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昆仑一黍 >

第232章

昆仑一黍-第232章

小说: 昆仑一黍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黍无言以对,天夏朝的覆灭竟然是这么稀里湖涂,甚至近乎儿戏。

    “左相大人这番话,仿佛是当年亲眼见证帝下都祸乱一般。”赵黍面带微妙笑意言道。

    “我的三师兄当年就是亲历此事之人,你要是有幸在天城山上见到他,大可去问个明白。”何轻尘回答说:“而且师尊就是在帝下都救了三师兄一命,在残垣尸堆中点化他,随后便收入门中。”

    赵黍对上景宗门人的出身来历不感兴趣,于是问道:“左相大人说这些,是有什么用意?直言便是。”

    “我怀疑你跟瑞鼎帝复活有关。”何轻尘说。

    “这种事也跟我有关?”赵黍还是头一回体验到被人冤枉的感觉。

    “当初东胜都剧变,致使地脉气数紊乱,昆仑洲万里山川同受感应,远至西荒雪域深处,也有群山震动、河源激荡,有熊国洪波不绝你也是亲眼所见。”

    何轻尘言道:“但气数变乱、灾异频发,对一些人来说反倒成为转机。据我所知,当年瑞鼎帝就是得到赞礼官大力相助,试图将纲纪法度加持在身。此事你可知晓?”

    赵黍默然摇头,宣武赵氏在天夏朝赞礼官行列中也曾一度兴旺,但三五代人之后便渐见零落。虽然有大量祖上传下的藏书,但赵黍的先人早已远离朝堂,并未参与天夏末年的争斗中,与其他赞礼官往来甚少。

    以前的赵黍不明白个中缘由,但现在却能大致猜到,宣武赵氏应该是留在民间的一脉赞礼官传承。

    前人或许也曾考虑过,若天夏朝有朝一日倾覆衰亡,赞礼官作为朝廷供奉的术者,很可能会一同覆灭。为了保全传承不断,要有人主动远离朝堂,在民间延续赞礼官的科仪法事。

    宣武赵氏祖上也曾有过天夏朝的大司礼,可到了赵黍祖父那一代,便已没落成位份平平的神祠庙守,这与他家中丰厚藏书的情况大相径庭。

    如果赵黍没猜错,宣武赵氏也许从一开始就担负了延续赞礼官传承的责任。

    只是可惜,东胜都剧变之后,赞礼官的科仪法事并未能真正惠及大众,甚至成为备受猜疑的隐患。

    “我修为浅薄,有些事看不太懂,还是经过师尊与四仙公提点才明白。”何轻尘并未掩饰自身本领:“他们都说,东胜都剧变过后,帝下都和昆仑洲中土一带,前朝所遗纲纪法度并非瓦解消散,而是受到某种力量的牵引策动。

    这有些类似梁韬当初在地肺山的举动,试图独掌天地气数。但这个过程非常缓慢,将近过了十年才算完成。因此初时各地灾害频发,谁都没有察觉异样。所以当我受到密报,得知旭日神教复活了瑞鼎帝,便认定是赞礼官作祟。”

    赞礼官作祟,这个说法本就荒谬到了极致,赵黍也有些无奈,他算是凭一己之力,将赞礼官传承彻底搞得人厌狗嫌。

    如今在人们心目中,赞礼官已不再是为国家与百姓祈福消灾、攘凶除害的贤能。即便赵黍在科仪法事上成就极高,但赞礼官传承几乎可算是断绝了。起码赵黍就不敢让云岩峰的那些弟子们研习赞礼官科仪法事,以免祸延后人。

    “瑞鼎帝死而复生太过离奇,而且我实在看不出这与科仪法事有什么必然关联。”赵黍言道:“左相大人方才不是说了么?旭日神教的教主是咒禁生大司命,你找错人了。”

    何轻尘抽出一份簿册,翻开其中一页递给赵黍:“这清单上的东西,你能看出多少问题?”

    赵黍懒得计较对方随意使唤自己,捧起簿册扫视几眼,眉头渐渐皱起:“养神芝、古泉玉膏、水精昆吾石、续断泥,还有……返魂香?”

    看着一项项名贵非常的天材地宝,赵黍在脑海中迅速拼凑出大概用途。

    “如何?瑞鼎帝死而复生一事,是否能够做到?”何轻尘问道。

    赵黍表情略显凝重:“我不敢轻下论断,但是就眼下这些灵材耗用来看,瑞鼎帝以前的情况,或许近似于尸解之后,神魂离体,只剩下一具遗蜕。旭日神教可能施展了某种法仪,让瑞鼎帝神魂复归,并使遗蜕重获生机。于常人而言,这么做确实跟死而复生没有多大差别。”

    何轻尘轻笑道:“跟师尊的说法倒是一致。”

    相比起瑞鼎帝死而复生,赵黍对于其人能够修炼至尸解蜕形更感意外。

    终天夏一朝,虽然不乏崇尚仙道的皇帝,但无一人能修炼大成,这其中有何缘故,赵黍也未能尽察。

    不过细致想来,天夏朝不过数十位皇帝,心性资质参差不齐,就算在路上随意找几十人,传授他们仙家妙法,也未必能有一人修炼大成。

    瑞鼎帝身为天夏朝最后一位皇帝,修炼到可以进行尸解蜕形,这本就十分难得了。

    尸解蜕形算是摸到仙道长生的一线门槛,修仙之人倘若寿元将尽,又飞升无望,可尝试凝炼神魂、舍却肉身,转阳为阴,成地下主者,执掌一方幽冥,是为下仙之次。

    这样的仙家虽有鬼仙之名,却是万不得已的下下之策,除了神魂凝炼,还要依靠灵材灵地加以养护,确保阴灵不散、冥寿绵延。还有不少鬼仙干脆转入神道,借香火信力滋养神魂,那便与仙道愈发遥远了。

    不过据灵箫所说,上等尸解之法,修士神魂入幽冥而不染阴浊,淬炼真灵、积功累行足备,待得神魂复归形骸,可使血肉重生,原本肉体凡胎也能一举易质,从此飞升超拔。

    如果赵黍愿意,以他现在的修为,照样可以尸解蜕形。甚至过往许多修士飞升事迹,就是受得道仙家点化接应,神魂解脱肉身束缚,升举洞天,也被视作尸解。

    “可如果瑞鼎帝真是尸解蜕形,那他的神魂在过去百年岁月又在何处停留?”赵黍低语道:“帝下都那种地方,气数莫测,彼处的地下主者位比人间帝君。

    实际上,按照赞礼官科仪法事的格局,帝下都的地下主者只能是后土大君,但是……不可能,皇天后土、五方大君皆是无我无私、无欲无求的先天神祇。”

    赵黍不禁在想,难不成瑞鼎帝当年想做的事,莫非与梁韬所求相似?也是希望与纲纪法度一体而运,从而独掌天地气数?

    “你也觉得瑞鼎帝做不到?”何轻尘笑道:“据说当时帝下都宫城遭受雷劫,半数宫殿燃起大火。我虽不愿妄谈天数,但瑞鼎帝遭受此劫,恰恰说明其人其举祸国殃民,招致天怒。他纵然能够成道,也是邪道、歪道!”

    赵黍经历过地肺山上的事情,也深感瑞鼎帝作为荒谬。其实自从天夏朝赞礼官奠定皇天后土、五方五德的法度格局后,各路仙家妖邪若无必要,都不会前来帝下都。

    此间天地五方气数汇集,气象最是玄奥难测,仙妖至此术法之功也弱了三五分,至于在此地飞升证道、尸解蜕形,简直就是往油锅里跳。

    不过由此也能看出,当时的天夏朝是何等混乱,连皇帝本人都要冒此大险,试图掌握逆转时局的无边伟力。

    但结果母庸置疑,天降雷劫便是再明确不过的昭示,若非气数紊乱、混淆阴阳,哪里会招来此等灾厄?

    赵黍猜测,瑞鼎帝当年之所以失败,一来是修为境界不如梁韬,承受不了迎面而来造化万象,二来帝下都作为纲纪法度承枢根基,天夏朝若是遍地混乱杀伐,在帝下都也会有所映照。

    看着手中簿册上灵材清单,赵黍心下有所计较,问道:“左相大人告诉我这等秘闻,不知有何打算?”

    “虽说天夏朝残存的纲纪法度早已彻底瓦解,瑞鼎帝就算死而复生也谈不上是多大的威胁。”何轻尘言道:“不过考虑到其人与赞礼官的科仪法事有紧密关联,希望你能够协助我们,将那本已该死之人,斩尽杀绝。”

    赵黍沉默良久,问道:“左相大人是担心我会为了重振赞礼官传承,转而投向旭日神教,协助复兴天夏朝?”


………………………………

第293章 仇心不可转

    “聪明人面前不说假话。”何轻尘振袖点头:“不错,我的确对赞礼官传承心存疑忌。但试问当今天下,在得知你的真实身份后,又有几个人愿意平心静气跟你对谈?”

    赵黍确实佩服何轻尘,这位有熊国左相大人与人打交道的手腕,自己怕是远远不及,哪怕是威胁勒索,也能将道理说透说明。

    “如果我不同意呢?”赵黍问道:“左相大人是要将我存活于世的消息公之于众么?”

    “倒也不必大肆宣扬,只要适时透露给某些人就好。”何轻尘扣指轻弹几下:“比如瑶池国的百相王?那可是一位睚眦必报的狠角色,他要是知道你还活着,估计会像疯狗一般追杀你。”

    赵黍曾与百相王交过手,对此人性情脾气略有些许了解,自己当初仗着仙家法力加持,用紫辰玄威剑斩了百相王一条手臂,此等屈辱败绩,已经使得两人结下难解仇怨。

    “我也不喜此人。”赵黍直言道:“来日有机会,我也要到瑶池国,追究往日旧怨。”

    “如此执着仇怨,这可不像是修仙之人该有的心境。”何轻尘问道:“不过据我所知,当年地肺山一役,主要参与各方死的死、伤的伤,而且中途插手现身的另一位仙家,似乎与华胥国主有几分牵连?”

    “苍华天君。”赵黍阴着脸说:“华胥国主杨景羲是这位仙家的一道化身。”

    “这么说来,你的仇人大多已在当年战乱中殒落?”何轻尘澹澹一笑。

    “不是。”赵黍没有多说。

    “恕我直言,以你的修为法力,能做你仇人的也不是泛泛之辈。”何轻尘小心言道:“能否向我透露一二,你还有哪些仇家?”

    “怎么?此事也与左相大人有关么?”赵黍语气冷澹:“你不必担心,这与有熊国、上景宗都没有关系。我的仇人在九黎国,左相大人消息灵通,想必也清楚我与南土妖神早已结下无可化解的仇怨,终究要有了断的一天。”

    赵黍还清楚记得,当初杀死母亲的戮神钉就是来自南方九黎国。这份深仇大恨,他打定心思要追究到底。

    “南土妖神?只怕到时候拦阻在你面前的,是九黎国的大祭司。”何轻尘忽然一笑:“对了,你或许还不清楚,那位大祭司不知用了什么手段,法力较之过往大为提升,甚至有鞭山走石之功,南土山川草木受其号令,只怕已不是你能够对付的强敌了。”

    赵黍闻言眉头一皱,在他过往印象中,九黎国圣兕谷大祭司虽然也有法力在身,但远远谈不上梁韬、含元子这等仙家境界。

    何况九黎国本身在昆仑洲五国中也被视作最为弱小的一方,南土又多是燥湿山泽,天夏一朝就算有开垦耕耘,地域也不算太过广大。因此九黎国割据一方有余,但要一统昆仑洲则是痴心妄想。

    但眼下那位大祭司忽然有了此等鞭山走石的大法力,只怕未来事态也变得复杂了。

    不知为何,赵黍隐约有预感,当初戮神钉会从九黎国射来地肺山,可能就与这位圣兕谷大祭司有关,因为圣兕谷本来就是火德大君首祠所在地。

    就如同木德大君首祠位于东胜都,按照天夏朝赞礼官所布格局,五方五德同气连枝、生杀循环,彼此互有感应。偏偏戮神钉这等诛伐利器,只能由赞礼官的科仪法事所驱动。

    圣兕谷大祭司若是与火德祠有关,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也算是赞礼官传人。

    而巧合的是,主持修造圣兕谷火德祠的人,就是赵黍的远祖、大司礼赵道翔。同样讽刺的是,当初炼制戮神钉的人,也是赵道翔。

    昔年诛伐妖神的利器,最终却杀死了赵黍的母亲,赵黍的内心百感交集。

    “如果仇人只是一两个修士,那无非是江湖恩怨,打打杀杀,不足为奇。”何轻尘言道:“可如果仇人是一国君主,你又要怎么杀?”

    赵黍已经大致摸清何轻尘的路数了,问道:“左相大人不会无的放失,言及此事究竟有何目的?”

    “爽快。”何轻尘言道:“你想要报仇,我想要有熊国一统昆仑洲,那些在复仇对象之前的拦阻,我可以帮你扫清。”

    赵黍沉思片刻后问道:“左相大人,你这是把我当成给钱卖命的宾客供奉了?”

    何轻尘一派从容地说道:“我大可以展露善意,让你心悦诚服之后,再设计使你配合我的谋划,将有熊国的敌人一个个扫平。但你不是那种能被轻易诱骗之人,所以我干脆坦白用心,就看你是否愿意。”

    赵黍清楚,如果自己未来想要报仇雪恨,要面对的肯定不止是单独的某个人,偏偏赵黍自己报仇,并不希望牵连身边亲近之人,这就是为何他没有选择带任何一名弟子前来。

    而无论是瑶池国的百相王,还是九黎国的大祭司,想要对他们下手,暗杀行刺几乎无用武之地,设局谋害也未必能轻易找到下手之处。

    反倒是两国激烈交兵,最有可能迫使这些人现身而出。

    唯一的问题是,何轻尘为什么要赵黍来做这些事?若是延揽高手助阵,上景宗显然不缺高手,就算含元子即将飞升离去,不是还有四仙公么?赵黍就不信上景宗没有一些压箱底的本事。

    试想一下,当初玉霄宗三位长老,修为尚且不如赵黍,借用三衡律仪发动雷霆箭煞,连赵黍都感觉棘手。此等仙家法宝在四仙公手中又能发挥出何等威能?

    “你要借我的手对付敌国强者?”赵黍问道:“你就确定我一定能够做到?”

    “不能确定,机会只能是你自己争取。”何轻尘回答说:“如果你不能应付百相王那等强敌,那我对瑶池国的征讨策略自然也会有所变化。战事如何演变,兵锋如何推进,不是我能够一言决断的。”

    赵黍陷入沉思,他已经看出何轻尘的野心,此人目光不局限于有熊国,未来定然是要向四方征讨,一统昆仑洲。搞不好如今他对旭日神教的谋划布局,也是在为日后大举用兵铲除隐患。

    “你的目标也包括华胥国?”赵黍问。

    “那是自然。”何轻尘直言道:“你可不要告诉我,如今还对华胥国心怀卷恋。现在华胥国身居高位的,都是一群无能无德之辈,我要是你,估计早就杀回东胜都去了,哪里还会自放山林?”

    赵黍没有答话,他对如今的华胥国确实不满,但对于自己过去耗费了无数心血精力的土地,赵黍能够做的,也仅仅是视而不见。

    “可是在我看来,如今有熊国仍是遍地灾异,你们真的能抽出手来对外征讨么?”赵黍思量片刻后问道:“如此穷兵黩武,只怕对百姓苍生无益。”

    “昆仑五国并立于世,争杀不休,就是对苍生有益了?”何轻尘反问道:“我倒是想问,你当年是怀英馆出身的修士,不该与梁韬同流合污。究竟是因为什么,才使得你最后选择协助梁韬?总不可能是为了权势名利吧?”

    赵黍再度沉默,他赞同人间道国的理由,的确是希望从此掌握无可比拟的造化伟力,从而扫清六合、天下混一。

    赵黍自己和父母都是亲身经历战乱之人,也深受战乱之苦。但他也明白,一味只求自保,那是将是永无休止的离乱。唯有尽快结束战乱、弥平兵燹,还天下以太平,才能从根本上结束苦难。

    只是赵黍和梁韬都失败了,就连那位苍华天君也一并殒落,参与地肺山一役的各方,恐怕没有谁是赢家。

    “至于有熊国遍地灾异的情况,也不用你操心。”何轻尘摩挲着手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