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蜀山之玄门正宗 >

第332章

蜀山之玄门正宗-第332章

小说: 蜀山之玄门正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子一天天过去,小道童终于长成了十五六岁的英俊少年,可是原来就是一头白发的老道士依然不减苍老,除了头发胡子全白之外,脸上连一根皱纹都没有,来到山谷这么多年,老道士反而脸上红光日盛。终于有一天,老道士手里拎着两根木剑来到了小道士面前:今天是授剑的日子了,自打三天前小道士知道了老道的打算之后,已经等得心急了,就好像有三年之久。
    “剑术易学难精,江湖上更是有千般剑法,可是归根结底,剑法的招式也是由最基础的动作组成的,一般来说,剑术的基本招式或者说基础动作不过十三个,分别是刺、点、劈、崩、抹、云、挂、撩、斩、截、挑、扫,还有一个就是架,下边师父就把具体的动作交给你,日后每天要进行一千次动作,记住了啊,是每个动作一千次啊。”
    小道童哀嚎一声:“师父啊,你莫非是要累死徒弟不成?”
    老道士大笑:“吓死你个小混蛋,一开始还没学会动作,就算每天每个动作做一百个,你都做不完!就别胡思乱想了。不过,一年之内却是必须做到的,否则为师就把你扔到山顶吹风吹上三天三夜!”
    小道士无奈,只能一次次地反复练习十三个基础剑式,而齐漱溟一开始一样很不理解,毕竟自从齐漱溟师从长眉真人开始,就是从峨眉派的基础剑术套路开始练起,从来没有仅仅练习基础剑式,在齐漱溟看来,基础剑式既然基础,那么一套剑法中必然都包括在内了,单独练习有那个必要吗?
    日子过得很枯燥,一元小道士就好像机器人一样,直到有一天从山外闯进来一群手持刀剑、锤斧、镰刀草叉的大汉,小道士才发现自己反复练习的十三个基础剑式到底能发挥何种未能了。
    一群大汉闯入山谷,首先看到的就是山谷间被小道士开垦出来并且种上稻谷的近二十亩水田,此时已是金秋时分,金黄色、沉甸甸的稻穗谦虚地低垂着骄傲的头颅,随着山谷中的徐徐微风,轻轻滴摇摆,眼见得就是一副丰收的场景。
    为首一个满脸络腮胡须的大汉高举着手里的一柄钢刀,狂笑着喊道:“弟兄们,想不到我等可是绝路逢生啊,不仅官兵进不来此地,竟然还有足够的粮食可以饱腹,真是天不绝我等!”
    身后数十名同样衣衫褴褛的壮汉同样高举起手里五花八门的武器,一起纵声狂笑,都觉得自己一帮人是幸运无比。
    小道士忙碌了半天,正在无精打采的烧火做饭,听到山谷口传来的乱糟糟的噪音,并没有意识到什么危险,只是感觉吵闹,随即漫不经心地走出用来遮风避雨的茅草道观,放开嗓子吼了两句:“别吵吵,该干嘛干嘛去!”吼完了,小道士才发觉不对劲,这里可是山间险地,一般人是进不来的,可是突然出现的那么多声音是怎么回事?有道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啊!这饥荒环境里,肯定不是逃荒的人群,那么唯一的结果就是强盗山贼了,也只有强盗山贼才有这份本事闯过山谷中那种极为险要的山道!
    小道士不敢怠慢,一个转身,跐溜一下就钻会了茅庐搭建的道观,那里边多少还有自己削制的几把木剑——老道把那炳锋利无比的短剑带了出去,山谷中可只有小道士一个人!手里拿上一柄木剑,多少也是能给自己壮个胆吧?
    小道士的吼叫,很自然的惊动了一群大汉,与小道士猜的没有差别,这群大汉的确是一群强盗,北方大旱,导致无数饥民南下乞活,形成了十叔股足有十万人以上的大股流民,他们一路穿州过县,无人可挡,别说大股的强盗山贼不敢与之做对,就连朝廷的官军都不敢强行阻拦。而这股大汉就是被流民大军席卷了山寨的一伙儿丧家之犬,大股的流民不敢招惹,但是等闲的小县城他们还是敢于撩拨的。
    只是他们的运气委实不好,就在这个山谷之外的小县城,却碰到了一位猛人,结果在这位猛人以及他带领的县城的三班衙役的打击下,不得不钻山沟逃命。即使后来猛人没有继续追赶,可强盗毕竟是强盗,只要一安全,就立刻故态复萌,走到这个山谷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有了新的根据地——要把这里据为己有。
    可是小道士的出现,却代表着这座山谷已经是名花有主了,要是换了一般的老师农民,第一个反应就是求收留,而强盗们发现自己只看到了一个小道士,那么第一个念头就是杀了人了事!对不用为首大汉招呼,数十个“好汉”就一窝蜂的冲了过去。
    山谷不大,不过六里方圆,强盗们又是跑惯了山路的,不过一会儿工夫,就将小道观团团围住,而小道士独自站在道观门口,手持木剑瑟瑟发抖中。
    为首大汉最后一个走到小道士面前,哈哈大笑:“原来只有一个白嫩嫩的小道士,弟兄们,砍了他,这里就是我们的了!”
    “哄”众大汉狂笑着一拥而上,刀子、耙子、棍棒、草叉乱杂杂的兜头盖脸冲着小道士砸了下来。
    “一群乌合之众,”小道士此前浑身发抖,可还真不是害怕,而是兴奋,习武多年,就算是最基础的剑式,可是小道士的力气和纵跳都不是等闲大汉能比的,别看只有十六七岁,双手能将三百斤的大石头抛来抛去的耍上半个时辰,一跳四五丈更是寻常,所以早就惦记着在外人面前试一试自己的功夫(在师父面前,小道士可是从来没有赢过一次,总是被打击的对象,所以很是急于证明自己……)
    眼前这群明显不是好人的大汉,不就是证明自己的最好对象吗?可怜的强盗们还把小道士的兴奋当成了恐惧,这“武器”使用起来多少就有些散乱和不经心了。
    就在众多“武器”落下的一瞬间,小道士动了,一个垫步,不见小道士任何发力的大动作,就已经来到为首大汉面前,手中木剑最简单的一个直刺,就在为首大汉的注视中,木剑刺入了大汉的咽喉,并且直透后颈,就在大汉还没有感觉的时候,木剑就从大汉面前再度出现在了身边手下的喉咙处,也只是轻轻一划,一道细细的红线就出现在了身旁大汉的皮肤上。
    小道士身体不停移动,在众多大汉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手中木剑已经掠过了为首大汉身边十几个手持刀剑的壮汉身体,不是喉咙处出现了红线,就是太阳处绽放了血花,要么就是胸前、下腹处出现了一个窟窿或者长长的裂缝。
    等到冲到小道士原来站立之处的众多大汉发现眼前空无一人的时候,转过身来看到的就是十七个晃晃悠悠的、满身鲜血的将死之人。恐惧,这一回轮到了这群人。不知道是谁,第一个发一声喊,丢下手里的家伙事,掉头就跑——不是对着山谷谷口,而是向着山谷深处。
    乌合之众,就是乌合之众,即使是积年的强盗团伙也是一样,团伙中最厉害的十来个人和首领不明不白的死掉了,剩余的还有什么凝聚力?都是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家伙,有了第一个逃走的,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不过眨眼之间,小道士面前就空无一人了,留下的却是一地的“武器”,还有不少烂糟糟的草鞋、布鞋,甚至还有锅碗瓢盆。
    小道士其实也是被自己的杀戮所震惊了,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的动作是那么的自然、和谐,没有一点累赘迟疑,那些强盗大汉的要害就如同是他们自己凑上去的,轻而易举地就被自己杀掉了,而自己手里的木剑不仅没有一点磕碰,甚至连血迹都没有沾上一丝!
    这就是练熟了基础剑式带来的变化吗?
    难怪老道士总是再讲江湖武功就是“艺”,只图花哨而不实用,只有沙场血战演化来的功夫,才是真正的武功!没有半点花哨,所有一切都是一击必杀,容不下半点犹疑和停顿,否则送命的就是自己,而不是敌人!
    ()蜀山之玄门正宗

478辣手仙娘
    山谷一役,只是小道士人生中的一小段,剩余的强盗在小道士的追杀下,没有一个能挺过一招半式,就全部被小道士放倒,要不是山谷出山的道路非常险峻,小道士自己带着一个人还能如履平地,可是带着被俘获的二三十个强盗,可就真的没办法走了,要是不能将被俘获的杀死,那么就要养着,可是小道士却没有信心让这些人老老实实听话——一个人可是看不住那么多人的,只要有一个疏忽,逃出去一个,山谷中的世外桃源可就暴露了,到时候山外的流民要是涌进来,这二十亩稻田可是养活不了的。
    是活自己和师父两个人,还是招来更多的流民活更多的人呢?小道士犹豫了。
    还好,有师父。
    老道士就在小道士将所有的强盗或打或抓之后,施施然出现了,只是不是沿着小道士熟知进山的险道出现的,而是从一座近乎直立的峭壁上飘然而降,不是齐漱溟熟悉的仙人那种御剑飞空,也不是足下生云,而是仅仅靠着两只脚底与山石之间的些许凹凸之处卸力,就那么从百十丈高的峭壁上,飞纵了下来。
    亏得小道士跟着老道修炼了十几年光景,要是再加上山风鼓动衣袍飘飞的衣襟,还不得以为真是神仙降临了呢。这个卖相十足的架势,可是让除了小道士之外的所有强盗都身不由己地跪倒在地,一时间竟然鸦雀无声。
    师父出现的结果,就是打发小道士出山,前往大漠草原去学习骑射,然后从军——这可正是小道士所学剑式能够发挥最大威力的所在。
    …………
    就在小道士一元在沙场纵横无双的时候,一阵晕眩过后,齐漱溟在木桶中“醒”了过来,此时木桶中乳白色的液体已经变得清澈见底。
    活动了一下,浑身上下莫不传来十分舒爽的感觉,法力运转再没有了半点滞涨,活泼泼的,竟然有了一些如意随行的味道,齐漱溟这才发现自己不仅怯除了与混元祖师斗剑时沾染的毒性,而且刚刚晋升地仙的根基也变得稳固无比。原本齐漱溟在东海三仙中,就是垫底的一个,要不是因为头上有一个峨眉掌教真人的头衔,江湖上有许多散修对于三仙之一这个称呼都有些不屑。但是现在,齐漱溟敢肯定地说:自己的道行法力,与玄真子和苦行头陀并肩齐行了!
    饮水思源,齐漱溟知道这是林晓这位师叔祖的手笔,心中顿时勇气一股孺慕之情,只是齐漱溟作为一代将峨眉派发扬光大的掌教,心性自然是极为坚定,虽然心中感动莫名,但是面上不露半分声色,从木桶中站起之后,只是张手轻招,将一件崭新的道袍披好,又对着两位师兄深深一揖,这才自己向着此前钓鳌矶洞府的主洞室走去。
    一路走,齐漱溟脑海里还是被基础剑式十三招占据了几乎全部的心神,一直以来,都有一种说法,就是剑术也好,法术也好,都有两条道路,一个是由繁到简,一个是由简到繁,可是不管是那种说法,到了如今,齐漱溟能肯定的就只有一条,就是所有一切都要经历从简到繁,再从繁到简的过程,只有经过了这个过程,才有机会达到所谓的“法有元灵”的境界。而自己以前显然是狭隘了,并没有真正理解长眉真人当年的教诲——想走捷径,却反而距离目标越来越远。
    齐漱溟的心思虽然自认为隐藏的很好,却依旧逃不过林晓的慧眼,只是林晓对于齐漱溟的变化是乐见其成的——修道界从来都是以实力为尊,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是虚妄!只要齐漱溟的实力能够达到人间能容纳的顶点,还有什么妖魔鬼怪能禁得住齐漱溟全力一击呢?又何必搞什么阴谋诡计!所以,这也是齐漱溟等人现在最欠缺的地方,那就是一颗强者之心!想想当年的长眉真人就足以证明,当年的长眉真人手里可是并没有多少邪门歪道的性命,更多的还是将其重伤乃至封印,但没有一个邪派妖人胆敢再度明面上对长眉真人以及峨眉二代底子出手!
    这里边最有意思的一个,就是穿心和尚,还能在被长眉真人斩掉小半边身体之后,厚着脸皮将残损的躯体要了回去,而以后,穿心和尚也是消踪匿迹了数百年之久,当然最后这厮也逃不过峨眉后晋弟子的诛杀。
    还不等齐漱溟走到主洞室,就看到一道长虹从洞府中飞了出去,长虹划过长空的同时,隐隐传来林晓的笑声:“齐小子,老祖我有事先走,给你留了点东西,记住了啊,基础剑式十三招才是一切剑术的根本,与其想着万剑归宗,不如将基础剑式练好!至于今后你等行至,就按照任师侄的安排就好,如果真要是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你就到天台上刘阮遇仙处焚香默祝就行了,自然会有人出山相助。”
    余音袅袅,长虹依然无踪,齐漱溟紧赶慢赶来到洞府外,也只能看着朗朗天日无可奈何。
    林晓的离开,一个是因为齐漱溟心性坚定,又不食古不化,非常善于总结经验教训,短短时日,不仅以超过林晓估计的速度将毒性怯除,还能顺势将不太稳固的根基夯实,甚至只要安心静修月余光景,就能再晋升一个小阶级,从初入地仙到地仙初境,至少在道行上不弱于苦行头陀,虽然不如道行突飞猛进的混元祖师,但是在斗剑上却并不弱与混元祖师(混元祖师只是剑上的力量更大而已)。
    换句话说,此时的齐漱溟和玄真子、苦行头陀并不需要林晓关心什么,既如此,林晓何必在此多耗时间呢?何况,此时林晓还接到了岳雯的灵符传书:辣手魔女毕真真带着丑女花奇未经请示,就离开了岷山白犀潭,白犀潭的守洞灵兽给传来了警讯,而岳雯此刻正在天姥山洞天中为诸位师叔炼剑护法,腾不出身来,因此发出了灵符,指望着还有同门能收到,对毕真真二女照看一二,毕竟说起来,二女经过那么长时间的修行,到如今也不过一介散仙,实在是林晓门下弟子中道行最低的两个!同时,这也是两个最不省心的的弟子!
    毕真真和花奇这时候在哪里?在做什么呢?
    林晓就是用脚趾头想,都能知道这两个小魔头此时已经跑到了人间城镇里,去“体验”万丈红尘了,当然,其中绝对少不了惹是生非。
    白犀潭在深入岷江的上游,顺江而下前往成都府和山城却是再方便不过了,以蜀山世界的庞大,从岷江借助江水的湍急,只消一叶轻舟,到达山城渝州却也不过就是两天时间,从渝州再往下游,就是出川的门户夔门了。两个丫头如今人就在夔门附近的山区,也是两个丫头自己作怪闹得,明明川江上纤夫大多是排教门人,拉纤的时候,多少都会有祭祀江神、水神之举,可落到两个自诩玄门正宗的仙人眼里,就成了旁门左道。
    只是要仅仅是排教弟子的旁门左道的祭祀倒还好说,两个丫头看热闹一样的不亦乐乎,可偏偏是同样遇到了旁门邪道出身的公子哥一样的人物出手捣乱,结果两个丫头反倒是为了排教弟子打抱不平起来了(不过可能因为热闹看不成了,而且谁让出手的人也是阴气森森,满满的邪气沸腾呢,结果就成了迁怒的对象。)
    两个丫头手里都少不了当年从幻波池得到的法宝符箓,也少不了韩仙子留下的物件,一出手就立见神效,将那个阴气森森的小子使用的法术登时破了个干净,无边鬼气都化作了一缕青烟,那小子见势不好转身就跑,整个人化作一道金碧遁光,斜刺里向着群山方向飞了出去。
    本来要是如此,可能两女就此收手,毕竟当年在幻波池两女为了一出手就没接没完,曾经饱受惩罚(不懂见好就收,不懂分辨正邪,就会受到惩罚,而具体内容,则是会被禁制住法力元神,去打扫整个幻波池洞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