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第3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梁军调头,队伍前后百里回撤,刘秀只要遣舟师沿泗水追击,便能让梁军付出惨重的代价。
这时遂有大臣阴阳怪气地说道:“董王留在南方,与吴王对峙,护好陛下后路不就行了!”
“住口!休得对董王无礼。”眼看董宪面露不快,刘永立刻斥责了这糊涂蛋,若少了董宪这员大将,他根本没有击退赤眉,收复梁地的信心。
“那依董王之策,应如何?”
董宪道:”应先假意北撤,伏兵于泗水沿岸,若刘秀敢遣人追击,便迎头痛击!”
刘永颔首,让董宪去准备,但不多时,淮水边的前线就有人来报,说吴王秀派出使者,前来谒见刘永!
来者是刘秀亲信朱祐,若他早今日来,刘永定会斥问刘秀何时来称臣?但如今刘永已无战心,遂以礼接见。
朱祐一开口就跟刘永摊了牌:“睢阳为赤眉所陷一事,吾主已尽知。”
“但吴王令外臣至此,绝非趁人之危。”
朱祐道:“春秋时,晋士匄帅师侵齐,闻齐侯卒,引师而还,君子大其不伐丧。而今梁都失陷,丧都亦如国丧,若吴王继续与建世皇帝交战,是乘乱而幸灾也,故遣使者吊问,唯望与建世皇帝化干戈为玉帛。”
刘秀主动请平,这是刘永没料到的,一时间竟愣住了。
“上月陛下亲征至淮水,吴王修书说,叔侄阋墙,外御其辱,这句话依然奏效,只要陛下退兵,与吴划界,吴王绝不会阻挠梁军北归!”
刘永巴不得如此:“朕愿与吴王以淮水为界。”
然而刘秀在划界上却显得很小家子气,一定要刘永将他行营所在的徐县等地,以及东边的泗水郡还给吴王。
刘永让大臣与朱祐扯皮半响后,最终退步,答应了刘秀的要求。
“吴王只望诸刘能同仇敌忾,勿要再使亲者痛,仇者快。”
等朱祐与刘永完成和约告辞后,董宪颇为怀疑地说道:“陛下当真相信,刘秀会遵守此约?”
刘永道:“若刘秀轻易答应以淮为界,退让太多,那定是有所图谋。但如今他为了争一郡之地争执不休,反而让朕相信,刘秀确实是敦厚之人。”
……
而在淮南盱眙城,刘秀的麾下也对此番媾和颇为不解。
“大王,不可妇人之仁啊!”
马成尤其不满:“难道当真信那些春秋古礼,不伐有丧之国,以为只要如此,便恩足以服孝子,谊足以动诸侯?”
刘秀却不答,反问道:“以将军之见,又当如何?”
马成狠声道:“舟师于泗水上追击,徒卒则由臣等所带,渡过淮水,击其归师,加上来君叔从彭城掩杀归来,足以尽歼敌十万之师,擒拿梁王,让刘永向大王称臣!”
“哪那么容易。”刘秀却摇头:“若赤眉不击睢阳,那孤必以来君叔袭扰彭城,骗刘永回师傅,以图袭后决战。如今既然来的是真赤眉,情势便大不相同。”
他看向冯异:“公孙以为呢?”
冯异对刘秀的选择有所领悟:“梁军虽士气大落,但毕竟人数众多,且董宪亦是善战之辈,以我淮南江东三万之卒,击其十万军民,想要尽歼何其难也,更可能是两败俱伤。”
刘秀颔首:“不错,两虎相斗,最后大小俱伤,那趁机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的‘卞庄子’会是谁呢?”
冯异应道:“梁军纵是溃散,若吴军受损,也难以进取太多郡县,反倒是赤眉无人阻挡,足以席卷豫、兖,除此之外,青州的齐王张步、魏王第五伦,亦能从中获取大利!”
刘永这软柿子精华部分在北部兖州地区,那才是实打实的人口第一大州,但刘秀偏居东南,怎么努力都吃不到。
“孤吃不着,也不让别人吃。”刘秀笑道:“倒不如放刘永大军回去,让董宪的赤脖军与赤眉火并,再维持‘梁汉’一年半载。”
但刘秀却不打算真的偏安东南,在朱祐将双方划界的盟书交上来后,他捧着细看时,众人遂提议道:”昔日,项羽与高皇帝定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
“然而项羽东归时,张良、陈平却说高皇帝曰:汉有天下泰半,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如此,才有了垓下之围。”
“大王虽放梁汉一时,但确实不宜养虎遗患,应当效仿高皇帝,休整月余,等入夏时,梁军与赤眉鏖战于睢阳之际,便立刻发兵北向,尽取徐州之地!”
按照刘秀首席军师邓禹的计划,应是先西取江夏,巩固上游,提防楚、蜀,而后席卷荆南,处理掉刘玄后,才能坐断东南,以观北方之衅,再伺机进取豫州、徐州。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赤眉的忽然东进,竟使得刘秀获得了难得的开拓之机!
可刘秀却摇头,将这盟书仔细收起来,他和祖先刘邦性情还是颇有不同的,高皇帝任侠,而刘文叔,是个敦厚的老实人。
“孤不会轻易毁诺,否则淮水以北,那些依然心向汉家的士人,该如何看孤?”
“入夏后,确实要发兵前往彭城,并进军东海郡,但这不是趁人之危。”
刘秀板着敦厚的脸,正色道:“而是见邻人亲戚失火,故效齐桓存邢救卫,助吾侄刘永抵御赤眉罢了了!”
他啊,就是要又当又立!名声、好处,一样都不落下。
日后,若三军进抵泗上,刘永被赤眉逼得走投无路,前来投诚求活,谢刘秀抚危救难之恩,要将本就属于刘家的各郡,连同他德不配位的冠冕,一起献给敬爱的皇叔……
刘秀笑道:“孤焉有辞让之理?”
……
赤眉军已经成了逐鹿天下最大的变数,他们本就行为盲动,有了某人加入后更是迷糊,没人知道他们下一步会往哪打。
因为赤眉的春季东征,第五伦少不得跑到洛阳待了半月,以第一时间获取最新消息。
“镇守虎牢关的‘河东虎’又请战了。”
第五伦弹着虎威将军张宗的奏疏给随他南下休整的马援看:“张宗已袭取荥阳,仍不满足,跃跃欲试,他说淮阳、陈留已被赤眉打穿,梁汉诸王丧胆,正是我军东出荥阳,尽取中原的大好机会。”
他看向马援:“文渊以为如何?”
第五伦麾下大将越来越多了,如今岑彭守武关及商於;万脩镇关中;耿弇居并州;景丹赴幽州;耿纯居冀州。吴汉似有潜力,但毛病也大,还有待打磨。
最后选择将马援放在中原,马文渊攻守兼备,足以应对兖、豫一切变局。
“打出去不难,河洛足以制兖豫之命也。可效三晋之蚕食郑、宋,臣只需要万余兵卒,旬月可下新郑、陈留!”
马援沉吟后说道:“可一旦东出占地,想要守住却不易。”
他和第五伦面前,是新制的中原地形图,可以明显看到,荥阳、成皋以西,多是山地险固,魏军只需要少数兵力,将虎牢等隘口一守,有河内、魏郡保证粮秣,纵是赤眉来了十倍之众,也难以破开。
可自荥阳以东,一直到泰山,中间上千里范围,无有名山大川之限,皆是大平原。在天下太平时,此乃条达辐辏,舟车汇聚之地,也是搞农业的好地方。所以查阅图籍,就会发现前汉时,兖州拥有5郡3国,人口1645万户,792万口,实打实的人口第一大州。
但如今天下大乱,荥阳以东,就成了四战之地,梁王统治的地方还好,赤眉发端那几处,如今已是遍地饿殍。
“一旦东出荥阳,便要做好与赤眉决战的准备。”
马援笃定,梁军就算从淮北折返,也绝不是赤眉东征之军的对手,赤眉可比铜马难对付多了。
所以对魏军而言,在中原开始战争容易,结束战争却很难。
“中原要打,就得打大仗!余不打算将精力投在豫、兖。”
第五伦承认,前几天,长安来人禀报,说窦融的从弟,河西武都郡守窦友遣子入侍,愿意归附魏王,并提供了一些让第五伦略有不安的消息……
隗嚣还是不安分啊,舔了一年多伤口,也开始有所动作了。不但在跟公孙述眉来眼去,鼓动蜀军北上,还在征募凉州羌胡为其所用。
“陇右是扎在关中背后的刺,只要有此芒在背,余就没法全力角逐于中原。”
“余打算春日休整,待称帝后,先讨平陇右!”
至于豫州、兖州,就交给马援自由发挥吧,河内、洛阳、东郡三地的兵、粮皆听凭他调用,时机合适时,先啃下陈留以西,作为中原战区的桥头堡,以观形势之变。
第五伦要回关中了,但走之前,仍有一个顾虑:“赤眉与梁汉鏖战,得利的不止是我,还有吴王秀。”
他得想想办法,给秀儿添点堵,勿要让他太过轻易北取徐州。
“这软柿子的芯是甜啊,但我吃不完,你也休想吃饱!”
……
ps:明天的更新在18:00和23:00。
第437章 五头鲍
“外臣伏隆,奉魏王之命,前来临淄拜会齐王。”
第五伦行动很快,春三月时,去年官考试排名第二的太中大夫伏隆,便被遣到齐地。
齐王张步在临淄汉时齐王宫接见他,此人脸色红润,面、鼻上多有粉刺,他不拘小节,见伏隆依然用雅言正儿八经地说着外交辞令,遂用家乡方言笑道:“这不是我的琅琊乡党伏伯么?当初汝父伏公在东武城谈经时,我身为新莽五威司命,还去旁听过,深受教诲。也算半个弟子。”
“若非汝父子在魏王那高就,我一定要将汝等请回来!只有知根知底的同乡,才信得过啊。”
伏隆确实认识张步,但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在赤眉远走,吕母病死后,整个青州没有大的势力,居然会是张步这新朝官吏成了气候。
张步最初起于琅琊,作为新朝官吏、地方豪杰,拉了几千人起家。而青州豪强畏惧赤眉、流寇之害,也愿意让他做守土长官。经过两年征战,除了平原郡尚在城头子路手中外,西起济南、千乘,东到东莱琅琊,一共九个郡国,皆是张步兄弟、亲信控制,几乎一统海岱!
这真是山中无老虎,猴子当大王,张步也颇为志得意满,先请伏隆入席,端上来的是鳆鱼,也就是鲍鱼,乃是青州海滨特产之物。
这海货伏隆也许多年没吃了,入口之后,真让人又喜又忧。
再瞧张步,一口一个,看来平素也颇好此物,难怪撑得满脸粉刺。
就着腥咸的鲍鱼,张步与小老乡叙起乡情来:“伯离开齐地多久了?”
伏隆答道:“六年前遂父前往河内赴任,便再没回来过。”
“如君所见,故乡风物变化可大?”
此言触动了伏隆的伤心处,想当初他在临淄求学时,这里甚富而实,且人口众多,是与长安、洛阳并列的大城市。走在临淄最繁华的庄、岳两条街道,便能瞧见挤满人的集市,朝满夕盈。真的是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
而其民无不吹芋鼓琵、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蹴鞠,家殷人足,志高气扬。
然而在大乱后再来,昔日繁华处却是一片凋敝,百姓缺衣少食,道上的路人很多破衣烂衫,羸弱饥瘦,还常见乡人在坟茔前哭哭啼啼,扣盆拊瓶,唱着蒿里,祭奠去岁死在饥荒和疫病中的亲朋。
当然,偶也能见到依然衣衫华贵之人,多是张步的部下和族人,他们已经跻身成了齐地的统治者这还得感谢赤眉起兵时,将青州诸刘横扫了一波,统统带走做牛娃猪倌。
伏隆在长安时看过汉时户口统计,青州拥有5郡4国,98万户,408万口人,当然,这里面肯定有很多隐户。不过遭逢大乱后,死亡逃匿甚多,如今张步控制在手中的户口,又能剩下多少呢?
但毕竟是一州之主,论硬实力,张步比他名义上服从的梁汉还强。
而听完伏隆的感慨道,张步笑道:“那是过去两年,如今却不同了。”
他开始炫耀起自己的武力来:“今年初,魏王与铜马战于河北时,尤来、大彤流寇有十余万之众,入据千乘、济南,那是何等剽悍?但本王率军一到营前,他们就四散奔逃,两郡遂下。”
“上个月,刘永被赤眉所击,睢阳失陷,还求我勤王。”
张步故意道:“伯,你说这王,我是否该勤?”
要勤早勤了,还用等到现在?
伏隆放下了筷著:“汉时的异姓王虽多,除了长沙自己绝嗣,谁曾有过好下场?曾经做过齐王的韩信,更被兔死狗烹,一代豪杰,落得身首异处。刘永遭赤眉之乱,睢阳已失,被赤眉屡败,亡无待日了,此大王所闻也,倒不如就此与他了断关系,自立为王!”
张步还以为,伏隆是来劝他投靠第五伦,却不料竟发此言,顿时多了些兴趣。
却听伏隆道:“如今天下,唯我魏王神武奋发,以少制众,故新莽北军八校望旗消靡,陇右、绿林莫不摧破。王郎以全赵之师,土崩于曲阳,铜马百万之军,降服于河北。今前将军景丹,传檄幽州兵十万,围攻渤海盗寇;左丞相耿纯勒兵十万于河北,清剿余孽;骠骑将军马渊屯营十万,则坐镇荥阳,以观形势之变。”
不就是吹么?伏隆看着老实,但外交官的基本能耐亦不差,反正张步又不知道第五伦究竟征了多少兵,只知魏王确实手握数州,乃天下最大势力,鲍鱼入口都不香了。
伏隆还带着第五伦的国书,眼下也转交给张步。
张步开启后,却见上面写道:“齐王敬启,往者周亡,战国并争,天下分裂,数世然后定。今日亦然,汉德已尽,然诸刘心绪不死,刘永、刘秀之辈,皆欲复兴汉家。”
“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非刘姓一家之天下。昔日齐魏徐州相王,周祚沦丧,始有战国,余只愿与齐王合力,覆灭诸汉,共御赤眉!”
这是愿与张步联合的意思,一起”反刘、平寇”。魏王势大,若是集中兵力从冀幽往青州打,张步虽能步步抵抗,但还真吃不消,如今得到第五伦手书,知其并无东征之意,不由大喜。
他心中猜测道:“第五伦莫非是后方有事,不能全力东向?”
如此一来,张步就能放开手脚,趁着梁汉主力与赤眉交战,慢慢蚕食泰山、城阳、东海等地了。
“魏王请齐王务必当心吴王秀。“
伏隆说道:“春秋有云,吴为封豕长蛇,当初吴王夫差、越王勾践北上争霸,必先过东海、琅琊,进击齐地!如今亦然,吴王秀生得鹰视狼顾之相,有席卷徐州,包举海岱,甚至囊括青州之意!不可不防!”
确实,随着梁军北撤,吴军开始进入淮泗地区,若吴王再就近夺取东海郡,便要威胁到张步故乡琅琊了琅琊虽是齐地,但汉时划入了徐州治下,这让他颇为紧张。
张步答应下来:“步自此愿与魏王剖符通使,共同灭汉平贼。”
他回首喊道:“来人,挑上好的五头鳆!送去给魏王尝尝鲜!”
然而在伏隆离开没几天,张步却又在相同的地方,接见了来自南方的使者:吴王秀的特使朱祐。
朱祐亦送上刘秀国书,秀儿在信中,比第五伦姿态还低,还谦卑敦厚。
“慕乐德义,思相结纳,管仲曰:生我者父母,成我者鲍子。自今以后,手书相闻,勿用傍人解构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