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一黍-第2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方众人齐声遵命,黎淳继续说:“有熊国近来必然强攻圣兕谷,你等要做好防备,还要聚拢逃散兵士。”
“大祭司,永翠祠那边……”有下属欲言又止。
“大巫祝已经南下,不日将回返。”黎淳不想动摇人心,只得随便应付。
可这边还没说完,殿外就有一名永翠祠巫祝匆匆赶到,叫嚷道:“不好了!永翠祠被外敌所占,大巫祝陷入其中,已经多日没有现身了!”
此言一出,殿内众人惊呼不已,黎淳眼前一白,咬紧牙关不让自己昏厥过去,追问道:“你说大巫祝怎么了?她不是在南边巡视吗?”
那名巫祝两眼含泪道:“大巫祝抵达老爷山后,忽然遭遇赵黍分身阻挠,两方斗法一番。后来大巫祝发现这是赵黍声东击西之计,斩灭分身之后匆忙赶往永翠祠,结果在内中多日没有半点消息,我等在外施术,却无法打开结界!”
“赵黍!”黎淳厉声咆哮,只觉得胸口被人重重一拳,一口鲜血仰头喷出,旋即不省人事。
……
恍惚间,赵黍有所感应,仿佛是听到有人呼唤自己的名字。
可真灵随之大受震撼,南土山川万物呈现眼前,万千族类生死不绝,黎民百姓千万面孔,无以计数的心念、记忆、情感,一切喜怒哀乐,好像化作无边无际的滔天巨浪,试图淹没赵黍真灵。
赵黍试图凝守真灵,摒绝侵扰,然而这无穷无尽的天地万物、众生景象,清晰无碍地浮现眼前。飞禽搏击、蛇虫潜伏、猛兽扑杀,乃至于草木从萌芽长成大树,平原隆起化为山岳、雨水积聚化为江湖,各不相同却此起彼伏。
到后来,赵黍真灵所见,甚至超脱寻常之理,时而蛇化为龟、时而雀化为蛤,世间生灵物类不拘原身。甚至老枫化为羽人,朽麦化为蝴蝶,无情之物化为有情之类。贤女化为贞石,山蚯化为百合,有情之类又化为无情之物。
天地开辟、洪荒初定以来不知多少岁月的过去汇聚此时,而好似大树繁茂枝叶延伸的无尽未来,也在此刻昭显。
如此千变万化之象,足以使得胎仙尽催、真灵蒙尘,但赵黍就像是一面通透无瑕的镜子,照见一切事物,却没有留下一丝丝痕迹,不曾沉溺其中分毫。
赵黍明白,一切有为之法,此时皆是徒劳无功,唯有清静无为,可使真灵不昧,坦然面对诸般纷乱。
赵黍仿佛知晓古往今来一切,但好像转眼有全然忘却,真灵至此圆融无碍,胎仙浑成、与身合一。
此念了然,赵黍复归清明,放眼所见,置身一片上下皆碧的虚空中,面前一名绝色女子,赤裸无瑕,银白及踝的长发披散开来。
“经历生命的演变、见证灵魂的本质,彼此合二为一,这是成为神明不可或缺的步骤。”若木飘然言道。
“多谢指点。”赵黍拱手揖拜,此次他与若木推演法诀,自己也收益良多。
为了推演结化胎仙、炼就真形之功,若木向赵黍完全敞露了自身内在,赵黍也毫不保留地倾囊相授,两人在神树内中形神交感,彼此触融,已臻妙境。
赵黍得若木之助,胎仙合形、真灵圆融。而若木得赵黍传授,终于炼成真形法体。
“是我要感谢你才对。”若木语气柔和且坚定:“你不止向我展现一条前所未见的道路,并且让我见证一位神明的诞生,令我明白与这个世界相处的方式,我的子民也因此获得拯救。”
赵黍缓缓摇头:“我还不是你口中的神明。”
“你已点燃永恒不灭的神火,踏入半神的行列。”若木说道:“但是想要成为真正的神明,还需要愿望与信念结合,开创出属于你的道路。”
辞藻有别,但赵黍大体能够听懂,若木口中所谓“神火”,便是仙家所谓的先天真灵,是成就仙道的关窍所在。至于愿望与信念结合,赵黍这未能完全领会。
“你内心有困惑。”身在此间,两人心心相连,没有半点隐瞒,若木飘然近前,双手缓缓抬起,捧住赵黍脸颊,目光柔和、神色慈祥:
“我看到了,你对这片大地上生命的爱,但是你还不清楚怎么去做。你面前的道路宛如树冠分叉的枝杈,有的可以茁壮生长,有的却过早枯萎。你担心自己的抉择会让无数生命凋零,却又不得不去面对,因为你一旦停下脚步,就会被自己的誓愿所吞没,沦为行尸走肉。”
“我原本以为,自己是被各路仙家高人一步步推到如今这种境地。”赵黍叹气:“但我现在明白,天上仙家只是给我展现了不同道路,他们并没有逼我去走哪一条,最终如何抉择,仍然在我自己。”
此番与若木交感双修,赵黍渐渐开始领略到,长生久视的仙家究竟是如何看待世间。
真灵所见,并非单独一人一物,而是能够洞悉过去、推演未来,众生万类构成一幅玄奥图卷,变化不绝。
天庭众仙有意指引赵黍登临天帝之座,但融汇诸天万法的天帝究竟是何等成就,具体又要如何求证,此前赵黍几乎是一无所知。
但如今赵黍隐约明白了,真灵应物,自有包罗万象之功。
只是这等境界,赵黍能证,各路仙家应该也有证悟,为什么偏偏是自己被看中呢?
此事赵黍转念即明,若非有此证悟,各路仙家也不会共同开辟天庭。
天庭并非仗势逞威而开,实乃证悟相通而成。就是因为这点,在赵黍之前,各路仙家便已为开辟天庭而推演谋划,至于最终是谁来登临天帝之座,不过顺其自然而已。
赵黍或许资质悟性确有不凡之处,可更重要还是他一步步印证诸天万法,无形中与各路仙家结缘。相比起真正结识天上仙家本人,对不同传承的印证修悟,才是更为关键。
“你想通了。”若木笑道。
“只是略有领会。”赵黍心中感叹,自己与若木相处短暂时日,便已是彼此交心,完全超出世俗常人理解。
或许短暂时日也不准确,形神交感这种事,赵黍与若木必须无所保留地向彼此展开,两人似乎都共同经历了彼此,仿佛已经相处许久。
只不过相比起赵黍,若木因为与永翠神树一体无分,底蕴深厚广袤得多,所以彼此交感,反倒是赵黍领会精进更深更广。
正如含元子所说,这也是赵黍欠缺的一份经历,过去他刻意排斥,反倒多了几分刻意矫饰,如今顺理成章,自然而然,彼此坦诚相见,无需避忌。
一念通明,赵黍再无挂碍,牵住若木的手说:“走吧,我与你一同出去。无论你我,都需重新面对这个世界。”
………………………………
第344章 宝树枝叶繁
当赵黍带着若木走出永翠神树,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年,外面世间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最为紧要的一件事,那便是有熊国左相何轻尘在半年前与世长辞。有熊皇帝下令厚葬,并对其多加追封,极尽殊荣。
这位掌权多年的左相大人主持有熊国朝堂多年,尽管世人不免对他多有谤议,却不能否认他在东胜都剧变后的动荡中,让有熊国度过一阵艰难岁月,并以雷厉风行的手腕,让国家重新步入正轨,甚至焕发新生。
就连得以亲政的有熊国皇帝,也在朝会上力排众议,称赞何轻尘有再造之功。
同时,担下国家大权的年轻皇帝并未推翻何轻尘生前的各项安排。尽管因为左相辞世,在南土前线作战的大军曾短暂停顿不前,但有熊国朝堂上下并未因此乱了步调,朝中衙署各司其职,确保平南一战妥善收关。
有熊国对于九黎国的策略,依旧是孤立圣兕谷。将几支意图驰援圣兕谷的兵马击败后,九黎国上下皆无战心,投降归顺者与日俱增,甚至圣兕谷内也有出逃之人。
根据出逃之人所述,大祭司黎淳兵败重伤之后,屡次下令谷内兵马向外突围,然而除了损兵折将,便再无建树。
往后的日子里,黎淳性情渐变,稍有不悦便对臣属姬妾大加鞭笞,甚至到了沉迷酒色、不理政务的程度。如此使得圣兕谷内人心惶惶,皆知九黎国气数将尽。
更糟糕的事情则发生在不久前,其中一位自称天龙老爷的南土妖神,被上景宗四仙公联袂斩杀,整座老爷山被星火焚成焦炭,轰然垮塌。
而天龙老爷的蜈蚣脑袋更是被传示四方,昭告南土各部妖神已然伏诛。一些脱离了妖神掌控的部族,经过商量后也选择归附有熊国。
有熊国给这些新归附的部族颁发印信,依旧维持过往的羁縻之治,准许当地酋豪世袭,并没有大力改易制度习俗,也不用他们缴纳税赋。
不过有熊国在南土深处发现孛星陨坠形成的大平原后,另外颁发法令,准许各个部族村寨迁移人口至此开垦安居,有熊国还会提供农具耕牛,协助修造城廓水利。但迁居至此的民众则要列入户籍之中,遵循国家法度,按照何轻尘留下的谋划,一步步改土归流。
由此可见,有熊国已经打算逐渐并吞南土,而九黎国也在这个过程中渐渐消亡,只剩下圣兕谷和几处零星反抗之地,无非靠着坚城壁垒顽抗不降,彻底覆灭只是时间问题。
除此以外的大事,便要数华胥国大司马罗翼得受禅让,名正言顺执掌大权,改国号为东阳,并且立罗希贤为太子。
可如今的东阳国只得东土半壁,并不算强大鼎盛。虽然一度顶住了赤云都的进逼,可形势不见好转,更被天下各方耻笑,说罗翼此举不过是欺负华胥国主年少软弱,谋朝篡位、得国不正。
可是罗翼并未就此坐以待毙,他主动向蟠龙山以北的戎狄结交,耗费金帛财货借来一支兵马,其中还包括上百位白绒民。
白绒民并非凡人,他们与当初侵略星落郡的一目民相近,都是上古龙伯国人的后裔,常年栖息于北疆冰原,身高两三丈,须发皆白,张口便能鼓寒风、吹霜雪。
照理来说,这么一支北疆戎狄是不可能翻越高耸入云的蟠龙山。奈何昔年东胜都剧变,引动蟠龙山崩裂,地貌变化,裂开几条可供大军人马往来的峡谷,这才使得罗翼能向北疆借兵。有了北疆兵马之助,东阳国得以与赤云都相持不下。
这些事情,都是赵黍出关之后,身处永翠祠中,感应天地气数所知。
如今赵黍与若木交感双修,身处永翠祠中,也能遥知千里之外的事情。但凡是大变动、大杀伐,往往会引动气数之变,,仿佛是天地间悬钟自响,让人一眼便察。
而且因为修为进境,世上若是有人提到赵黍之名,他也会生出微妙感应,堪比当年的梁韬。
只是这种呼名感应之功有强有弱。与赵黍亲近之人,比如云岩峰众弟子,气数勾连紧密,即便千山万水阻隔,赵黍动念间便能感应得见,如己亲临。
可要是与赵黍没什么关系的旁人,他便只能有模糊感应,而且也受距离所限。更重要的是,修为境界越高之人,便越难被感应。
“这是你留在这个世界的痕迹。”
一番缱绻旖旎过后,赵黍一边为若木疏发,一边讲述自己近来印证,若木则解释起来:
“你的名字、你的功绩、你的一切所作所为,都会在这个世界留下痕迹。你在他人的内心占据一席之地,注定会与你形成看不见的联系。”
“气数勾牵、承负沉重,这些对仙道长生未必是好事。”赵黍转而问道:“你家乡的神明,很看重这份联系吗?”
若木轻声道:“是的,我们很乐意向自己的神明敞开内心,只有这样才能容纳神明的智慧、倾听神明的教诲,期待能够成为受到神明的拣选之人。”
赵黍动作一顿:“我也在道经中看到类似说法,不过我们这里叫做种民。洞天主者择选种民,使其名注玉册,待得尘世寿尽,便接引魂灵升入洞天,受化更生,长存洞天之中,列位法箓宫府。”
“你们这个世界的神明,似乎很注重秩序?”若木问道。
“秩序?是吗?”在赵黍眼中,仙家洞天之中固然自备法度,也有千真万圣、仙卿将吏,看似与尘世朝堂一般。
然而在总制青崖仙境之后,赵黍发现事情根本不是如此,哪怕是受接引度化的法箓将吏,在洞天之中也是适志从容,与洞天仙家想必,地位尊卑并不显著。
赵黍身为洞天主者,虽被衡壁公等将吏奉为师君,但彼此绝非君臣,师徒之份也说不上。
“洞天仙家与门下诸真,更像是求道路上志同道合之人,无非是闻道有先后、修证有深浅。”赵黍言道:“或许我们对秩序的理解不同,洞天仙家召遣千真万圣,也要合乎传承法度,而不是将他们当成仆役随意驱使。我的……一位老师曾经犯过类似错误,最终落得一个形神俱灭的下场。”
若木问道:“你那位老师也是神明么?”
“他殒落在成为神明的路上。”赵黍学着若木的言辞话风说道,轻抚她的银白长发。
“你害怕了?”若木转过身来,直直望着赵黍,眼眸深邃。
赵黍沉思片刻:“之前怕过,现在明白,怕也无用。”
“你的道路已经呈现,放心大胆去走吧。”若木抬手按在赵黍胸膛:“你只需要记住,我的命运被你所拯救,你永远可以信赖我们。”
“我知道。”赵黍刚说完,若木便轻轻揽住了他,亲吻他的额头,两人裸裎相拥,好似两棵交缠起来的树木。
永翠神树似有感应,枝叶轻快摇晃起来,洒落点点甘霖。永翠祠结界之内,天地间仙乐荡漾、生机焕发,一众山鬼欢呼雀跃,伸手承接天降甘霖,以此沐浴己身。
正当赵黍与若木两人神气交融,将入大圆满境界之时,却同时感应到永翠祠外的玉树宝杖忽生动静,兀自摇晃。
“又有人来了。”若木露出一丝无奈:“青睐你的神明,恐怕不愿意你享受这份悠闲。”
赵黍不得已抽身而出,苦笑道:“我注定不是享受清闲之人,起码现在不是。”
更衣梳整一番,赵黍这才来到永翠祠外。与若木推演法诀、交感双修这段日子,永翠祠结界隔绝内外,不容任何外人进入。而留在外面的玉树宝杖则代替赵黍耳目,有缘识机之人,自然知晓要对宝杖传话。
实际上这段日子并没有人主动来找赵黍,永翠祠外虽然有不少人来来往往,也有人尝试破除结界,但皆是无功而返,甚至没几个人能够发现玉树宝杖的存在。
然而这回出现的人,却是直接站在玉树宝杖旁,饶有兴致地看着赵黍现身走出。
“你现在可真是春风得意、容光焕发啊。”绛瑛客一上来便打趣道,显然已经看穿赵黍的经历。
“什么都瞒不过上仙。”赵黍揖拜道。
“呵呵,我可没那么利害,是稷主告诉我的。”绛瑛客爽快承认。
“稷主?他果然在留意永翠神树!”赵黍闻言略感惊喜,却并不觉得意外。
绛瑛客啧啧称奇:“原本是稷主用来安镇南土地脉的天外神树,结果却被你拐走了,你可要负起责任来啊。”
换做是以前的赵黍,面对这种话语,肯定羞愧难当,可他现在修为大进,心境也超然不少:“理所应当,此事上仙不提,我也会去做。不过还是请容我解释一番……”
赵黍将自己传授法诀,让若木脱离神树束缚一事讲述清楚。
“如今永翠神树依旧根连千里地脉,安镇南土山川,勾连幽冥世界,虽无多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