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昆仑一黍 >

第242章

昆仑一黍-第242章

小说: 昆仑一黍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怪含元子不喜在外张扬显露,否则诸多微妙感应一齐涌来,心神再坚定也会觉得不胜其扰。

    不过从夏黄公话中得知,含元子在旋照峰闭关,不止能察知天外之事,还能洞观尘世。如此上景宗不仅可以准确感应到世间妖邪动向,甚至能够做到监察天下,预见不祥。

    此等妙用,恐怕只有照彻**的大明宝镜能与之相提并论。但若非是含元子或梁韬这等仙家高人,也不能尽显其功。

    只是含元子与梁韬不同,他明显克制住了利用旋照峰来监察天下的**。换做是梁韬,估计是要借此大揽权势。

    虽然在赵黍看来,含元子隐居山中,无权位之名,却有权位之实,只是他从不彰显滥用罢了。

    “我听说,道友先前在遁甲山开启洞天门户时遭逢意外?”夏黄公问道。…

    “惭愧。”赵黍说:“那处洞天不容外人侵犯,我跟瑞鼎帝都被拒之门外。”

    “道友日后是打算继续寻找洞天门户么?”夏黄公问。

    赵黍摇头答道:“我当初依仗一件仙家法宝推演气数变化,如此才能确定洞天门户所在方位。如今那件法宝被洞天摄走,眼下无计可施。”

    “仙家法宝?”夏黄公来了兴致:“道友如果愿意,不妨详述一番,我对炼器之道略知一二。”

    赵黍哑然失笑,夏黄公可是提出本命法宝之论的炼器大家,就算是赵黍也不得不承认,当今玄门仙道之中,炼器一途造诣最精深者,夏黄公必是其中之一。

    “说实话,我对真元锁那件法宝也不算十分熟悉。”赵黍言罢阖目存想,直接结气化形,化现出与真元锁一模一样的玉琮。

    如今赵黍初结胎仙,虽然修为法力不如四仙公那般精深,但是结气化形不在话下。此刻赵黍手中的玉琮,无论是形状触感、质地分量,都与真元锁毫无差别,并非虚影幻象,只是没有真元锁的妙用。

    “玉琮?”夏黄公接过端详片刻:“当今之世,几乎没有以玉琮为形的法器法宝了。我记得玄矩霸占帝下都时,有一伙盗墓贼趁乱掘开了天夏帝陵,其中冥器就有玉琮。”

    赵黍表情有些尴尬:“不瞒您说,我也算是在一处陵墓中找到真元锁,不过那是大妖为了遮掩洞府修造的疑冢。”

    “玉琮并非是为冥器而设。”夏黄公望向赵黍:“你应该比我更懂。”

    “苍璧祭天、黄琮礼地,青圭礼东方,赤章礼南方,白琥礼西方,玄璜礼北方。”赵黍言道:“这是法坛所用镇信,以此赞礼皇天后土五方神祇,按照名位高低,镇信法仪多寡不同。”

    “不愧是赞礼官传人。”夏黄公看着手中碧青玉琮:“只是这一枚并非祭礼五气正色。”

    赵黍说:“真元锁是用昆仑玉炼制而成,外方内圆,取藏天入地之意。乃是上古仙家为开辟洞天,借其推演洪钧运转、天地造化之功,我也曾用真元锁收纳外物。”

    “藏天入地?”夏黄公沉吟一阵:“以玉琮为器,内凝虚空、收纳外物,从玄理而言,也说得过去。”

    “我当初开启洞天门户,便是依靠真元锁为钥,否则光是感应到门户临近,也无法将其打开。”赵黍说。

    夏黄公忽然说:“拒绝外人进犯的仙家洞天,为何要留下一个能够打开门户的法宝?”

    赵黍闻言双眼一亮,这话立刻让他省悟过来:“对啊,如果真元玉府容不得任何外人进犯,那从一开始就没必要打造真元锁。”

    过去很长时间,赵黍都以为灵箫就是真元玉府之主,自然完全没往这方面去想。可他现在知晓,灵箫非是洞天之主,那真元锁作为洞天门户锁钥,会流落尘世、几经转手,这件事情本身就颇值玩味。…

    “开辟洞天乃是真正的仙家妙法,但如你我之辈,也能效法一二。”夏黄公言道:“我过去曾参悟过壶天之法,能在壶器之中另开一方小天地。可惜彼时我修为尚且不足,无法长久调摄阴阳,使得气数失衡紊乱,壶中天地也难以为继。”

    “壶器盛天地之法?”赵黍说:“我曾经见识过崇玄馆以此法修造宫室,外面看上去只有一座宫阙,内里却是殿室重重。”

    当年在星落郡,梁朔安住于九天云台上的金顶宫室内中,赵黍也曾见识过内中景象。

    “宫室不过木石死物,廓开上下四方界限,只需符篆阵式充足完备即可。”夏黄公说:“但我更希望在壶天之中凝聚生机,以此栽培草木、养育生灵。”

    赵黍暗自思量片刻,随后皱眉摇头:“难,太难了。天地间众生物类繁衍生杀,可不是但有阳光雨露便能栽培草木。”

    这段日子巩固修为、温养胎仙,赵黍才明白生机重新萌发呈露是何其艰难。

    尤其是结化胎仙这一重境界,仅凭埋头清修是很难勘破的。除了要有充实稳固的根基,以及对天地间生机萌发的领悟,更需要肉身庐舍有焕发新生的巧妙机缘。

    灵箫曾经说过,结化胎仙如同女子妊娠,就像自己把另一个自己生出来。这个过程中再度焕发的生机,乃天地造化之功,只要把握得住,便是长生道基。

    而且只要结化胎仙,肉身炼形易质,成就半仙之体,便会突破凡俗寿限,保养得当,驻世数百载不成问题。

    比如四仙公,在天夏末年便修炼有成,若论驻世岁月,比梁韬还要长久。

    而赵黍焕发生机的机缘不是其他,恰恰是他被真元玉府发出的景震剑光重伤,腑脏筋骨支离破碎,硬是靠着修为根基保住一口气。

    当赵黍被含元子带回天城山,安置在万古莲池涵养伤势,那一线生机反倒得以重新焕发,仿佛冲破桎梏般,让赵黍肉身庐舍由内而外炼形易质,自然而然结化胎仙。

    可以说,这种机缘几乎不可能重现,哪怕是含元子迟来一步,赵黍没有得到妥善救治养护,就算勉强保住性命也不能突破境界。

    这也是为何有不少人明明修炼岁月比赵黍长久,却迟迟不得结化胎仙。

    而为了能够更好巩固修为,赵黍还服下了梁韬留给他的九鼎神丹,这让他的修为法力大有精进,也不必耗费数年功夫温养胎仙。

    “也罢,反正也有一段日子不能下山了,不如趁这时候,重新拾起过去荒废之事。”夏黄公的话语打断了赵黍沉思:“道友日后离开天城山之前,不妨再来一次独正居,我有东西要送给道友。”

    “那我就却之不恭了。”赵黍拱手拜谢,没有像过去那样假意婉拒。

    ……

    “赵道友?你在做什么?”钱少白经过农舍,就见赵黍赤着脚,手挽木耙翻动泥土。…

    “钱道友,你回山了?”赵黍环顾四周说:“含元子前辈留我在山中做客,我闲着没事,跟着他学一点农务,过些日子就能插秧了。”

    钱少白看着赵黍,在他印象中,含元子掌门轻易不会指点他人,于是正色问道:“我之前听说你在遁甲山办事,但是遇到旭日神教的高手,还受了重伤,不知伤势如何?”

    赵黍笑道:“我现在这样看着像是有伤在身么?就算有,小半年下来早就好了。多谢钱道友关心。”

    钱少白有些木然地点头,他之前在左相何轻尘身边办事,也清楚赵黍近来一直留在天城山。可是按照左相大人的意思,分明是上景宗担心赵黍此人会在别处招惹祸端,于是以做客为名将赵黍软禁山中。

    按说以赵黍的智慧,应该能够看穿此番用意,但没想到他反而一派轻松自若,在山中农舍摆弄庄稼稻禾,全然不像是遭受软禁的样子。

    “钱道友不是在山下办事么?”赵黍邀请钱少白进屋,他放好木耙,毫不在意自己赤脚上沾满泥土。

    “事情处理得差不多了,我是代左相回山,向掌门真人禀报前后处置。”钱少白解释说:“而且将至年关,门中弟子大多要回山一聚,祭拜祖师。”

    赵黍有些好奇:“原来上景宗也会过年节吗?我还以为修仙之人不谈岁月寒暑。”

    “山中确实不似红尘市井热闹,祭拜祖师也以肃穆精诚为重,没有多少节日气氛。”钱少白随口问道:“那不知华胥国的馆廨是否会过节庆呢?”

    赵黍愣了一下,钱少白自知此言不妥,连忙摆手:“我失言了,让赵道友见笑。”

    “没什么可见笑的。”赵黍轻轻一叹,回忆着过往说:“其他馆廨不好说,怀英馆的话,也是会过年节的,不过要冷清许多。因为很多馆廨生本就是富贵出身,年关前后都各自回家。像我这种留守馆廨的,通常就是与其他执教一同欢庆,或者去附近城镇游玩。”

    赵黍有些感慨,他好像已经很多年没有正经度过人间节庆了,不论如何声称自己是世外修仙之人,但那种与相熟之人共处,其乐融融、欢庆祝贺的日子,总归是让人怀念。

    钱少白一时沉默不言,他担心自己说得太多会刺激对方。

    “不谈这些。”赵黍摆摆手,给钱少白倒了一碗水,问道:“如今山下情况如何?旭日神教已经被扫荡干净了么?能否跟我说说?”

    “旭日神教不成气候,作乱教众虽然分布各地,但很快就被平定了。”钱少白说:“但是有好几个门派与旭日神教勾结,朝堂之上也有人与神教暗通款曲。我前段日子便是追随峰主方圆子去往北方,整顿燕然山一门。”

    “燕然山?我记得他们也算是有熊国北方大派吧?”赵黍问道。

    “在玄矩南下之前曾一度兴旺,但是因为不肯屈从玄冥国,宗门道场被孽龙所毁,门人弟子只得出逃。斩龙一役之后,燕然山得以光复。”钱少白大为感叹:

    “只是没想到,他们居然会与旭日神教勾结。左相派人一查,谁曾想后面还牵出一串边镇将领私通北疆部族的大桉要桉,结果自然是一番腥风血雨,搞到现在才有片刻空闲。”


………………………………

第306章 顶峰当自省

    “边镇将领私通北疆部族?”赵黍不解:“这与燕然山有何关联?”

    钱少白回答说:“燕然山道场毗邻北疆,虽为修仙门派,却融摄了北疆萨满的术法,能够与禽兽通灵交感,尤其擅长驯服马匹,因此不少燕然山门人受边镇将领征辟。不过既然是驯服马匹,那马匹从何而来,里面可是大有文章。”

    赵黍了然道:“边镇将领到北疆部族采买马匹,而北疆苦寒、物产匮乏,也亟需与中土通商往来。边镇将领借此大举谋私,甚至蓄养私兵家将,对不对?”

    钱少白苦笑道:“正是如此,而且……这些年不少北疆部族希望归附有熊国,朝廷原本打算将他们安置在北方边郡,以此充实边地,作为抵御北狄的屏藩。可是等事情操办起来,却漏洞百出,还引起了一些归附部族的叛变。”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赵黍言道:“北疆戎狄牧牲畜、逐水草而居,谋生之计与中土大相径庭,让他们定居一地、耕耘劳作,肯定易生乱象。”

    钱少白叹道:“对啊,眼下朝廷只能一面拨调钱粮布帛,安抚部族酋帅,一面派干吏施以教化。”

    赵黍没有多言评判,他明白,收容异国百姓、加以教化,绝非是一朝一夕可成,只怕没有几十年都看不出成果,而光是靠杀伐,也无法使民心归附。

    “北疆部族南下归附,玄冥国难道就坐视不管?”赵黍转念问道。

    钱少白耸肩摊手:“帝下都斩龙一役,玄矩身死,有熊国趁势挥军反攻,曾一度攻陷了北芦都。后来举火焚城,直接将北芦都烧成白地,玄冥国就此分崩离析。

    北疆各部自行其是,至今仍是混乱不堪,远没有当年玄矩一统北疆的强大军势,只有个别部族南下劫掠,不足为虑。”

    “分崩离析?”赵黍陷入沉思,昆仑洲五国之中,玄冥国可以说是最先受到下界仙家干涉,玄矩其人连同一条孽龙,以无可置疑的武力,将北疆各部强行捏合一起,向南大举侵攻,所过之处生灵涂炭。

    然而帝下都一役,玄矩与孽龙双双战死,连带着北疆各部的精锐人马都葬送在中土战场,至此玄冥国一蹶不振。其国有名无实,未来恐已注定无缘逐鹿。

    同样是有仙家下界涉世的华胥国,则是因为各方博弈算计,致使苍华天君与梁韬相继殒落,酿成滔天灾异席卷东土。

    如今的华胥国想要在昆仑洲争雄称霸,起码要先对付占据半壁江山的赤云都,同样无暇分心。

    现在看来,仙家下界涉世,意图凭强取天下大权,不仅难以成功,反倒会因为失败而生出诸多混乱。

    自从与含元子深谈过后,赵黍不会简单认为仙家下界涉世就是祸因,更多是因为仙家气数牵连甚广,一旦身死殒落,随之便是纷乱迭起。

    赵黍忽然明白,含元子没有公然涉世彰显,或许就是有这方面的考量。

    上景宗掌门这个身份,以及上接仙道的修为境界,注定含元子承负极重、牵连极广,他一旦身死道消,上景宗根基动摇,有熊国也不得安宁。

    而含元子看似隐遁不现,实则充当了栋梁砥柱般的角色,这恰好符合赵黍对道国总摄天地气数之人的设想。只是多数人都没有领会到含元子的重要地位,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大体如此。

    “对了,左相让我来问赵道友,今后可有什么安排?”钱少白询问道。

    “今后安排?”赵黍轻敲额头,失去灵箫之后,他对自身前途深感迷茫,就算要寻回真元玉府和灵箫,此刻也不知从何处下手。

    “左相派你来问,想必是已有谋划了吧?”但赵黍还不至于对眼下处境毫无觉察,他很清楚自己留在天城山,除了上景宗有意示好,也是将他约束在山中。

    赵黍对于有熊国而言,并不能简单视为助力,左相何轻尘对他是既提防也利用。原本打(本章未完!)

    第306章 顶峰当自省

    算借遁甲山洞天门户一时加以笼络,结果事与愿违,所以顺势将他留在天城山。

    钱少白言道:“左相说了,希望赵道友移步至帝下都,相商赞礼官传承一事。”

    赵黍皱眉道:“赞礼官传承?左相大人具体要商量什么?”

    “他没跟我说,我也不好随便揣测。”钱少白言道。

    赵黍思忖片刻后说道:“也罢,我会去的,稍后便烦请钱道友带路引见了。”

    ……

    旋照峰顶,祖师殿中,含元子负手望着列代祖师牌位,祭拜所用灯烛尚未撤下,几缕青烟从供桌上的香炉飘起。

    “参见掌门。”四仙公来到殿中,一齐朝含元子行礼。无论平时如何随意,此刻在列位祖师牌位前,他们不敢对含元子有丝毫不敬。

    含元子转过身来,示意众人落座,他率先言道:“今年召集诸位回山,除了祭拜祖师,还有几件大事要与诸位商议。”

    “不知是何等要事?”玄图公问道。

    “赵黍在遁甲山开启洞天门户一事,想必几位已经清楚。”含元子说道:“我日前闭关半月,并未感应到真元玉府所在,随后详查门内藏书,也找不到与这处洞天相关的记述。”

    “难道这个真元玉府并不存在?只是赵黍凭空捏造?”方圆子问道。

    “非也,那的确是一方仙家洞天。”含元子言道:“虽然我赶到之后只有匆匆一瞥,但仍能感应到洞天之中饱蕴的仙灵清气。而洞天自行发出的剑光,将瑞鼎帝与千机灵矩驱逐出***之外。诸位对此事怎么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