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佞臣啊-第3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多了王林和陆高的背书,这位禁军的头领更加有底气了。
直接声音洪亮的道:“末将领命!”
三个人点点头,而后就直奔御书房去了。
这件事情他们是可以直接替武昭拒绝,但是这件事情本身,武昭必须要知道才行。
三个人一路来到御书房,皇宫的大门已经落锁了。
一番的通报之后,孙伴伴亲自出来迎接林敦信三个人了。
“三位大人请跟老奴这边走,陛下一直都在等着三位大人呢。”孙伴伴一边说,一边在前面引路。
眼见三个大人的脸色都非常的凝重,孙伴伴也知道定然是出了大事情了。
这脚下的脚步,也不由得加快了一些。
很快林敦信三个人就被孙伴伴带到了御书房。
将人送到御书房之后,孙伴伴就主动退出了。
退出门口之后,孙伴伴也对守在门口的两个小太监招了招手。
两个小太监立刻靠了过来。
“你们两个在门外伺候着,但是要记得该听的听,不该听的不要听。
要是今日三位大人与陛下的谈话,让我知道有一丝一毫是从宫里面传出来的。
我就要了你们两个的小名。”
两个小太监听了孙伴伴的威胁,连忙道:“干爷爷放心,我们两个知道该怎么做的。”
警告了这两个小太监之后,孙伴伴也下去亲自去巡查一下皇宫当中的防御了。
皇宫当中的防御虽然是禁军在做,但是负责巡防的一直都是孙伴伴。
御书房当中,武昭听了林敦信说的西域那边的意见,也是一脸铁青。
“西域当真是敢想,他是当朕是昏君,还是觉得我武朝没有跟他决死的决心!”武昭语气森冷的说道。
林敦信连忙在一旁劝慰说道:
“陛下息怒,驿站那边,老臣三个已经命令禁军死守了。
只要那个罗汉敢离开驿站一步,禁军就必然会狙杀对方。
明天一早,禁军就会送他离开丰京。”
武昭点点头道:“这件事情,三位爱卿做的对。等下我就跟禁军下令,让他们直接现在就把人给我撵出去。”
连夜把使者撵走,这个其实已经算是一种非常大的羞辱了。
对于交战的双方来说,这绝对不是一个好苗头。
由此也可见,武昭对这件事情是真的非常的生气了。
说完武昭直接招呼外面守着的小太监。
小太监听到声音,立刻进来等候武昭的命令。
“立刻命令禁军都统,点起人马前往驿站,将西域来的使者,立刻驱逐出丰京,一刻不得有误!”
说完之后,武昭就将自己手边的一块令玉,扔给了小太监。
小太监连忙双手接住。
小太监倒推出御书房之后,就立刻施展身法去找禁军都统了。
武昭陛下生气了,那这件事情,就谁都不敢耽误了。
谁耽误这件事情,谁就人头落地。
等那小太监离开之后,林敦信才说出了自己的担忧:“陛下,老臣担心,此事西域可能已经散播很久了。
恐怕丰京当中,已经有不少人知道,西域提出的条件是什么了。
此事老奴觉得陛下还是应当提早拿个主意才是。”
武昭听了林敦信的话,直接冷冷的说道:“此事没有什么好商议的。
明日早朝凡是敢提这件事情的人,全部以谋逆罪斩了。”
林敦信听了武昭的决定,犹豫一下,道:“陛下,这件事情陛下快刀斩乱麻,老臣觉得可行。
但是陛下天下的悠悠之口,恐怕不是快刀斩乱麻能够解决的。
如果西域也把这件事情,在贺州等地散播的话。
老臣还是担心,那些不明就里的百姓,会闹起来。
真的闹起来的话,事情恐怕会朝着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方向发展。”
这件事情的危害,林敦信他们三个人看的明白。
可是那是因为林敦信他们三个,都是真正的读书人。
他们一直都在朝中为官,他们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对朝廷好,什么是真正的丧权辱国。
但是天下的悠悠百姓,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看清楚这里面的门道。
可能在他们看来,只要不打仗了,那就是好事。
打仗的话,那就不是什么好事。
同时不打仗了,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他们的家人不用去服徭役和兵役了,就是不用死人了。
然后他们也能获得更多的口粮了。
除此之外,西域还答应了他们那么多的条件。
他们可以获得那些佛国的供奉,他们如果愿意的话,还可以直接去那边定居。
总之好处多到他们无法想象。
而想要完成这一切就只是需要,把宁辰一个人送到西域去就行了。
在他们的眼中,这样一桩交易是非常划算的一桩交易。
朝廷如果不同意的话,那就是朝廷没有把他们的生死放在眼中了。
这样一来的话,他们难免会对朝廷心生不满。
最终事情会朝着那个方向演变,林敦信也不敢说。
不仅仅是林敦信不敢说,武昭也不敢说接下来事情会如何的发展。
毕竟这一次所有的计谋,一看就是出自大智菩萨之手。
大智菩萨可不是打那种没准备之仗的人。
说不定现在这些消息,就已经在武朝范围内,到处了流传了。
如果再加上武昭连夜把不动法阿罗汉驱逐,到时候再煽风点火,火上浇油,事情可能会变得更糟。
第411章 民心所向【上】
林敦信的话,让武昭短暂的思考了片刻。
不过最终武昭依然不打算收回自己的命令,还是坚持连夜驱逐这个不动法阿罗汉。
至于民意如何,武昭相信武朝民众大部分还是理智的。
当然预案武昭也是要做的。
武昭让人去请了孔祭酒过来。
之所以请孔祭酒,是因为孔祭酒现在依然还是国子监最大的领导。
而国子监在武朝的所有州府,都是设立有各级的学宫的。
这些学宫当中的学生,都是开智明事理的。
只需要把这其中厉害关系,给他们讲明,到时候由这些读书人来给大众普及这里面的厉害关系。
影响力自然会大幅度的降低。
普罗大众既然能被大智菩萨忽悠,那武昭自然能用儒家学子的影响力,把他们给矫正过来。
孔祭酒听了武昭的安排,自然是没有异议的。
同时孔祭酒还主动表态,他会联系云山书院,让云山书院一起派人来去做这件事情。
有云山书院背书,武昭就更加的安心了。
国子监在民间的影响力,就相当于普通985,就是很多人听到这个名字,可能根本就不知道他是一所重点大学。
云山书院,那就相当于清北。
不管是否了解的人,听到名字就知道这是最顶级的学府。
虽然现在经过宁辰的努力,国子监已经变成了重点985,可是与清北比起来,依然名声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如果云山书院愿意替宁辰背书,那大智菩萨散播谣言的影响力,必然会大幅度的下降。
舆论上的事情解决了,接下来就是看明日朝堂之上百官的反应了。
同时这件事情,武昭也会直接跟宁辰说一下,让宁辰心中有个准备。
当天晚上武昭就在小群里面,把事情跟宁辰说了一下。
同时也把自己这边的应对给宁辰说了一下。
“小昭你这太冲动了,连夜把人撵出去,要是半路上碰到给劫道的,人死在我们武朝的地盘上,也是一件麻烦不是。”宁辰语带调侃的说道。
武昭冷冷道:“他只要不死在丰京城当中,他死在外面就跟我没有关系了。”
宁辰听了武昭的话,不由得心头一跳:“小昭你不会发的派人去刺杀他了吧。”
“没有。”武昭干脆的回应道。
这个答案其实不出乎宁辰预料。
武昭是一个理智且睿智的帝王,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这样的底线,不管武昭多愤怒,武昭应该都会克制住的。
只是武昭刚刚说的话杀气重了点,宁辰才会有此一问。
严肃之后,宁辰也语气轻松的问道:“小昭你说实话,林敦信他们说出西域开出的那些条件的时候,你有没有一丝动心。”
武昭冷哼一声道:“你觉得我是那种昏君吗?”
宁辰听出武昭生气了,连忙道:“小昭你肯定不是昏君,我就是想说不定我过去之后,能把整个西域都忽悠过来也说不定呢?”
武昭直接语气严肃的制止了宁辰这种想法:“西域最会蛊惑人心。
如果你当真去了他们的地盘,你觉得你有几分把握,能让自己保持本心。”
不等宁辰回答,武昭就继续道:“就算你有把握保持本心,我也不能用整个朝廷,乃至整个人族的命运去做赌注。”
宁辰语气轻松的道:“小昭你不说我都不知道,我现在都这么重要了,都关乎人族未来的前途命运了。”
对宁辰这种自我炫耀,武昭直接选择了无视。
不过武昭还是提醒宁辰,一定要做好安抚民众的准备。
贺州以内还好说,如果贺州的人率先反抗的话,那对贺州整体的防御可是非常不利的。
“我会跟曹刑说一下的,让他抓一下精神文明建设的。”宁辰随口敷衍的说道。
说宁辰肯定是会说的。
不过说时候宁辰其实并不希望,这种事情抓一下精神文明建设就能解决。
宁辰希望最好大家闹起来,这样自己就可以说服自己,离开贺州去找个地方突破三品去了。
……
第二日一早,武昭按时来到朝堂之上。
坐在龙椅之上的武昭,目光扫过朝下的文武百官。
所有人的表情,都尽入武昭眼底。
从下面不少人的表情,武昭就已经知晓,昨天发生的事情,他们大部分人都已经知晓了。
武昭现在就等着看,看谁会做那个出头鸟。
如果当真有人敢提议,赞同西域的求和条件。
武昭手中的屠刀,绝对会毫不犹豫的落下去。
一些小事情,武昭可以选择退让。
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武昭是绝对不会客气和手软的。
一场早朝下来,全程竟然没有一人提起西域求和的事情。
显然在这个问题上,大家都是非常克制的。
或者说,他们都在等待着一个契机,一个可以把这个事情,拿到台面上来说的契机。
在这件事情上,武昭当然也不急了。
武昭又不是那种嗜杀的君王。
如果朝堂之上当真能上下一心,那武昭自然更是乐见。
在早朝的同时,宁辰也把曹刑叫了过来。
把西域求和这个事情,跟曹刑说了一下。
曹刑听了西域求和的要求,直接拍案而起,怒道:“西域还真是打的一手好算盘,他是当我们武朝都是软骨头吗。
而且他们现在是不清楚,究竟谁才是被打的那一方吗。
竟然敢提出这样的要求。”
宁辰一边把曹刑拉着坐下来,一边说道:“曹大人不用这么紧张,咱们的陛下不是非常明智的拒绝了这个要求吗。
而且就连西域的使者,都被咱们陛下,给连夜撵出丰京了。
咱们现在要讨论的是,接下来民意这个问题。
西域既然出了这招,那肯定会有对应的后续计划。
大智菩萨,不会下这样的闲棋的。”
曹刑点点头沉凝的点点头:“不错,大智菩萨绝对会猜到朝廷的态度。
既然朝廷这条路走不通,他就一定会挑拨民意。”
分析完曹刑还不忘嘲讽西域一波:“蛊惑人心这是西域的拿手好戏了。”
嘲讽之后,曹刑向宁辰保证道:“冠军公这件事情你放心,民意这方面我现在就去抓。贺州绝对不会出现任何反对的声音。”
宁辰拉住急着要走的曹刑说道:“曹大人我这话还没说完呢,你这么急着走干什么?”
曹刑转身询问:“冠军公还有什么吩咐。”
宁辰将心中早就想好的措词说了出来:“我是想说这件事情,毕竟现在还八字没一撇呢。
我们现在就搞大强度的施压,即劳民伤财,同时又显得我们不信任大家。
所以我想着说这种事情,等出现苗头的实话,我们再打压一下就行。
万一要是连苗头都没有,我们就胡乱猜忌的搞,岂不是寒了大家拳拳之心。”
曹刑听了宁辰的话,不住的点头:“冠军公所言极是。”
说完曹刑还不忘由衷的奉承一句:“冠军公这等体恤民意之心,绝对值得朝中的每一个人好好的学习。”
宁辰一边摆手一边谦虚的说道:“曹大人言重了,我只是想着大家好不容易安居乐业,能不打扰就尽量不要打扰大家。”
一番的客套与反客套之后,宁辰才将曹刑送出了自己的府邸。
跟曹刑的那些当然是说辞了,宁辰主要还是希望给自己找一个合理的理由,离开百家去找个地方突破去。
……
五日时间过去。
事情已经在民间彻底的发酵了。
而这一日的早朝也终于有人,主动上奏了这件事情。
不过上奏并非是以个人的名义,而是用为民请愿的方式。
虽然事情还是一个事情,可是因为换了一个方式。
那结果就不一样了。
现在用为民请愿的方式向陛下上奏,砍头就肯定能免了。
总不能为民请愿的人,反而被砍头了。
这要是传出去的话,民意肯定就炸锅了。
由此可见在这个讳莫如深的严重问题上。
这些大臣们,还是非常小心,如履薄冰的。
其实这种事情也好理解,能够出现在朝堂之上的,真的没有几个蠢货。
就算是有蠢货,在武朝上任的这五年,也早就被清理的差不多了。
何况这种两国交战之事,谁都知道,一个弄不好就会被冠以里通外国之罪。
这可是要掉脑袋,甚至会满门抄斩的重罪。
在这样的问题上,谁不得小心一点。
武昭听完了下面这个礼部大臣的话,并没有立刻回应,而是先环顾了满朝文武,而后开口问道:“此事诸位爱卿有什么看法。”
看法?
看法当然是有了。
不过你都没有说赦免大家无罪,谁敢直接说看法。
万一要是被抓住一个由头直接砍了脑袋,那太不划算了。
王林可不会在乎这个。
毕竟王林本来就是站宁辰的。
“陛下,这分明就是西域提出的分裂我武朝的毒计。
臣以为,这件事情必须坚决予以反对。
甚至我们应当直接对西域再次发动攻击,直接扼杀他们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才是。”
王林觉得转移注意力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跟西域再次开战。
当然战争的规模不需要大,只需要一场局部的战斗就好了。
比如说再次抢占一座西域的佛国。
这样让大家看到,优势完全在武朝的话。
那民意自然会知道,西域提出的要求有多么的不合理了。
王林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之后,满朝文武皆不说话了。
并不是他们赞同了王林的提议,而是他们要等武昭赦免他们无罪。
“陛下,此事事关重大,老臣以为,应当赦免大家无罪畅所欲言从是。”林敦信等了片刻,站出来说道。
武昭沉吟一下点点头道:“好,今日在朝堂之上,不管说什么,都不会因言获罪。”
有了武昭这样的保证,那大家就直接火力全开,开始对着王林各种输出了。
其实输出的观点也不是什么高明的观点。
主要还是集中在劳民伤财了。
还有集中在民众已经疲劳了。
再有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