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之玄门正宗-第2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傀儡陆续有一次点过九宫盘上的其他位置,敞厅内以及晶石都没有其他反应,正当李玄霸倍感失望的时候,傀儡点中了最后一个位置,这个位置如果按照八卦方位计算的话,属于坤位,而这一下,也给林晓和李玄霸带来了惊喜:只听到一片轧轧声想过之后,位于敞厅正中间的石床竟然转动了九十度,露出了地面上一个与石床同宽的地道入口。
这一回,李玄霸倒是不敢让傀儡继续下去了,地道的出现就意味着其中必定有密室,而只有有密室的存在,就会有禁制,而禁制却是李玄霸不懂的东西,别看一路上的禁制都是李玄霸负责破解,但是那是因为有林晓的指点,李玄霸只是一个工具人,但是如今只有一个傀儡在内,李玄霸可是不敢保证自己还能应付得了。
“孙儿莫急,你操纵着傀儡到门口看一看,师祖觉得阻挡外物进出的禁制,应当在门口那里有开关的机关,要不然很多东西也是送不进去的。”林晓并没有讲太多,很多远古时代的秘闻,也不过是从书上看来的,毕竟没有真的经历过。书上倒是说了,远古时代的巫门也是使用了很多的精怪乃至其他不同种族作为奴隶或者侍从,虽然这里的禁制大多是针对血脉法力而来,但是那些精怪侍从、奴隶就一定不能接触吗?就比如采摘果树的活计,肯定不是巫门的主人们愿意亲手进行的,所以这里边一定有开闭禁制的机关。
林晓的猜测也是有根据的,事实上也相距不远,无论哪个时代,身为上位者都不会亲手去做一些所谓的“贱役”,就像这里的果树一样,果树上的禁制一个是防止果实成熟后跌落,另一个不外乎就是防止奴隶们偷偷采摘罢了。
敞厅的门口的确有一个机关,那是一块一边略微凸起的石板,傀儡走过去轻轻按下,不仅门口两颗仙桃树上的禁制消散了,就连敞厅外边的禁制也消散了,反而是石床回到了原来的位置,并且在石床边上升起了一圈无形的隔膜,似乎直接将石床与敞厅分割成了两个世界。
仙桃树上的禁制消失,一股浓厚的桃香随即就传到了后园,林晓眉头一皱,两只大袖连连挥动,将枝头上摇摇欲坠的仙桃都收了起来,虽然没有来得及细数,但是估计也有三百个之多。
不过此时不是品尝仙桃的时候,刚才李玄霸摘下了一个,虽然香味也是惊人,不过有了准备的林晓还是能将香味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但是这会儿,林晓可是做不到了。近乎三百个仙桃一起暴露在空气中,随即林晓就感觉到远处出现了淅淅索索的声音,好像是有什么东西爬行。随即神识一扫,林晓就发现了一群身体赤红,形如蜥蜴的小怪兽从园林的前方顺着石板路涌了过来。
林晓不敢怠慢,急忙带着李玄霸闪进了敞厅,然后顺手按下了石板,将原来的禁制再次恢复。然后和李玄霸一起,就看到近乎无穷无尽的赤红蜥蜴来到了敞厅之外,井然有序地围着敞厅趴下,形成了了一个巨大的包围。不久之后,成群结队的蜥蜴间再次发生波动,好像一只无形的大手顺着石板路将排列整齐的蜥蜴从中间分开,形成了一条整齐的通道,而顺着通道过来的却是一头比先来的蜥蜴大了足有三倍的身体颜色更为炽烈的大蜥蜴。
只不过,这头蜥蜴看起来更像是一头只能在地上行走的地龙,每一步迈出,都好像挟带着无穷大力,踩在石板路上轰轰作响。
()蜀山之玄门正宗
第369章 264赤帝别宫
敞厅外的禁制虽然能隔绝内外,但并不能隔绝外边的声响和气息,同样也不能阻隔神识,只不过这种阻隔是单方向的,敞厅内部的气息,刚才林晓都没有能够突破,相信远处走来的这头巨大的蜥蜴也没有这个本事。
所以林晓只是安静地看着这头大家伙走了过来,却没有说话。其实林晓也在琢磨,此前在后方宫门处可是没有发现这些家伙的痕迹,说明这些蜥蜴至少是不能离开一定范围活动的,那么即使无数年下来,这些蜥蜴的数量也一定有限,而这里出现的,也应当是绝大多数了,要是万一真的需要出手,虽然棘手一些,倒也不是不能取胜,唯独那头大家伙,一时间还真有点摸不透。
重新打开石床下的地道口,林晓和李玄霸发现,地道里的台阶距离地面倒是不高,如果是林晓和李玄霸踩到上边,还真不起眼,但是如果换了石床一般高大的先天神族,却是一个问题,因为即使入口与石床大小相差无几,可是又如何能走到地道中呢?难道不怕磕到脑袋吗?
尽管有不少的疑问,林晓还是拉着李玄霸跳了进去,随着两人的重量压在了台阶上,这截台阶竟然缓缓地开始下沉,当石阶缓缓地下沉了三丈之后,原本石床下黑漓漓的地道在上方晶石的反光下,露出了真容:根本不是在上方看到的那种倾斜向下的地道,反而是一座深黑色的同样如同晶石一样材质的石龛,只不过这座石龛里并没有神像,有的只是一朵漆黑的晶莹的莲花。
晶石莲花的莲台正中央是一个十字形的缝隙,面对着林晓和李玄霸站立的石阶方向的两边长而狭窄,并且逐渐收束到一起,显得越来越尖锐;左右两边比较短而厚重,看起来如同一个金文的“山”字——如果没有猜错的话,这个裂隙,应当是一个供钥匙插入的锁孔。只是这钥匙,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呢?
李玄霸可没有林晓想的那么多,看到莲台上的裂隙,第一时间就将腰间的宝剑抽了出来,天光映衬下,这柄长剑显出了迷离的银色光芒。李玄霸一个健步跳到莲台跟前,手一举,就把长剑顺着裂隙插了下去——严丝合缝!
随着长剑插入,莲台底部响起了“噌”的一声轻音,随即莲台也缓缓开始转动,眼前黑漓漓的石龛从莲花后方向两边裂开,露出了一道宽有五丈多的通道,这条通道在林晓和李玄霸眼中,迤逦向下方延伸了不知道有多远,并且不时地就有一两团红色的光芒在前方闪动。
林晓二人还没有动身,就听到了上方敞厅外,传来了一声充满了王者威严的长吟,随后敞厅外红光大作,而敞厅里的空气似乎也炽热了许多。
“大约是那头体型巨大的地龙发威了吧。不管他,我们走,去见识见识这地道里的秘密。”林晓拍了拍李玄霸的肩膀,让李玄霸将长剑从莲台上拔出,随后两人没入了莲台后的地道,而地道打开的大门也缓缓合拢。
地道中总是每个一段距离,就会有一团红光闪动,虽然地道的材质都是那种黑色晶石,但这种黑色的晶石并不会吸收光线,反而更能令地道中的光线更加的柔和,布满了整个没有大团红光的地方。
虽然红色的光芒不是那种最令人舒适的光线,甚至还能挑起一种焦躁的情绪,但是不管是林晓还是李玄霸,都没有收到影响,尤其是看来道行最弱的李玄霸,本来修行的兵家功法,按说是最容易被外在环境变化影响自身情绪的,但是李玄霸到了这里,竟然有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在红光的映照下,只是觉得浑身上下暖洋洋的,好像在泡温泉一样的舒服。
地道再长,也有尽头。
以林晓和李玄霸的脚力,不使用遁光,只是用寻常的步子来赶路,走完这处地道也不过就是半个时辰。地道的尽头,是一座拥有三座大门的地宫样的建筑,相距十丈左右的三座大门的每一扇两侧都各有两根粗大的立柱,每根立柱上都镶嵌着一块硕大的火焰状的红色晶石,,晶石上放射着金红色的光芒,就好像真的在燃烧。
林晓和李玄霸站在地宫之前,发现这座地宫的大门极为高大,与之相比,自己和李玄霸就好像两只小巧的宠兽。虽然知道这是主人为了彰显自己的地位和威严,往往都会将殿宇建造的远超实际需要,还是摇了摇头,浪费啊,真的是很浪费,因为林晓这时已经发现,包括这座地宫和自己一路过来的地道,不说那些黑色晶石样的材料,就是地道中的那一团团的红光就足有一百零八个,若是再加上地宫门口的六根石柱上的火焰晶石,这些只有地底岩浆中才能采集到的地火菁英,竟然是当做了照明的工具,可见这座地宫的主人有多么奢侈。
三座大门正中间一座并没有关死,留着一道足有数尺宽的缝隙,说是缝隙,即使体型比林晓二人再大上两三圈的壮汉,也是能轻松通过的。来到门口,林晓起手掐诀,无数符箓化作弹丸打在门上,弹进门中,随意地撞击跳动,但除了弹丸发出的清脆的撞击声,并没有任何的动静发出。
林晓这才放心地带着李玄霸跳上那道高有八尺的地宫门槛,然后虚悬在这个高度,走进了这座敞开的大门。
大门内很宽广,与真正的宫殿布置并无两样,只是正中的丹樨上并没有龙椅,只有两座兀立的石台,其中一座上还摆放着一座巨大的石椁,而另一边却在石台前方斜斜地依靠着一个巨大的身影。
地宫很宽广,也没有多少光亮,要不是地宫门口处打开的缝隙中透入的红光,林晓和李玄霸连门内是个什么样子都看不清楚。五龙轮再一次显现了奇功,五头火龙衔着一只栲栳的火轮高悬在林晓头顶三尺处,青、红、金三色光芒将偌大的地宫照得十分明亮。
这时候,林晓和李玄霸才清楚地看到,地宫中央的丹樨上,的确是有一具庞大的身躯,依靠着其中的一座石台,而这具身躯上,竟然插着四五件长大的兵器!
看到这种情况,加上此前遇到的修罗场一样的情形,林晓开始自动脑补:看这座地宫,还有丹樨上的石椁,说明这里应当是主人为自己准备的埋骨之处,只不过突然遇到敌人偷袭,一开始主人肯定是落入下风,要不然也不会让后门处的将士全军战死,宫人们也遭受侮辱后杀死,但是主人一定是绝强的大能,虽然落入下风,但是肯定是最后将来犯之敌全部赶走,甚至斩杀干净,最后才来到这座地宫,准备自行爬入给自己准备的石椁待死,可是重伤之下,到了石椁之前,却再也没有力气,只是依靠着石台闭上了双眼。
嗯嗯嗯,应当就是这样。
林晓很兴奋,因为如果林晓要是判断的没错,这里就是火神赤帝的别宫,能出现在这里的身影,虽然不会是火神本身,也应当是赤帝的子孙,虽然没有在史书上看到有赤帝战死的消息,但是林晓在《诸天寰宇录》上可是看到过,自家师兄玄都法师记载过的一条消息:天帝太一与紫光天后陨落之后,同样太阳星出身的妖帝帝俊与巫门发生了激烈的冲突,而赤帝别宫也受到了地面上的妖族与不满赤帝的其他先天神族的攻击,而攻击的结果是赤帝别宫消失在了原来的位置,而参战的双方后来都没有了消息。
那么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这座庞大的地下的宫宇建筑,就应当是当年失踪的赤帝别宫,而这里战死的身影,就应当是这座赤帝别宫的主人,即使不是当代的赤帝,也应当是赤帝的嫡系子孙。因为《诸天寰宇录》上虽然语焉不详,但是赤帝别宫的主人,还是很清楚的属于赤帝,但是既然是别宫,那么主持这里的只有赤帝最信任的人,并且能在别宫后园给自己建造地宫的,必定是赤帝自己的子孙!
只不过林晓同样在意的是,到底是哪个赤帝子孙,竟然敢在别宫里建造这种地宫呢?是为了什么?不过,答案就在眼前。
不过,林晓还是很小心的,虽然感觉中,这具身体没有了任何的气息,但是可不敢保证人家没有留下后手,丹樨上下难免有一些歹毒的禁制或者埋伏。
还是先让傀儡上吧。
李玄霸操纵者傀儡,小心翼翼地走到了斜倚石台的身体旁边,从傀儡的眼中,能看到这具身体面容依然完整,不像是后门处的将士们只剩下了白骨,这具身体不仅面目宛然,就连脸上的胡须、眉毛都完好无损,即使无数岁月过去,依旧栩栩如生,好像声音大一些,就能把人唤醒一样。
()蜀山之玄门正宗
第370章 265赤帝别宫2
从相貌上看,这人虽然脸上满是血污,无数岁月过去,却依然显得气质儒雅,五缕长髯垂在颌下,尽管有些参差不齐,就不乏焦灼卷曲,但是依旧能想象到当年的风采。
隔空给傀儡输入了更多的法力真元之后吧,这傀儡真的好像一棵树一样,变得瘦高瘦高,近乎比石椁高出许多,才停了下来,而林晓这才发现,两座石台上的石椁只有一具是打开的,上面的盖子落到了石台之后,被宽大的石台挡住,自己和李玄霸站在正面没有看到,而这具打开的石椁中,是空荡荡的,没有东西,看来,这具空石椁,应当是石台下依靠的这人为自己准备的,那么,另一座石台上的石椁会不会已经有主了呢?
凑到另一座石台旁边,果然,这座石台上的石椁一头有字,上边用玉书神字书写着“后嬇”二字,看到这里,林晓倒是能够猜到这里斜倚在石台上的人是谁了,《世本·帝系》中记载,这位“后嬇”又名“女嬇”,乃是黄帝之后帝喾时代南方火正重黎之地吴回之子陆终的妻子,重黎为火正,被尊称为火神,后人多以“祝融氏”名之,其弟吴回后来继任火正,后来传给陆终——这是林晓在现代社会读到的历史记载。
蜀山世界很多时候的历史也是与现代社会相似,只不过越是远久的记载,就越是相似,但是距现今越近,却变得有些面目全非起来,就好比现代社会的历史上,东汉帝国就在黄巾之乱不久之后,就结束,代之以三国时代,而这里东汉帝国却得以浴火重生,竟然没有了三国两晋南北朝,只有大汉帝国之下各个异姓王的统治。
而如今眼前的一幕,让林晓再次感受到了仙侠世界的深深鄙视——现代社会传下楚国六姓后人的陆终竟然是战死在了这南岳衡山的地宫当中。这可是找谁去说理呢?
尤其是站在陆终的遗体跟前,看着他身上到处斑驳的衣甲,几乎就没有一片甲叶上没有伤痕,不是被扎出一个个的大小窟窿,就是遍布刀痕剑痕,而陆终遗体正面胸腹之间和大腿上甚至还有四杆长兵深深地插进来身体,大腿上的一杆长矛在腿后还露出了足有一尺多长的矛头,绕过陆终的身体,林晓赫然发现,陆终的背后竟然还镶嵌着一柄利斧,多半个斧刃没入了身躯,似乎差一点就能将上半个后背切成两段。
只不过林晓并没有在陆终这具遗体身下发现有血迹的存在,最大的可能就是陆终在回到地宫之前,一身的鲜血就已经近乎流干,只是拼着最后一口气,才来到石台上,最终将给自己准备的石椁的盖子掀开之后,就再也坚持不住,最后坐倒在石台旁就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打开盖子的石椁中空空荡荡,什么也没有,看来当年事发突然,陆终并没有给自己准备好随葬的物品,林晓叹了口气,伸手将插在陆终身上的四杆长矛和那一柄利斧一一拔了下来,又将陆终身上的甲胄也脱了下来,放到一边,双手将陆终长大的身躯捧了起来,轻轻放到石椁里,再把那一身残破的甲胄摆放到陆终脚下,最后深鞠一躬,将石椁的盖子盖好。
别看你生前权势滔天,继任了人间火正之位,不也是一朝变故,身死魂灭吗?
不是林晓不贪心,按说陆终身上的甲胄,毋庸置疑的也是那个时代品质做好的甲胄,不论是材料,还是打造的手法,都是一时翘楚,只不过这一身甲胄实在够残破,不说陆终身上被扎了四个透明的窟窿,就是从正面看最完好的头盔,当林晓从陆终头上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