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道修仙传-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国公幽幽叹息道。
“父帅,孩儿是心甘情愿的!孩儿本就是个无家可归的孤儿,当年蒙您老不弃,收为义子,又与二公子情义相投,为他抚养孩子,也是孩儿的心愿。至于功名富贵,也非孩儿所愿。”
杨大海此时端着茶盘走了进来,闻言连忙放下茶盘,恭敬诚恳的说道。
老国公愧疚的看了杨大海一眼,他也很清楚,杨家亏欠最多的,不是杨铮,而是杨大海。
其实,早年间,老国公也不是没想过召回他,另做安排,帮他寻一门可靠的亲事,但一概被杨大海拒绝了。
他想要照顾抚养杨铮的心意万分坚定,即便是老国公也劝不住。
“以后他就是你的父亲,你意下如何?”
老国公不知想到什么,忽然开口,双眸炯炯的盯着杨铮。
“在晚辈心中,海叔一直就是晚辈父亲。”
杨铮毫不犹豫的道。
杨大海的眼泪顿时止不住的扑簌簌流了下来,赶紧转过身,用衣袖擦了擦。
“哈哈哈,好,到是老夫矫情了。”
老国公欣慰的点点头,而后如同老顽童般,促狭的向杨铮笑了笑。
“大海虽是老夫义子,但在老夫心中,他就是老夫的亲生儿子。你是大海的儿子,是不是该叫老夫一声爷爷了?”
杨铮愕然以对,颇为无语。
“孩儿杨铮,拜见爷爷!”
他只好起身向老国公躬身拜了拜,至于跪拜什么的,还是算了,他没跪人的习惯。
即便如此,老国公依然开怀大笑,甚是满足。
杨大海也在旁边欣慰的呵呵陪着傻笑。
“不知爷爷来襄阳多久了?”杨铮问道。
“昨日刚到,本来还打算在暗中多观察你一段时间,结果好巧不巧,就碰上了你遇刺之事。方才着实吓了老夫一跳,不过,老夫倒是真没料到,你的心性居然如此沉稳老辣,真是令老夫大开眼界啊!”
老国公颇有深意的看着杨铮,一脸感慨的说道。
“真不知究竟是何等高人,才能调教出你这般心性的弟子!如果方便的话,能不能让爷爷见见你的师父?”
杨铮摇了摇头,道:“我没有师父,都是自学的。”
老国公愕然,继而神色黯然的摇首不语。
“父帅,孩儿的确未曾见少爷跟其他人学过道……嗷,对了,孩儿想起来了!少爷八岁那年,曾有一位神秘道人,说少爷有仙缘,曾跟少爷单独待过一段时间,想带少爷走,但少爷当时没答应。莫非,是那位神秘道人传了少爷仙法?!”
杨大海在旁边本想替杨铮解释两句,但陡然想起来一件事,不由一拍脑袋,露出一脸恍然大悟的看向杨铮。
杨铮默然不语,似乎默认了此事。
既然杨大海都这么脑补了,就当是这么回事儿好了。
“原来如此。”老国公信以为真,跟着点了点头。
此事他也是知道的,当年杨大海曾秘密写信提到过这件事。
方才杨铮斩杀王家那王峤的一连串手段,以及对自己出手的连番法术,令他感觉到,杨铮绝非初入仙道的一般修仙者,肯定是修炼了多年的老江湖了。
但杨铮现在才多大年纪?好像过了年,也不过才十九岁吧?以他这点年纪,若说不是从小就开始偷偷修炼,才会有如今的成就,他根本不信。
看来在暗中,当年那个神秘道人,应该时不时就出现过,指点杨铮修炼,否则,杨铮不可能有这样的老辣手段。
还是大意了!
不过还好,杨铮并没有因入了仙道就彻底泯灭人性,看得出来,他对杨大海的感情是真的,也还愿意认他这个爷爷,认杨家,这就足够了。
甚至,他巴不得杨铮能有如此狠辣的心性。
现在的杨家表面看似依旧风光,但实则已到了至关紧要的时期,稍有不慎,便可能落得个满门被灭的败落下场。
杨家的继任者心智不够,或者心地太善,都不是什么好事儿。
“您不会是专程来招我回归杨家的吧?莫非朝局真到了需要杨家坐镇东南的程度了?”
杨铮沉吟片刻后,问起了老国公此来的意图。
老国公赞赏的看了一眼自己的长孙,颔首道:“还真让你猜着了,老夫此来,的确就是这两个目的。”
“月前老夫接到大海的传书,说是你在武道修炼上,有着远超同类的天赋,且还入了仙道,陡然听闻这个消息,老夫立刻便结束闭关,准备南下亲自来看看你。”
杨大海在一旁向杨铮露出一个歉意的微笑。
有不少事情,他都瞒着杨铮,并未告诉他,这令杨大海心中十分愧疚。
事实上,杨铮孤身在襄阳长大,其原因并非只是私生子身份这么简单,这是老国公在知道了杨铮存在后的特意安排。
接下来,杨老国公亲自向杨铮道歉,并向他坦言了事情的始末。
早在二十年前,便曾有医道高手给杨明安查过身体,告知他这辈子都生不出儿子了。
也就是从那时起,杨老国公便暗中把希望寄托在了二子杨明和身上。
但杨明和虽能生育儿子,身体却有暗疾,活不过四十岁。
杨家在杨忠武这一代,被其发展到了极致,其权势在三王六公之中最为强盛,一度达到了权倾朝野,朝廷六成大将皆出其门的程度!
也因此的,朝廷对杨家十分忌惮,处处提防,想尽办法的分化瓦解,甚至不惜请动修仙者暗中下手,妄图毁掉杨家的香火传承。
杨明安无法生育儿子的病症,就是由某个阴毒的修仙门派长老下的手。
杨家府上虽也聘请的有修仙者坐镇,但无论是修为,还是手段,都无法与在背后支持皇家的修仙者门派相比。
无奈之下,在得知了杨铮的意外出生后,杨老国公便带着杨明和和杨大海秘密南下,安排了一系列的手段。
就连马家这些年对杨铮不管不问,也是因杨老国公之故。
他们不是不想管,而是不敢管。
小门小户的马家根本就不敢掺和庙堂上的争斗。
按照老国公原来的打算,是希望杨铮能够通过科举进入朝堂,从而进入士林派系,如此一来,那些文官肯定便会想方设法,把杨铮拉拢到他们的阵营,以此来进一步瓦解杨家,从而可以保全杨家血脉的一条退路。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谁也没有想到,杨铮考中秀才,在即将参加乡试考举人时,突然放弃了考试,弃文习武,还展现出来远超同类的武学天赋。
更没有想到,他居然神不知鬼不觉的早就入了仙道。
这下彻底打乱了杨老国公的谋划,也打乱了朝堂诸公的谋算。
杨忠武老国公猜测,朝廷接下来很可能要对自己的长孙下手,便想先把杨铮召回京城,另谋他策。
不过,事情又有了新的转机。
就在这个时候,淮南王暗中招兵买马,收买江湖高手,招纳修仙者的事情暴露出来,引起了朝廷极大的震动。
据可靠消息,淮南王很可能将在近期谋夺襄阳,通过襄阳进而吞并整个荆州。
眼见得局势渐渐失控,朝中又无能够坐镇东南的大帅,无奈之下,今上不得不重新考虑,请出杨家这尊曾威震天下的杨大帅。
当然了,让杨忠武老国公挂帅是不可能的。
他的威望实在是太高了,一个搞不好,很有可能会转向另一个无法掌控的局面。
朝中诸公想了一个很阴损的办法,暗中使人在京城散布消息,并放出有力证据,言道杨明和的死跟晋国公杨明安有脱不开的关系,从而导致杨玄铸与杨家决裂。
而后又令皇后的弟弟东昌侯与杨玄铸联姻,以此牢牢握住了杨家的命脉。
进则可以杨玄铸来调动原本忠于杨家的大将,退则可用杨玄铸来威胁杨家。
此计不可谓不毒,但却是阳谋,杨家也没办法。
甚至为防出现其他不可预测的变故,还有人建言,要在杨玄铸南下之前,找可靠之人,暗杀掉杨铮,以绝后患。
当然,以杨老国公的城府手段,此等计谋,自然瞒不过他的耳目。
他索性将计就计,暂时任由朝廷摆布,暗中却开始做出了新的布局谋划。
这谋划的最关键一步,就落在了杨铮的头上。
“所以,您的意思,是希望我入京,担任世子之位,在明面上与他们周旋?”
杨铮听罢老国公之言,微微皱眉的问道。
“不错。”老国公微微颔首。
杨铮直接摇头道:“不可能。实话跟您说吧,我既入了仙道,此生也只会追求仙道,其他事情一概没有兴趣。朝堂权谋也好,江湖争斗也罢,我没有任何参与的心思。”
此言并未出乎老国公所料,他笑道:“担任国公世子不过是暂缓之计罢了,再者说,做了世子,也并不影响你修道啊。这好像并不冲突吧,而且,做了世子对你继续修道还会有意料不到的好处。”
“哦?这倒是奇了,还请爷爷解惑。”
杨铮不解的看向老国公。
“据爷爷所知,而今的九州修仙界没落凋零,只怕早就今非昔比。你应该也看到了,原来几乎不会在世俗出现的修仙者,却频频出现在帝王将相的门第内,他们图的是什么?还不是修仙的资源?”
老国公自信的笑了笑。
“事实上,庙堂之上,对修仙界和江湖的动向信息掌握的程度,或许比不上秦岭小灵域,但却远比散修了解的多的多。”
杨铮的眉头再次皱了起来。
老国公的这个消息对他来说,的确是太意外了,但仔细一想,还真是大有可能的。
皇家背后有修仙者门派的影子,贵族门阀中,招纳也不乏修仙者。
甚至想要起事谋反的淮南王府中,还专门建有聚仙阁,如此种种,无不说明,如今的修仙界,已经跟世俗王权搅合在了一起。
担任晋国公世子,好像也不见得就是什么坏事儿。
第35章:又见甘盈,儒门术法(打滚求票票)
老国公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后,满意的离开了杨铮的府邸。
至于杨铮担心的一些问题,比如自己是私生子的身份,世俗宗法能接受自己成为国公府世子吗?这在老国公来说,根本就不是问题。
老国公是谁?他乃是堂堂大魏国的老晋国公,三朝元老,在朝堂上,他虽然早已隐退,但依然顶着上柱国大将军头衔,为整个大魏国最高武官统帅;在家族中,他是整个杨家门阀的老族长,他若说行,谁敢反对?
那些儒门的文官,最多也只能在口头上议论一下,只怕连上奏章诤谏的胆量都没有。
大魏朝虽历经变迁,选拔人才的制度由察举制改为了科举制,但掌权的依旧是世家门阀,一切的规则都是他们制定的,一切也都由他们说了算。
非门阀出生的官员,即便再优秀,终其一生,最多也就混个二品官到头了,一品中枢大员,位极人臣,也只能在梦里想想。
杨铮的身份,皆由老国公一言而决,完全不用担心合不合宗法礼制的问题。
回京的时间已经定在了十二月,杨铮必须要在年前赶到京城,参加杨家年后的宗族祭祀大典,在大典上确认他的身份。
如今已是十月底,留给他待在襄阳的时间不多了。
对于杨铮而言,襄阳这地方,原本就没什么可留恋的,唯一可虑的事情,就是跟慕容秋的亲事,这同样也不是什么问题。
慕容家不过只是地方上的豪门世族,能与晋国公府世子联姻,别说慕容博观,怕是整个慕容家族,都要弹冠相庆。
果然,第二日,杨铮前往慕容夏家,把自己将要返回京城,回归杨家,担任晋国公府世子的消息告知慕容夏后,慕容夏惊喜不已,飞信传报其父。
慕容博观立刻赶来,见到杨铮后,自然也对杨铮能重返杨家,并将担任世子的事情感到万分高兴,但同时也表达出了自己的担忧。
慕容家只是地方世族,祖上最高也不过官至从二品,心中十分担心两家的联姻之事。
毕竟,杨铮即将成为晋国公府世子,不出意外的话,就是未来的晋国公,而能够与他身份相匹配的夫人,最低起码也要同样出自世家门阀的嫡女。
在这点上,杨铮自然也跟老国公沟通过。
老国公只说了一点,当初杨铮父亲还在世的时候,安排他和甘家联姻,并不违反礼制。
杨铮本身的身份并非嫡长子,而是平嫡长子,是可以与地方豪门世族联姻的,不一定非得与门阀世族联姻。
而以平嫡长子为世子,虽有违礼制,但杨家的三代嫡子杨玄铸,如今已反出杨家,而目前的第三代男性,只有杨铮一人,安排他顺位继承世子之位,又符合礼制。
这看似矛盾的事情,其实在当下的大魏国,却又是很正常不过的事情。
还是那句话,一切都由人家掌控权势的门阀世家说了算。
不过,老国公还是给杨铮提了一条要求。
娶慕容家的慕容秋为正妻可以,必须还要再娶一个门阀世家的平嫡女为平妻,并诞下子嗣,以传杨家香火。
杨玄铸虽反出杨家,但终究还是杨家子弟,将来肯定是要被列为杨家的分支,不过却彻底失去了继承国公爵位的资格。
这件事杨铮当时并未答应,按他的考虑,先拖着,兴许将来还有转机也未可知。
从杨铮口中得到了确切答案,慕容博观父子自然大喜,二话不说,便同意了杨铮的提议,举家一起迁往京城。
杨铮前往京城,虽说是回归了杨家,但手底下除了一个杨大海,再无可靠之人能用,慕容博观在江湖,可帮他处理三教九流上的事情,慕容夏在官场,亦能辅佐他官面上的事情。
如此大好的机会,慕容博观又岂会愿意错过?
是以,杨铮这边消息刚放出来,慕容博观父子已经迅速开始着手准备搬迁事宜。
他们一面派遣人手,先一步抵达京城,购置房产,一面安排暗门人手,秘密入京,打探京城三教九流之辈的情况。
而慕容世族得了消息后,更是举族沸腾,全力开始辅助慕容博观运作此事。
不到一个月时间,京城那边已经被慕容家安排的妥妥帖帖,杨铮这边也收拾停当,随时可以出发,前往京城了。
至于这边才刚买不久的宅子,杨铮直接留给了杨家人去接手。
杨玄铸既然要来襄阳这边,杨家自然要安排人手,在暗中照应他,以免出了岔子。
杨铮即将成为世子,其母马氏虽早病故,但这次马家也要派人上京,接手马氏将被封为从二品诰命夫人之事。
一切不用杨铮出面,便都被杨家和慕容家的人手,安排的妥妥当当,杨铮只管当大爷,随时启程前往京城。
至于襄阳这边的暗潮涌动,已经跟他杨铮没什么关系了。
尽管杨铮现在的实力已经相当不错了,但为了防止朝廷某些人狗急跳墙,老国公还是在第一时间,就又安排了两名高手,贴身保护他的安全。
这两名高手一个叫独孤辉,四十来岁,是老国公当年在北地收的弟子,锻体宗师,境界比杨大海还高了一重,名副其实的先天锻体高手。
另一人叫古高风,是一名炼气十层的散修,二十年前被老国公招揽至麾下,由一名炼气初期的小散修,一直被培养成了炼气后期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