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之玄门正宗-第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绕过山脚,林晓才发现,果然是有人在斗法,只不过并不是林晓想象中的一方是道门,一方是番僧。林晓看到的两方,一方是穿着遮住面目的黑色斗篷,身上也是一袭黑色长袍的黑衣蒙面人,另一方却是浑身白袍,头顶上带着一顶古怪小圆帽,手持十字架的僧侣,但是与中原各家教派,甚至佛门僧侣完全不一样。
这种打扮,林晓其实也是很熟悉的,在现代社会,林晓也进过西方的教堂,那里的神职人员的打扮,就是如此。林晓此前的饱览群书和强横的记忆力,此时帮上了忙,在现代社会时,敦煌莫高窟曾经出土过一本经书,名字叫做《大秦景教三威蒙度赞》,而且最早在贞观九年,就有人将基督教传播到了华夏,而这一次的宗教传播,应该就是基督教第一次东传!
只是此时距离大唐开国还应该有个数十年时间,难道这时基督教东传就已经开始了吗?
林晓现在是能确定一方的来历,但是另一方的黑袍人又是什么来历?在线等,急!
之所以林晓无法马上确定,是因为这帮子黑袍人,时不时就会通过一些动作——应该是仪轨吧,然后就会在天空中出现一个黑洞洞的窟窿,然后从窟窿里钻出一个神魔,浑身上下带着滚滚黑烟,时不时就有十七八个火星子乱冒。对敌斗法的时候,这些黑气滚滚的神魔,随手之间,往往就是一条火龙,或者一道金光,甚至还有无数的熊熊燃烧的陨石向着白袍砸去。
而白袍人也会高举起手中的十字架,放出一道道白光,将黑气金光还有陨石对消,同时还有余力,在自家阵营布置起一面白色的光幕,嘴里也不间断在念诵着林晓听不懂的语言。
在两拨人阵营之中,还能看到有不少戴盔穿甲的武士,以及躺倒的战马,只不过这些武士和战马都已经血肉模糊,甚至是四分五裂了,身边的刀剑也折的折,断的断,散落了一地。
看得出来,这是已经经历过了一次惨烈的血战,那些冲锋在第一线的勇士,现在都已经死光了,剩下的就只有留在后方给勇士们加持的法爷了,只是双方可能是死对头,即使剩下了法爷,斗法也在继续,甚至更加残酷——因为双方再无退路!
只要有一方有一步后退,随后迎来的就是全面的溃败,到时候估计连残魂都留不下。
林晓并不在乎这两方谁能胜利,因为这两方对于林晓来说,都不是什么好鸟,死光了最好!尤其是现在林晓已经大致猜出了黑袍人的来历,大概、也许、应该是盘踞在天山以西的拜火教的余孽。
咦,不对,怎么是天山以西呢?不应该是昆仑吗?
想到这里,林晓才意识到,自己估计是走错了路径,这里不是昆仑山,而应该是天山!也就是那首诗中写道的“明月出天山”的天山!那么这就对了。看来景教的神甫们应该是取得了对拜火教余孽的胜利,所以才能一步步走到长安城的。
本仙侠世界的时间变化,林晓到现在才发现,原本现代社会的朝代演化根本不能与这里相比,首先就是历朝历代的时间被延长了,向封神之后的大周王朝,可不是现代社会中仅仅有八百年的历史,在这个世界,大周王朝可是延续了五千年之久,而终结大周的大秦帝国,可是几乎号称“仙秦”,要不是最后棋差一招,没准真的能有伐天之战,尽管如此,大秦仙朝也是存在了千年之久。
接下来的大汉帝国,更是延续了两千五百年,随后却是没有现代社会的三国两晋南北朝,而是直接就是大隋帝国时代!只不过大汉帝国到了末年,北方一样是被大大小小的军阀所割裂,帝国的中心也转移到了江南,偏安一隅而已。
随着大汉帝国的逐渐衰落,佛门在江南得到了残存的大汉帝国的支持,这才开始了第一波的扩张,所以如果说将大汉帝国按阶段来描述的话,应该分成以长安为都城的西汉,以雒阳为都城的东汉,和以建康为都城的新汉。而新汉的特点,倒是与八王之乱后的东晋和南朝类似。
随着大汉帝国的首都南迁,北方陷入了军阀混战,直到大隋帝国横空出世,一扫北地军阀,又继续挥兵南下,彻底灭亡了已经名存实亡的大汉天子,重新统一了中原。
()蜀山之玄门正宗
第151章 苍茫云海间
自从大隋帝国统一了中原,佛门势力开始了第二次扩张,同样也激起了中原道门的对抗,只不过太清一脉现在还不是道门主流,所以与佛门的关系尚可。
现今对抗佛门主流的,还是此前的旁门,包括以天师教为首的正一道教门。
不过佛门东传一直有三条路线,一条是从大理一带北上,一条是走西域东进,在有一条却是终止在了雪域高原,最多只是深入了大雪山,建立了道场,却没有进一步出山。
如果林晓到达的地方是昆仑山的话,那么就能遇到佛门在西域传法的弟子了,但是现在是在天山,这里虽然有佛门弟子,但更多的还是乱七八糟的各种其他宗教,包括拜火教和开始东进的景教,当然更多的还有西方魔教。
而且就在林晓隐身一边观看拜火教与景教斗法的同时,林晓也发现了还有其他人同样隐身在一边,观看双方的斗法,甚至还隐隐透露出冲天的杀气。
这方人隐身法术虽然称得上是十分高妙,但是在林晓看来,却不能隐藏他们的气机,在林晓望气术之下,真是无所遁形:满满的血色煞气就差一点就形成气血狼烟了!没说的,仅仅就是这么强烈的血煞气息,也就是西方魔教的弟子身上会是这样。
另外,林晓还通过望气术发现了更远处的一波探头探脑的家伙,这些人虽然使用了阵法隐藏,但是林晓依旧发现了这群人头顶的青气。天山所在的西域地区,头顶青气的就应该是昆仑派的弟子了。不管怎么说,昆仑派就算是再衰败,也是西域地带,道门第一大门派,而且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此时的昆仑派至少还有天仙的存在,至于后来昆仑派的什么钟先生等剑仙,此时要不是还没有入门,就是刚刚入门的小弟子,连入道都没有。
其实昆仑派大道法功法也都是非常强大的,只不过可能是受当年阐教十二金仙的影响,昆仑弟子修行的各个阶段要经历更多的劫数,所以才造成了昆仑弟子修炼的悲剧,后辈弟子一代更比一代弱,到了峨嵋斗剑的时候,甚至不得不将一些小辈弟子转给峨嵋派修行。
唯有广成子这位大能精心算计之后,通过施恩与峨嵋,转移了大量的因果、功法和法宝之后,才保证了昆仑一脉不致绝传,同时还洗清了自己的因果,得以安享逍遥,只是苦了峨嵋。导致峨嵋大兴仅仅一代弟子之后,就开始了衰败。
不过,这也是应有之义,换作长眉和樗散子、太元散人,在没有玄都师亲自出面的时候,也是扛不住人家大罗金仙的算计,就算加上文始真人也不成,文始真人资历太浅,于是也就只能选择合作了。
或者说,玄都师对于太清支脉在人间的大兴与否并未在意,因为从老君真正承认和重视的弟子里,唯有玄都师才被看作是掌门弟子,是真正的传人,至于文始真人和上八洞八仙,都要差上一层,而林晓因为还是在人间厮混,所以还没有提上日程吧?
别看有两拨人在窥视拜火教和景教之间的斗法——哦,算上林晓这个独行孤狼应该是三拨,都在等着斗法的两方有一方战败,不过看样子,这斗法的双方不会不会两败俱伤,因为很明显的黑袍人一方的拜火教释放出的神魔数量越来越少,虽然看起来黑袍人的数量有七个,而白袍景教一方只有六个,但是人家有一面白色的光幕,时不时的还有一个通体金色的鸟人从虚空中降临。
每一个鸟人降临时,根据背后的羽翼数量不同,给对面的神魔带来的伤害也不同。只有双翼的鸟人一般要两个才能与对方的神魔打个平手,而长着四只翅膀的就可以一对一不败,到了后边,白袍景教竟然召唤出了一个长着六只翅膀的鸟人,而黑袍拜火教一方的神魔就开始顶不住了。
形式开始改变,黑袍人有人开始叽里咕噜的喊叫起来,林晓虽然听不懂在说些什么,但从喊叫的语气也大概能猜出一二,估计是要与对方休战,而且好似还发现了旁边有人窥视,不想与对方两败俱伤之后,被第三方偷袭成功,最后大家一起完蛋。
别以为这就是猜猜而已,因为很快白袍人一方就放慢了攻击速度,立刻就证明了林晓的猜测不无道理。
接下来,就开启了混战模式。
的确,黑袍人一方的神魔发现了距离他们最近的西方魔教弟子,因为一发燃烧的陨石过去之后,就在魔教弟子藏身的小山谷里升起了一朵蘑菇云。夹杂着冰茬、冰块的黑云升起的同时,也有数道红光升起,在半空停住之后,红光里现出五个或僧或俗,有老有少的修士。
五个修士现身之后,其中一个也是用黑袍人同样的语言,对着两拨人喊叫:“我等本不愿意参与你们的斗法,但是因此地乃是本教的地盘,所以才想等你们斗法结束之后,自动离开,但是你们既然不识趣地对我们下手攻击,那么就别怪我们还击,倒是就是将你们都杀了,你们长辈来了,我等也是占理。何况我等西方魔教也不是尔等敢于上前薅虎须的!”
话一说完,五个形貌各异的家伙,一齐动手,满天满地的绿色火光将黑袍人和白袍人包围了起来,只听的白袍人中一个年龄看起来足有七八十岁、满脸褶子的老头大喊了一声:“这是来自地狱的火焰,千万不能沾到身上!”
于是六个白袍身上立刻快慢不等的升起了一个金色的光罩,只不过动作最慢的一个,身上已经落下了一朵绿色的火焰。好像幽灵鬼火一样的火焰,别看只是一点火星,但是落到了白袍身上,马上就好象水一样向全身蔓延,眨眼间白袍就好象被绿色的幽光镀上了一层薄膜,就连升起的金色光罩,都只是出现在了绿色幽光的外部。
沾染了绿火的白袍,马上就在金色光罩里大声地惨叫起来,一旁的伙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个白袍原本丰满的肌肉一点点开始塌陷下去,脸上是林晓看得最清楚的,原本红润的脸庞就好象被抽空一样,转瞬之间,就变得皮包骨头,然后就连皮肤和眼球也跟着消失,只有两点幽绿色的火光还在空荡荡的眼眶中跃动。
好可怕!这是林晓的第一个念头。看得出来,这是魔门最擅长的腐骨销魂火,不过估计也是白袍很少和西方魔教打过交道,所以才有人中了着。看那些黑袍的拜火教就没有一个人因为腐骨销魂火受伤或者阵亡。
因为就在五个西方魔教的弟子施展腐骨销魂火的同时,七个黑袍身边就已经燃起了黑红色的火焰。火焰与火焰的碰撞中,不断传出一声声爆响或者就是“噗”的一声被捅破了气球的动静,而七个黑袍虽然挡住了腐骨销魂火的杀伤,可是一样在不断地后退,好像要撤退一样,只不过后退的方向有点诡异。
嗯,是诡异,因为在林晓看来,如果预料不错的话,这些黑袍撤退的方向就是头顶青气的昆仑派弟子所在的山谷——这是存心要借刀杀人或者将水搅浑的心思啊。
如果要是光撤退的话,不还击就肯定会被五个魔教弟子发现异常,所以七个黑袍在后退当中,不断指使从黑洞里钻出来的神魔对五个魔教弟子发动攻击,让一切行动都显得那么的自然。
五个魔教弟子的数量还是少了点,面对的黑白袍虽然上来就被灭了一个,但是人家两拨加起来还有十二个,一样是魔教弟子的两倍还多,虽然魔教弟子除了腐骨销魂火之外,还施展了什么白骨神魔、戮魂金刀之类的法宝,还施展了呼魂唤魄之类的法术,但黑白袍哪一方也不是等死的豆包,魔教弟子只是在一开始的时候,因为腐骨销魂火的突袭,占了一些便宜,但随后就陷入了苦战——因为白袍们召唤出来的鸟人一样也会对魔教弟子的法术、法宝具备一定的克制之力。
不过倒是因为黑白袍原本就是对手,都存了那对方顶缸的心思,所以五个魔教弟子应付起来还是比较从容。虽然做不到碾压,但是魔教弟子还是分出两个人来对付黑袍,而将法力最高的三个用来对付白袍——你不是对我有所克制吗,那就先解决你,再说黑袍人!
所以别看白袍对魔教弟子略有克制,但是集中了三个魔教弟子,依旧能将五个白袍打得步步后退。而两个分出来对付黑袍的,也就是将七个黑袍牵制住,保证他们不加入魔门和白袍之间的战场而已。
就在前方三方混战的时候,隐藏在山谷中的昆仑弟子也有了行动。估计是哪个心细的弟子发现了黑袍的意向,隐藏在山谷中的昆仑弟子也一个个驾驭遁光,顾不得隐匿身形,在众人上方形成了一个剑阵:当九柄长剑出现在天空之上的时候,林晓就明白了这是什么阵法——传承自广成子的九宫剑阵!灭魔的大阵!
()蜀山之玄门正宗
第152章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昆仑派的出手恰到好处,九宫神剑剑阵可是蜀山世界仅次于峨嵋派两仪微尘大阵的第一流阵法,虽然昆仑派的九宫剑阵是残缺的,但一样可以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何况现在布阵的昆仑弟子可不仅仅是五六个,而是整整十八个!
两两一组的昆仑弟子,在大阵完成的一瞬间,就将大阵发动了起来。对于昆仑派这种正道门派来说,不管是西方魔教,还是黑袍拜火教,以及白袍景教,都是敌人,这里可是无关正邪,而是教门之争,是地盘之争。
作为西域首屈一指的正道大派,对于那些动不动就要毁天灭地,重开混沌的魔门大佬忌惮非常,但是对于魔门的小虾米还是从不客气的,对于那些外来宗教也是一样。在西域,就连佛门要想传教,都要首先扛过昆仑派的第一波打击,然后才有资格和昆仑派的谈条件,而最后要不是有佛门大能出现,取得了昆仑派大佬的同意,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恐怕西域佛门早就被昆仑派逐出西域了。
至于根基更差的拜火教和景教,要不是当年昆仑派的主力剑仙东去和在江南的绝尊者斗法,也不会有这两个教派前进到天山一带的机会,而现在,很明显,这是昆仑派的高手回来了,要对天山一带的外教高手进行驱逐,要不然怎么会派出能组成九宫剑阵的弟子出现。
要知道整个昆仑派能布成九宫剑阵的弟子也不过就是三组!
九宫剑阵的威力,很喜人。
剑阵布成之后,就是铺天盖地的无数剑光攒射。不管是西方魔教的弟子,还是黑袍拜火教以及白袍景教,都被无数剑光淹没。
要说护身之术,还是景教白袍的金光罩最强,而西方魔教弟子的护身法术最弱。因为西方魔教弟子只有周身一层薄薄的绿色火焰夹杂着大量的黑烟守护,遇到九宫神剑阵剑阵的剑光,这些黑烟和绿火大盛,也只不过抵挡了一柱香时间,就被无数剑光消磨殆尽。只不过西方魔教的弟子虽然防护不行,但是论逃遁的话,西方魔教弟子却是堪称第一。
就在剑光将周身烟火消磨殆尽之前,五个魔门弟子就开始了突围逃跑。魔门弟子最擅长的滴血分身之法,在五个魔门弟子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之间五个魔门弟子不约而同地将自己的一根小指斩断,将其化作一道血光,然后本体同时化作一道红光,四散而射,红光飞遁之快,真有些目不暇接的感觉。
然并卵,九宫剑阵已成,天然就有划分空间之力,五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