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一黍-第2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未必能如此轻松。可见这个西河剑阁不容小视,武安公主其人更是高深。
武安公主望向四周,一副山峰倾颓、乱石翻滚、烟尘漫天的景象,不复先前修真道场、洞府灵窟,听她言道:“只是为了争夺仙翁神鼎,却不惜动摇山川,此举是否过激?”
赵黍回答说:“徐某并非动摇山川之人,那石龙君为求必胜,大逞威能、摧折山根,若非徐某有避劫攘灾之法,恐怕早已殒命山中。”
武安公主不置可否,赵黍又问:“莫非公主殿下要放过石龙君?”
“此妖当诛。他当年曾受百相王驱策,攻城破关甚多,亡命其足下的将士不计其数。”武安公主言道。
这倒是超出赵黍预料,他没想到石龙君竟然还有这等过往。考虑到武安公主的功绩,说不定早年间曾与石龙君交过手。
“既然公主殿下觉得此妖当诛,那徐某举动便不算过激。”赵黍言道。
武安公主望向赵黍,目光中带有审视意味:“本宫担心,你会为不顾代价斩妖诛邪。此番斗法,致使方圆山川面目全非,所幸周遭并无民居,尚未波及太广。”
赵黍听出武安公主话有所指,干脆说道:“公主殿下觉得徐某哪里不对,大可直言。”
此言一出,武安公主身后一众剑阁弟子都露出不悦神色,估计她们都认定赵黍是无礼之辈,就连冲湛夫妇三人都觉得赵黍太过冒犯。
至于武安公主本人,倒是神色澹然如故,并未因为赵黍言辞恼怒,转而问道:“你们既然来寻仙翁神鼎,如今可有所得?”…
赵黍答道:“仙翁神鼎被石龙君吞入腹中,眼下只能剖腹取鼎。”
这话传入石龙君耳中,那头大妖连忙求饶:“小妖愿降!这就将神鼎归还!只求众仙长饶小妖一条性命!”
石龙君胸腹鼓动,张口将仙翁神鼎吐出。武安公主抬手虚招,神鼎飘然而起。
“果真仙家法宝,内蕴玄妙。”武安公主端详几眼后,朝赵黍问道:“你打算如何处置仙翁神鼎?”
“徐某不过是受人请托而来,非是为将仙翁神鼎据为己有。”赵黍望向石龙君:“我且问你,仙翁神鼎你是从何处得来?”
石龙君慌张答道:“十余年前地脉不安、山岳震动,小妖挣脱束缚,逃来西闾山以求栖身。正好遇到一伙修士为了神鼎斗法,小妖趁他们两败俱伤之际,出手夺宝,随后借神鼎在山中立足。”
一听到十余年前地脉不安的说法,赵黍就知道是东胜都剧变引起的意外。石龙君所谓挣脱束缚,想必就是逃离了百相王的掌控。
当初地肺山一役,赵黍借仙家法力加持,斩了百相王一条手臂,他事后定要静心养伤,麾下妖邪出逃也无暇追回,这才给了石龙君机会。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赵黍算是石龙君的救命恩人,只是谁都不会当真罢了。
不过石龙君说话之时,赵黍感应到武安公主朝自己投来疑忌目光,对自己一举一动都防备甚严。
“公主殿下,此妖为你所败,你来决定他的生死吧。”赵黍忽然动念,把话扔回给对方。
石龙君当即喊道:“公主殿下!小妖愿受神魂禁制,从今往后唯命是从,不敢丝毫违逆!”
武安公主没有多言,只是轻轻拂袖,身后剑阁众弟子一同奏乐御剑,地面上剑气如牢笼合围,从四面八方夹攻石龙君。
剑气攻势宛如疾风骤雨,不断凿击着石龙君周身坚岩石壳,无数石屑飞溅而出。石龙君想要求饶,可是四面八方剑气逼得他无法开口。纵然天生神异,在如此绵密攻势下,终究支撑不住。
悦耳动听的钟吕竹丝之声,盖过了石龙君的惨叫嘶吼,这头百相王麾下的大妖,转眼千疮百孔,血流如注。
赵黍并未太过意外,镇国武安公主这个头衔可谓名副其实,经历过五国大战的乱世,亲身在战场杀敌,这位武安公主就不可能是那种常年身处深宫的柔弱女子。
接连几炷香的剑气围攻,石龙君最终气绝,坚岩石壳内中的血肉之躯竟然迅速石化,变成一团遍布剑痕的嶙峋怪石,再无生机。
不得不说,石龙君的修为虽然不见得十分高深,但是此等灵瑞异种,天生禀赋强悍非常,体魄生机甚至比赵黍还要旺盛,哪怕一息尚存都有死灰复燃、卷土重来的机会,武安公主因此不留半点余地,将石龙君斩尽杀绝。…
与此同时,赵黍也大致看出,武安公主修为法力比自己要高深不少。剑术大多追求动如雷霆,并不讲究长久缠斗。即便是一众剑阁弟子结阵联手,却也足以表明武安公主法力深广、绵长不息。
“妖孽已除,这仙翁神鼎你们打算如何处置?”武安公主挥手示意剑阁弟子落地调息。
赵黍也一并落下,他其实对仙翁神鼎不太在意,纵然珍贵,可仙家法宝他又不是没有,于是望向冲湛夫妇三人:“你们有何想法?”
那三人早已被方才斗法场面所震慑,哪里敢随便做决定?只得言道:“徐道友仙法高深、公主殿下剑术通神,我等不敢妄言。”
“不是越王请你们来的么?”武安公主问道。
知白先生看着仙翁神鼎,强忍欲念,上前拱手说:“我等是经由越王殿下出面,请徐道友出手。原本虽然知晓西闾山中有妖邪活动,却没料到是石龙君这等大妖。如今能保住性命已是万幸,不敢奢求神鼎。”
武安公主性情通透,没再多言,她抬眼望向受伤的冲湛夫人,然后示意弟子取出疗伤丹药,冲湛夫妇再三拜谢。
“你随我来。”武安公主对赵黍说了一句,然后径直飞到一处山头。
即便是修仙之人,可武安公主毕竟是帝室皇亲,言辞间不免会有几分颐指气使的味道。
赵黍没有介意,来到山头上,询问道:“不知公主殿下有何指教?”
武安公主没有动作,自然收拢声息:“徐怀玉只是你用来掩饰本来面目的身份,对不对?”
“徐某不解公主殿下之意。”赵黍面无表情应道。
“不必伪饰。”武安公主望向远方:“朝廷近一年来新修法仪典章、兴办各地馆廨、推行设科选士,本宫虽不问朝堂之事,却并非一无所知,这每一件新政背后皆有所指……你,就是华胥国贞明侯赵黍。”
赵黍沉默一阵,然后点头说:“不错,公主殿下是明眼人。”
武安公主看了赵黍一眼,澹然道:“何轻尘肯用你,想必是清楚你的来历。他既然没有揭穿,那本宫也不会多嘴。”
“多谢公主殿下宽谅。”赵黍拱手道。
“本宫确实担心你会给有熊国带来灾祸。”武安公主言道:“越王年轻不懂事,以为这样就能够笼络你,此等浅薄用心,未来还意图更进一步,不免痴妄。”
赵黍没有多言,他并不愿卷进有熊国朝堂更迭之中。可是武安公主却不愿意放过他,问道:“何轻尘此人,你怎么看?”
“左相大人为有熊国鞠躬尽瘁、擘画未来,若无此人,有熊国如舟楫失舵,迷茫不知所向。”赵黍言道。
武安公主沉吟片刻,言道:“是么?只可惜他之所见所谋,终究有限。石龙君在西闾山暗中作祟,他也不可能尽知。”
“确实不能。”赵黍说:“何轻尘自己也说,他并不指望自己挑起有熊国全部重担。倘若诸般成败得失皆要仰仗于他,这才是颠倒错乱,非止君臣错位一事。”
“本宫明白了。”武安公主忽而笑道:“仙翁神鼎你带走便是,何轻尘如果问起,你照实直言即可。”
………………………………
第316章 顺势自然为
何轻尘看着面前一尊青铜丹鼎,略显狐疑地问道:“这仙翁神鼎果真可以祝祷成丹?”
“左相大人不妨一试。”赵黍站在一旁,嘴角含笑道。
何轻尘瞥了赵黍一眼,当即扣齿三通、并指掐诀,朝着仙翁神鼎祝祷一番:
“三景飞缠,朱黄散烟,气摄虚邪,尸秽沉泯,和魂炼魄,合形大神,令我不死,万寿永全,聪明彻视,长亨利贞。”
祝祷声毕,仙翁神鼎灵光涌现,顿时异香满堂,丹鼎之中烟气回旋,抟结成丹,在鼎内提熘乱转片刻,随即好似鸟雀冲出牢笼般,化作两团光芒飞出丹鼎。
何轻尘抬手一接,就见三枚流光溢彩的丹丸置于掌中,不由得发笑道:“还真就能够无中生有,这种事,古往今来也没听说过。”
“并非真是无中生有,而是凝虚结气、运炼和合。修士炼制外丹饵药,采集金石芝草,经过火候匹配、七还九转,最终烧尽渣滓、凝炼精纯物性,堪比聚气成形。”赵黍解释说:
“我猜这尊神鼎是葛仙翁的证道之宝,他将其留在尘世,便是要将内炼金丹的仙家妙法传于世人。如果只盯着神鼎运炼丹药的妙用,反倒是落于下乘了。”
“有点道理。”何轻尘没有立刻服下丹药,顺手将其收起,转而说道:“只是没想到,武安公主居然会出现在西闾山。”
斩杀石龙君后,赵黍几人启程返回帝下都,他将事情经过告知何轻尘,左相大人对武安公主的举动尤为好奇。
“她不光是冲着我来的,也是在告戒你。”赵黍埋怨说:“西闾山的情况与你先前所言不同,石龙君这么一尊大妖作祟,还搞出古鼎门这么一个门派,你竟然一无所知。要不是我修为法力足以应对,搞不好就要死在西闾山了。”
何轻尘表情认真,当即抬笔记下,同时说:“这次是我疏忽了,看来我安排的人手也不能尽察。武安公主没说错,我所见所谋,终究有限。”
赵黍没想到何轻尘这么恳切地承认错误,也不会另找借口搪塞敷衍。
“你位高权重不假,但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赵黍则说:“何况你也算尽力而为了,没必要强求不可为之事。”
何轻尘抬眼望向赵黍,笑道:“这话从别人嘴里说还行,你却没资格说我。”
赵黍一撇嘴:“行,左相大人高瞻远瞩、宏图远略,岂是我这一介山野之人可比?”
何轻尘摇头轻笑,然后说:“其实我早就知道,有熊宗室之中,一直有人暗中请求武安公主,希望她出面将我废黜,还政于皇帝陛下。
但是武安公主没有应承,她此次出手,一来是看穿你的身份,担心另生变数,二来也是借你之口,委婉劝我早日退位,如此可保全性命。”
赵黍扫视周围一圈,问道:“那个朱三娘,莫非是武安公主派来监视你的?”
“或许是吧,但我不太在意。”何轻尘自嘲道:“我这点本事,武安公主如果有心动手,早就把我砍成十七八截了。相反,三娘是公主派来保护我的,免得有些湖涂之人为了一己妄念而坏了大局。”
“可之前还是有人试图行刺。”赵黍说。
“如你我之辈,招人嫉恨自是难免。”何轻尘望向仙翁神鼎,轻叹道:“葛仙翁留神鼎于尘世,点化世人,武安公主这是在告诉我,不必凡事躬亲。”
赵黍见识过何轻尘处理政务,几乎是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过去一年诸多新政推行,哪一项不是繁琐多端?换做是凡夫俗子,只怕会熬得五劳七伤。
何轻尘见赵黍沉默不语,笑问道:“怎么不说话?”
“说什么?劝你急流勇退?开什么玩笑!”赵黍并无笑意:“武安公主修炼有成,她站在红尘之外自然有周旋余地,但你是没法退的,若生谋生思退之心,反倒是对有熊国有害。”
“你这么说,只怕要惹武安公主不悦了。”何轻尘叹道。
“之前在西闾山,她差点就要出剑砍我了。”赵黍摊手说:“你们有熊国底子也太厚了吧,我以前听说过西河剑阁,却没想到镇国武安公主修为如此高深。还以为皇亲国戚修仙,都是闹着玩的。”
何轻尘言道:“镇国武安之名,绝非空谈,只是西河剑阁不似上景宗那样家大业大罢了。但公主的提醒也有道理,我确实应该安排身后之事了。”
如此从容面对生死,赵黍确实钦佩,但何轻尘没有继续深谈,而是话锋一转,问道:“你认识赤云都的人么?”
“为何这么说?”赵黍不解。
何轻尘取出一封书信:“我正在思考如何对付华胥国,赤云都目前占有华胥国半壁江山,总归是要跟他们打交道的。”
赵黍神色微妙难测:“这件事你来问我,不怕我有所偏袒?赤云都在华胥国可是乱党匪寇,左相大人应该对他们深恶痛绝吧?”
“我确实不喜欢赤云都,当年他们在有熊国地界上,拐走了上百万人,东南几个郡都挖空了,直至今日户籍人丁都没恢复过来。”何轻尘的态度直截了当:
“但是我不喜欢,不代表我会全然不顾现况。当年赤云都投靠华胥国,结果却惨遭屠戮,我不会这么做,但是需要一个足可让双方信赖之人牵线搭桥。”
“你先等等。”赵黍打断道:“你说你不会对赤云都下手,有何凭据?别忘了,旭日神教可是被你彻底剿灭的。左相大人对于裹挟百姓的乱党,一贯果决狠辣,我凭什么相信你会放过赤云都?”
“两者不可同日而语。”何轻尘说:“旭日神教除了是部分妄人意图复辟前朝,更多则是针对我和上景宗。而赤云都纵然也有鼓噪百姓、裹挟流民之举,但好歹是为求安身立命,这一点我还是能看懂的。”
“没想到左相大人对赤云都如此看重。”赵黍的语气分不清是赞许还是揶揄。
“师尊跟我说过,当年地肺山上,赤云三老也出现了。”何轻尘轻敲桌桉:“他们举动非是为复仇而至,事后也安然离去,我该说是梁韬早已安排退路,还是赤云三老深明大义?”
“左相大人落子各方,直接派人去问就好,我不信你在华胥国没有安排人手。”赵黍说。
何轻尘笑道:“这种事说破就没意思了,但我不希望赤云三老生疑,所以想请你亲自跑一趟。”
“你就这么肯定我会帮忙?”赵黍曾受赤云三老指点,因此不希望连累赤云都。
“一统昆仑,未必都是要杀得你死我活。”何轻尘说:“如果赤云都愿意归附,上至赤云三老,下至众多将校曹吏,皆可获封任命、加官进爵,赤云都也能重振仙家传承。”
“三老不是为了高官厚禄、权位名利才做这些事的。”赵黍板着脸说。
“我当然清楚,但是除了三老之外呢?”何轻尘反问道:“我就明白跟你说了吧,打下华胥国半壁江山已经是赤云都的极限,他们或能割据一方,但难以久持。与其大动刀兵,不如趁早归附,给众人留一条活路,还百姓以太平。”
赵黍沉声道:“你别忘了,当年有熊国就是趁五国弭兵之时,将赤云都逼去华胥国,他们对有熊国恐怕是记恨在心。”
“当年我无权主持此事,赤云都真要追究,估计也无人能担负罪责。”何轻尘点头沉吟:“不过我也明白赤云三老的想法……这样吧,我听说赤云都缺乏兵甲军器,面对华胥国的符兵符甲,在战场上疲于应付,有熊国可以相助,算是先行示好。”
“你……该不会对华胥国也玩这一套吧?”赵黍忽然动念问道:“同时给两边送去兵甲军器,让他们相互厮杀、鹬蚌相争,好让有熊国渔翁得利。”
“你真是提醒我了,竟然还能这么做啊!”何轻尘故意装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旋即摇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