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香祖 >

第434章

香祖-第434章

小说: 香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慕青丝道:“有何不同?”
    李柃道:“他们是我积香宗法统继承者,但却并非道统继承者。
    直至如今,我之香道,才算是真正后继有人!”
    ……
    数日后,却罗仙府内,积香宗山门仙乐阵阵,香韵如烟。
    虽然未到焚香盛宴的时节,但在李柃号令之下,宗内还是举办起了一场盛大的典礼,迎接池英庭和几个被送往金源岛的陪读弟子回来。
    场中有好些新生代的弟子只闻其名,不见其人,不知这位双英之一的师叔辈人物究竟是何许人也,但见其羽冠玉带,英姿勃发,也不由得暗赞一声好皮相。
    老一辈的积香宗弟子们则是已经有不少垂垂老矣,同样饱含激动和感慨,看着进学归来的曾经同窗。
    他们不像池英庭那样顺利筑基,阔别四十年,早已恍如隔世。
    此刻的池英庭身负千年修为,三宝圆满,洞天辟成,已然是货真价实的结丹真人。
    行止之间,周身上下有异象萦绕,乃是七情香神所化之七彩虹芒,如同流光溢彩,批霞在身。
    七彩七色,蕴藏着自身香神所化的七种韵味,精纯而又凝炼。
    更为难得的是,如今的他已然能够将这些意蕴彻底区别开来,并以自身法力与之相合,凝炼出香神实体。
    虽未当众展示,但李柃一看便知,这些光华随时都能显化真形,乃是气蕴化象的伪相法门所铸就。
    “弟子拜见师尊,师娘,拜见各位师兄师姐。”
    山门广场,众目睽睽之下,池英庭越众而出,大声行礼参见。
    他多年未见李柃等人,心情难免也有些激动。
    李柃笑着道:“免礼。”
    池英庭拱手道:“师尊派我去往金源岛进修,嘱我潜心闭关,钻研本道,而今四十载过去,英庭终于不负厚望,学有所成,因而奉命归宗,欲向师尊和各位同门禀报这些年来所得。”
    听得此言,香道弟子们亦是心中激荡。
    旁观的嘉宾们也议论纷纷。
    当今之世,能够流传下来的道途,哪一个不是渊源流长,博大精深?哪一个不是直指大道,前尘可期?
    但问题是,那些道途的始祖几乎都已经作古,道途本身也是历经多代弟子修缮补完,花费万千年,甚至更久才能慢慢圆满。
    在这期间,多少修士之所得都是残篇断简,多少天才高手被其上限所制?
    香道则不同,自有积香宗以来,短时间内便接连出现筑基结丹,不愁前程。
    如此一来,旁门左道诸宗门,格局必将大变。
    甚至就连法道正途,在这北海也未必见得有这香道吃香了。
    一些人甚至开始考虑,自家子弟当中,若有被测出闻香天赋的,干脆拜入积香宗算了。
    北海原本就没有什么天云宗那样的法道大宗,而是四海商会治下,各路散修势力并起,金钱大道盛行。
    积香宗,完全可以成为此间的名门正派。
    李柃自然也明白池英庭结丹的意义,欣慰点头。
    池英庭自豪道:“我这数十年来在金源岛广交道友,博览群书,结合师尊所传之道法,终于悟通心照玄相之要旨,练就以香化虹的神通。
    而后又以闻香生息聚集香韵,凝练真丹,确立下香道晋升的基础,并对此间功法作出改善。
    除此之外,师尊所传香道诸法,尤其是以化用通感移觉为主的观想之术,凝炼真形的气蕴化象,心物对应的心相玄照,弟子俱皆有所心得,创下《浮香诀》,《万香化虹篇》两大法门,以及相应神通。”
    这些李柃已经在密函之中知晓,但是听得此言,依旧开怀而笑。
    “大善!吾道不孤也!”
    多年开花,终于结果。
    单凭他一人之力,即便是天纵奇才,无人可比,又怎么能够顾及万全,兼修到香道的方方面面。
    然而若是门下弟子得力,就可以像池英庭这样在自己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开拓进取。
    这当中的某些成果,连他也可以借鉴吸收,反过来裨益自身。
    除此之外,就是李柃此前未见池英庭,还有一事担忧,那就是池英庭是否恪守道心,以香证道。
    这并非一个形式,而是关乎修士根基和道路选择的重要凭依。
    如若像离膺那样偏离本道,以其他道途成就结丹,终究还是得分道扬镳。
    这个担忧,直至这些成果展示,才彻底放了下来。
    李柃闻香识人,一眼就看出,池英庭确实遵从了自己的指示,坚守本道,以香证悟。
    他是凭着闻香生息诀和香神观想法炼就精气神圆满,得以结丹的。
    至于堆积修为法力所用之仙丹妙药,一些外力辅助,各道皆用,反倒不足为虑。
    说句不好听的,就算将来池英庭也走上了和离膺那样的道路,单凭他如今所得的成果,所反哺的法门,也足以报偿教导之恩了。
    李柃当下宣布道:“众弟子听令,我如今亲封池英庭为本宗传功堂长老,兼长老会首座。
    今后宗门传道,功法修缮,刊发诸事,俱皆由其主导,以此为例,后世亦将把道途造诣最高和业艺最精者奉为传功长老,执掌教化,弘扬我道。
    我积香宗将由一等弟子掌教化,传承道统,完善功法,二等弟子镇山门,执掌武力,护法卫道,三等弟子掌庶务,案牍劳形,财物污身。
    各人皆要明确自身使命与肩负职责,勤修苦学,勿忘本心。”
    舒长生等人听闻,俱皆一震,俯首称道:“谨遵师尊教诲。”
    欢迎会后,李柃又再下令,要广邀各方道友前来庆贺,兼向整个北海修仙界明确其道统继承人之身份。
    如此优待,让聂英智等人看得又是感慨又是自惭。
    不过他们也没有什么可抱怨,众弟子资质悟性不一,前程本就可以预料,如池英庭顺利结丹,很大程度上就已经决选出继承人身份,更不用奢望能够平等而论。
    其实李柃一番教诲当中,没有说出口的是离膺之事,这句话是借机敲打他们,要不忘初心,增益本道。
    再不济,也要对宗门的发展有所裨益。
    将来无论编撰经典,探索研修也好,护法卫道,为宗征战也罢,甚至干脆只是执掌生意,都在弟子之列。
    但若偏离了这些,那就直接不配为弟子了。
    而且他们这一代人输了,前程未来不可能和池英庭相提并论,也不用着急。
    因为各人资质际遇不同,弟子之间也总要分个三六九等。
    李柃如今明确的就是,他首重教化之功,首重池英庭这般的优秀弟子。
    那么若是他们门下能够培养出同样的结丹弟子,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宗门的传承同样要以他们为主。
    宗门法度严明,兼顾公平,不同出身,成就的弟子,都可以遵循这个原则进行安排。
    所以,如今给池英庭安排清贵的身份,定为传功长老,道统继承人,都是可以接受的。
    而长老会首座一职是让人浮想联翩。
    此前早就有传闻,说是李柃结丹圆满,将行突破,而且很早以前就已经半隐退,把宗主权位传给了聂英智。
    如今连长老会上的担子都卸了,是否会有更进一步隐退的打算?
    或许,今后整个宗门就真的要由二代弟子,双英六杰来执掌了。
    ……
    此后,一番大庆,宗门人事随之变迁,李柃果然大刀阔斧对门下进行了系列革新,明确了以长老会为首要决策机构,宗内各门自治的香道势力体系。
    宗主天然便是长老会成员之一,但并非大权在握,乾纲独断。
    首座长老也只是名义上的尊位,更多是重在道统传人的身份,注重道统方面的事情。
    这里有分权,有制衡,力保最大限度维持同阶弟子之间的均势。
    当然,李柃设计的这一套宗门制度也只能止步于此。
    他不可能确保其万世永续,不会被后世的香道弟子玩坏。
    但是,维持个几百上千年,在二代弟子这一批人当中确保宗门和香市的有序稳定运行,利益分配同样和谐,完全不成问题。
    只要宗门自身不出问题,以香道弟子为核心的香市经营和附庸体系也能借着惯性运行。
    李柃在这期间多次召见池英庭,彼此印鉴他所自创的浮香诀,万香化虹篇两法,发现前者的确是借鉴自己众妙化香诀所发明的化香之法。
    但和自己功法不同的是,浮香诀重在技术性质的香魄变化,乃是由神通及法术的普及化思路。
    它本质上不如众妙化香诀精妙,但却可以作为普及和通传的功法,大利于普及。
    “至于这万香化虹篇……似乎也借鉴了我的香神观想法,同样可以作为延伸至下层的阶梯。”
    他愈是深入探究,愈发赞叹。
    “这几乎都可以替换原来的香神观想法,作为香道结丹之前奠定基础的法门了。”
    池英庭道:“不错,师尊,我这门法诀是就是为了方便参修法相而设的,当中借鉴了本道香神观想,以及法道《心相经》,《通幽心印》,《气蕴化象》诸般法诀,本质上都是凭借法力变化拟造香神,但是形式上更加趋近于法道现有的东西,可以借鉴更多现成神通与法术来完成。
    如若将此功修炼至圆满大成,应该便能顺利修出法相,实证香神了。”
    看着一脸肃穆和自己交流论道的池英庭,李柃欣慰感叹道:“你的思路不错,过去是我闻香天赋太高,忽略这个问题了。”
    其实香神观想法只解决了不能感知香魄之人闻香观想的问题,但在技术细节上,还是不如这一《万香化虹篇》的。
    池英庭闻香天赋极高,但却还是不如李柃,反而能够注意到这个关窍,统一将通感移觉观想出来的香神归纳成为世间诸色。
    如此一来,低阶弟子便不必具现香神,不必辛苦观想,而是直接享用其成果。
    它的修炼难度必将大降,而且可以演化成为种种使用的攻伐法门和战斗之法。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它还能跟后续的香神修炼无缝连接,乃是同一体系之下的过渡功法。
    李柃当下道:“我授予你编撰权柄,由你来完善《香道大典》,务必打通凡人,炼气,筑基,结丹诸境界,而后我再实证元婴,便可将香道一途证道法门推导完善……”
    池英庭肃然道:“此为弟子之幸,必不负使命。”
    李柃老怀大慰,道:“如此一来,我也可以放心离开此间,去往各方游历探寻了。”
    池英庭微愣,问道:“师尊,你去游历作甚?”
    李柃道:“其实经历离膺一事,我愈发感受到了自身晋升之时机到来,若得地香之助,必然证悟。
    而地香,本质上就是天地之间所生的天材地宝,乃是天地灵蕴借香品而显现,呆在一地难以见识。
    故此,干脆借你成长之机离开这宗门基业,以逍遥散修身份到处走走看看。”


第556章 见兰而悟
    李柃曾阅各方前辈高人典籍,知晓修炼至一定阶段之后,最好要云游历练。
    过去他还有所不解,为何就不能闭关自证,一门心思修炼到了最顶级再来出关,为何不能修士不出门而知天下事,光凭推演卜算就了解世间一切。
    光靠着了却因果,不能解释这一现象,反而躲起来修炼更不易沾染凡尘因果。
    而后知晓聻灵的存在,明确了物质轮回和灵蕴运转的基本原理之后,这一问题的答案也就不言而喻。
    原来,天地之间的资粮,灵蕴,道理种种,蕴藏在万事万物之间,虽然聪明智慧者可以以小窥大,证悟道果,但却毕竟存在偏差。
    物质上的流通,效率更低。
    莫说那些无业散修,即便他这般坐拥一宗根基,产业遍布北海的巨贾大拿,同样只能说是不入流品的灵材应有尽有,入了流品,总会有所限制。
    更遑论,有些天材地宝可遇而不可求,有些则是采摘,贮藏方式特殊,不如亲自到现场去摘取。
    除此之外,也是弟子们逐渐成长,他可以放心舍下一直守护的宗门基业,真正交给他们了。
    不过李柃毕竟位高权重,身在北海也牵扯着各方的利益,不可能说逍遥自在,随随便便就能成行。
    他向池英庭透露了这个想法之后,还是花费了数年的时间看着他们各自胜任,宗内宗外各项事情也安排妥当,方才动身。
    ……
    积香一零五年,李柃和慕青丝召来众弟子,先给池英庭赐下秘宝水月镜,摄魂镜,交代道:“此二宝为我们早期所用,证悟无益,但却可以护法卫道,现在赐给你,望你好生利用。”
    他已经提前从法宝上撤消了自己夫妇二人的气机,因此池英庭得手,非常方便就能祭炼。
    然后又对众人道:“你们用不着羡慕,这二物是用来守护宗门,征战杀伐,英庭持之可以发挥最大效用,接下来的东西才是真正的宝贝。”
    说罢,伸手一拂,足足七七四十九道虹芒飞出,安安静静的悬浮在众人面前。
    这竟然是李柃以《万香化虹篇》炼就的香韵虹光,他以自身法力为根本,注入采伐而来的天外之宝元虹母,化为百色流虹。
    此中蕴含着众妙化香诀的真意,不断散发出各自气味,分别对应着《香道大典》之中记载的诸般重要香品。
    从早期的信灵香,茶芜香,返魂香,无胜香,到后来的太乙香,神精香,意和香……
    所有李柃能够以法力拟化的,同一系列的基础香品都在这里,但不包含衍生香品,变种香品。
    在众人注目之中,这些流虹里面幻化出了一尊尊的香神,个个栩栩如生。
    “此中蕴含着我香道真意,除太过高深,难以脱离我元神而炼就的无相香,绝尘香之外,其他重要香品都在其中,代表着我现阶段香道造诣的总结。
    现在赐下给宗门共用,你们若有困顿,都可借此观想参悟,与此同时,也可以作为衡量香品性味的标准衡器,以及香神观想之参考。”
    他说着,示意聂英智用净瓶将这些东西装起来,妥善保管。
    池英庭困惑道:“师尊,香品放久了终究会变质,法力亦是如此,此物真的有用吗?”
    众人亦有同样的疑惑。
    这种东西,短时间内供养参考没有问题,但是时间长了肯定会坏,香气也有可能变质窜味。
    李柃微微一笑,自信道:“不必担心,我用了某种秘宝加以辅助。”
    这就不得不提到他在这座洞天里面发现的光阴之石了,为了给宗门留下足以超越光阴岁月的宝贵财富,他不惜把光阴之石的大部分力量分解切割,消耗在了制作这种东西上。
    如此一来,他用之于炼宝的法力也就拥有了对抗光阴的能力,能够长久维持本质不变。
    这种东西甚至比他自己本尊还要更加可靠,对于香道宗门而言堪称镇宗之宝。
    只是这种事情不太好向弟子们解释,他也说得含糊其辞。
    弟子们同样并不知晓,但想着结丹修士的法力维持个上千年没有问题,对自己这一代人还是颇有用处,也就欣然接受了。
    此间的良苦用心,或许得等到万年,十万年,乃至更久之后,后世传人才能够体会。
    正好光阴之石中还残留着部分力量,李柃打算将其消耗在制作同一系列的香道真意上。
    如此一来,低阶弟子有浮香诀,中阶有万香化虹篇,高阶可以观想香神,再得天地人三香证悟途径……
    从凡人时期到元婴境界,都将会是康庄坦途!
    至此,香道对于修炼资质的要求,也就能够一低再低,真正做到通俗易学了。
    安排完这些,慕青丝也开口道:“今后你们师兄弟务必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