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蜀山之玄门正宗 >

第334章

蜀山之玄门正宗-第334章

小说: 蜀山之玄门正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观中,而偏偏道观中的老道士还长着一副林晓的模样,齐漱溟这时候再不明白这是林晓师叔祖的手段,那就是傻瓜了。
    既然祖师以这种手段行事,那么必然有祖师的苦心,齐漱溟自然没有什么抵触,只要配合好了就成,然后齐漱溟就发现,即使自己不配合,其实也是什么都做不了的:没有灵气,没有法力,就连自己的神识都放不出识海,就更不要说内视了,唯有自身身体的本能依旧存在。齐漱溟习惯了仙人的生活,此时也不由得苦了脸。
    酷似林晓的老道士在山间纵跃的速度也是飞快,日头初升的时候出发,不过日上中天的时候,就已经在山间走出了百余里山路,眼前出现的是一出曲径通幽一般的小小山坳,而山坳的最深处,是一眼山泉,比自家道观后边的泉眼水量充沛了不少的山泉,至少现在齐漱溟还能听到淙淙的流水声音。
    不是老道士和齐漱溟这个一元小道童不想停住脚步,而是不得不停下,一个是口渴,另一个也是有些饿得紧了:一元小道童晕倒前,也不过是刚刚吃了半个混合着野菜、树叶和糠麸揉捏出来的菜团子。而眼前这处山泉附近,老道士和一元小道童可都看到了有遍地的吃的!大家不约而同的眼睛里泛出了绿光——两头身长足有一丈的黑毛野猪带着七八只小猪,正在泉边饮水!
    一元小道童趴在老道肩头,凑近了老道的耳边,正要开口说话,却被老道一把捂住了嘴,蚊蚋一样小却非常清晰的声音响起在小道童的耳边:“别说话,这里不是野猪的老巢,为师估么着这里只是野猪饮水的地方,咱们要是找到了野猪的老巢,说不得还能发现更多的吃食。别着急,徒弟,你先吃个菜团子垫垫,一会儿师父给你烤野猪肉吃。”
    “嘿嘿嘿。”师徒两个看着整群的野猪,眼睛里似乎出现了烤炙的金黄、身上不时往下滴答金色油脂的猪肉,不由得一起发出了无声的笑。
    齐漱溟占据的小道童的身体,此时也是满口生津,要不是齐漱溟自律性非常强,即使反应过来,闭紧了嘴巴,口水就要落到老道士的衣服上了。只是这样一来,齐漱溟也陷入了迷茫:我这是怎么了?即使现在无法动用法力神识,也不能看到几头野猪,就馋成这个样子吧?以往修炼出来的定力都上哪里去了?再看看酷似林晓的老道士,一样的垂涎三尺的样子,哪里像是一个有道高人,与市井之辈并无区别啊?难道这就是师叔祖的目的?
    “傻小子,别瞎猜!懂什么叫做修道吗?”一个声音从齐漱溟心底浮现了出来。“是啊,什么叫做修道?”“难道不是清净其心,超拔人间,与天地同寿吗?”
    “呸!狗屎!修道修仙,先看看《仙》字怎么写,一人一山谓之《仙》,有山在山上是仙,此为出世间;要想出世间,先要在世间中,也就是红尘中,只有勘破十丈软红尘,才能称得上《仙》之一字。可是你看看世间,有几个是真正勘破红尘的?尽皆是沽名钓誉之辈!即使身具大修为,能飞天入地、挟山超海,也一样是在争夺利益!又怎生称得上是《真仙》!
    所以说古时的《仙》是隐逸之人,红尘中忙碌的众生所羡慕的对象,吾辈之人修炼有成,同样向往那种看似逍遥的生活,故而才把修行的各个境界以《仙》来命名,其实却是非是。所以,小子,修行修行,可是与逍遥无关,即使是混元大罗金仙,就真的能逍遥的了吗?故而修行在争,与天争命,与地争利,与人争势!势聚则运聚,做事情事倍功半,势散则万事皆休。看看眼前的这群畜生,要是没有了领头的公野猪,这群畜生就是任人宰割的食物!”
    老道士背着小道童,一路追着野猪群而下,不过半个时辰,就看到前方有一处松林,松林一侧还有一个烂泥塘,知道那里就是这群野猪安家的地方了——松林能为野猪身上挂上一身铠甲,而烂泥塘却保证了野猪铠甲的来源,而且因为湿润,从来不缺食用的野果,对于野猪来说可是天生的福地。
    既然有了准地方,老道也加快了脚步,如同弹丸星掷一般,几个纵跃就步入了松林。这里的松树十分高大,又地处阴冷之地,还不乏阳光朗照,林中随处可见都是足有数百年以上的老松,骨节苍劲、树皮斑驳。老道不知从何处取出一只短剑,寒光闪动中,一截截碗口粗的松树枝干就被短剑斩落。
    一元小道童不明所以,“师父,你砍下来这些松树杈子是做什么?难道用来猎野猪吗?可是那野猪身披坚甲,就连一般的钢箭都射不透,这些松树杈子又有什么用处?”
    “嘿嘿,小子,今天师父就教你一个乖,这些松树杈子的确扎不透野猪身上的坚甲,可是为什么要用这些松树杈子去扎它呢?别忘了野猪虽然凶猛,但凶在野猪的一对獠牙,猛在来回冲刺不知疲倦,可是有一条,就是野猪腿短!只消将野猪四蹄腾空,它还冲的起来吗?那对獠牙对人还有危险吗?
    这做人也是一个道理,要动脑子,有的时候看似费时间,但却是最省力的做法,相反的话,一开始就炸哄哄冲上去,就凭师父我的这一口短剑,面对两头大野猪,恐怕落荒而逃的就是师父我了,说不准,还要伤在两头畜生身上。”越往后说,老道士脸上神色越是淡然,到了最后一句,浑身散发出来的杀气冷意,让一元小道士都有些寒噤。
    老道士的布置说简单,其实也是十分费心思,松林左近并没有什么老藤存在,只能纯粹用松枝为结构,生生编织出了两个只留了一个口子的松球,只要野猪顺着口子冲进去,借助野猪的冲劲,就能让松球滚动起来,生生将野猪的四肢陷进密布的松树杈子当中,最后有力施展不得,困死在当地。
    老道在一旁干活,却没有忘记给一元小道士先找些食物,这松林地处人迹罕至之处,平时除了几头野猪在此觅食之外,只有鸟雀和松鼠,所以地上少不了有历年掉落的松果松塔,而松子这东西有事最养人的食物,还非常充饥,用来果腹在绝妙不过了,最重要的是,这里是野猪的地盘,没有其他大型的猎食者,小道士武功未成,可谓是安全极了。
    一元小道童齐漱溟往松林深处走去,不时捡起一只松塔查看一二,将大粒饱满的松子揣入肩上的褡裢口袋,也时不时就送进嘴里一粒两粒,“嗑嗑”有声,到底是有些练气的底子,这里的松林也是老年头的古树,百十个松子使用过后,小道童的脸上竟然多出了一抹血色,比此前红润多了。
    就在这时,松林边上传来了“嘶昂、嘶昂、嘶昂”的凄厉叫声,小道童心里一喜,急忙转身向着林外跑去,虽然是古松虬干蜿蜒的密林,枝干忽高忽低,但小道童却也能不受半点影响,身形也是忽高忽低,忽而跳起,忽而俯身,来时用了有一个时辰,可是回去却也只是一刻功夫。
    待到小道童略有气喘地来到松林边缘,从一株合抱粗的古松背后露出一颗小脑袋观望的时候,却看到两个足有一人高的架子上各自倒悬者一头黑棕色条纹间隔的硕大野猪,如今依然哼哼唧唧的无力挣扎了,而另一边六头只有二尺多长的小野猪被老道士栓了两条后腿,挂在了松树枝干搭建的架子上,最多只能用两只前腿触地,还不能站稳,只有连鼻子一起顶住,才能保证不在晃悠。于是小道童不由得哈哈大笑——饿了这么多天,终于又有肉吃了!
    “咦?”一元小道童笑了一会儿,终于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师父去了哪里?光看着两头大野猪在架子上随风晃动转圈,可是师父咧?即使是此刻松林外如此的安静,可是越是这种安静,小道童就越觉得有些毛骨悚然的可怕,刚刚还在大笑的小脸上,恐惧慢慢占据了一半以上,越想越害怕,就是越是自己吓自己,只是还不等小道童哭出声来,远处就传来了老道嗓音十分难听的山间俚语小调,小道童不由得化哭为笑,只是眼角一颗晶莹的泪珠,却出卖了自己。
    这里即使林晓营造的梦境,自然知晓所有一切,齐漱溟所化小道童的一切又如何能逃过林晓的慧眼,远远传来的歌声,正是为了解围而来,齐漱溟到底还是一教掌宗,真灵附在道童的身上,是为了体验,却也不能因此叫齐大掌教真的哭出声来。不过,借此机会为齐掌教开解道途才是真的。
    温和的声音在齐漱溟心底再度响起:“小子,这会知道了什么是恐惧了吧?恐惧来自未知,故而恐惧从来不能避免。我们修道人要做的就是正视恐惧,世间从来没有全知,知道的越多,就会发现未知的更多,所以要做的是敬畏,而不是恐惧,所以要转换思考的方式,恐惧带来的其实就是未知,而未知却也是我们求道的目标,这样一来,恐惧就不再是恐惧,而是敬畏了。”
    “西方佛门讲究的是喜、怒、忧、惧、爱、憎、欲,其中惧不过是七情之一,看似七情六欲有十三种之分别,其实要是能看清楚惧之一情,其他都是小事,这也是吾门下弟子修行时的根本一点,与你师父不同,老祖我重疏导,而你师父重摒弃,一个先易后难,一个先难后易。老祖我不评论你师父走的路子,但是希望你能身兼二者之长。”
    最令齐漱溟困惑的不是心底响起的声音,而是这声音从来就听不清楚,而且听了很快就忘,甚至连一点印象都不会有,整个人总处在一种似醒非醒似睡非睡的状态中,不过,这样一来,心里忽然感到轻松了很多。
    老道动作很快,歌声入耳不过片刻,肩头扛着一束桃实的老道就出现在一元小道童面前,随后就是收拾野猪,和烧烤大餐。
    饱食炙烤野猪大餐,也灌满了一肚子甘甜山泉之后,师徒二人可很没有形象的躺在厚厚的松针上,一边用松针挑着牙缝,一边看着头顶上万里无云的青天白日发愁:这一群野猪被老道士擒下了,二人也能吃饱肚皮,可是一样没法子将这些野猪带到路上吃——小道士太小,走远路还需要老道背着,那里又有更多的力气抗上数百斤重的野猪行走,何况还不止一头呢。
    天气炎热,肉食保存不易倒不是难题,就把着松林的边缘,还能缺的了烟熏的材料吗?只是小道童好不容易才吃了一顿满满的肉食大餐,心里有些放不下罢了——而不贪,可也是修道人修行中经常会遇到的大问题!
    齐漱溟虽然无力控制小道童的举动,但干涉小道童的想法,却变得成功了,这可是让齐漱溟兴奋不已:齐漱溟发现自己虽然无法直接控制小道童的一举一动,却也能通过改变道童的想法,越来越接近控制整具身体,同时也不知不觉的被小道童心里的很多想法逗乐,往日里如同死寂潭水一般的心湖也渐生涟漪。
    接下来就是一般正常人的行走、起居、恰饭、饮水、排解,时不时就要翻山越岭,也时不时就要躲避大群捕食者的追杀,日复一日,不知不觉中,一个月时间过去,老小两个道士已经走到了一处水草丰美的群山环绕之地。

479辣手仙娘2
    毕真真和花奇这么多年在幻波池洞府学到的最重要的经验,就是绝对不轻视任何对手,尤其是二人都喜欢飞剑,所以没事的时候嗯,就是一个阶段的惩罚完成之后的闲暇时间,就找到几位师叔,尤其是与她们年龄相近的岳雯和李玄霸,为二女反复锤炼飞剑,虽说二女无从得知二人的飞剑现在是什么品阶,但是知道一点,那就是元鼍师叔和寒玹师叔的烈焰和寒气无法让这两柄飞剑丧失灵性。
    这就够了,所以二女才不在乎眼前金银连环上边的碧火毒焰呢,只是双剑在空中一个交叉,左右一分的同时,就把两对金银连环斩断了一对!那种轧金碎玉的声音,还有满天崩飞的金银碎片,立刻就让对方大口咳血。
    那人倒也果决,见势不妙,张口喊道:“两位女侠,在下与两位远日无怨,近日无仇,不过是戏弄一番凡人,两位又何必苦苦追赶不留余地?”
    “该死的妖人,”两女对视一眼,异口同声说道:“戏弄无辜百姓,就要受到惩罚!我们姐妹是替天行道,你这人用的法术和法宝,一看就不是好人,那就在我们姐妹手下受死吧!”
    那人见两女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还以为是那个门派初出茅庐的弟子,心中也是无奈,知道这样的弟子一般身后都有门中长老护道,一个不小心,可能就把老家伙招了出来,到时候吃亏的依旧是自己,只得虚晃一枪,随手就是两团碧油油的阴雷扔了出来,随后收回幸存的金银双色连环,向着碧磷冲一指,就是身化碧光,与碧磷冲合二为一,随即冲向地面。
    毕真真两女也知道这碧磷冲所发的碧磷毒火十分阴毒,消石熔金、穿行地下才是这件法宝的真正用途,往往能够直接打通仙人洞府、道场的地下禁制而不被人发现,尤其是无声无息,实属偷袭的第一选择,所以两女刚才第一眼认出来这件法宝,就有了夺宝之心,此时又怎么轻易让那人逃入地底呢。
    二女左右一绕,避过那人发出的阴雷的正面,同样张手发雷,只是与那人随手发雷用的是自身真气不同,两女手里可是有不少以前跟随伽因在罡风层两天大气交界处收集来的未曾爆散的乾天雷火精气,并以此炼制的雷珠,与伽因炼制的乾天一元霹雳子相比,虽然差了不止三两个级别,但仅仅一丝乾天雷火精气,就足以将那人发出的碧火阴雷震散了。
    这就是有师门长辈护持的好处啊,要是纯以两女的道行,别说收集两天交界将散未散的乾天雷火精气,就连两天交界处,都是无力飞上去的。当然了,那会儿伽因炼制霹雳子的时候,得益于伽因道行的,并不止毕真真两女,除了李玄霸走的是另一条道路,无需雷珠之类消耗品之外,就连乙休都舔着脸凑了过去,虽然因为各自修行不同,但大家的收获却是非常喜人的。
    仅仅以毕真真和花奇两个丫头来说,这种威力比自家真气法力凝聚的法术雷法可要强多了,最起码一点,炸翻同样为散仙的对手不在话下,就是地仙,一个不小心,也要灰头土脸,而且最合两女心意的还是节约法力真气啊!
    那人所发的阴雷的确是被两女震散了,但也在两女面前爆散成了一道碧火火幕,遮挡住了两女的视线,等到两女再次发出雷珠,将碧火火幕消灭,那人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唯一还能找到的印记,就是山脚下一处塌陷的坑洞。
    二女并不擅长借助气息追索敌人,眼前这人逃得如此之果决,并且还能一点气息都不留下,看来也是最擅长逃跑的老手,二女这种缺乏经验的人,还真不是这样老江湖的对手,何况那人手里也有两把刷子,最起码二女身上的如意水烟罗只顾得了一个,一旦分开,二女手里可是没有能挡住碧磷冲发出的碧磷毒火的护身法宝,到时候吃亏的可就是二女自己了。
    二女见此情景,也知道那人是摄于自己二人飞剑之利,这才避让的,虽然不甘心就此收手,可是真要是拼命的话,自己二人还真不见得就能占据绝对上风,再一个两女也不愿意用地遁法术,钻到地底追索,此刻也只好怏怏不乐的转身离去。
    二女转身离开之后,从那处塌陷的地坑附近冒出一个人头来,看样貌,恰是刚才逃走的那人,原来那人并没有真的借助碧磷冲在地下开路逃走,说起来倒不是所谓的灯下黑的问题,而是那人可是不敢长时间使用碧磷冲这件法宝,本来就是为了躲避鬼母朱缨的追索,那碧磷冲上可是留有朱樱的印记,每使用一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