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道修仙传-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便不考虑其中跟修行有关的东西,单单只是背诵下来,就是让书院记忆力最好的学子来背,起码也得需要数月时间才能办到。
当然了,对于凝出神识的修行者来说,时间上肯定还要缩短不少,但也不可能在十天内全部记住。
沈拙行拿出这本文集的意思,是想让杨铮单独挑选跟修行有关的内容看看,然后找一门感兴趣的术法学学就行了。
“需要点醒他么?”沈若言迟疑道。
沈拙行摇了摇头,“不必。他若真硬背十天,就由他去。真如此的话,事情对咱们儒门来说,反倒更简单了。对了,言儿,你觉得此人如何?”
沈若言摇了摇头,道:“暂时还看不出来什么,不过,孩儿看他倒还算沉稳。”
沈拙行放在桌子上的右手,不由自主的轻轻敲了敲桌面,露出沉思之色。
“如今的大魏朝,暮气沉沉,条条框框的规矩,皆由门阀制定,于我儒门发展而言束缚太多,除非变革或改朝换代,否则,我儒门永远别想出头。
杨家目前是个比较不错的选择,尤其是那杨玄铸,聪慧异常,却又能藏锋隐忍,为父本以为,杨忠武会让他担任晋公世子,没料到他却选了杨铮,实在有些出乎为父所料。”
沈若言想了想道:“依孩儿看,此举正体现了老国公的高明之处。”
“哦?何以见得?”沈拙行有些意外和不解,也有些高兴的看着沈若言问道。
“一明一暗,这大家都能看出来。但明则为暗,暗则为明,虚实交织,只怕就不是什么人都能想明白了。”
沈若言侃侃而谈,跟父亲说着自己的想法。
“杨玄铸自小长在国公府,根基深厚,而那杨铮则正好相反。由杨铮担任世子,不用担心出现不可控的局面,让杨玄铸反出杨家,联姻牧家,反而更有利于日后行事。”
沈拙行听的出神,闻言微微颔首,赞赏的看了沈若言一眼。
“你分析的很有道理,继续说说。”
“这兄弟二人的身份微妙,其实日后随时可以调换的。让杨铮入京,以杨家如今的底蕴,完全可以把他培养成修行高手。而且,孩儿观此人,似乎对修炼极为沉迷,这样的人,只怕对权势未必看重。入京后,还可通过他来麻痹朝廷和诸公。”
说到这里,沈若言顿了顿,见父亲一脸期许赞赏,便又继续分析起来。
“老国公让他学咱们儒门的术法,若他真能学会,等进了京,朝堂上咱们儒家派系的官员,恐怕也不会对他生出多少排斥,甚至还会借机靠拢,如此还能缓和咱们术派和儒派的关系,一举多得。父亲以为呢?”
“不错,不错!”沈拙行毫不吝惜的鼓掌夸赞,“我儿看事透彻,为父心甚慰之!”
“父亲谬赞了,孩儿惶恐。”沈若言不好意思的笑道。
沈拙行笑道:“我儿有卧龙之才,何谬之有?你所考虑,甚至比为父还周全。为父打算让你出山,跟杨铮一起进京,进一步观测局势,不知你意下如何?”
沈若言一愣,有些为难的迟疑道:“这……只怕不妥吧?孩儿毕竟……算了,去一趟也无妨,只是孩儿担心这一去,无人照料父亲起居,心中委实难安啊。”
“为父又不是小孩子,何须你来照料?你的修为卡在浩然炼气九层巅峰,已有不短时间了,却迟迟不得突破。为父想来,只怕也是未历红尘炼心一关之故,是以才会如此。你正好可借此机会,好好磨炼一番,说不定再回来时,已成功筑基也未可知。”
沈拙行捋了捋长须,一脸认真的说道。
沈若言沉思片刻,微微点头道:“父亲说的是,那孩儿就听您的。不过,这事儿该如何跟杨铮说起?”
“这个简单,照实说就是。”沈拙行不以为意的道,“另外,为父再给吏部侍郎修书一封,你找机会送过去,相信他知道该怎么办。”
儒家在朝堂上,虽也有不少身居要职之辈,但官职最高只能做到正三品侍郎这个级别,至于三省六部的主官,全部被门阀世家把持着,永远也轮不到他们。
虽然三省六部的主官要员,大多都修习了儒家学问,甚至也自称儒家弟子,但却从不愿启用正宗的儒学派担任主官。
即便儒门一直在暗中推波助澜,却收效甚微。
这也是沈拙行为何会说出先前那番话的真正原因。
儒家想要出头,大魏朝就必须要变革,甚或改朝换代,彻头彻尾的改变现在的局面。
甚至变革都未必就能改变现状,唯有改朝换代,才有机会。
沈拙行曾在一些儒家古老典籍中,见到过一些只言片语的记载。
其中提到,儒家自孔圣立教后,最初也是可以通过修行封神成仙的,甚至在大魏之前,儒门术派弟子,并不比道门佛门修士差。
那个时候,九州之地天地元气丰沛,不仅有灵气,还有能让儒门弟子直接炼化吸收的文气,后来大魏太祖不知用了何等手段,竟把天地元气中的文气直接切断镇压。
从此而后,儒门在修道界的地位一落千丈,甚至一度到了连筑基期的秀才都难出的程度。
有儒门大儒经过多方查探才得知,原来大魏太祖是因担心儒家发展过于强盛,恐有把持朝政的威胁,于是用了龙气镇脉术,镇压了九州文气,并定下规则,朝堂之上,能左右朝局之人,只能是忠于朝廷的世家门阀子弟,儒士可参政,却不能决议。
而有传言说,为了彻底镇压文气,也为了通过文气死后封神,大魏太祖把自己的陵寝,建在了镇压文气的龙脉之上。
一直以来,世人都以为太祖的陵墓在皇陵,事实上,那不过是一座空的衣冠冢而已,其真正的陵墓,根本无人知晓在何处。
儒家空有屠龙术却找不到龙脉所在,又无法左右朝堂,以至于没落如斯,甚至连进入小灵域的资格都没有。
……
第三日一早,杨铮终于走出了客房,在童子指引下,来到了前院的餐堂。
等候早餐的时候,杨铮脑子里想的全都是儒门术法的事情。
沈拙行依旧一大早就出去,在那块大石上盘坐修炼。
沈若言做完早课后,跟着来到了餐堂。
听童子说,甘盈在昨日就离开了书院,回南阳城甘家去了。
“沈兄,早啊。”
见沈若言出现,杨铮跟他打了个招呼。
“小公爷早。”
儒家讲究食不言,寝不语,沈若言跟杨铮点头招呼后,就默默坐在另一边用餐。
沉默的吃过早饭后。
“沈兄,不知今日可有空闲?”
“小公爷已选好要学什么术法了?”
“的确有些问题想向沈兄请教。”
“那去我书房谈吧。”
两人简短交流后,杨铮跟着沈若言,来到了二院东面,一间布置的十分雅致的书房内。
杨铮打量了一番后,脸上的古怪之色一闪而逝。
这间书房布置的雅致整洁,但却过于香艳了点,角角落落竟都摆放着盆栽,里面种植着各色的花花草草。
如今虽是隆冬时节,但所有的花草却都开的艳丽多姿,香气宜人。
“我们儒门术派有六术可学,不知小公爷看中了哪一门?”
儒门六术吸收诸子百家之长,按照君子六艺的礼、乐、射、御、书、数分卷,系统的分出了六门不同的术法,包罗万象,而这一切的根基,自然是浩然养气篇。
其中礼为淬炼道德文心的术法,乐、射和书为战斗术法,御为飞行法,数则是阵法。
“杨某都想学学,不知可不可以?”
杨铮笑着拿出《诸子文集》,摊开来放到了书桌上,看着沈若言道。
沈若言一怔,嘴角边随即浮现出一丝古怪之色。
“莫非两天时间,小公爷已看完了这本文集?”
“差不多吧。”杨铮点点头。
沈若言暗暗摇了摇头,并未当真,但口中却说:“小公爷既然都感兴趣,那在下自当尽力一试。”
其实,就连他目前也只学了礼、射、御和书四门中的部分术法,乐和数两门根本没精力学。
杨铮于是把这两天自己遇到的问题,一一问出。
随着杨铮的发问,沈若言由最初的不信,到最后直接变成了震惊!
他实在没想到,杨铮居然真把整本文集全都看完了!
不仅看完了,听他问的问题,似乎好像还都曾仔细思考过!
这简直太匪夷所思了!
“小公爷莫非拥有过目不忘之能?!”
“差不多吧。”杨铮略带谦虚的笑了笑。
这下沈若言是彻底被震撼住了。
不仅是震撼,他更是异常的羡慕,只怕任何读书人,都会羡慕。
过目不忘之能,乃是儒门修行者最渴望获得的一种天赋。
整个儒门千余年来,总共也不过只出现过那么一两个拥有这种天赋的弟子,不曾想,一个非儒门弟子,竟然拥有此等天赋!
沈若言好一阵子才回过神来,眼神怪异的看着杨铮。
“在下只能帮你讲解礼、射、御和书这四种术法,其余两门,你得去问家父。”
“行,那就先有劳沈兄了。”
杨铮点点头。
沈若言这才深吸一口气,压下震惊的情绪,不疾不徐的跟杨铮讲解起来。
他讲的非常仔细,也非常透彻,杨铮听一遍就能领会。
一上午的时间,两人都没干其他事情,一个讲一个听,都十分的投入。
到了下午,杨铮心中的疑惑已经解开了大半。
杨铮下午并未去请教沈拙行,而是自行回房消化参悟今日所学。
沈若言则去三院书房见了父亲。
“你说什么?杨铮居然拥有过目不忘的天赋?!”
骤然听到这个消息,沈拙行腾的一下就站了起来,脸色显得异常精彩。
沈若言点点头,他能理解父亲此刻的心情。
过目不忘这种天赋对儒门弟子而言,就好比天灵根对于修仙者一样重要。
沈拙行在书房跺着步,面色阴晴不定,似在思考着极为重要的事情。
“杨铮曾就读于襄阳书院,也算是我儒教正宗弟子,若是能把他收入我儒门麾下,岂不是……唉,不行,不行,此人有道门的传承,且身份也很尴尬,一旦……”
沈拙行揉了揉眉心,显得此刻内心十分矛盾。
“父亲何须烦恼?孩儿此次总归是要入京历练,正好可借此机会,全面考察一下此人。若他品性真能符合儒门要求,届时由孩儿出面游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想必他应该不会拒绝。毕竟,《诸子文集》不过是外道,想要修行正宗儒术,还得拜您为师方可。”
一旁的沈若言见此,不由开口说道。
“还是我儿看事透彻,哈哈哈,不错,不错,此言甚合为父心意!对了,他若再问你乐数之事,你就推说,为父访友去了,日后有缘再说。”
沈拙行笑眯眯的道。
“孩儿明白。”
……
杨铮参悟大半日,结合自己的理解,已经基本弄懂了儒门修行的要义。
当日晚间,他便在客房的木床上盘膝一坐,修炼了起来。
想要施展儒门术法,必须要修出浩然法力方可。
反正丹田中,已经有了五种不同的巫法力,再多一种浩然法力也无不可。
巫族的传承十分奇特,所修功法并不排斥其他法力。
这从之前修炼《紫霄养气诀》就能感受到。
卧龙书院的这处竹林福地幽谷内,灵气充沛,修炼起来事半功倍。
一夜修炼,杨铮已经成功的修出一缕浩然之气。
按照这个速度,相信再修炼个五六天时间,应该就能达到炼气一层了。
不过,在修炼的过程中,杨铮也发现了一些不和谐之处。
他发现,《浩然养气篇》在吸收灵气,炼化为浩然之气的时候,总有些别扭,但仔细揣摩感悟,却又说不上来究竟是哪里不对劲。
他决定明日找沈若言或沈拙行问问。
哪料第二日一早,吃过早餐后,杨铮还没开口询问,沈若言便把父亲不巧今日要外出访友的事情,告知了他。
杨铮只能遗憾的点点头,随后把自己在修炼过程中,遇到的那个问题问了出来。
“你第一次修炼,就凝出浩然之气了?!”
哪料他刚一说完,沈若言又震惊了,而且关注点完全不在杨铮的问题上。
他的神色比昨日看起来还古怪,像看怪物似的上下打量杨铮。
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儒门修行与其他任何修道者都不同,入门一关是最难的,很多拥有灵根的儒门修道者,若是满足不了一个修行的前提,卡在这一关数月,甚至数年都是有可能的。
这个前提,便是对儒门经义的理解,也就是要先搞懂儒家修行的精髓——“仁和义”。
说白了,就是要先领悟了儒家的仁义道德,凝聚一颗道德文心雏形,才能养出一缕浩然之气,而后才能凭着这一缕浩然之气,炼化天地灵气,淬炼出浩然法力。
他并不知道,王峤刺杀杨铮之事,也就想不到,杨铮因提前得到了《浩然养气篇》,并凭着自己的悟性,早就凝出了道德文心,否则也不至于如此震惊了。
不过再一想,杨铮以前毕竟是襄阳书院的学子,还考取过秀才功名,对儒家经义必然也有不俗的造诣,能这么快通过《诸子文集》,领会了仁义道德的精髓,凝出文心雏形,也不能算太意外。
“小公爷,你已经凝出了浩然之气,在下其实已经没什么可教你的了。至于你问的那个问题,很抱歉,此事属于儒门最高机密,在下没办法回答你,希望你能理解。”
沈若言神色颇为怪异的看了杨铮一眼道。
杨铮点点头,道:“好吧,我理解。那接下来,我自己可以随便找个地方修炼吗?”
“当然,我们浩然居除了后院是禁地外,其他任何地方,小公爷都可随意参观修炼。”
“多谢。”
杨铮拱了拱手,施施然朝院外走去。
“真是个怪才啊!这趟京城历练之行,或许会有点意思。”
沈若言不由暗暗惊叹的摇了摇头,心中对接下来入京历练之事,倒也多了几分期待。
第40章:幽燕铁卫迎世子,京师风云欲满楼
得了沈若言的许诺,杨铮便也不再客气,跟着在浩然谷内转悠起来。
几圈下来,杨铮不由暗暗震惊不已。
浩然谷内的灵气,非常的充沛,足足是外间的十倍有余。
若是能在这里面修炼个一年半载,杨铮深信,自己的五行巫法力,应该都能突破至炼气五六层,但这显然是奢望。
且不说儒门肯定不会允许的问题,就是真允许,杨铮也不敢在这里跳动巫舞进行修炼。
那等修炼之法,太过于惊世骇俗,且也属于自己的秘密,他自然不想让别人知道。
之前在无量寿佛寺的地窟中,那是被逼到了绝境,没办法才动用巫舞,现在的情况显然与那时的情形完全不同。
到是《浩然养气篇》和《紫霄养气诀》,都可以在这里修炼。
杨铮遂选择了在浩然居门口的那个池子边修炼。
他自然也看得出来,浩然谷内,之所以拥有如此浓郁的天地灵气,奥秘就在这池子里。
这应该是由地下隐藏的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