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之玄门正宗-第2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了,要找就要找恒山这里僧尼实力最为强大的那个,以女仙出现在火山附近的速度来说,只有恒山最大的庵寺才有这个实力。而遍看恒山无数的庵寺、庙宇,林晓发现还是恒山主峰上的一座庙宇最有可能。
映着夕阳,远远望去,那座占地并不大的庵堂隐隐透着一股淡金色的佛光,与寻常所见的佛光略有不同,比如大旃檀佛光往往带着一丝檀香味,光色看上去也是接近纯金;金刚降魔佛光则带着一股坚定牺牲的感觉,光色往往有些发红发黑,带着那种铁血的味道;可是眼前的这种佛光,却给了林晓一种清净、解脱的感觉,如果没有猜错,这里供奉的应当就是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而无数比丘尼修业所得的佛光,也是罕见的大解脱佛光。
这种佛光如果用于斗法,在威力上肯定不如大金刚降魔佛光来得狠厉,也不如大旃檀佛光来得声势浩大,但是这种佛光也一样的厉害,只要心中但凡还有一些慈悲人性,就能令对手失去战斗的心思,如果时间长了,还会从此厌恶争斗。
所以,恒山这里的僧尼都很少参与外界纠葛,就是一个明证。
夕阳之下,正是庵堂中的僧尼作晚课的时间,林晓并未贸然前去打扰,只是带着裴娥坐在庵堂外静静等候。
这处庵堂占地并不大,只有三四亩地大小,很多地方都是依照地形而建,起伏跌宕之间,尽显玲珑有致,倒是给这座名为“无相庵”的庵堂增添了不少的景致。
晚课的钟鼓声停下不久,一个轻快的脚步声就来到了无相庵的门口,随着门栓开启的声音,无相庵打开了一扇门,一个妙龄女尼的小光头探了出来,随即,一个身穿灰衲的女尼走了出来,对着林晓双手合什说道:“两位施主,家师有请两位进庵中品茶。”
林晓也不是礼数,单手打了个问询,说道:“小师傅,请带路。不知令师怎么称呼?”
小尼姑小脸微红,大约是第一次见到林晓这种风度翩翩的有道真仙,低着头回应:“家师澄净,小尼法号因如。施主请随小尼来。”
走进这座不大的庵堂,建筑极为简单,都是利用附近的山石垒砌而成,简陋中透着一种古朴,与正常的寺庙一样,只是入口处没有了四大天王的雕塑,之后石板上浅浅的浮雕,大门后的庭院正中,是一座不大的殿宇,说来与普通的禅房相比,也就是略高,三槛的格局,迎面正中供奉的也不是佛祖,而是一尊只有三尺高,盘膝趺坐的千手千眼观音石像,石像前香烟缭绕。
供桌一侧的地面上,两个耄耋之年的女尼静静地坐在蒲团上,手里掐着一挂佛珠,口唇微动,默默地诵经。
待到林晓被小女尼待到堂中,两个老尼同时睁开双眼,四道精光闪动,有同时从蒲团上站起,再次向林晓合什作揖,为首的女尼说道:“贫尼二人晚课时分突然有感,知道是有大的之人来到小庵,只是晚课未完,未能及时迎接,还请大德前辈原谅。”
林晓对这种话早就免疫了,不管是不是因为晚课的缘故,毕竟自己现在属于是不速之客,人家庵主为此警惕,要看看林晓的行止,才好做出判断。不过,林晓是绝对不会相信两个尼姑能算出自己,那才是奇怪,唯一可能的是,林晓来到此处,并未遮掩裴娥的气息,所以两个尼姑只能是感觉到了一个小姑娘的到来,那么带着小姑娘到来的人,又不能为二人感知,就一定是道行境界都在二人之上的存在,那么以大德来称呼林晓就是正常了。
()蜀山之玄门正宗
第399章 294白牡丹?贫尼只知俗家姓白
人都有畏惧之心,两个女尼自然也不例外,兼且佛门本就更擅长口舌,所以林晓也不会在这方面计较。只是小尼姑一开始只是介绍自家师父名为澄净,那么另一位是谁呢?
果然,等林晓与两个老尼互相寒暄过后,另一位女尼开口说道:“不知先生如何称呼?贫尼优昙,这几日正好在恒山访友,能遇到先生,实是有幸。”
“原来道友就是优昙大师,贫道也是早闻大名,只是一直无缘一见,不想今日有缘,能在这里相见。”
“不想先生如此高人,也能听说过贫尼的名声,实在是有些汗颜。”
“哎,话不能这么说。其实说起来,优昙大师,你我之间还是缘分不浅的啊。”林晓大笑,原本没有想到在这里遇到优昙,这一下子徒弟和徒弟媳妇的未来,可就是大有好处了。
“哦,不知是何缘分,贫尼愿闻其详。”优昙大师再度合什为礼。说实话,优昙大师此时根本算不出来林晓的来历,对于林晓所说的缘分,也是一头雾水,虽然作为佛门顶尖的高手,并不惧怕争斗,但是在林晓面前依旧是有些惴惴不安,无他,要是能看出身前高低,无论是不是对手,优昙大师都敢保证自己能安然逃脱,至不济还能坚持到同道来援,但是这一切面对一个摸不清深浅的对手来说,都不是那么有把握,而且只要优昙心中一旦升起敌意,就能立刻感应到自己心头好像压了一座太古神山。
林晓可不管优昙心中如何思量,不过本来林晓也没有敌意,再加上还要询问女仙的来历,原本还觉得有些不好开口,但是如今有了优昙作为其中的桥梁,这些事情都只剩了一个字,那就是“稳”了!所以,林晓也没有卖关子,直截了当:“芬陀大师有个弟子,名叫凌雪鸿,对吧?”
“是。”优昙也是一懵,怎么又扯到芬陀和凌雪鸿身上了?
“呵呵,贫道有个弟子,名叫白谷逸。贫道有个道号紫阳,只不过很少在外使用。以芬陀道友与优昙道友的关系,自然应当是从芬陀道友那里知道过一些小徒夫妻的事情,那么芬陀道友也会说一下到底是什么人教出了白谷逸一身剑术的吧?毕竟白谷逸如今也是正道后起的剑仙,得到众多正道前辈关注,那么贫道的身份迟早也会令大家知晓的。”
“原来如此。”优昙大师点点头,心中也是泛起一丝喜悦,说话的语气立刻就有了变化:“怪不得贫尼算不出前辈的行止。芬陀神尼此前给贫尼传书,说是凌雪鸿遇到了前辈金身出行,只是那时见到的似乎不是眼前这个样子。”优昙也有些疑惑,盖因此时世间还几乎没有金仙的元婴金身行走,唯一一个还是芬陀信中所说凌雪鸿遇到的人是一个十二三岁少年道士的模样,可是如今林晓却是一个四十多岁的黑髯道人的形象,如何不令优昙疑惑呢。
“好说,好说。”林晓伸手捋髯,笑着说道:“这就是一点变化之力的结果了。这一步的差距的确不小,贫道也是走到了今日,才有了一些认识,不可说不可说。不过呢,贫道知道道友道行高深,所以就给道友说一点,就是幻化与变化。只要道友能悟透这两个词的不同,未来罗汉果位可期啊。”
呵呵,优昙大师和澄净老尼一同诵了一声佛号,对于林晓给出的答案不置可否,毕竟如今两位老尼与林晓相比,还是境界上稍有不足,而且最重要的是,两位老尼都是凭借自己的修持,才走到今天的地步,而不是如同绝尊者、天蒙禅师一样,是我佛座前弟子转世东来,所以没有能够见识到金仙的境界,也就无法理解林晓所说幻化和变化的区别。
其实从字面上,两位老尼也是略有体会,既然是幻化,那么必然为假,而变化自然为真,那么在两位老尼的理解下,金仙不管出现在人前的样子是什么,都是真实,而金仙以下,却是无法做到的。
其实,要是按照林晓的理解,所谓金仙,就是真实不虚,需要让人们看到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而不存在偏差,这是一种存在于人们内心深处的认定,就好像是人们看到太阳高高升起,这个情况就被确定为白天,而月亮升起之后,就被确定为夜间一样。
人,作为世界的主人,也是有阶级的,从凡人,到炼气士的最初阶段引气入体开始,就变得有所不同,看到的世界也开始有了变化,而这种变化会随着炼气士道行境界越来越高,变化也会越大。最显眼的一件事,那就是以凡人的眼光,看到的天上的太阳,就是一团熊熊燃烧的火团,炽烈而无法接近。但是在散仙以上的炼气士眼里,这团大日却是可资利用的资源,很多法宝从散仙阶段开始炼制的时候,就会利用炽烈的大日,引入太阳真火,或者凝练为大日神光线这等神通法术。
到了地仙,那些修炼精湛的修士就有可能突破天罡大气的阻拦,超越大气,来到两天交界之处,那时候看到的大日,就会发现其实只是太古时代真正的太阳的投影,同时也变得柔和了许多,好像失去了不少的锋芒。当然,这个时候,地仙能够修炼的法术神通也就更多了。
到了天仙,整个世界的真相,就会进一步露出真实一面,也许很多天仙终其一生,都不会离开地星,但也会有很多天仙离开地星,前往星空旅行游历,去增长见识,从而进一步对于整个世界有了新的了解。
如今到了金仙的境界,其实很多时候,只要林晓愿意,就能发现很多中土神州上隐匿起来的洞天福地,甚至远古时代修士遗留下来的洞府,只不过对于林晓来说,已经是没有必要了,尤其是第二元神修成金身以后,一双眼睛就如同法眼一样,所有金仙以下的修士,都无所遁形,尤其是他们身上凝聚的气运,更是看得清楚。
就比如眼前的优昙大师和澄净老尼,两人就有所不同,优昙神尼头顶的气运光柱就是金色的,代表了其自身在中土佛门的地位,也代表了她自身修行的实力;而澄净老尼头顶的气运光柱则是金中带青,与优昙大师不同,说明两人地位不同,甚至修炼的功法也有所不同,只不过两人的道行境界应当是相差无几,因为从光柱的高度来看,虽然优昙更高,但是纯净和光芒的强烈程度来看,却并无差距!
也就是说,如果林晓没有看错,眼前这位一点儿都不起眼的老年比丘尼,一样是一位证得了仅次于罗汉果位的佛门大德,而气运光柱色泽的不同,大概是因为澄净与优昙两人修炼的功法不同吧。按照无相庵中的布置而言,无相庵属于观音大士一脉的道场,而观音大士本身就有两脉,一脉是玉虚宫传承的道门真传,而另一脉则是来自佛门真法。
只不过与其他后入佛门的道门弟子不同,观音大士的传承一直是两脉并行不悖,甚至门下弟子修行也是道佛同修,而眼前的澄净老尼,就应当是这种佛道两脉同修的,所以其其气运光柱中既有代表道门的青色,也有代表佛门的金色,即使如此,那么她的气运光柱的高低不如优昙,就是这个原因了吧?
实际上,在人间流传的观音大士的信仰虽然广泛,但是真正代表这一脉的修士却并不显露人前,也基本不为外界所知,就包括现在,别看优昙大师与澄净老尼相交莫逆,也是经常在一起探讨,不过却基本上都是优昙来到恒山拜访,而不是澄净老尼去百花山潮音洞,就可见澄净老尼这一脉继承了观音大士佛道两脉传承的弟子,是多么低调了。
而即使是优昙大师与澄净老尼交好如此,恐怕也是不知道澄净老尼的师承来历,只是因为老尼佛法精深,这才成为知交好友的。
不过有了林晓自证身份,双方之间的气氛顿时变得融洽了许多。
对于林晓的来意,优昙大师当仁不让,直接问了起来。
林晓笑道:“此前,贫道正好带着小徒去拜访纯阳吕祖,听到吕祖与人有约,就带着小徒前往观战,恰逢一位女仙出现,后来吕真人急急赶了过去,贫道也是好奇,是什么样的女仙令吕真人那种天仙都非常重视,算到那女仙是从恒山这里过去的,所以贫道特来拜会,也是想知道一下那位女仙的来历。”
“阿弥陀佛,”澄净老尼宣了一声佛号,平静地说道:“那位女施主贫尼所知也是不多。前些时日倒是也曾来小庵暂住,只是当时看来并无修行人的迹象,所以贫尼也没有注意,只是知道那位女施主姓白,大约是来自南海一带。”
()蜀山之玄门正宗
第400章 295如果姓白,那就没错了
看着老尼平静的一张老脸,林晓无语了,这要不是林晓早就看出了老尼修行的功法,其中有与那位白姓女仙有相同的气息,也就相信了老尼的言辞,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老尼这样说也绝对算不上恍语,因为只要是同门,即使不知道对方的名字,也是会有默契存在的,互相为对方掩饰份属正常。
不过,林晓毕竟是与优昙大师和澄净老尼不同,层次不同,关键还是来历不同,出身现代社会见识多了种种仙侠传说故事,当然是知道长盛不衰的八仙故事中的吕洞宾三戏白牡丹的一段,如今从吕祖嘴里知道了还有最后一劫,而且还不是杀劫,但仍然是人劫,又有了白姓女仙的出现,修炼的还是观音大士一脉所传下的白骨观法门,自然是立刻就联想起了这个故事,看来日后吕祖那门重修元阳的功法,也就有了着落了。
得到了结果,林晓自然不想多留,不过优昙大师和澄净老尼却是头一次遇到林晓,自然是想多向林晓这个修行前辈请教一番,这会儿自然是不愿意林晓就这么走了,再说了,这也是林晓自己说的身份,要是没有更多的了解,也是不好就此彻底相信不是?就算林晓道行高,也不一定就是真的白谷逸的师父啊。
其实这也是因为林晓将自身的气机全部收束起来所致,金仙在地星毕竟是最强大的修士,要是不收束自己气机,就会发生如同魔染一般的情况,令那些道行不够的修士不自觉地受到林晓的影响,一时片刻还不要紧,时间长了,就会发生修炼出现偏差的问题,甚至因为受到林晓影响,最终向峨眉一脉靠拢。
实际上,到了长眉真人在世的后期,这种情况就在不知不觉的时候发生了,只不过长眉真人飞升的时候,还是以天仙巅峰的道行肉身飞升,大家还没有怎么注意,而林晓却是知道,即使长眉现在还是地仙,他的神识可已经是天仙巅峰的存在了,到了几百年后飞升,如果外在的道行依旧是天仙,那么长眉真人的神识境界大约也是金仙一流,要知道后世长眉真人飞升之后,李静虚也是修炼到元婴金身的程度,堪称金仙,在他出场的时候,比他道行低的所有修士都会感觉到极乐童子的深不可测,并因此心生向往的。
林晓也是如此,如果彻底放开约束,估计人间立刻会多上无数的狂信徒,家里塑上林晓雕像,日夜祭拜,而修士界也会多出无数各派弟子哭着喊着要拜到林晓门下,而这种能绝人道统的事情,可是林晓绝对不愿做的事情。
不过现在眼前这两位,一位是纯粹的佛门修士,一位是佛道两脉同修,都是天仙一流,短时间内展示自己的道行,给两人一个直观的映像,倒是还可以。当然了,裴娥和庵中其他的尼姑们却有些禁受不起,还需要让这些人离开,或者布下法阵,隔绝影响。
正好这会儿裴娥也是饿了,小姑娘就算有林晓真元法力的滋养,也还是需要吃饭的,从早上吃过早餐之后,到了如今来到恒山做客,时间也到了正午时分,林晓一说,两位大师都是笑了,急忙找来庵中的弟子,带着小姑娘去斋堂就餐。庵中虽然主张清修,但是在饮食上并没有走苦修士的路子,而且因为无相庵也是恒山佛门最大的地主,门下也有无数的土地佃户存在,所以饮食上虽然没有什么肉食,可是营养上却一点不差,而且小姑娘只有四岁,食用庵中精心调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