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一黍-第2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朱三娘倒是在西河剑阁修炼有成,后来左相大人下山,涉足朝堂,朱三娘便跟在他身边了。至于两人之间,似乎谁都没迈过那一步。而且左相大人至今没有成家,也没有子嗣。”
“这倒是……意想不到。”赵黍颇为感慨,以何轻尘的身份权位,却是孤身一人、没有成家,足可说明其人用心决绝了。
但赵黍转念一想,自己不也是孤身一人么?有时候家人亲眷的牵挂,反倒会让自己分心。
……
有何轻尘委任,赵黍顺理成章在赞礼司落脚,开始整理科仪法事。
。(本章未完!)
第310章 取法人世间
不得不说,虽然赵黍祖上积累了大量赞礼官的科仪法事,但充其量只是一家一门的藏书。
何轻尘设立赞礼司后,集有熊国之力,搜罗法本经籍,其中除了赞礼官散落各地的传承,还有不少是来自因为百年战乱而凋零的宗门传承。
可以说,此举几乎是重现了天夏朝早年设立赞礼官、搜罗法本经籍的盛况。
而且太平坊赞礼司还汇集了来自有熊国各地五百名术士庙祝,尽管他们无一人能在科仪法事上比赵黍高明,可是上百年的分散与演变,也让赵黍大开眼界。
比如有一些江湖术士虽然会几手术法,实则就是些修造房屋的石匠、木匠、泥瓦匠,甚至还有伐木放排的劳苦排工。
在赵黍看来,他们大多都是巫婆神汉,只会一些鬼画符、烧香拘灵、埋钉魇镇的粗浅伎俩。他们在乡野市井装神弄鬼,也会有勒索百姓、偷鸡摸狗的举动,属于过去自己最看不起的一类人。
然而在一番交流下来,赵黍渐渐发现,他们多数就是贫苦大众,祖上或许是天夏朝委派到地方郡县的赞礼官,或许是世代家传术法的乡巫,靠着残缺不全、语焉不详的法本传承谋生。
而这些人所掌握的术法,都是与自身从事行当密切相关。比如伐木放排的排头术士,能够拘遣山精水怪,从而做到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若是他们在江河放排时遇到水族作祟,便敲击大鼓以作震慑,还能借排工唱号之声,平复旋涡暗涌,以便木排安然渡过。
再比如修持石匠法的术士,能够布设结界,令屋宅辟火不受焚燎,也不乏驱邪除怪、召请魂灵护佑家宅的手段。
他们甚至能够颠倒过来,在门前屋后埋下铁钉,魇镇屋宅主人,使其不得安寝,甚至招来鬼魅作祟。这种手段通常用于那些压榨匠人苦工的地主富户身上。
更有趣的是,还有一些开山采矿、炼铁打铁的匠人,居然自行摸索出咒水炼铁的路数,距离锻造符兵也只有一步之遥了。
赵黍对此种种深感震撼,转变心思重新审视,就发现这些粗浅得近乎陋俗的术法,其实暗藏了许多玄机,正是对自己过往法仪典章的极大补足。
当年赵黍所编修的法仪典章,以人间道国为下手处,注重坛场布置、气机调摄运用,就算提出设科选士,却没有十分明确的做法。
那时候赵黍阅历不如今日,很多东西也是凭空构想,没考虑到具体落实将会如何。
现在见到赞礼司这一帮江湖术士,赵黍隐约明白,或许科仪法事不应该一味追求高深,别人未必会有自己这种造诣,法仪典章写得太过精深玄奥,恐怕只会被束之高阁。
何轻尘想要赵黍帮忙一统礼法,自然是希望能够通行天下各方,这种事应当以简便通俗为上。
赵黍深思良久,花了大半年的功夫,在参详各方科仪法事之后,重新编修一套法仪典章,仍然保留了五方五气的格局,但舍弃了许多艰深繁琐的细枝末节。
说舍弃也不全对,因为在赵黍设想中,未来赞礼官将按照《三天九品纲》积功累行、次第精进,然后传授相应法仪,也是要一步步加深研习的。
在这个过程中,赵黍也时常找何轻尘商议,大体确立积功迁转的各项要求,以及高低品秩对应的俸银禄米。
如此一来,有熊国的赞礼官就不再是单纯的术者,将会完全成为国家官制一员。
另外,何轻尘也筹备在各地开设馆廨,目前先是在帝下都和临近郡县开办,吸引了大批公卿子弟前来就学,赵黍也会亲自授学。
不少人觉得,既然是左相大人亲自主持操办的学馆,一定是未来晋身的捷径门路,于是蜂拥而至。
赵黍最初担心,长此以往,未来赞礼官也将会被公卿贵胄所把持,但何轻尘却不太在意,因为他目光并不局限于帝下都附近。
。(本章未完!)
第310章 取法人世间
而与之一同推行的,还有在有熊国各地广设法坛。此事毋庸置疑,就是为了重新效法天夏朝设纲纪法度之举。
与当初梁韬的人间道国不同,天夏朝的纲纪法度并无具体某人总摄天地气数,就像在天夏朝,纲纪法度的布置也是一个漫长过程,前后延续了近百年,绝非一蹴而就。
赵黍不得不再次承认,梁韬的人间道国实在太过冒进,而且自身亲自面对天地造化之功,就算成功飞升,天人磋磨间,独私灵明恐彻底湮灭,成为无私无欲的道国砥柱。
只是相比起重立纲纪法度,何轻尘还是更关心统一礼法,大半年筹备下来,赵黍除了编修法仪典章,也在给那五百名新晋赞礼官传授科仪法事。
何轻尘并不苛求这五百人在科仪法事上有多么精深,因为将来他要将这批人委派到有熊国各地。
这五百名新晋赞礼官大多出身平平,能够获得左相赏识来到帝下都,又得到“徐怀玉”这位仙家高人指点,大半年下来都有几分脱胎换骨的气象,对何轻尘的忠诚也是可想而知。
不知不觉间春去秋来,当赵黍送走第三批赞礼官后,站在院中望见雪满枝头,才发现自己来到帝下都已近一年。
“你倒是清闲。”此时就见何轻尘来到,身后还跟着那位剑意沛然的朱三娘。
“我只需专心编修典章、传授法仪,不像左相大人要日理万机。”赵黍这话不假,这一年来他过得十分充实,却丝毫没有当初在华胥国那种穷心竭虑。
反观何轻尘,他原本就是须发斑白的老人,这一年下来气色却略显沉滞,不复先前健朗。
尽管何轻尘也有修为根基,但远谈不上高深,而且他身居高位、尘劳繁重,几乎无暇涵养调摄,自然难以遏制衰老之兆。
邀请何轻尘来到屋中落座,赵黍端上一壶香茗:“这是日前越王送给我的荆山玉芽,有疏通脉络、滋养筋骨之效,左相大人不妨品尝一番?”
何轻尘刚端起杯子,朱三娘就靠过来细瞧片刻,确认无误才准许何轻尘喝下。
“唉,被你这么一弄,我所有吃喝都没味道了。”何轻尘朝朱三娘摆手道:“你先出去吧,我跟徐仙师有话要说。”
“你忘了,两个月前才在府中抓住一个意图投毒的奸细。 无错更新@”朱三娘板着脸望向赵黍:“焉知此人不是来谋害你的?”
何轻尘摇头发笑:“我跟他又不是头一次单独相处,你又何必太过顾虑?”
“你们聊就好,我到一旁守着。”朱三娘也没有离开,就是站到角落处,紧盯着赵黍一举一动。
赵黍也不在意,问道:“又有人试图行刺了?”
“这不奇怪。”何轻尘笑道:“旭日神教覆灭之后,我趁机下令各郡县大索貌阅、输籍定样,地方大族明面上不敢反抗朝廷,于是就用一些旁门左道。”
“刺杀左相,这可不是旁门左道了。”赵黍言道:“帝下都防备森严,而且能够在相府打下手的仆从,也不是随便选的。只怕阻挠官府检索人丁田地是其次,以此掩盖真正目的,难不成……”
“这件事你就别过问了。”何轻尘打断了赵黍的话语。
“也罢。”赵黍毕竟是外人,有熊国朝堂上的纷争,他也管不着。
何轻尘转而问道:“你觉得明年能够开始设科选士么?”
“明年?不行!”赵黍断然答复说:“我其实觉得,这不到一年培养的赞礼官已经够匆忙了,单纯是因为这批人手有术法根基。等他们到了地方上,又要整顿礼法,又要馆廨授学,没个三五年看不出成果的。”
“我知道,不过我是希望通过设科选士,将还在民间的修士术者全部延揽过来。”何轻尘言道:“设科选士又不是年年都要搞,但能够将散落的修士术者划归朝廷管辖,这才可以聚集人心人力。”
。(本章未完!)
第310章 取法人世间
赵黍一听这话,便知道何轻尘又有谋划了,于是问道:“仓促间聚拢这么多修士术者,必须有所任用,只怕不好安排。莫非又有什么大变将至?”。 首发更新@
第310章 取法人世间
………………………………
第311章 九黎乱天德
何轻尘从怀中取出一份邸报:“九黎国这两年频频过境刺探。此外我还收到消息,他们正在加紧从各部征调人手,操训兵马。”
“九黎国?他们果然不甘心割据南土一隅了?”赵黍接过邸报看了几眼,上面提到九黎国好几处屯驻兵马的军镇,不光大致人数,连主要将领都有提及,可见有熊国的谍探同样深入九黎国。
即便是首阳山弭兵之后,昆仑五国暂息干戈,但是彼此刺探军情的举动从未少过。考虑到当初钱少白便是以谍探身份前往华胥国,试图挑动内乱,可见何轻尘十分重视对于另外四国的军情刺探。
“这一年来四仙公在天城山闭关不出,我又对许多上景宗俗家弟子大加整肃,在别国看来,有熊国自然是朝野动荡、民心不安。”何轻尘言道:
“黎淳……也就是那位圣兕谷大祭司,一直希望开疆拓土,我查过天夏朝遗存文书,发现他的祖上是追随大司礼赵道翔的赞礼官。”
赵黍听出何轻尘欲言又止,他显然知晓赵道翔就是自己的远祖,只是朱三娘在侧,没有明言。
“昆仑南土历来被视作蛮荒之地,山川险阻,兼之水土卑湿、瘴疠遍野,百姓病夭甚众,即便是在天夏朝,也发生过将南土百姓迁往中土的举动。”赵黍解释说:
“就更别说南土妖神盘踞山泽,几乎到了一部一神、一寨一妖的程度,巫风之盛令人咋舌。后来大司礼赵道翔奉命革除邪巫、诛伐妖神,率一众赞礼官南下,大张挞伐。
此举不仅将南土纳入天夏版图,最终还成功将几位妖神枭首示众,荡平负隅顽抗的土蛮,并在圣兕谷修造火德大君首祠,以作镇压。”
“好狠的手段。”何轻尘看着赵黍笑道。
赵黍也不知他是在说自己还是那位天夏朝的远祖,只好言道:“天夏朝拓土攘夷,四方开边,达古来未有之极,但也有穷竭民力之弊。想要大举开疆拓土,哪有这般轻易?”
“我倒不这么觉得。”何轻尘忽生兴致:“这么干说太过无趣,不如手谈一局。”
赵黍也没有拒绝,拂袖挥手,一副棋盘出现在桌桉上,两人对面落子。
“在天夏朝之前,昆仑南土不过是人妖杂处的蛮荒之地,当地部族各行其是,彼此争杀,血祭妖神。”何轻尘把玩着棋子言道:“然而天夏朝大力开边,恰恰迫使这些部族不得不尝试同心合力,尽管他们依旧失败,却是无意间整合南土各部。在我看来,这才是九黎国得以在乱世中开创的原因。”
赵黍则说:“可是在我印象中,天夏朝治理南土,初时虽也设立郡县,但往往碍于本地土蛮酋豪根基深厚,不得已羁縻安抚为上。即便是这样,终天夏一朝,南土蛮族叛乱依旧此起彼落,无有断绝。”
“这种事再寻常不过了,哪怕是黎淳治下,照样有作乱的部族。”何轻尘忽然面露深意:“而且当圣兕谷与永翠祠联姻之后,他们也开始在九黎国恢复郡县之制。说起来,这也是得益于华胥国那位贞明侯。”
“怎么?与他有什么关系?”赵黍面无表情地落子。
“十多年前孛星坠地一事,想必你也清楚。”何轻尘从容笑道:“孛星坠地、山川摇动,将南土深处化为一片荒芜焦土,多位妖神就此殒身。以丰沮十巫为首的各部巫觋失了主心骨,这才给了黎淳恢复郡县、任命亲信的机会。”
“左相大人不会是想着朝南土再砸一颗孛星吧?”赵黍表情冷澹:“那请恕我直言,当年孛星坠地恐怕只是机缘巧合所致。那孛星本就是南土妖神浊气浓重、侵扰阴阳气数,招致如此天罚。”
何轻尘说:“我当然不会寄希望于上天降罚,只是发现,征讨南土的几项重要阻碍,其实早已消失。”
“此言何意?”赵黍表情一凛。
“南土妖神遭受重创,大多不足为虑,而黎淳重设郡县,也便于我等未来延续旧制,而不是面对一片全然陌生的地界。”何轻尘言道:“或者说,黎淳将南土各部凝结起来,试图染指北侵,却恰好给了我们机会,这是讨伐九黎、征服南土的最佳时机。”
赵黍也看出来了,只是说道:“不过,战场之上容不得疏忽轻慢,而且眼下是九黎国意图主动进攻,胜败尚且未定。何况方才左相大人不是还想设科选士广揽人才么?如今有熊国是否准备好两国交锋?”
“敌人可不会乖乖等着你我准备妥当才来,如果九黎国真要大举侵伐,我不希望止步于据敌门外。”何轻尘言道。
“此等军国大事,左相大人问错人了。”赵黍再度落子。
“我既然亲自登门,自然是来请教徐仙师的。”何轻尘语气加重了几分。
如今赵黍在有熊国地位超然,不光是主持赞礼司和编修法仪典章,也是他并不参与有熊国具体军政,因此不像在华胥国时那样,需要考虑太多。
这种超然其实就是何轻尘对于有熊国各家修士的安排,有所任用、加以厚待,但不宜左右国事。赵黍便是明白这点,因此对于朝中卿贵的笼络攀附,一概视而不见。
“既然左相大人问了,那徐某就聊表陋见。”赵黍言道:“首先,两国交兵即便无可转圜,也要争取更多时日筹措钱粮军器。如今圣兕谷大祭司整合各部,九黎国内未必齐心一致,若能加以收买、离间,便能迟缓九黎兵锋。”
“此事我一直在做,虽有小成,但难以撼动大势。”何轻尘见赵黍做沉思状,问道:“莫非徐仙师另有门路?”
赵黍想到了百花谷妙娑罗,当初在丹涂县,他便曾与妙娑罗暗中合谋,将九黎国精锐诱出伏杀,可见妙娑罗对于九黎国并无忠诚。
“我早年间倒是结识一位九黎国部族首领,只是不清楚对方现况如何,也不知道对方是否愿意相助?”赵黍言道。
何轻尘来了兴致:“不知是哪家部族?我可以派人传话。”
“百花谷,妙娑罗,是一位精通蛊术的女族长。”赵黍说。
“百花谷?我在谍报中看到过,位于九黎国西南。在孛星坠地后的大灾中,趁机并吞了临近几个部族,势力不小。”何轻尘言道:“如果徐仙师能手书一封,我立刻派人联络这位女族长,暗中磋商后续事宜。”
“可是……”赵黍沉思片刻:“我与那位女族长许久没有往来,对方或许早已认定徐某身死。而且贸然联络,对方未必相信。”
何轻尘当然明白赵黍所指乃是他的生死实情,笑道:“徐仙师的信不过是契机,让我们的人手能够与百花谷搭上话。接下来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