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祖-第2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己此前并没有见到这些,可能是下潜深度不够的缘故,看来,好东西都还在深处里头!
那些前辈高人也知道这些是宝贝,游记中以春秋笔法一带而过。
却没有想到,自己竟然有幸遇到实物。
李柃感觉问题不大,继续往下游去,结果很快又发现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似乎是那位顾前辈开的坏头,随手在洞中涂鸦的前辈高人多了起来。
“祖洲东方志到此一游,某年某月某日……”
“元洲祖大友到此一游,某年某月某日……”
“老矣,老矣,竟不能再下潜矣!”
“虚仓派剑修到此一游,望能参悟无上剑境……”
“自大!区区一千八百丈者,也敢谈无上!”
“甚么?本座百年之后重游此间,竟发现有人不服?你姓甚名谁,何方人士,敢留姓名乎?”
“前辈莫非是虚仓派剑皇阁下?在下知错……”
“汗……”李柃抹了一把并不存在的虚汗。
这些前辈高人也有无聊之时,竟然把人家大好的圣地当成论坛,疯狂水贴盖楼。
不同时代,不同风格和韵味的留迹,代表着一个个曾经来过此间的前辈高人留书。
有人孤芳自赏,有人睥睨群雄,有人谨慎谦虚……
又或许,更多是默默潜水路过,不言不语。
至少,李柃没有看到自家老祖黄云真人的留书。
按理说来,自己法力通玄,能感因果,若有自家老祖以神通法力留下的字迹,第一时间就能感应到,但这一路过来都没有,说明她应该就是那种看帖不顶贴的潜者。
又或者,她的字迹,还在更深的层次。
海姬说过,黄云真人下潜了至少三千丈之深,或许只有到了那里才能见分晓。
除了一些无意义的留迹之外,李柃还发现,许多人并非只来这里一次,而是在毕生之中多次进洞。
好比那位在最上面留下字迹的顾苍华,可能是多年之后,晋升了一个大层次,竟然下潜至二千丈深了。
这才发现,早有前人下潜得比他更远,留书更多。
只能尴尬的画了一个拱手为礼的图案,尽在不言中。
而那位自称虚仓派剑修的剑皇前辈,似乎多年之间一路突飞猛进,从千二百丈来到了千五百丈,两千丈,各自留下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手书。
到了后期,桀骜之气渐消,愈发高深莫测,甚至独留一道剑痕,后人依旧能够通过独有的气息判断出是他,从中感受种种精妙剑法。
这是元婴之神意!
又见洞壁上,一些人分享自己修炼的心得和疑惑。
似乎是有人从中获益的缘故,也将自身感悟写出,以飨后人。
李柃讶然,默默观看这些字迹,感觉这些本身就是巨大的财富。
不知不觉间,李柃猛然惊觉,自己似乎下潜得极深了,甚至超过三千丈了!
但是,仍然非常轻松,甚至没有感受到什么具体的变化。
一千丈,三千丈,几乎没有什么两样!
“这是结丹后期的水准了吧?按理说来,排除了自身所沾的因果业力之后,所能下潜的距离,就是看各自修为与秉性了,当中或许还要计算些许潜力……
但是古往今来,恐怕没有几人能够像我这样,修为尚浅之时就拥有着堪比元婴后期的神魂位格。
这是真正的天赋异禀,常人难及!”
李柃突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我有可能……可以下潜至至少万丈……甚至三万丈!
按理说来,元婴层次的修士就是这种程度,但即便是真正的元婴修士,此生累积因果业力越多,承受水压就越重,等到修为层次高了,反而不能再深一步!
从那些留书来看,许多人都是年轻时下潜至深处,老迈之后,故地重游,反而无力再抵达。
这不是他们的体力或者修为不足,而是成长之后,因果业力累积,超过了当初的‘比例’。”
李柃至今还不知道被海水压得透不过气的感受,但在游记之中的描述,那是一种无限的大恐怖。
即便是心志再坚定,神通再高明,都难以忍受,只能选择回去,或者在强行对抗之中,被汙渊之水活活的溺杀。
那种状况下,就不用想着什么留书了,能够保住自己性命就不错。
突然,李柃神色微动,循着莫名的因果联系看向下方洞壁。
一道淡淡的法印赫然出现在眼前。
“这是……老祖的印记!”
果然,当他以神识照进其中,仔细阅览的时候,一个身穿锦衣的俊美男子形象呈现出来。
李柃知道这个人,他正是慕家老祖,自己妻子往上不知多少代的老祖宗!
“老祖果然是性情中人啊,不过也对,这种地方,少有人知道她的身份,正好当成树洞倾吐压力,排解烦忧。
她是想念玄辛国的慕老祖了……
嗯?这是什么?”
突然,李柃看向这道法印的下方,莫名一惊。
“xx告知,玄辛三零二二年,我之大限将至……知己死期,果为天命乎?我不信……我要逆天改命!”
开头的两个字,似乎被一种特殊的因素抹去,神识根本无法阅读,但后面的字迹,李柃可是看得清楚明白,不由得身躯一震。
“什么意思?”
玄辛三零二二年?那不就是老祖冲击元婴失败,遭劫重伤的那一年吗?
这是早几百上千年留下的,甚至有可能在更久的年代,莫非老祖早就知道此间会有转机?
自己阴差阳错,参与其中,竟然成为了助她逆天改命之人!
但那个告知她那一年大限将至的人究竟是谁?为何他的名字会在此间被抹去,根本无法看清?
李柃突然想起了服食龙魂果时,自己所见的那一幕。
那,莫非就是玄洲斩龙,然后制定道天地人格局,想要合道玄天之人?
第319章 十万八千丈!
老祖也有寂寞思夫的难耐……
老祖也有中二少女的狂傲……
老祖也有许多不甘和无奈……
这处深渊仿佛化为树洞,承载着太多人的隐私和秘密,也是窥探内心的窗口。
然而,李柃的注意很快就被这份疑惑所占据,久久难以释怀。
不知不觉间,身躯又再滑落,汙渊之水卷动着继续下潜。
他忽的惊讶发现,自己的身躯再度发生了变化。
原本堂堂男儿之身,竟然逐渐转变成为少年,儿童……
童子相浮现!
自己身躯不知何时恢复了心灵上的本来面貌,呈现出三头六臂的童子天人相形态。
汙渊之水的尺度似乎一下变得大了起来,原本数尺数丈的距离飞快掠过,很快就是数十丈,上百丈。
等闲之人难以承受的极限距离变作坦途,轻轻松松,就越过了三千五百丈,四千丈,五千丈……
至此,已然是远远超越结丹,通往元婴的境地。
能够在此间留书的人越来越少,所载内容也变得简洁而精炼。
一路直至上万丈,眼前景色豁然而变,密闭空间般的深洞井壁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无限的穹宇。
这竟是如同宇宙虚空的空旷海域,四方茫茫,不见边际,被无穷无尽的黑暗所充盈。
“这种感觉……好像很熟悉?”
李柃身躯一震,忽的想起,这分明就是神魂出窍之后的模样!
如若是寻常的潜力天才抵达至此,必将大为惊慌失措,因为普通人并未能够做到这一点。
神魂出窍对于他们而言,是一种宛若改换了生命形态的奇妙体验。
只有李柃这般的特殊之人,不仅不慌张,反而油然的生出了安心舒适之感。
这里的海水很清凉,这里的环境很安逸。
相比此间,日游之时所遇见的烈阳,罡风,火焰,雷霆,物质世界的诸般种种,对阴神的伤害可要大得多了。
李柃连真正的日游都能适应,更遑论此间的遭遇。
因此他毫无阻碍就适应了眼下的状况,神识四下探视,想要看清具体的情况。
结果却发现,漆黑背景深处,留存着一道又一道隐约的星光。
是那些前辈高人留下的法力印记。
李柃察觉到了好几道熟悉的气息,正是此前就见过的诸位前辈所遗留。
其中一道,竟然是那位自称虚仓派剑修的剑皇阁下。
“吾之力尽矣,万二千丈,至此已然触底……
今效古人,将吾道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附近有人留下精神之力,托付在其法力之上,相当于回帖道:“傻鸟一个,能来此处地方者,谁稀罕你留下的道统?”
也有人评价道:“又不是给你留的,阁下莫非是杠子成精?”
闲人点评道:“如斯恐怖……”
李柃仔细回忆了许久,都没能知晓这个虚仓派究竟是何方宗门,那位剑皇阁下又是何方神圣。
但通过一路下来的观察,也渐渐得出结论,这是一位十万多年之前,横行一时的小众剑派。
这位虚仓剑皇似乎是炎洲之地所出的一位大修士,在冲击化神的道路受阻,屡番来此问心求道,但却无果。
这应该就是他遗留在此的最后一道残迹,也是最深的一道了。
李柃将精神融入这道印记之中,默默观看许久,记忆下来。
并非他自己想要兼修剑道,而是念着妻子,或许可以触类旁通,派上几分用场。
似乎是因层次高深的缘故,在此留帖交流所触及的层面也高深起来,诸般道术精深玄妙,令李柃大开眼界。
这些都是真正的财富,可以说,能够亲眼见到这些东西,记忆和理解下任何一道,都比拟外界那些草莽散修们的奇遇。
他沉浸在这个心灵交流的世界中,不知时间既过,也不知其几深许。
至此来到又一个全新的标记处,才猛然惊觉。
“竟然都已经下达到三万丈了!”
海底三万丈,这是一个他自己预计之中的深度,对应自身日游境界的极限。
自己低阶境界就有如此本质,其实是极占便宜的,其他人同样修为实力,未必能来此处。
好比此前抄录剑道的虚仓剑皇阁下,自称拥有元婴后期修为,但却只能下潜至一万二千丈。
李柃不由自主的活动了一下躯体,三只头颅和六只手臂齐齐摆动,依旧灵活如常。
“好像没有感受到什么不对。”
这可真是奇怪了,李柃从未妄自菲薄,但也并不觉得,自己能够超越元婴境界太多,下达到那些前辈高人们也难触及的所在。
并非所有前辈高人都会到此间来,而到过此间者,也不见得人人都能成就化神大能。
所以,三万丈之深,几乎就可以说是无人深境了。
可是本能的感受告诉李柃,这还远远不是自己的极限。
“我至少还能下潜几倍深,要不要继续?”
李柃自己都禁不住迟疑起来。
但仔细想想,一个强大无比的理由就占据了上风。
“来都来了……不继续往下,查探自己的极限,好像说不过去?”
在此之后,李柃继续一路下潜。
海水幽深,越来越寂冷,游荡于水中,宛若星辰的游光也明显少了起来。
相信那些前辈高人,即便来到这里,也不会再轻松写意。
因为就连李柃自己,都感受到了彻骨的寒意。
这似乎是一种全新的心灵感受,除却恐惧,阴森,压抑之外,一切外物种种,都再难以打败修士,过去所曾累积的因果业力,也能借由劫数尽皆报销。
那么一名修士问心无愧之下,所能动摇自己心志的东西,就只剩下了一种。
“孤独……”
李柃忽的明白了,这种寒冷,名唤孤独!
他下意识的抬头遥望,但见星辰稀疏,宛若天河倒影的水体之中,闪烁的光亮已经淡不可见。
一种遗世而独立的孤独之感袭来,整个世界,都在迅速远离自己而去。
李柃忽的生出油然的惊悸之感。
“如果青丝也跟随我一起来此,她能抵达这里么?”
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也是一个未来的问题。
曾有名为“富人四妻”的寓言故事,揭示了一个道理,富人之妻,其一者如肉身,死后终归尘土;其二如财产,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其三如妻子,虽相依为命,始终不是一体,大难临头或者阴阳相隔,也要分道扬镳。
最后陪伴自己到尽头的,才是消除孤独的良方。
这就是自性,自有永有,与己长存。
李柃心中一动,忽的惊讶发现,原本就已经呈现透明之色的身躯,竟然消失不见了。
这是一种奇妙无比的感受,好比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闭上的那只眼睛,所见径直化为虚无,直接消失不见了。
不是黑暗,不是白障,而是真正的被屏蔽了感知,彻底消失不见。
那是盲人感受之中的世界,光线此物,似乎只是一个概念。
同样的,自己的元神也化为虚无,三头六臂的童子天人相都无法感受自身了。
“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返虚……”
李柃暗自沉吟,这种现象绝非偶然,而是象征着某种深奥无比的修炼道理。
只是,即便身躯和元神都消失不见,李柃依旧感觉自身活动如常。
神念,法力,一切种种,都能运用。
身躯和元神,物质和精神,一切的一切,都不再是所谓的凭依。
自己所仰仗的凭依,寄托到了更高层次,无法捉摸,无法言述的事物之上。
肯定有那么一种事物存在,但那种事物是什么,李柃一时半会毫无头绪。
唯有收拾念头,尝试潜游。
转化成为这种虚无状态之后,四周海水对自己形成的压力愈发弱小了,唯有孤寂之感长存,始终萦绕心头。
可是这时候,李柃已经存了与这个汙渊较劲的念头,反而能够一鼓作气,不断往下。
四万丈,五万丈,六万丈,七万丈……
愈发夸张的深度,昭示着李柃的潜力已经难以想象。
他现在所面临的压力,只剩下了自己想要摆脱这种孤独寂寞的冲动。
但是李柃意念延伸,一路往下,凭着一股冲劲,径直就突破了十万丈!
在此期间,周围似乎还有好些前辈高人留迹所化的星光陆续闪现,但李柃已经无从分辨和关注。
他已经无法保持此前的轻松写意,干脆不管不顾。
猛的,突破十万丈之后,又是一个全新的天地!
在此间,所见之物已经不再是漆黑寂静,而是虚无。
自身虚无,外界虚无,万物混沌而寂寥……
这股连自我都要融入混沌的感受,似极道家所谓炼虚合道的境地。
李柃忽的感觉,自己再难控制思维的活动了,所幸法力依旧运转,正在某种天地法则的加持之下调整着自身的性质,变得愈发玄妙。
凭此一线清明,他又再继续向下,终于见到,大约十万八千丈之下,有道白茫茫的屏障出现在了面前。
“这是什么?”
李柃惊讶的看着眼前宛若宝石结晶凝结而成的海底地面。
它无比的平整,洁净,光滑得如同镜子。
里面似乎散发着微弱的光芒,照映出四周的场景。
果不其然,理应为自身所在的位置空荡荡一片。
“不好,快要坚持不住了!”
虽然没有身躯,也没有了灵魂,但是自性依旧感受到了一种如同憋气的感觉传来,与此同时,是四面八方涌来的压力。
李柃下意识的想要逃亡,远远离开此间。
匆忙之中,随手以法力席卷,收集了附近好几块散落在镜面上的石块,还有此地的海水等物。
但突然,他看到了远方有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