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蜀山之玄门正宗 >

第43章

蜀山之玄门正宗-第43章

小说: 蜀山之玄门正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神盈内煊,更具三分仙灵之气。平安度过这次心劫,此后一直到回到族中聚集的仙府,路上都没有再出任何意外情况。
    回到仙府的清璇自然引起了无数后辈的轰动,自家老祖回来,就等于族中有了主心骨,就等于从惶恐不安中解救了出来,一众后辈子弟大喜之下,就商量要举办一次筵席,以庆祝老祖平安归来。
    清璇当然不好拂了后辈的好意,虽然清璇还是打算不久之后就要离开,但是此时却不好把话说出来了,只能留待以后。至于族人的安全,清璇是打算向林晓通诚祷告,希望取得林晓这个主人的同意,将那些修炼出内丹的族人全部转移到明月舫之上。
    别看明月舫从外表看来只是一艘长几十丈的楼船画舫,但是内有乾坤之妙,须弥纳介子之能,别说清璇只打算将修出内丹的族人转移过去,而这部分族人屡经磨难之后不足千人,就是在多一倍,林晓的明月舫也能轻松装下。
    ()蜀山之玄门正宗

第76章 地仙劫
    清璇是有将后辈弟子都归入林晓门下的想法,但这种想法可并不好实行,一个是她不知道孩子们的想法,另一个她也不知道林晓的态度。但是按照一般的仙门作风,不仅自己的孩子们会自求仙缘,林晓也不会无限制地收取那么多仙府侍女。
    要知道当年截教号称万仙,不也是因为良莠不齐,最后气数散乱,被从人间界除名吗?清璇可不敢保证自家后辈就那么知道上进,不会分散和削弱林晓的气数——自家的气数与林晓相连,是清璇归入林晓门下,这才感觉到的,甚至赶出还很深。因为原本倒霉到极点的气运,归入林晓门下成为侍女之首后,清璇感觉不管做什么,都十分的顺利,近万年的精怪了,如何还不知道这是林晓的气数影响了自己,令自己也气运大增。
    气运大增是好事,但林晓一口气收了十八名侍女,就同样要分出去十八缕气运,虽然林晓气运深厚,不在乎这些相对林晓不值一提的份量,但是如果林晓将清璇的上千后辈收进门,那么分化出去的气运,就是林晓这种狗大户,也是吃不了兜着走的。
    还好的是,林晓一次性分出去的气运并不多,甚至是很少一点点,对林晓也没有太多影响,但是也是平添了许多麻烦,就比如金刀的两次上门找麻烦,就是一种警告性表现吧。不过随着清璇等人道行得到纯净,以及林晓收集大荒山的资源,无意中也是成全了天数——天材地宝能出世为人所用,总好过被巨木压在神宫不出的好,所以林晓分出去的那点气运,已经被林晓切合天心的举动补充了回来,甚至因为清璇等侍女的辅助和气运的回馈,还有所增长。颇有些“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味道。
    原本清璇修行万年,虽然有了地仙的法力,但是境界却不高,也就是人仙巅峰,但是追随林晓百年的时光,虽然没有玄门正宗道法的传承,但真元法力被不断地纯净和精炼,而心境也不断提高——多亏了林晓没事的时候,给这些妖娆的精怪讲法。林晓当然讲的不是道法,而是道经,一个是修行的法门,一个是悟道的元宗,是大有不同的。而林晓最熟悉,也是最擅长的(唯一一部“经”的存在),就是太上嫡传玉版《道德经》!
    没事的时候,要休息,但是也不能什么都不干地发呆,于是林晓选择的就是诵读《道德经》。诵读《道德经》的时候,总是读着读着就进入坐忘的境界,口中无意识地诵读,而心神相合与大道同归,直到经文诵读完成,才会脱离这种状态,而每当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清璇等蚌女精怪都会在林晓的休息室围成一团,久而久之,自然道行大进,心灵不再迷茫。而清璇足足两千年不见提升的心境也有了提升,道行境界也蠢蠢欲动。
    本来按照清璇等打算,是准备禀报林晓之后,就在大荒渡劫的,但是林晓观察过了之后,却让清璇尽力压制境界,不要提升。现在的清璇对林晓这个主人早已经从心服口服,深化到了崇拜的程度,对林晓的话那是叫做奉为“伦音”,所以连问都不问为什么,就立刻遵照执行了,直到现在,清璇回到海底仙府见到了族人,就感觉这地仙大劫实在是等不了几天了。
    于是清璇不敢多留,只是征求了几个自家后辈的意见,就让她们化为原型缩小后附在自己身上,离开了海底仙府。清璇可不敢在仙府渡劫,也不敢在仙府周边万里之内渡劫,因为一个不小心,仙府就可能毁在雷劫之下,或者将仙府暴露出来,还就会害了自家晚辈。
    至于带上的那几个后辈,一个是自家后辈里根自己关系比较亲近,而且为人温和柔顺、道行法力也都不错的,另一个还要让这些晚辈帮助自己在渡劫之后,保护一段时间,渡过其后的虚弱期。本来是带上八个后辈,到时候组成八卦阵是最好的,但是时间不足,清璇只来得及询问了五个,所以也就只能摆出一个不完全的梅花阵应付了,不过好在清璇这些年手里没少得到林晓炼制的丹药,仅仅恢复渡劫后的虚弱,有这些丹药是足够了,用不着这些后辈替清璇抗过多长时间。
    清璇没有特别挑选渡劫的地点,反正渡劫地点附近数千里都是汪洋大海,清璇又是通过水遁从海底过来,极其隐蔽,所以只有到了仙劫后段,可能才会有附近的仙人过来观看。所以清璇准备好了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先让几个后辈远离千里,以免被天劫认作一伙而,从而将雷劫加强,另一件事就是随手用清璇自己炼制的几种法宝加上从林晓那里得来的青灵符,布下了一个山寨版的林晓的五行阵。
    蜀山仙侠世界虽然有亲友协助渡劫的一说,但是这并不是没有代价的,其一能进行帮忙的。,必须道行法力都比渡劫人要低;第二,必须由极深的因果关系;第三魔扰会加重,另外一旦渡劫失败,助手也必定受到反噬,身负重伤,而且还会打落气数,严重的会与渡劫人一道被打入轮回。
    清璇要度的劫数是地仙劫,而不是成道劫,或者说更准确的应该是化形劫,只要渡过,就能真正脱离精怪之体,变成人身,真正的人身,而道行也会提升到地仙。所以,这次的劫数就是很简单的雷劫,只不过虽然比不上四九雷劫的强大,但也是够得上三九了,所以这个劫数别看是单纯的雷劫,但是一样并不好度,否则精怪中出地仙的数量可就会远远超过人类了。
    清璇的渡劫是有提前的心理和物质上的准备的,不仅知道渡劫中最重要的就是心灵必须有主宰,遇到再危急的时候,也必须谨守心神,不能须臾放松,至于法力的消耗,倒是因为有大量的丹药的补充,比不是太重要的问题。
    就在清璇布置好了一切的时候,清璇等头顶上开始有一缕缕云气聚集,,渐渐一团团白云汇聚成型,并开始融合,颜色也越来越深,而且在阳光的照耀下,这乌云的边际就好象被镀上了一道金边,令原本的乌云多增加了一丝神圣的感觉。
    第一段雷劫,依旧是丙火神雷,滔天的烈焰一团团地从天而降,直有焚天煮海之威。清璇面对漫天的火球,倒是并不着急,因为清璇作为明月蚌一族,生活于深海,最擅长的就是水法,而五行当中,水克火,现在又是大海汪洋之上,最多的就是癸水精气。清璇现在道行大进,原本凝聚癸水雷珠还稍显费力,但现在可以说是很轻松。
    于是汪洋之上,就多了一个奇景,一望无际的沧溟洋上,一个小小的人影站在波浪起伏的海面上,而人影之上,高处的是漫天的火团,而火团之下,是从小小的人影处飞起的一个个晶莹的水珠。每当水珠与火团相撞的时候,就会飞溅出无数的火星和水花,然后火星熄灭,水花消散,代之以的是一团团地水雾。
    丙火雷劫之后,是无数的枝杈一样的闪电,随后闪电就演变成了无数的金刀银剑、铜戈铁枪,这是庚金雷劫。五行中金生水,所以如果清璇再用真元操纵海水凝聚癸水雷珠抵抗的话,就无法消灭从天而降的庚金雷劫了。不过清璇并不着急,虽然在沧溟洋上,火行雷珠无法凝聚,但是刚才第一段雷劫可是丙火雷劫,虽然清璇用癸水神雷消灭了大部分的冰火雷珠,但是还是被清璇暗中用法宝收拢了不少,而现在就是使用它们的时候了。
    与此同时,清璇还用真气激活了一张枯竹炼制的太乙青灵符。虽然这太乙青灵符的主要功效是破魔、破法,但是五行木生火,用太乙青灵符的乙木灵气助长为数不多的丙火神雷却是极其正确的用法。于是丙火神雷化作漫天的火海,将从天而落的无数金刀银剑熔化一空。这第二阶段的雷劫就算渡过了。
    前两重雷劫好渡,但是第三重雷劫可就不那么容易了,最后一段雷劫就不再是五行雷劫了,而是纯阳雷劫。渡过前两重雷劫之后,天上的雷云开始逐渐收缩,比一开始的时候缩小了一半,但其中孕育的威势可是比开始的时候要强大了不止一倍。
    现在从天而降的是三十六团天罡神雷。这一重神雷不能用雷法去抵抗,只能依靠自身的道行承受——这一段的天罡雷火要消灭的并不是渡劫人的肉身,而是肉身中存留的妖气、魔气、邪气以及无数的渣滓,所以对于妖、妖人、魔门以及作恶多端的旁门威胁最大,但是对于清璇这种真元已经一再纯化的没有什么业障和孽根的精怪,却是一次脱胎换骨的好机会。
    ()蜀山之玄门正宗

第77章 滔滔沧溟洋,浪涌登仙台
    清璇虽然没得玄门道法,却已经得受玄门要旨,其实不管道法如何,修炼资质如何,最重要的还是人心,如果心不过关,修炼资质越高,引发的灾劫越大,孽障越多。
    玄门三大道脉,太清最讲究心境,因老君常说“水”,有“老君常说清静经”;而玉清一脉则是最重跟脚、血脉,讲得是“理”,所行之事也总要居高临下,以“天”“大势”为首,惯于以“势”压人,所以往往“势”去不自由;而上清一脉,广传天下,所以法门最多,但也过于庞杂,最后也失之于庞杂,但从根本法门论,上清一脉往往修行起来是最迅速,也是道行最高的,但唯一的弱点,就是最受不得“激”,在养性上下功夫不够,所以也最终落得个旁门。
    所以比较起来,如果太清一脉的修行能守住“水”之一字,就足以一帆风顺的、无灾无劫的修行到金仙。然而人在世间混,哪能不沾尘。太清弟子往往也因“水”这一字,被很多污泥浊水、染衣淀水、厮杀血水混杂到一起,最终变成了一个四不像,而修行人不辨,继承并教授出去,于是距离原本清澈不忍尘埃的净水,越来越远,而劫数也随之越来越多。
    后世长眉飞升之后的峨嵋派,就是类似这种情况。仙剑本身是西方精英打造,金之一行,本质就是杀伐,虽说金能生水,但是峨嵋二代、三代弟子却只注意了“金”的坚强不摧的特点,忘记了峨嵋一脉是以“金性”入道,而以“水”来行道,所以后世千三大劫越演越烈,于此不无关系。
    清璇本身就是水行精怪,百年中没少听林晓诵读《黄庭经》和《道德经》,再加上林晓炼制仙剑的时候,那种行云流水一般的举动,无不暗合自然,更是给了清璇很多关于“水”的体会。
    虽然现在面对的是天罡烈火,具有洗经伐髓、脱胎换骨的功效,但是如果大意之下,一样会毁胎断骨,令数千年心血化为飞灰。
    只是现在清璇担心的并不是这种纯阳雷火的威胁,虽然不能用法宝硬抗,但是仅仅用自己修持近万年的内丹丹气消磨,都能安全度过。只不过用内丹丹气,就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清璇现在的丹气中虽然屡经洗涤,但是依旧是妖气纵横——而这纯阳雷火最大的作用就是消磨妖气,所谓脱胎换骨,就是指的这个。而这种规模的妖气,必定引来同类或者那些惯行杀妖取丹的修行中人。
    而现在,在清璇的灵识中,就已经发现了一个远远窥视的修行人,而且还是修行的同样属于水属真元的修行者。对于水属性道法的修行者,清璇的内丹功效对他们来说,远不止用来清心凝神,更能够增长功力,至于被修行者夺取炼制寄托第二元神的法宝,那更是修道界的普遍行为。
    不仅如此,最麻烦的是,清璇从此人的气息上感觉到,此人修行的还是正道功法,气息宏大,而又掺杂了些许的血气,可以肯定的是,此人手里没少海中精怪的性命。如果是那些心性过关的正道宿老,清璇倒是不太担心,因为这类修行者不仅不会觊觎清璇的内丹、精血,反而会在发现有类似清璇这类精怪渡劫时,顺势帮上一把,结个善缘,甚至还有可能引入自家宗门,但是这种手上沾了异类血腥的正道修士,可就不一样了,且不说他们手里有没有专门对付海中精怪的法宝,就是他们出身正道宗门,就已经是杀不得,打不得了,何况往往还会打了小的,来了老的,辗转纠缠,那就永无止期,最是麻烦不过。
    眼看纯阳雷火渐渐消失,清璇赶忙将林晓赐予的青灵符准备好,又暗自计算自己回明月舫的方向,准备随时开始跑路。没办法,清璇现在是要道法没道法,要法宝没法宝的三无精怪,而且只有纯阳雷火消失,才真正能开始化形,脱离精怪的身份。不过好在早有准备,此时纯阳雷火逐渐消失,藏在近处海下的五个后辈,还是能来得及提前步好防御阵势,掩护清璇化形。
    这几个后辈,也是修行有三千年之久的老怪,只不过这些年寄存的仙府里空空荡荡,仅能容身修行,不仅没有前辈遗存的法宝,就连炼器材料都没有,而附近海底也是如此,的确是可能有,但是明月蚌一族的天赋法术,可是并不怎么样——当年在龙宫,明月蚌一族可是负责龙宫宴饮的歌舞的,所有的法宝,都是属于装饰性法宝,没有一件是可以用来防护和攻击的,所以即使仙府附近能找到仙矿灵材,明月蚌一族也只能一点点莫出来,而不是有机会得到很多。
    正因为如此,明月蚌一族过得才那么憋屈,如果不是一代代明月蚌族中都是那么团结,估计早就被灭族了。
    对于一般的海中精怪来说,化形之类的脱胎换骨,还需要预防天魔来袭,但是明月蚌一族本身就是天魔之类魔头的克星,所有那些动摇人心的七情六欲,对明月蚌来说都不值一提,所以清璇的化形很是顺利,也非常快。
    等到相距千里的那个窥视的道人来到近前的时候,清璇已经化形完毕,变成了一个窈窕少女,这还是清璇跟随了林晓百年之后,清楚林晓的喜好,这才专门塑形的。但是纯阳雷劫过后,化形的清璇现在也一样是最虚弱的时候,虽然身边有五个后辈在,但是一样感觉到极大的不安。
    当下,也不敢等来人说话,直接将自己褪下的蚌壳一展,将五个后辈收了起来,二话不说,架起水遁,望林晓明月舫的方向就走。
    后边刚飞过来的道人本想先说几句义正言辞的话,然后再下手收了这个渡劫的女修,以及旁边布成阵势的五个蚌精,结果没成想清璇动作是如此警觉,根本不给他说话的机会,于是,这道人立刻大怒,高叫道:“兀那女修,贫道好心来恭贺你渡劫成功,为何连话都不说一句,太不给贫道面子了,还不快快停下,与贫道道歉,否则别怪贫道心狠。”
    清璇那里敢搭话,活了无数年了,清璇可是没少见过邪魔两道妖人的各种阴人的法术,什么呼魂唤魄,晶球摄影,无不是只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