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玉箓-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底,佛道两脉的真正敌人,从来都不是已经被打出主流范围的魔道,而是他们彼此。
别的不说,就元清微所知,当初北周武帝之所以灭佛,表面上看是魔道在暗处煽风点火,可实质上,真正的幕后黑手却是以楼观道为首的北方道门。
期间,以上清派为首的南方道门势力虽然没有直接下场,却也是浑水摸鱼的将南方寺庙顺便打击了一番。
所以,在这种大背景下,宁道奇和佛门不清不楚的关系,自然会严重影响到他在宗门内的地位,而元清微的要求,也正好是打在宁道奇的死穴上。
毕竟,宁道奇本身并不是什么心狠手辣之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也称得上是一位真道人。他能够因为自家道途同佛门重合,而试图缓解冲突日益明显的佛道两脉关系,哪怕这么做的下场,是被人辱骂成为道贼。
可你让他真的为了道途,屠杀上清派高层,让自己执掌上清派大权,他也是万万做不出来,如此矛盾的心态,却是很好的展露出来宁道奇的人性和道性。
“道友当真是强人所难啊!”
面对宁道奇的回答,元清微嗤笑道:“你也知道这是强人所难,又何必让我交出不在我手中的东西?”
说完,元清微也是懒得和宁道奇多说,径直道:“好了,你我二人都是道心坚定之辈,绝非言语所能动之人,如今又何必废话。久闻你宁道奇是道门第一人,今日正好趁此机会,做过一场。你若是赢了,万事随你,你若是输了,就给我滚蛋!”
元清微如此言论,宁道奇自然不可能继续退让,闭了闭眼,叹息道:“既然如此,那么就请道友出招吧!”
“你真的要我先出手?你可别后悔!”元清微抬眼看了他一眼,轻轻的探出手,手掌皮肤光洁如绸缎,随着法力运转,透露出明显的玉质光泽,看上去,就像是最上品的玉石雕琢而成。
其上有着一黑一白两道气息流转,于五指之间演化出清浊、坎离、刚柔、动静、冷热五种变化,最终又是随着黑白气息的流转,重归阴阳之道。
………………………………
第二百五十七章 道德真经
“轰!”一声爆破声响起,而后元清微脚踏龙蛇,悬浮在虚空当中,居高临下的望着宁道奇。
站立在不远处的宁道奇就没有元清微这么随性,这位大宗师面上的五缕长须已经是焦的焦,炸的炸,原本宽大的道袍也是布满了一道道细小的裂口,沾染上大量的尘埃,看上去好不狼狈。
“宁道奇,你就这点本事不成?”
说完,元清微又是一手探出,阴阳二气流转,随着他手掌下压,二气化作阴蛇阳龙在半空中交织,阴阳阳阴阳阴阳……
元清微这一手名唤阳龙阴蛇七转炼,是他这十多年来,对于阴阳之道探索的最高成就之一。
这一招的要在于一瞬间打出七种阴阳属性侧重不同的力量,或是三阴六阳,或是四阳五阴,层层叠加,并且在其中掺杂清浊、坎离、刚柔、动静、冷热等等变化。
而根据阴阳属性和掺杂变化顺序不同,每一次的七转炼产生的效果也是截然不同,其攻势之复杂,堪称穷尽天下阴阳变化之理。
任何人想要化解,除非以十倍以上的元气直接碾压过去,否则不仅需要做出正确的判断,还需要面对其中暗藏的后手。
一旦其中一点判断失误,驳杂的阴阳之力就会被引爆,产生霹雳雷霆,进而带动起其他元气的连锁反应,宁道奇此时的状态,正是判断失误的结果。
“孙师叔,你可看出了元师叔这一手的来历?”
面对岐晖的问话,孙思邈摇头道:“你元师叔这一手已经穷尽个人能够施展的阴阳之理,所需推衍之力天下除他之外,恐怕无人能够做到,我又哪里能够完全看得出来?非要说些什么,我只能说,我在其中看到了雷法和丹法的影子。”
“还请师叔详解!”岐晖闻言面露喜色,赶忙询问。
“道兄这一手阴阳之道,其实可以看成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阴阳变化,这一层最简单,也最麻烦,是一切的基础,易学难精。”
“第二个层次是阴阳之气交织变化,其中道兄应该掺杂了雷法的道理。正所谓‘雷霆者,乃阴阳之枢机’,面对道兄的攻击,一个不好,就会引起阴阳碰撞,让原本的阴阳气劲,化作雷法。”
“第三个层次在我看来就是丹道,你若是仔细观察会发现道兄每次攻击之余,都有意犹未尽之感。会造成这样的原因,在我看来是道兄故意留下的破绽,而得就是让其攻击就宛如金丹七反九转一般,无穷无尽,理论上来讲,道兄的攻击,会随着阴阳之道的精进,而不断叠加去下。”
岐晖闻言,大惊道:“那岂不是说,元师叔这一手演化到最后,会穷尽天下阴阳之理?”
孙思邈皱了皱眉头,觉得那里不对,却说不上来,真要点头的时候,一个声音插了进来。
“不对哦!这小子的道路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其实是错的!”
孙思邈和岐晖转头,就是看到骑着毛驴的张果不知道什么出现在二人身边,一遍把玩着手中渔鼓,一边随意道:“阴阳两仪之道,乃是天下法理之宗,世间一切法理,都难以跳出二者的框架,所以想要以个人之道,穷尽阴阳法理,对于世间修行者而言,本身是错误的行为。”
“元清微这小家伙,纯粹是因为知道的太多,领悟的太多,导致自身法理过于驳杂,才会出现你们现在看到的场景。”
“现在,这小子显然是看出了自己的问题所在,已经在逐渐将清浊、坎离、刚柔、动静、冷热等等变化,纳入阴阳体系之中。最后他的攻击虽然还是按照七反九转之法,但其中变化却必然只剩下阴阳。”
“从简至繁,从繁至简吗?”孙思邈若有所思道。
张果笑了笑不再多说什么,转头望着元清微和宁道奇的争斗。
“痛快!”元清微一掌将宁道奇打入湖泊之中,压下体内翻腾的气血,面上却是露出明显的兴奋神情,这种拳拳到肉的攻击方式,虽然不符合元清微本身的修行方式,但作为发泄的方法,却是再适合不过。
另一边,从水中冲出的宁道奇闻言,不由苦笑出声,他面色发白,显然受到不小的创伤,他望着元清微,拱手道:“此番比试是我输了,我自当恪守约定,再不来打搅道友!”
说完,宁道奇毫不拖泥带水的转身飘然而去。
宁道奇走的如此干脆利落,倒是让元清微对他高看了两眼,至于其他的却是丝毫没有任何感觉,他转身回到岐晖身边嘱咐了他两句,让他最近一段时间要小心佛门的一些小动作。
而后随着张果离去,骑着毛驴的张果在元清微过来之后,也是下了毛驴,牵着它慢悠悠的带着元清微来到一处山崖前。
“你进步的速度很快!想来用不了多长时间,你就可以将自身的体系梳理出来。但你现在还需要面对一个问题。”
张果说着,伸手一点,元清微自觉地自己浑身上下法力翻滚,两道浊气掺杂其中。
“看到了吗?这两个东西,才是你日后修行过程当中,最需要注意的东西。”
元清微看着这两股浊气,一股非常熟悉正是灵界气息的残留,另一股虽然不清楚,但也隐约猜得到来历,就是拱手弯腰,道:“还请前辈指点!”
“关于这个,我不能教你,也教不了你!你想要解开自己身上的这个问题,只能自己去寻找,而我能够给与的帮助,却是将这东西交给你。”张果说着有些矛盾的话语,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递向元清微。
元清微没有接过,他看着那竹简,半尺长短,竹片被削制的非常单薄,但质地却给人一种坚固无比的感觉,最重要的是,其上凝聚着一股非常独特的气息,有些好奇道:“这是?”
“这是楼观道代代传承的至宝,也就是昔日道祖西行的时候,留下的《道德》真经,我作为楼观道的传经人,最大的一个任务,就是保管这卷真经。而最近我需要闭关一段时间,此次闭关,成则破碎虚空,败则生死道消,因此我需要这真经寻找一个新的传经人。”
说到这里,张果的气息变得十分缥缈,他望着元清微道:“元清微,你可愿意作为新传经人,保管这卷真经?”
“必不负所托!”元清微弯腰,伸出双手接过,当这经卷入手的瞬间,元清微就是感觉到一股奇妙的感觉融入自己的身体之中,心灵显然一种澄澈、清明的境地之中。
张果交付真经之后,哈哈大笑,做歌曰:“驼腰曲脊六旬高,皓首苍髯年纪老,云游走遍红尘道。驾白云驴驮高,向赵州城压倒石桥。柱一条斑竹杖,穿一领粗布袍,也曾醉赴蟠桃。”
………………………………
第二百五十八章 玄术命理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手持竹简的元清微轻声诵念,丝丝缕缕肉眼难见的清光从自身毛孔之中流出,每一缕清光之中,都携带着一点宛若尘埃的浊气。
边上听其讲道的岐晖和孙思邈在听完元清微诵读之后,也是纷纷长出一口气。
孙思邈赞叹道:“每次听道兄讲经,总有一些莫名的感悟,对比之下,总觉得自己这数十年来的道,都白修了。”
“并非我道法通玄,实乃道祖所留真经玄奇。”
元清微说完,收好真经,转而拿出另外一卷道经开始诵念。
同刚才一般,若有若无的清光从元清微毛孔之中浮现,但比起诵读《道德》真经的时候,此时的清光,无论是规模还是纯粹程度,都是远远不及,虽然能够让元清微略感心神清明,却无法对体内纠缠的两股浊气,产生丝毫的影响。
这也是难免的事情,虽然元清微现在诵读的道经也是此方天地一些道门高人的著作原典,其中蕴含着他们的对于道的探究。
可他们的感悟,比起那位神秘莫测的道祖,终究是差了不少,当然了,这种差距并不是单纯指代道经当中蕴含的意思,更多的其实是道经中蕴含的那种玄之又玄的意境。
这世间道经虽然有着种种玄妙,时常诵念,也会有些奇妙的变化。可这种变化是非常的潜移默化,哪怕到了元清微这种境界,没也只能通过一次次的诵读,来感受细微的变化。
但源自于道祖的《道德》真经却不一样,这真经的微妙之处在于,手持真经诵念一遍,便宛如诵念了千遍万遍一般,灵慧滋生,道法显化。
甚至在事后,元清微诵读其余经文,都能得到一股莫名的加持。
大约过去了半个时辰,元清微将手中道经念完,转头看向岐晖道:“我听闻杨广登基之后,似乎有意打压佛门,想来,最近慈航静斋又来找你的麻烦了吧?”
“的确,自从陛下登基之后,佛门的日子就是越发难过。至于慈航静斋,若非前一段时间,传出碧秀心‘舍身饲魔’破去魔道准大宗师石之轩的心境,使其终身无望大宗师境界,为天下苍生做出重大牺牲,如今她们正道之首的位置,恐怕都保不住了。”
“舍身饲魔?”元清微闻言先是摇了摇头,而后笑道:“不过这么说也对,毕竟碧秀心乃是梵清惠之前的慈航静斋代表人物,作为慈航静斋这一代第一位入世弟子,为了正义而牺牲,总比之甘心作邪魔人妇,要高尚不知道多少。”
“谁让慈航静斋最喜欢玩入情后而出情,这东西和花间派的有情无情,有什么区别!”岐晖嗤笑道:“我原以为,这次她们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却没想到,还能这么玩,别的不说,就这一点见缝插针的本事,当真是让我敬佩万分啊!”
说到这里,岐晖更是满脸讽刺道:“可怜,石之轩一代天骄,恐怕到现在都不知道自己的妻子,真正的死因。”
孙思邈闻言不由叹了口气,同元清微交流的这么多年,他也是早就知道,所谓《慈航剑典》的核心要旨在于什么地方。
以女子特有的先天阴气作为根基,淬炼纯阴之气,凝聚太阴无极根基,铸就仙胎。
这样的道路,对于处子之身有着绝对的要求,若是在大成之前,失去纯粹,轻则宛如当今魔道第一高手阴后祝玉妍一般,终身无望功法大成。
重则,宛如碧秀心一样,失身又失心,以至于胎破气泄,命不久矣。
说起来,慈航静斋这一代的两个传人也是倒霉。最开始出山的碧秀心,在出山后不久,就是遇到了自己命中的魔星。
那石之轩作为花间派传人,对有情无情之道最是擅长,加上后来他巧取豪夺了补天道的传承,领悟生死之道。
为了更进一步,他还潜入佛门,精修佛法,参悟有间无间之理。
最终,在他一身所学融会贯通的时候,碧秀心出现了。
碧秀心遇到他,二者气机交锋,互相败在对方手下,以至于双方都是落得个情根深种,难以超拔的下场。
后来的梵清惠同样没有好到哪里去,出山不久后,就是遇到了元清微,受到当初那一下天人妙相的刺激。梵清惠虽然没有和碧秀心一般,泥足深陷,却也留下了浓重的心理阴影,此生此世都不可能步入《慈航剑典》的最高境界。
甚至于,梵清惠本人是连见都不敢再见元清微一面,怕的就是见到元清微之后,彻底沉沦,此生不得超脱。
对于慈航静斋,元清微是已经懒得理会,他随口问道:“石龙现在在哪?”
说到石龙,岐晖就是皱眉道:“他已经南下了,就是不知道他下去之后,会不会还本着当初那样自己参悟的心思,不愿意帮助师叔寻找传人。”
“无妨!”元清微摆了摆手,随意道:“我当初推算的是时候,就是算出机缘在南方。根据当初卦象,石龙若是最后时刻能够清醒,还有一线生机,若是执迷不悟,恐怕也是难逃一死啊!”
岐晖闻言大惊失色,但有了元清微给与的信息,他在推算石龙的命理,顿时发现对方在十几年后确实是有一场生死劫数,不由对元清微更是心悦诚服。
另一边,元清微看着推算的岐晖也是深感有趣。
此方天地明明是一个纯粹的武道世界,又不像他当初经历的第二个武道世界一般,经受了外来神兽和神祇的影响,以至于出现了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
可这个世界却一样存在着许多玄之又玄的玄术,这些玄术并非单纯的术法神通,而是一种近乎于一种对于天地人三才气机的感应。
通过这种感应,再配合星象易学乃至个人面相,就可以大致推测出一个人未来的机遇、成就,甚至人生命运。
这种能力,其实是属于天地内部人士特有的一种能力,元清微是怎么也学不会。
他毕竟不是此方天地之人,天地二魂,都不在此方天地之中,哪怕借助三宝玉如意强观三才气数,也难免受到外部气机影响,比不得岐晖这样天赋异禀之人。
………………………………
第二百五十九章 第九世界
不过,元清微推算命理,也不需要像岐晖他们那样的麻烦。
毕竟随着元始界的逐渐完善,当初融入天地当中的魂魄,也是在一次次转入虚拟人间界中,逐渐衍生壮大,进而元始界内出现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