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贵公子-第2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东平看着从容不迫地从南城墙上逸走的李无常等三人,接着又看了几眼满是狼藉的大街和依然在围观的群众,心中大为火光,忍不住狠狠地咒骂了一句。
郑东平常日的脾气还算不错,很少有如此震怒的时候。
他跟随雷大能已有些年头了,作为幕僚,平日里经常帮着雷大能出谋划策,立过不少功劳,深受雷大能信赖,加之其学问不错,做事稳重,所以平时有不少人皆称其为郑老师,以示尊敬。
雷大能接手房陵郡之后,在房陵城没有呆多久,采取铁腕手段稍作整顿之后就直接率领大部队前往房陵郡东南,和夷陵、巴东二郡太守联手剿贼,临行前将城中的大小适宜交给他和包林,足见他对郑东平的重视。
一直以来,城中都颇为平静,就算偶有一些状况也让包林给摆平了,郑东平主要做一些完善城防、整顿一般秩序的事情,虽不轻松,但还算顺利。
今天竟然有人闹出了如此大的动静,包林生死不知,手下好手损失惨重,这让房陵城的守军颜面尽失。
更令人气愤的是,来闹事的是当下风头正盛的李无常。
屋漏偏逢连夜雨,除了李无常那个瘟神来城内闹事之外,这个当儿城北竟然还有大部队集结,都兵临城下了才收到通报。
“北面到底什么情况有几路叛军总共有多少人马有没有准备攻城器械”郑东平来不及去看包林的伤势到底如何,一口气问了好几个问题。
他的神情显得有些严肃,这时候他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慌乱。
幕僚和主事者有很大的区别。
有些人虽然智谋不低,帮着别人出谋划策相当不错,各种琐事也能处理的井井有条,但是要他独当一面却有些困难,郑东平大致就这此类人。
手下见郑东平的神色明显不对,赶紧回答:“回郑老师,您问的这些属下都不知啊,只知道对方有很多人,看起来声势很足”
“你他娘的到底在搞什么你什么都还没有弄清楚乱报什么啊”郑东平怒斥。
这一惊一乍的,是不是想吓死人呀
“郑老师息怒”
手下赶紧解释:“属下绝非胡乱通报,那个情况还是在北面城墙上站岗的兄弟发现的,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此前竟然没有任何斥候回来示警,有些不寻常。”
“不是斥候送来的消息这怎么可能”郑东平稍稍放下的心又提上去了。
城外各个方向皆有巡逻队和斥候,虽然人数不多,但多半都是精锐,战力不俗,碰到大部队的时候就算打不过也能跑。
按理说,城外的叛军若有什么大动作,城里很快就会收到消息的。
现在为何会如此
“郑老师,属下猜想,应该是负责城盯住城池北面方向的斥候队遭遇到不测了,说不定就是李无常的手下干的好事。”手下小声分析了一句。
“先去看看再说”
郑东平正要去北面城墙上一探究竟,眼睛然后又扫了一眼现场,问道:“对了,老包呢,我刚才看到他被人拖着,现在怎么不见人影”
马上有人提醒道:“郑老师,包老大被李无常击致重伤就在那边”
郑东平赶紧赶过去,看到包林之后,心里顿时凉了一截。
包林目前昏迷不醒,他的伤势相当严重,脸色惨白,后背完全被染红,伤口很深,周围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经过简单的包扎,血已经止住了。
郑东平走过去,探手略微查看了一下包林的脉象,发现他体内的真气混乱无比。
看来一时半会儿醒不来了。
“赶紧抬回去,速度找大夫医治”
郑东平站起来,呼出一口气,抬脚北大街走,边走边说:“先去北城墙上看看情况,速度吩咐下去,让所有人做好战斗准备”
“是,郑老师”
房陵城北面。
“好小子,我就猜到是你干的好事”李无常哈哈一笑。
他和姜明伦及魏信从城墙上下来之后,就全速往北面赶,想要看看到底是谁带着大部队的,果然是赵逊。
“你倒是耐不住寂寞老吴呢”姜明伦笑着给了赵逊一拳。
魏信也莞尔一笑。
赵逊轻咳一身,道:“老吴在看家呢。嘿,你们刚进城不久,咱们的人手就查探到了房陵城在北面的斥候队,我和老吴稍稍使了个手段就将他们给一窝端了。
还有几个巡逻队,目前不在这边。
我就干脆带些人来城下转一转,反正也要训练,让士兵们提前熟悉一下地形。
再者,我也是想着吓房陵城的守军一跳,让你们在城里做事更轻松嘛,一举数得,何乐而不为呢”
原来是这样。
赵逊又问:“对了,城里有什么反应没有没有很乱”
李无常摇摇头,道:“不知道,我们当时正在搞刺杀呢,有个姓郑的家伙带着上千人来围堵,我们只好跑路”
赵逊略微一怔,摇头叹道:“我就知道愣少不会那么安分,了解城中的情况之余肯定会闹出点事情来怎么样有没有宰掉什么大鱼”
姜明伦摇摇头,略显遗憾道:“暂时没有宰掉,不过废掉了一条大鱼,就是魏大哥所说的那个包林”
赵逊欣喜道:“就是那个雷大能的得力助手”
魏信点头道:“郑东平、包林乃雷大能的左膀右臂。这次包林收到重创,短时间内应该不会有什么作为,这对房陵守军是个不小的打击,对咱们相当有利”
赵逊沉默一下,道:“那咱们接下来该如何行动要不直采取咱们之前定下的二号方案我觉得现在机会相当不错”
之前定了两个方案。
其一,找机会刺杀雷大能。
其二,先派一队精英混进城中,时刻准备着,在城外则联合周围的杂牌势力,许以重利,大家趁着雷大能不在的当儿里应外合,迅速吃下房陵城。
两个方案都有难度,实施起来都有一定的困难。
李无常油然道:“打铁需趁热,不管采取哪个方案,咱们都要迅速动手,就这两天吧”
第四 一 八章 心有愧疚
长安城。
城内一如既往般繁华热闹,人们还是老样子,该干什么干什么,生活节奏并没有因为大燕的各种祸乱而有所改变,最多在喝酒聊天的时候多谈一些各路的八卦。
如今,大燕最大的外患匈奴已不是问题,雍州大本营总算是稳住了。
战争离这里很远。
最近,李府光芒大盛。
在对抗匈奴人的过程中,李令武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先是亲率禁卫军给了匈奴大军沉重一击,这才换来了议和的可能,在谈判桌上,大燕方也是他牵头的。
这一路走来,李令武可谓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李令武回京之后,皇帝卢元成亲自于皇宫设宴,邀他共饮美酒,林庸、唐之风、卢士清、韩广等人共同作陪。
席间,卢元成对李令武极尽赞美,多次称之为朝廷之栋梁,当场加封太保,李无锋、李无惧作为李令武的儿子,也皆有封赏,直接封赏子爵。
银钱和庄子等赏赐当然也不在话下。
天恩浩荡
太保和太傅一样,在现在虽然都是虚衔,但是代表了无上的荣耀,这也是人们不称林庸为宰相大人而称林太傅的原因。
李令武在朝堂的地位本来略低于林庸、卢士清、唐之风三位大佬,现在有了太保的名头,足以和他们平起平坐。
对于李令武另一个儿子李无常,大家很有默契的没有提起,就算是平素极为强势的卢士清也不敢在这个当儿出言刺激李令武。
李无常虽然已经分宗出去,其所作所为和长安城李家没有任何关系,就算他造反了,也牵连不到李家,但他终究是李令武的儿子。
宴后,皇帝留下李令武,单独和他交谈良久,至于具体谈论了些什么,除了他二人外,没有人知道。
皇帝的随行内侍当时也站的远远的,只看见李令武在出宫前曾跪地大声叩谢天恩。
就这样,李令武三父子同时获得皇帝重赏,李府风头之盛一时无两,各路贺客几乎踏破了门槛。
李家长老一个个欢天喜地,李府现在的权势已经更上一层楼,再努努力,说不定往后还能追上林家。
张氏最近在长安城的贵妇圈中可神气了。
她因为李无锋获得了一个子爵开心不已,虽然李无锋将来是要继承祖上传下来的公爵,但是这个皇帝赏赐的子爵也是世袭制的,可以传给后代,嫡长子不可能,但是可以传给嫡次子啊,这可是大体面。
官职易得,爵位难求,这已经是老生常谈了。
想要儿子,当然得娶媳妇,所以张氏最近张罗着想要找一个李无锋好媳妇。
这个想法刚透露出去,就有很多人上门来说亲了,多是大户人家,甚至还包括不少王爷派人去了李府,想要将自家的郡主说给李无锋。
除了李无锋之外,李令武唯一的女儿李无暇也有不少人惦记,不过很久之前李令武很久之前就有将李无暇许给韩大德的意思,韩广自然也同意,两人喝酒的时候曾笑着说起,只差定亲了。
两家本就是世交,交情匪浅,若是韩大德和李无暇结成夫妇,两家只会亲上加亲。
李府蒸蒸日上。
按理说,作为李家族长的李令武也应该很高兴才是。
然而,
事实却并非如此。
李令武在陪同宾客喝酒的时候始终是笑脸迎人,对于各种赞美总是谦虚应对,口称为大燕效力责无旁贷,对于各路亲戚朋友的各种请求也表现得非常大度。
每次回到书房的时候,李令武常常独自沉默很久。
“大哥,最近你好像有些不对劲啊可是有什么大事情要发生吗”
李护看出李令武的异常,出言询问,一旁的李中岳和李青也目露关切。
他们三个自少就跟在李令武身边厮混,一直都非常佩服和尊敬李令武这个大哥,几十年的兄弟了,李令武的心情是好是坏,他们一眼可知。
李令武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李中岳小心翼翼试探道:“大哥,那天陛下到底和您说了什么呀有没有打压咱们李家的意思”
此言一出,李护和李青皆仔细看着李令武,希望他给出答案。
皇宫宴会后,很多人都好奇皇帝留下李令武到底谈论了什么,但是至今没有人知道,李令武从来没有对家人说起,也没有人问起。
“不要胡思乱想”
李令武见几个弟弟都一脸严肃,立刻摆摆手,解释道:“陛下还是如往常一样信任李家,他那天只是随便我聊了几句罢了,唉”
看样子是不想多说。
李中岳拍拍胸口,如释重负道:“我就说嘛,陛下肯定是看重大哥的,要不然也不会加封太保了,更别说还封了无锋和无惧”
既然李令武不想多说,他们也就没有细究。
只要陛下还是信任李家就好了,其他事情都好说。
李青叹了一口气,道:“大哥可是在想无常的事情”
对于李无常这个侄子,李青的心思一直都非常复杂,大家都是庶子,他既佩服李无常的硬气,同时也为李无常感到惋惜。
对臣子来说,自古就有雷霆雨露均是天恩的说法。
按李无常所发的檄文来看,皇帝或许真的早就知道卢玄东的动作,但是却没有阻止。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你李无常钱多是吧,全部交出来,和匈奴议和的时候用的上。
李令武眯起双眼,好半晌才睁开,脸上露出一个无奈的表情,缓缓道:“我愧对他们母子两个”
语气中透出无限的伤感。
他自从得知李无常造反之后,心中总会想起二十多年前那个温柔的女子,也会想起李无常在的点点滴滴。
多好的儿子啊
武功好、医术好、做生意有一套、知民事,能将一个兵庄打理的井井有条,让所有人都吃饱穿暖,甚至成为冯翊最富庶的庄子。
最重要的是,李无常对他这个父亲总是毕恭毕敬,从来都没有埋怨过什么。
李令武至今都记得李无常的一番话。
“其实,父子间哪有那么多的仇仇怨怨,我常听人说,父子前世是仇人,今生为了了却因果才变成父子,我听着挺有道理的
我想埋怨您来着,想对你大吼大叫,甚至想过动手,但是很奇怪,每次见到您,我只想您好好和我说几句话。”
李无常只想和父亲好好说几句话。
李令武每每想起来,就觉得神伤,他觉得自己变得不像自己了,变得患得患失,总怕突然有一天会听到李无常的死讯。
他想要补偿李无常却不知如何着手。
难道去房陵说服李无常吗或者直接将他抓起来,送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去
以李无常的个性,他能束手就擒吗
到时候,恐怕真会出现父子拔刀相向的局面。
九品高手又如何
太保又如何
李护小声安慰道:“大哥,你也不用太担心了,无常那小子如今可不得了啊他手下不光有不少高手保护,还有一万多的兵力呢。”
“哦”
李令武挑挑眉头,道:“具体说说看”
第四 一 九章 性格如此
李无常在冯翊郡起事的时候,李令武正带着李护几兄弟在五原郡忙着和匈奴人谈判的事情,无暇他顾。
待到李令武回来的时候,朝廷已经将李无常定为一个奸险无耻的反贼,属于必须处死的那种顽固分子。
李无常本来贵为陛下亲封子爵,挂着朝廷游击将军的职位、拿着朝廷的俸禄,却不思报效朝廷,反而密谋造反,写出一篇狗屁不通的所谓檄文到处乱发,咒骂圣上、抹黑王子和朝堂的诸位大臣、愚弄百姓、煽动人心,用心极其险恶。
另外,李无常还和汉水帮狼狈为奸,围剿弘农平乱大军、谋取大燕的城池、残害良民,就算是死上一千次也不足以洗刷他的罪孽。
事情已经定下了。
没有任何转圜的余地。
李无常现在已经无法回头了,若不反抗到底只会死无葬身之地,死后还会背负一个造反分子的名声。
躲在来固然是一个办法,但是以当前的局势来看,李无常断然不会那么干的。
长安城的围观群众对于李无常的行为褒贬不一。
很多人都迎合朝廷的意思,大骂李无常是个狼子野心之辈,辜负圣恩、背叛朝廷,实在是罪该万死。
也有不少人将李无常当成被欺负的弱者。
李无常明明在战场上立下了大功,就因为分出了李家,加之手上又掌握大量的财产,还有得罪了张家,所以遭遇到极为不公正的对待。
同情李无常的这部分人对于他的造反行为并不怎么反感,认为他和汉水帮之流还是有区别的。
当然,第二种说法多半是人们在私下里偷偷讨论的,若是公开讨论的话就会被抓起来,然后被安上各种罪名。
李令武回到长安城也有些日子了。
对于李无常起事的原因和起事之后的所作所为,他是有一些了解的,只是他一直没有和别人讨论。
李家人没有主动挑起李无常的话题,就算李冀等长老也不曾说起,旁人更是不敢当着他的面说起与李无常有关的事情,以免触到他的霉头。
如今李中岳既然提起来了,李令武心有感触之下,就想着和几位亲密的自家兄弟好好讨论一番。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