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皇朝脉动 >

第43章

皇朝脉动-第43章

小说: 皇朝脉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翁婿二人在悲伤中度日。

    “这不久,后山坡姑娘的坟头上,竟然长满了郁郁葱葱的丁香树,繁花似锦,芬芳四溢。书生惊讶不已,每日上山看丁香,就像见到了姑娘一样。一日,书生见有一白发老翁经过,便拉住老翁,叙说自己与姑娘的坚贞爱情和姑娘临死前尚未对出的对联一事。

    “白发老翁听了书生的话,回身看了看坟上盛开的丁香花,对书生说:‘姑娘的对子答出来了。’书生急忙上前问道:‘老伯何以知道姑娘答的下联?’老翁捋捋胡子,指着坟上的丁香花说:‘这就是下联的对子’。书生仍不解,老翁接着说:‘氷冷酒,一点,两点,三点;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

    兮凉暂时放下了手中的馒头,不禁问道:“这是什么意思?”

    古风道:“那姑娘的上联‘氷冷酒’,三字的偏旁依次是,‘氷’为一点水,‘冷’为二点水,‘酒’为三点水。姑娘变成的‘丁香花’,三字的字首依次是,‘丁’为百字头,‘香’为千字头,‘花’为萬字头。前后对应,巧夺天工。

    “那书生听罢,连忙施礼拜谢:‘多谢老伯指点,学生终生不忘。’老翁说:‘难得姑娘对你一片痴情,千金也难买,现在她的心愿已化作美丽的丁香花,你要好生相待,让它世世代代繁花似锦,香飘万里。’话音刚落,老翁就无影无踪了。从此,书生每日挑水浇花,从不间断。丁香花开得更茂盛、更美丽了。后人为了怀念这个纯情善良的姑娘,敬重她对爱情坚贞不屈的高尚情操,从此便把丁香花视为爱情之花,而且把这幅‘联姻对’叫作‘生死对’,视为绝句,一直流传至今。”
………………………………

第八十二章 木淳回生,古江清谈

    “古兄弟?古兄弟?”韩安见古风良久不发一言,忍不住走向前呼唤。

    古风的思绪被韩安打断,他清了清声音道:“哦,在下失礼了。此花之枯萎是因为花茎上误被一截桂枝插伤,想来是种养此花之人,不小心将一截桂枝挂入花茎,才至其枯萎近死。花草树木无不遇桂而死,难怪!”

    “那……怎样让这株花回生呢?”韩安急切地问道。

    “世间有一草,名曰木淳,凡于枯死一日之内之花株,皆有起死回生之神效。”

    韩安十分困惑,不禁问到:“这……木淳草我倒是听说过,但怎么会有这作用呢?”

    “仅仅是木淳草是不够的,将它种在枯死的植物旁,置于炉火旁半个时辰,木淳草内的草液会汇集到土中,到时候木淳草枯死而枯株重生。这我也是偶然发现的,不然这花要是别的死法我还真不敢来。”说到这古风苦笑不已。

    “石鸥,立即照古少爷说的做。”韩安赶紧吩咐石鸥去救活丁香花。

    “属下这就去。”石鸥领命赶紧退下了。

    “古风兄弟请坐。”韩安道。

    这时,公子冉身后一位一副书生打扮的中年男子站起身来道:“既然太子殿下的名花有恙,在下方才觉古风公子好博物之学,在下亦性好博知古事,颇善此道,何不让我与古风公子两人即席一论?”

    见此情形苏素和甄步本心头皆是一惊,他们还不清楚古风到底有多大能耐,能否在此不受刁难。

    未等古风说什么,公子冉抢先道:“我等今夜本就是赏花清谈而来,如此也好,这倒是令众人耳目一新啊。”

    古风起身对中年男子声音的方向抱拳施礼,道:“在下古风,还请阁下赐教。”

    中年男子也对古风抱拳还礼道:“在下江明,冒昧了。”

    “既然如此,在下就得罪了。”古风此话一出让在座的人脸色都不太好,按规矩来说明明应该江明先出题,谁知道却让古风抢了先。

    “在下久居田园,有一事不明,正要请教:世上有一种东西像狗那么大,样子长得却很像黄牛。请问,这是什么东西?”

    江明闻言,本来位置就很尴尬的他一下被懵住了,所以他一时间不敢随便出口,生怕惹出笑话来。

    但这个问题实在令人好奇,所有的门客包括三位主人,都不禁一怔,拧眉细想,但终于想不出个子丑寅卯来。有的人猜是獐子,有人猜是鹿,古风只是摇头,最后江明实在是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众人纷纷让风古风说出答案。

    古风道:“江先生不必在意这个问题,它不是别的,乃是牛犊子!”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击案大笑,连连称妙。只是公子冉也觉得自己脸上无光,当下嘴唇紧闭,一言不发。

    “在下刚才全是玩笑之言,不过是想缓和一下太子殿下丁香枯死的沉闷气氛而已,还请诸位见谅。”说着古风朝江明的方向一抱拳,“还请江先生出题。”

    江明长舒一口气,正色道:“古风公子,今日幸会,实乃三生有幸,那在下就且请教‘三生有幸’有何来历。”

    古风依旧双眼紧闭,开始在大厅内来回踱步,苏素与甄步本都不禁为他捏了把汗。

    “‘三生’乃佛家术语,盖指前生、今生、来生,‘幸’是幸运。三生都很幸运,形容运气机遇极好。”一番话下来并没有让人觉得古风多么博闻。
     竒  書 蛧  W  W ω  。 q  í  s ú  W  à   N  G 。 c  c

    “那它来历如何?”江明追问道,脸上有了笑意。

    古风清了清嗓子道:“且听在下细细讲来。相传高僧圆泽、也有传闻是圆观,有天与好友李源行经某地,见有个大腹便便的妇人在河边汲水,圆泽于是和李源道:‘这妇人怀孕三年未娩,是等着我去投胎,我却一直躲着,如今面对面见了,再也不能躲了,三天后,妇人已经生产,请到她家里看看,婴儿如果对你微笑,那就是我了,就拿这一笑作为凭记吧!十二年后的中秋节,我在杭州天竺寺等你,那时我们再相会吧!’

    “当晚,圆泽就圆寂了,妇人亦在同时产一男婴。第三天,李源来到妇人家中,婴儿果真对他一笑。十二年后的中秋夜,李源如期到天竺寺寻访,才至寺门,就见一牧童在牛背上唱歌:‘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这就是‘三生有幸’的由来。”

    “敢问什么样的簸萁不能簸米不能扬糠?”说着江明又拿起酒缸里的羹斗,舀到酒樽里递给古风接着问道,“什么样的斗不能用它舀酒浆?”

    古风饮过那樽酒,仰头道:“《诗经·大东》里有‘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想来那南天有那簸箕星,不能簸米不扬糠。往北有那南斗星,不能用来舀酒浆。”

    江明捋了捋胡须,稍微一迟疑又问:“或言,学而优则仕,仕则必推世之大同,且何为‘大同’?”

    古风呵呵一笑,道:“‘大同’一词,最早见于《在宥》。‘大同’谓与天地万物融合为一,是指‘养心’应当‘忘物’而言的。而用‘大同’来描述‘天下为公’这一理想社会的,则是在《礼运》。在大同时代,人人都把公共利益放在首位,讲究信誉,和他人友好,‘鳏寡孤独者皆有所养’。财物虽然不可以随便浪费,却不一定要属于自己;不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会感到遗憾。这样的时代,不需要智慧和谋略,也没有偷盗和抢劫,人们不用关锁门窗。

    “恕在下直言,天地圣人可不仁,然则常人不可,人皆有欲,奈何抑之?固知‘大同不可得’,吾以此窥知矣。仕则推‘大同’,不若紧奉‘小康’之道。‘小康’一语,最早源出《大雅·民劳》:‘民亦劳止,讫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小康’在《礼运》的阐述中成为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在小康时代,为政者以礼仪为标准,考察人们的行为,有功者赏,有过者罚,实行仁义,给人民以行为的规则;不这样做,就被认为是有罪,遭到大家的拋弃。实在于‘大同’有过之若无不及啊。”

    “好好好!”公子冉拍案叫绝,连声叫好。见公子冉如此,他身后的一干人也对古风恭维不断。
………………………………

第八十三章 忠言逆耳,相府告别

    “古风公子果真才闻广博,在下佩服。”江明对古风抱拳称赞道。

    “先生过奖,还是先生嘴下留情了。哈哈哈……”

    古风此话一出,亦引来众人哈哈大笑。

    待众人笑毕,古风对江明道:“还望先生注意自己的言辞。”

    “公子何出此言?”江明十分不解。其他人也是一脸疑惑。

    “《白虎通》有言:卿大夫的儿子称大子,士的儿子称冢子。天子的儿子称皇子,孙子称皇孙。国君称王公,国君的儿子们则称公子,孙子被称为公孙。而先生看某衣着华丽否?”

    江明仍是不甚理解,他看了看古风的穿着,见他不过一身麻布粗衣打扮,只好老实回答道:“非也。”

    “这就对了,吾衣洁而不华,不是富家子弟,又非王公之子,何以称公子?若是被齐鲁之地的那些儒生听了,先生耳根可就不得安宁了。嗯?哈哈哈……”

    “如此受教了。”江明脸色变得不太好看,他本来是受公子冉的暗示来试试这古风有多大本事,没想到碰上了硬茬。这古风也是得理不饶人,干嘛纠结这种细枝末节,实在可恼。

    公子冉见此情形,虽觉得这少年张扬了些,但仍忍不住起了爱才之心,向古风拉拢道:“古先生真乃当世奇人,如若不弃,在本人门下做一幕僚如何?他日我再向大王引见,先生必可成就一番事业。”

    公子冉口呼“先生”,可谓对古风做足了礼节。他无愧于“四大公子”之名,这礼贤下士的做派不是一般的显贵能做得来的。

    “古某不过布衣,且为罪人,实不堪此大任。”没想到古风竟婉言拒绝道,“我虽失明,但也知贵国承兵戈之乱,然三位贵为太子、公子、相国,不思励精图治,却在此赏花论月、崇尚清谈,实在有负王恩!古某待罪之身,虽万死不足惜,故愿献此诤言,还望治罪。”

    在场的人皆是脸色一变,古风不仅拒绝得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更是把在场的三位批了一番,就算公子冉大人大量,那面色也立马不好看了。

    整个大厅里顿时鸦雀无声,每个人的心都随着古风的这些不合时宜的话提了起来。

    太子韩安面露忧色,段越看向公子冉,公子冉沉默良久,突然发出爽朗的笑声,道:“啊哈哈哈……如此我也不勉强了,”

    这时,一个仆人慌慌张张地跑了过来,口中喊着:“殿下,好消息,那株丁香又活过来了。”

    韩安闻此又转忧为喜,快速吩咐下人:“快!快呈上来。”

    不一会,两个仆人小心翼翼地抬着花盆走上大厅,有了名花,大厅里的气氛顿时有些不同。

    这时,古风突然起身,向主座上的三人一抱拳道:“在下突然腹中难受,也许是今晚在家的饭菜有些吃坏了肚子,在下先行告退,还望诸位海涵。”

    苏素见此也立即起身,向众人抱拳道:“小女亦告退。”

    甄步本见两人都要离席,自己也不好意思待着,只好看着桌上的山珍海味恋恋不舍地搀扶着古风离去。

    韩安看着三人离去,突然想到了什么,向公子冉和段越施礼道:“王叔、相国,我去送送他们,失陪了。”说着便匆匆离去。

    公子冉看了看段越,两人相视点了点头,段越回头给了身后几名门客武者一个目光,那些武者立即明了这相国的意思,纷纷离席而去。

    “古兄弟请留步。”刚刚出了相国府的大门,韩安匆匆赶了过来。

    古风三人停下脚步,回过头来。古风道:“刚刚实在是在下肺腑之言,还望太子殿下见谅。”

    “古兄弟多虑了,我来实乃有要事相告。”说着韩安看了看周围,对一干下人道,“你们都退下吧。”

    苏素和甄步本见他如此严肃,也不多言,走上前来仔细听听韩安要说些什么。

    “唉,今夜兄弟可要小心。”

    韩安这一句话饶是天气晴暖却也让三人冷意横生。古风问:“殿下何出此言。”

    “兄弟有所不知,我王叔绝非胸怀能容之人,今日你如此对他,我估计……木秀于林,风必……”

    “殿下言至于此吧。”古风打断道,“多谢殿下提醒,且留步。”

    古风觉得韩安一直踟躇,没有离去,道:“我观殿下颇为踌躇,料来欲问韩国大事。”

    韩安闻言,心中一震,当下向古风长揖三回,道:“实不相瞒,我虽不常闻政事,但也知父王久不涉政,如今韩国内忧外患,虽有雄兵四十余万,然对抗强秦万不能敌。今夜又闻古兄弟肺腑之言,感触良多。”

    “小弟只送殿下几句话,‘北联夏赵,南和雄楚,东稳魏蜀,可拒强秦’。”

    韩安听后再次向古风长揖三回,谢他指点。

    “我等告辞。”古风回礼道。

    韩安深情地看了一眼苏素,目光停留在她身上好一会儿,才对三人道:“一路保重!”

    “后会有期。”苏素甄步本拱手告别。

    路上,甄步本忍不住问古风:“你在宴会上说得那是人话嘛!退一万步说,你发发牢骚就得了,干嘛还给安太子乱出招?”

    “那可不是我的招,我爷爷可是仔细推演过,韩国若想苟延残喘就得这样。”

    苏素听话音不对:“谁想苟延残喘呢,没有强国之道?”

    “韩国四战之地,强国本就不易,更合理韩王纵情诗词文赋,安太子……”

    “怎么了?”甄步本问。

    “你没看他见那株丁香活过来就忘乎所以,我估计我那些肺腑之言他那会都抛之脑后了。”

    苏素本欲还说什么,纠结一阵,可能觉得古风说得不错,遂闭口不言。

    迈着慢吞吞的步伐,古风三人闲聊着走过几条街道,而在不知不觉间,周围的那些喧闹人声,也在悄然减弱。

    三人身形再度转过一条街道,走动的脚步,却是突然停止了下来,他们原本脸庞上挂着的慵懒之色,也是缓缓的消散殆尽。

    因为苏素发现,这条街道,竟然是空无一人!

    一条街道上,怎么可能会如此空荡?而且,她可还清楚的记得,以往的这一条街,这个时候人可是不少的……
………………………………

第八十四章 半道袭杀,力战难敌

    “咻!”

    就在苏素三人脚步停下的那一霎,一道异常尖锐的破风声,陡然响起。一道锋利箭矢自房屋上如闪电般的暴射而出,以刁钻的弧度,直指古风背心要害!

    “古风,小心!”距离古风还有一定距离的甄步本大喊,但是他已经来不及去救他。

    突如其来的袭击,也是让得苏素面色微变,急忙转头,那箭矢已是近在眼前,无可闪避。

    “唰”的一声,长剑出鞘。苏素右手持剑一挥,箭矢立即偏离了原本的方向。

    古风虽然双目失明,但是其他感官却变得敏锐异常。他可以清晰地闻到,锋利的箭头处,有着一缕异香传出,赫然是被涂上了剧毒,这若是被射中的话,恐怕当场就得毙命!

    “这么快就动手了!”古风心中暗叹。

    苏素心中刚刚也闪过这道念头,便拉着古风身形陡然暴退。面前的箭矢也是无力落地,而在二人暴退时,周围顿时响起连片的破风声,一道道箭矢如同暴雨般的对着古风狠狠射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