最大的‘补药’,但是收集一些…或许可以另做他用。
  比如将来学会炼丹术,开炉炼丹什么的…。
  神雕远远的站在曹柘的身后,虽然依旧不肯太过靠近,却不再像之前那样警惕。
  两天之后,曹柘收集了几十颗蛇胆,等到了城市,便会找烈酒泡起来。
  至于独孤求败的剑冢留字,曹柘也一再体悟过了,所得不算多,却更坚定了曹柘的决心。
  临走之前,曹柘问神雕要不要随他出谷,神雕摇头拒绝,选择了继续留守独孤剑冢。
  “如果有一天,我见到了独孤前辈的遗物,会替你带回来,送回剑冢!”曹柘对神雕说道。
  神雕高兴的鸣叫两声。
  虽然原著里,神雕主动将玄铁重剑送给杨过,但那是它在替独孤求败寻找传人,弟子继承师父的遗物,理所应当。
  而现在,剑冢里的几把剑,分明是被强夺走的,神雕当然记挂在心。
  “走了!”
  “道友,咱们再会。”曹柘说罢,脚下生风,曹柘襄阳城的方向飞奔而去。
  等到了襄阳城,处理好蛇胆后,曹柘便搭乘商船,走汉水自襄阳到丹江口,上岸后直奔武当山。
  此时,江湖上已经流传起‘张三丰’的名号。
  他与黄蓉那一战,被宣扬流传出去。
  当然因为对手是黄蓉,所以谈不上半点侠名,却也因为能与黄蓉过招不落下风,从而得了一个冰火指的绰号,听起来和小蜜蜂一样…一样不靠谱,总觉得有什么歧义。
  新编的江湖新秀榜上,张三丰三个字,位列第三。
  排在第一的是郭破虏,这个懂得都懂。
  第二名则是昆仑何足道。
  昆仑派远在西域,目前的昆仑掌门青灵子在江湖上,只能说是有这么一号人。
  而何足道却自出道行走江湖起,便连挑西域金刚门,白驼山等西域大派,蒙古大汗三次下诏,邀其入勇士营,他都避而不见。
  如此在江湖上的名头愈发响亮。
  倘若不是郭破虏身份尊贵,只怕这个第一就是何足道的了。
  至于曹柘…他以张三丰的名号活动,虽然能与黄蓉战的势均力敌很惹人瞩目,却毕竟战绩太少,说出去不够震撼,故而屈居第三。
  此时,曹柘已然在采购了一些生活物资后,上了武当山。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汉末至魏晋隋唐时期,便已然是求仙学道者的栖隐之地。
  所以武当山上并不是只有武当派,在张三丰在这里传道之前,便已经是许多寻仙修道之人的隐居避世之所。
  当然,因为没有一个统一的大派坐镇此处,所以山上的道观,大多数占着一小块地方,立下一方窄小天地,自成一派,又有了别样自如。
  曹柘一路深入此山中,见到不少隐修之人,仅仅只是结庐而居,半日修行,半日耕种,自给自足,怡然自乐。
  也有一些人,却是在沽名钓誉,学那太公钓于渭水,诸葛隐于南阳,期待有一日会有达官显贵,前来请他们出山。
  至于是否有真本事,便见仁见智了。
  一路进山,曹柘对自己接连使用了几十次鉴定术。
  每一次的坚定结果差别都不大。
  因为时刻贯通大周天的缘故,身体数据一直在增长,速度且不慢。
  但是最关键,也最重要的悟性,却并没有得到加持。
  “或许…是我想错了?”
  “张三丰的悟性提升,只能通过追逐其本性,将本性扩大,而不能通过契合其原本的某些轨迹,而达到同等效果?”曹柘有些说不出的失望。
  剑冢之行,本就不太顺意。
  如今上了武当山,依旧只能是白跑一趟?
  在山里转了三四天,见到了不少山中清修之士。
  这群人中,通晓武学者甚少,便是会…也只是一些简单的健身、强体、防身的功夫,多数是与山中的一些野兽搏斗历练出来的。
  如此不免让曹柘更加失望。
  只是就这么下山离去,难免不甘心。
  站在武当天柱峰顶,眺望着远处的云海浮沉,曹柘正想着心事,杂念四起。
  却突然听到了远处,有担柴的老道,正在高歌。
  歌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
  此为《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历来是道家经典,道人必学典籍。
  曹柘本就是知道此篇的。
  少林寺藏经阁里,不仅有此篇,且还有数种注解过的孤本。
  虽然和尚庙里藏道经,说起来有些古怪,其实并不稀奇。
  佛家本是外来的,要想融入本土,自然当花费些功夫取长补短。
  这么多年来,佛与道与儒…甚至是先秦的诸子百家,早就已经是相互掺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除了核心精义之外,外在表象实则难以分的清清楚楚。
  藏经阁不至于藏着一整个道藏,却也将一些经典的道、儒典籍收录。
  虽早就知道此篇《清静经》,甚至背诵在心,如今听这不通武学,不懂内功修炼,却在山中安贫乐道的老道人唱来,曹柘却又有了新的感受。
  渐渐不觉沉溺其中,心中与老道人迎合背诵。
  一阵山风吹来,清凉之意,如灵机灌顶。
  恍惚间,曹柘像是窥见了这山峦起伏,云遮雾绕之外的另一番自然景象。


第三十九章 我师自然
  此刻,曹柘的悟性并没有得到任何的增长,而像是解开了锁!
  不错,曹柘从未真正完整的领会与理解过,高达一百五十点的悟性,究竟有着什么样的神奇与妙用。
  想想看,一般来讲,即便只是七八十点的悟性,再有比较丰富的积累,就可以进行自创武功…当然优劣各有不同。
  曹柘的悟性高出了一倍,难道只是创造武功上更加方便一些?
  虽然也很厉害…但是还不够!
  属性点的增加,可不是一个平行状态,而是不断向上攀爬的状态,数值越高,整体带来的影响就越大。
  还是拿悟性举例,五十点和五十一点悟性,没有多大差别,都只是中人之姿。
  但是八十九和九十点悟性的区别,可能就分化出了什么是一般天才,什么是妖孽。
  一百五十点和寻常的八九十点,那究竟是什么样的差别?
  曹柘真的完全懂了吗?
  曹柘此刻,听到了很多的声音。
  但是却并不嘈杂。
  好像风正在他的耳边低语,云正在空中排列组合出各种神奇的文字,花鸟虫鱼都在表达着它们的快活与苦闷,而脚下的这座大山,这样的沉稳…却将古往今来的无数事,如投影一般,照进曹柘的心湖。
  大周天与小周天的贯通,真的化作了一个桥梁。
  带着浓郁佛家气息的九阳真气,此时在曹柘的身体里,自然的拐了个弯,然后朝着一种更加自然、饱满的姿态转变。
  这样的转变,未必超出了九阳神功的威力,却一定更加适合曹柘。
  世上本来就不存在什么无敌的神功,只有无敌的人。
  就像原本的张三丰,以九阳残篇为基础完整的武当九阳功,其实就已经不差,再于其上推出的纯阳无极功,就绝不弱于九阳神功,只是因为九阳神功更对症张无忌而已。
  一只鸟雀飞来,落在了曹柘的肩膀上。
  “你好!你好!”鸟儿似乎在这样对曹柘说。
  曹柘转过头,看着鸟儿,回应道:“你好!”
  “我是翠翠,我是翠翠!”
  “你好!你好!”鸟儿似乎只会说这些,或许是它简单的思维,赋予不了它太多复杂的内容。
  而曹柘却与这鸟儿不断的交流着,反反复复的介绍自己,直到鸟儿渐渐灵活,开始说第三句话:“你是张三丰!你是张三丰!”
  “你是张三丰,你是张三丰!”
  鸟儿飞走了!
  它怎么也不会想到,有人和一只鸟说话,都要用小号。
  没过多久,这片山崖上的很多鸟儿,都知道了有个人,他叫做‘张三丰’。
  然后,每天鸟儿们觅食完毕后,就会来找‘张三丰’聊天。
  起初只有几只鸟儿,后来闻讯而来的鸟儿越来越多。
  再之后…不止是鸟儿,还有一些山里的小动物,也都找到了曹柘,和曹柘对话。
  曹柘也自然就在山顶住了下来,饿了就吃山上的野果,也有一些小动物会给他指路,引导他找到松子,野生的猕猴桃,还有一些珍贵的何首乌、灵芝、人参等等用以充饥。
  渐渐的,他就像是着了迷,沉溺于和这些自然界的动物对话,甚至与山对话,与树对话,和每一条溪流,每一片云朵对话。
  有时候又会突然发疯似的,冲进一些避世修行的道士家中,翻看他们收藏的书籍,随手在上面进行一些寻常道人看不懂的批注。
  那些道士们起初还会驱赶他,后来便老实躺平了…毕竟打不过,而且曹柘有时候上门,也会带上一些灵芝、人参这类名贵药材作为‘看资’。
  一晃就这样过去了两个月。
  武当山上来了一个疯子的消息,也逐渐传遍了整条山脉。
  曹柘真的疯了吗?
  他当然没有疯!
  他只是在强大的悟性解锁后,突然改变了对万事万物的看法与视角。
  就像一个古代人如果到现代走了一圈后,重新回到他落后的时代,他的言行举止放在旁人眼中,又岂不同样是疯了?
  领先一步的是天才,领先几步的是疯子。
  曹柘相对于普通人,领先的实在是太多了。
  而只要曹柘习惯了这种状态,然后渐渐的去收敛它,调整它,就会恢复‘正常’。
  与自然对话后的第二个月,曹柘开始在山顶上,教一些动物们习武。
  这明明是很无稽的事情,却真的被曹柘做到了。
  那些经常与他接触的动物们,贫瘠的智慧得到了启发,从而能理解更多的词句以及行为。
  越来越多的动物,每天早上会聚集在天柱峰顶,等待着曹柘对着东方吞吐紫气之后,跟着一起练武。
  从鸟雀到山林里的松鼠、猴子、狐狸、蛇,再然后还有野猪…甚至是老虎,都成为了曹柘的‘弟子’。
  食物链上下的动物们,却在曹柘的身边,维系着极为和谐的平衡。
  相互之间,表现的极为友爱。
  正因为它们的思维简单,简单到纯粹,反而有时候,更容易教化。
  当然…离开了曹柘的视线范围,它们依旧会为了生存,相互搏杀。
  这是自然的法则,不由人意逆转,曹柘也绝不会干涉。
  发生在天柱山的异样,终于吸引到了一些道人的注意。
  他们起先远远的看。
  后来也加入了动物们的队伍,跟着曹柘一起练拳、吐纳呼吸。
  十天半月后,道人们感觉到了身体的轻盈与通透,生命的活跃与欣喜,便纷纷转告同道。
  又一个月…武当山上出现了真仙的消息,便传遍了武当山方圆百里之地。
  很多人都会带着好奇、探究,或是寻仙访道的心思,上到武当山来,去看那个引导万灵齐武的武当异人。
  等到果真见到曹柘,跟着练过几次拳,便都感觉不虚此行。
  再然后…也都在武当山上下扎住下来,准备常伴‘仙人’左右。
  消息越传越广,同时也越传越神奇。
  等到了三个月后,大雪封住了整个武当山,山峦上下一片银装素裹的时候,那白皑皑的山崖之上,却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早已经头发和胡子邋遢,看不清真容,衣衫褴褛破旧的曹柘,赤着脚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