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佞臣啊-第1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太监念完了圣旨,跪在地上的八百府卫军,全部眸光锃亮。
这个圣旨,不是他们提前知道的。
也不是他们提前排练过的。
所以这个对他们来说,这才是真正的惊喜。
“虎威军接旨!”
东宁都尉代表武朝所有虎威军接旨。
都尉双手接过了圣旨,转身看着自己身后的那些府卫军将士。
直接将圣旨高高举起,口中大声的喊道:“虎威!虎威!虎威!”
这一次除了李子秋以外,剩下的800虎威军,全部用出自己最大的力量,吼出了虎威两个字。
王林在那里,看着激动的真的是老泪纵横。
“府卫军从今日起变成虎威军,将开启它新的辉煌了。宁大人谢谢你,谢谢你!”王林激动到颤抖的向宁辰道谢。
“兵相咱们是一家人,不用这么客气。”
毕竟赞成之前对王林消息封锁了,所以这个时候,还是要摆出一家人的样子来的。
皇帝的赏赐结束了,接下来就是武昭的赏赐了。
武昭的赏赐就质朴多了。
除了银子奖励以外,就是设宴款待了。
当然普通士兵和李子秋吃饭肯定是不在一个地方的。
何况大家还等着李子秋,讲一下究竟是如何以八百破一万匪军的。
不管对方是否是匪军,就一万这个数字,那都是非常吓人的。
区区千人就破了万人大军,这绝对是一个堪称经典的战例。
李子秋倒是没有向众人隐瞒什么。
只是如实的把自己一系列的操作,给文武百官说了一番。
当然李子秋自己的内心戏,那是一点没说的。
林敦信听完了李子秋的讲述,不由得连连点头:“兵家果然是国家鼎盛之基石。这样虚虚实实,完全让敌人无法摸清自己的底细。仗还没有开打,他们就已经自乱阵脚了。”
说完林敦信又是感慨了一句:“兵者果然是诡道也,开创兵家之人,当真是绝世大才!”
宁辰美滋滋的替孙子,接受了异世界政相林敦信的夸奖。
林敦信感慨了一番之后,又对李子秋问道:“李学正当时是如何得知匪军会有一万,而我们这边又要增灶一千的呢?”
别管李子秋之前是不是兵家学正,总之现在是坐实了,他兵家学正的位置了。
宁辰在一旁听着李子秋侃侃而谈,看着林敦信他们频频点头,就觉得好笑。
以宁辰对李子秋的了解,他根本就不可能知道匪军有一万。
至于增灶一千,那完全是李子秋自己的哲学。
反正也没有一万援军,不妨多挖一点。
当然事实上,也跟宁辰猜测的一样。
李子秋当时就是这么想的。
可是堂堂李学政也是要脸面的。
所以在解释这个事情的时候,李子秋还是说的非常深邃而有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的。
总之就是一句话,兵家就是给了我这样玄妙的灵感,兵家就是牛逼。具体你问我为啥会知道这么多,这都是兵家的锅!
这就跟成功学大师讲课一样的道理,你信不信都无所谓。
反正我是相信的,而且我都已经成功了。
你信不信也必须得相信了。
一场宴会结束。
众人也都各自的散了。
东宁府府卫军,已经全部启程回东宁府城了。
王林还要继续忙着府卫军整合的事情。
同时这一次武昭亲自来午门外迎接,同时顺帝赐名【虎威】。
这两个事情,王林都是要好好的宣传,大选特选的。
这都是给虎威军长脸的事情。
必须要让全天下的虎威军,全部与有荣焉才行。
培养宁辰说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宁辰这边的话,则是跟李子秋一起回到了国子监。
这么晚宁辰来国子监,当然不是为了办公。
宁辰可是一个白天都不怎么来国子监的人。
这么晚过来,是因为李子秋在宴会结束的时候,特意传音给自己。
到了百家学院的办公场所,宁辰倒了一下水壶,发现水壶都是空的。
李子秋倒是很懂事,毕竟以后是要跟宁辰好好混的。
李子秋直接一个无中生有,弄了一壶滚烫的热茶出来。
宁辰倒了一杯,仔细看了看,又闻了闻,并没有察觉到什么异常来。
宁辰必须得承认,儒家这手段,就是花里胡哨。
当然宁辰现在也清楚了,儒家的这些能力。
都是要付出相应的代价的,只是有的代价大,有的代价比较小。
比如凭空变出一壶茶,这个代价就不大。
最多就是李子秋白读几页书,不会产生浩然正气而已。
“说吧,你特意让我来什么事?”宁辰对李子秋问道。
李子秋道:“院首,可知道定军诗的事情。”
第151章 定军诗的作用
定军诗?
这个名词,宁辰还真是第一次听。
但是作诗,宁辰就没怕过谁。
“放心,我记性还没那么差,我还记得欠你一首得胜诗。我现在就还你。”宁辰语调轻松的对李子秋说道。
别的不说,就看李子秋,给自己送了八万多声望点,这个诗也……必须不能送。
为啥不能送。
因为宁辰发现,定军诗竟然触发了事件。
【事件选择】
【一,你主动做定军诗,获得【忠】100点,其后获得所有与事件相关评价,将会自动转为对应声望点。】
【二,你推辞做定军诗,获得【佞】100点,其后获得所有与事件相关评价,将会自动转为对应声望点】
虽然失去了一个装逼的机会,但是眼看着到手的声望点,那真的是不拿白不拿。
这一次的事件,那妥妥是白送。
而且是宁辰完全可以控制的那种。
我自己不作诗,谁还能逼我不成。
况且如果真的想装这个逼,等结算之后,看我如何装回来就是了。
“宁院首,现在不要说给我。如果院首可以的话,可再准备两首诗词或者文章。待为虎威军定军之时,再拿出来。”
本来宁辰还想着该用一个什么样的说辞,才能答应的事情遮掩过去。
没想到李子秋直接帮自己解决了。
宁辰觉得这李子秋真是自己的小福将。
宁辰主动岔开话题对李子秋问道:“定军诗是什么意思?”
“院首不知?”李子秋下意识的反问道。
宁辰黑着脸,根本不回答李子秋这个弱智问题。
自己要是知道是什么定军诗,还会问这么弱智的问题。
李子秋也意识到,自己问了一个完全多余的问题。
当即李子秋给宁辰解释道:“定军诗,并不单指诗词,文章也可以。
不过因为惯用诗词,因此得名定军诗。
定军诗同样属于儒道和武道的结合。
不过跟院首你之前的飞将军不同。
定军诗定的是一军的军魂、军威。
一首好的定军诗,可以提升一军的凝聚力。
甚至可以凝聚出诗魂,与之一起冲锋,直接增强战斗力。”
宁辰听明白了,所谓的定军诗,就是群体buff。
宁辰忽然想到了什么,对李子秋问道:“府卫军之前没有定军诗吗?”
李子秋答道:“之前是有的,不过现在府卫军,改称虎威军。
虽然只是改了名字,但实际上已经算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军了。
因此这个定军诗,必然是要重新写了。
而且这一次,给府卫军做定军诗,一定会引来争抢。
单院首莫担心,现在府卫军上下,都感念院首之恩。
所以院首你在人和上,是先天占据优势的。”
宁辰听李子秋说会有人争抢给府卫军做定军诗,这个宁辰还真的有些不解。
“做定军诗朝廷还给润笔费吗?”
李子秋解释道:“院首这跟钱没关系。虎威军已经用自己的一战,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再加上兵部现在推行的一系列,针对虎威军的改革。
只要是明眼人都看的出来,虎威军绝对会成为武朝的主力军。
成为主力军,那必然是要带着武朝的气运。
现在给虎威军做定军诗,那自然可以连带着沾一点武朝气运的光。
气运的作用,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对家族,都妙用无穷。
尤其是眼下,这个即将开启的大争之势。
多沾一点气运,那好处更大。
给虎威军做定军诗,就是一个最容易同时最直接,沾武朝气运光的好机会。”
顿了一下,李子秋道:“据我所知,这一次云山书院也会遣精通诗词的大儒,前来武朝为虎威军做定军诗。”
“云山书院也这么接地气了吗?”宁辰倒是没想到,云山书院这种儒生眼中的圣地,竟然也会来做这种事情。
李子秋道:“院首你以农道,帮武朝定九鼎。
不说九鼎沸腾,哪怕只有六鼎沸腾。
那就是泼天气运。
六鼎国运,沾一点点的光,那都是难以想象的气运数量。
而这个可是极有可能,会直接帮助书院催生一大批的儒生。
更有可能直接帮助两位院长,直升二品。
气运的妙用无穷。
趁着现在武朝,只有九鼎而无气运。
提前进行投资,算是双方的双赢。”
气运的妙用竟然这么多,宁辰倒是真的没有想到。
宁辰之前以为,气运最多就是让自己路上经常捡个钱什么的。
不过宁辰现在倒是也并不急着要什么气运。
武昭在宁辰身上下注,而宁辰以农道帮武朝定九鼎。
这本身就已经沾染了武朝的气运。
这么说吧,别人是沾光,宁辰是直接从九鼎抽成。
宁辰之所以问的这么清楚,纯粹是好奇,另外也是不想让李子秋看出来,自己打算放弃做定军诗这事。
“那为何这定军诗要做三首呢?”
李子秋解释道:“其实几首都可以。但是最好是三首。
因为一路军至少会分成左、中、右三军。
以三诗定三军,这事最佳的组合。
也是定军诗能够发挥出在案威力的组合。”
“行吧,我回去考虑一下。”宁辰听了李子秋的话,敷衍的答应了下来。
李子秋并没有深入的思考这事。
宁辰愿意思考定军诗这事就行。
忽然想到了什么,李子秋对宁辰道:“院首,创兵家的那位大能。
既然愿意把兵家并入百家学院,我想院首你一定跟他有联系的吧?”
宁辰反问道:“你有事?”
李子秋点点头:“院首,子秋想请你与创兵家的哪位大能说说。
看看是否继续完善兵家的路,我觉得我非常适合兵家。”
“你认真的?你真觉得你擅长兵家的路?”
李子秋认真点点头:“是的,院首,我觉得我非常适合走兵家。”
宁辰冷冷的道:“那可能是兵家对不起你,兵家觉得它不适合你。”
李子秋:╭(⊙o⊙)╮
“院首何出此言?我这一次带兵出越州,还不足以证明我适合兵家的路吗?”
宁辰严肃的对李子秋说道:“你这次属于瞎猫碰上死耗子,再加上你的对手太弱。
如果换成真正厉害的对手,你这招未必好用。
而且你走兵家,难免会带兵上战场。
到时候真的上了战场,就不是你一个人生死的问题了。”
宁辰觉得自己应该跟李子秋说明白。
之前不跟李子秋说明白。
是因为宁辰觉得,府卫军根本就没有上场的机会。
宁辰从来没有想过,事情会变成现在这样。
但是现在不同了,宁辰得跟李子秋说清楚。
万一以后李子秋还要继续带兵的话,那关系的可就不是李子秋一个人的生死了。
李子秋听了宁辰的话,低着头想了片刻,才抬起头对宁辰坚定的说道:“院首我还是想走兵家,我觉得兵者诡道也,与我非常的契合。”
宁辰见李子秋是铁了心要走兵家,也就没再继续劝说李子秋。
“既然你决定了,我也没什么可说的。
你说的事情,我会放出风声去。
哪位兵家大能能否听到,听到之后会不会按照你的希望来。
我也不能确定。”
李子秋道:“院首我明白的。”
宁辰起身准备离开国子监的时候,倒是想到了什么,对李子秋道:“你现在既然做了兵家学正,就该当起学正的责任。怎么教学生我不管,我只是希望你时刻想着,师者这两个字的重量就好。”
李子秋拱手行礼道:“院首放心,子秋明白,师者这两个字的意义。子秋绝对不会辜负,师者这两字的荣耀。”
宁辰点点头:“你明白就好。”
从百家学院办公的地方出来,宁辰正好碰到了行色匆匆的柳仲直。
想到了奏折的事情,宁辰拉住了柳仲直,道:“师兄,我跟你说个事情。”
柳仲直拱手道:“宁大人有什么要吩咐的。”
“师兄,我让朝廷那些人,以后凡是有需要我办理的事情。
如果找不到我的话,就把公文全部送到国子监来。
到时候师兄你帮我收一下,顺便帮我把里面的内容看一下。
看看那些是需要即刻办理的,那些是无需即刻办理的。
你帮我分类一下,省的耽误了公事。”
宁辰知道柳仲直是一个心中有公的人。
所以宁辰直接告诉柳仲直,这是为了公事。
因此柳仲直虽然是在皱眉,但最终还是答应下了宁辰交代自己的任务。
“师兄,李子秋接下来这一段时间,都会在国子监。你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就直接吩咐他就行了。”
柳仲直点点头:“我会的。”
“对了师兄,之前武昭不是让咱们在这一次恩科里面,先选人吗?师兄你看到有什么可用的人没有?如果有,同时又人品可靠的话。师兄你拟一个名单出来,我直接去找武昭要人。省的师兄你一个人这么忙碌。”
柳仲直,道:“我的确看中了这一届恩科当中的几个人。”
宁辰看柳仲直欲言又止的样子,道:“师兄你有什么,就跟我直说就好。对我师兄,不必有任何隐瞒。我相信师兄你都是一心为公,绝对不会有什么私心的。”
柳仲直,道:“既如此我就直说了。”
“我觉得遴选百家学院可用之人,当以双方皆有意才可以。
如果只是我们觉得此人可用,但他本身却不愿意来百家学院的话。
就算强让他来了,最终可能也不会起到什么正面作用。”
宁辰听明白柳仲直的意思了:“师兄你是打算,去邀请他们?”
柳仲直点点头,表示自己就是这个意思。
宁辰沉思了一下,道:“师兄你去邀请就不必了。如果师兄愿意看他们的意愿。就给他们下个帖子,看看他们愿不愿意过来就好。
我百家学院将来绝对不会缺人来。
自愿的原则我不反对,但是请他们大可不必。
我百家学院,还没有那么不堪。
至少我百家学院,现在已经有两条圣道可以走通。”
柳仲直一拱手,直接对宁辰行礼道:“请宁院首降罪,是我考虑不周了。”
宁辰把柳仲直扶起来:“师兄,咱们就不用这么客气了。
我说过了师兄你一心为公,你做的事情不会有错。
咱们两个看法不同,只是因为咱们所在的位置不同而已。
师兄到时候谁愿意来,谁不愿意来,谁是真心实意来。
师兄你自行判断就好。我想现在师兄已经体悟到了,法家的一些妙用了。”
柳仲直对宁辰知道法家的一些妙用一点都不意外。
在柳仲直的眼中,宁辰可是一个极其厉害的师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