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玉箓-第1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前这人乃是楼观道的道主,此道以道祖为尊,尊尹喜为祖师,立意畅玄皆本“道法自然”“清静无为”为根基。内留有传说当中道祖传下的《道德经》原篇,堪称是道祖嫡传,在天师道没落的当今,是天下道教领头人物。
“咦?”孙思邈望着楼观道道主边上的道童,面色微变。
“好一副先天道体,日后道主门下却是无忧了!”
“好说!好说!”楼观道道主闻言,笑眯眯的回应了两句,但他良好的心情展露出他对身边道童的看重。
“孙道友,你可看走眼了!这小子的先天道体虽然不差,但比起他那一身气数,却还是逊色了三分。敢问道主,此子可是京兆本地人?”
“哦!道友可是看出了点什么?”楼观道道主愣了一下,好奇道。
对于这位道友,楼观道道主也是非常好奇,虽然他们楼观道遵从“道法自然”“清静无为”之意。
但对于一些突然出现的高手还是有所注重,根据他们收集到的信息,元清微乃是汉代道士刘根一脉的传人。最初修行之地,也是昔日刘根飞升之地,永嘉积谷山飞霞洞。
那积谷山乃是永嘉九山之一,而永嘉九山之首的华盖山,则是道教三十六洞天排名第十八位容成大玉天所在,传言乃是昔日容成子修行证道之地。
根据楼观道道主猜测,元清微八成还得到了部分容成子前辈的遗泽,这才导致他的修行之法颇为古朴,一身武艺也和当今有所区别,倒是有点传说之中上古炼气士的感觉。
是故,元清微对于自己身边这道童的评价,楼观道道主也是有些在意。
元清微笑了笑,上前一步,摸了摸道童的脑袋,他顿时双眼朦胧,身子一软,元清微将其送到一旁青石上休息。
“这小家伙若是以岐晖为名,日后必然可以大兴楼观道,只是可惜他的命数却是厚积薄发,早年恐怕还要被一个人压一辈子!等到对方气势盛极而衰的时候,这小家伙才有否极泰来之机。”
“哦!”楼观道道主眼中浮现出一丝丝的精光,问道:“那不知道道友可能算出,他那对手是谁?否极泰来之日,又在何时?”
猜出楼观道道主想法的元清微,斟酌了一下语言:“隐约有些猜测,却无法看清,想来是入了天下争龙的格局,受到龙气遮蔽。至于否极泰来之日,应当就是天下定鼎之时。”
“道友果然高见!”楼观道道主摸了摸自己的胡子,望着道童开口:“我想让这孩子跟谁道友一段时间,不知道友是否愿意?”
“都是道祖门下,你若不怕我将其抢过来,我又有什么可畏惧的?”
楼观道道主闻言,哈哈大笑道:“哈哈哈哈!道友若是有能耐,将其抢过去,贫道也是无话可说。”
………………………………
第二百五十章 宇内四奇书
悠悠岁月,又是一年光阴。
开皇八年,经过一年的修养,杨坚稳固了自身基业,开始命令自己的次子挥师南下。
太白山上听闻这个消息的元清微,放下手中杯盏,轻声道:“晖儿,你觉得陈国还有存活下去的机会吗?”
“弟子修为浅薄,尚且无法推算国之大运!”岐晖拱手低头,元清微摇头道:“不要想着观气望运那些事情,你就根据现在的局势,觉得陈国还有存在下去的可能吗?”
“可行性很低!”岐晖想了想,开口道:“如今整个陈国除了作为国都的建康尚有些许反抗之力,其余地方,根本无法对隋军产生有效的拦截。”
“哪怕如今陈国内部卧虎藏龙?几乎半个魔道的高手,都聚集到那里,也不行?”
“不行!”岐晖摇头道:“慈航静斋选择了隋朝,整个南北争斗,其实已经将武林黑白两道扯入其中。而比起正道中人,魔道中人阴险狡诈,互相之间以利用居多。哪怕双方实力相差不大,最终也必然是以正道取胜作为结局。”
元清微满意的点了点头,又是问道:“你说的不错,但这次魔道必败的一个重要因素,你却没有说出来?是没猜到,还是不敢说?”
“弟子……”岐晖沉默了好一会儿,咬牙道:“还因为和氏璧!只要和氏璧一日还在陈国手中,魔道众人就不可能齐心协力。”
“哎!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句话骗了多少人?”刚刚从外面回来的孙思邈听到岐晖的话语,感慨道:“若此玺真的能够代表天命,那又怎么解释杨坚无此印,依旧建立大隋,陈国得此玺,却大祸临头?在我看来,此物最大的作用莫过于是助于武道修炼,辅助禅定的奇异效果罢了!”
元清微嗤笑一声:“你这话可就说错了!和氏璧可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孙思邈有些好奇道:“哦!道兄可是知道些什么?”
“孙道友可曾听闻过一句话‘民心即天心,民意即天意’?此言虽然偏颇,却也还是有那么三分道理。”说着,元清微就是从袖中取出一块小拇指大小的美玉。
这美玉整体偏向于三角体,一面呈现不规则,尖锐之处,则略显温润,显然是经常被把玩所致。而随着这块美玉的出现,淡淡的异力以其为中心,向着四周放射散开。
修为浅薄的岐晖只觉得自己体内真气暴动,面色有些发白,孙思邈则是皱了皱眉头,他同样感觉自己体内千锤百炼的真气出现了细微的波动。
“这是?”
“正是昔日孝元皇太后怒摔和氏璧时,破碎的那一角。”元清微抚摸着手中美玉随口回答。
不得不说,这次留下因果的前辈不简单。
刘根此人在道经之中记载十分模糊,虽然有飞升的记载,但从降临此方天地之初,元清微就是察觉到这个天地没有上属世界,不存在所谓的霞举飞升。反倒是此方天地自古以来所言的破碎虚空,真实性要更高一点。
而史册之中,因为刘氏枝繁叶茂,相互之间重名之人不少,加上刘根此人并非什么名传天下,青史留名的顶级道人,因此谁也不清楚在飞霞山上隐居的刘根,具体来历为何。
元清微也是根据刘根留下的一些东西,猜测这家伙是汉朝刘家的宗室,否则不好解释这和氏璧的来历,以及刘根留下记忆当中,对于一些事情的形容词。
不过,话说回来,刘根的死亡,在元清微知道所有前辈当中,也算是死亡出一个新高度。
原本,按照一般人的想法,拥有清微宫这样的神器之后,必然是从各个世界收集各种修行资源强化自身。
哪怕元清微这样,自身所在世界拥有十分高绝的修行体系,对于其余世界的修行体系,也是本着互相学习的态度。
但刘根不知道怎么想的,他偏偏要选择以本土修行体系超脱,传承下来的东西,基本上都是此方天地的武道体系,弄得元清微当初降临的时候,也是花了将近两年时间才融会贯通。
而刘根最后的结果也不是很好,此方天地虽然元气充沛,但也就是使得武者的战斗力更加强大而已,对于寿命本身,是没有太多延长。
而刘根的资质也不能说是决定,成就此方天地大宗师的时候已经是年过九十。
无奈之下,刘根只好把目标放在此方天地四大奇书上。
当然了,那时候《慈航剑典》和《天魔策》的名气远不及现在,四大奇书的说法,也不流行。
那时候,更多的说法是以《战神图录》为天,以《长生诀》为人,合称的天人二书。
而刘根的目标也是被称之为人书的长生诀,他成功了,也失败了。
刘根找到了长生诀,却也为了参悟长生诀,而在飞霞洞内,硬生生把自己最后的寿元耗尽。
甚至留下来的因果也是参悟长生诀的奥妙,以及验证此方天地传说当中破碎虚空的真实性。
对此,元清微也是真的不知道说什么。
他一边把玩手中和氏璧的碎片,一边随口解释道:“和氏璧随着人们口耳相传,已经从单纯的象征,转化为某种程度的民心,或者说是国运。至于隋陈现在的局面,道友觉得一个将死的病人,手持一柄木棍,能够打得过一个健康的成年人吗?”
“将死的病人和成年人?倒是一个有趣的称呼,陈国如今内有昏君,外有奸臣,回天乏术,可不就是将死的病人?而隋国这些年来修生养息,比起陈国当真是健康太多。”
随即元清微又是和孙思邈聊了不少关于国家和政治的问题,最后转移话题道:“孙道友,你平日在外奔波,可知道当今天下有多少宗师境的高手?”
“宗师境吗?”孙思邈想了想,斟酌道:“除了我道门内部,佛门应该有七八人,各个顶级世家门阀中,也有一两个,魔道数量可能还要再多一些……”
“说起来,魔道年轻一代最杰出的两位弟子,都已经出世,据说最为出色的乃是一男一女,二者武功之高,已经步入宗师境界,超过大部分魔道长老,直追历代宗主。”
“对比之下,佛道那边就要逊色一些,慈航静斋的当代入世弟子,修为虽然也不差,但比起前面两个还是逊色了一丝,距离宗师境界还有那么一点点的距离。”
“除此之外,据说高丽和塞外也是出现了两位年轻的宗师,但这两个地方同我们中原交流不多,我也不是非常清楚。”
“那你觉得,当今天下宗师,会有多少人聚集在陈国建康?”
孙思邈闻言,浑身一震,惊讶道:“道友你是想……”
………………………………
第二百五十一章 静斋传人
建康,作为陈国国都,哪怕在大隋挥师南下的危机时刻,依旧保持着相对的平稳。
陈国之主,更是流连于光照殿前的临春、结绮、望仙三阁。
此三阁乃是国君花费重金打造而成,没一阁都是高十数丈,并数十间,其窗牖、壁带、悬楣、栏槛之类,皆以檀香木雕琢,饰以金玉,配以珠翠,内有宝床、柱帐,瑰奇珍丽,极尽奢华。
而华夏至宝和氏璧,则是放置在光照殿内。
作为陈国天命所归的重要依凭,光照殿周围有着数百精兵守护。
说起这和氏璧,也是坑人,其上带有一股奇特的异能,一切武道修士靠近,都会受到影响!
根据元清微的推测,完整和氏璧经过两汉二十七位帝王帝气洗练,已经通灵,会随着四季节气变化,日月方位更替,宛如潮汐一般,释放强弱不定,寒热变幻的异能。
并且,同元清微手中只能对先天武者产生作用的碎玉不同,完整和氏璧对外放射的异能,无论威能,还是涉及面都要大很多。
根据最新的传言,塞外就有一位宗师境的绝顶武者不信邪,想要将和氏璧偷出来,结果却被那几百精兵乱刀砍死。
简直让人不知道是说他惨好,还是说他蠢好。
因此,在陈国国都被破之前,无论正道还是魔道,都不大可能对和氏璧动手。
因为和氏璧异能笼罩的范围内,武者的力量将会消弱到极致,反倒是经过训练,披坚执锐,配合默契的精兵具有最高程度的威慑力。
但和氏璧就是在这样一种众人默契,互不干涉的情况下失窃了。
拿到和氏璧的元清微都有些傻了眼,他是真的没有想到,这次盗取和氏璧会这么的简单。
全程没有遇到任何一个宗师境的武者阻拦,而先天境界的武者根本不可能发现元清微的踪迹。
因为世界品级相差不大,这个世界的武道境界和血脉武道世界的划分方式有些类似。
前期都是按照后天、先天、宗师和大宗师四个境界,唯独第五个境界,血脉武道是神魔天人,而吃饭天地则是破碎虚空。
二者在境界上都应该等同于主世界的天师境,但战斗力,元清微个人认为恐怕是破碎虚空略胜一筹。
会有这样的想法,也是有根据的,元清微通过对比两个天地后天、先天、宗师、大宗师四个境界修士的战斗力,发现越到后面,此方天地人的胜算就越大。
比如孙思邈,他现在的境界虽然只是宗师境,但一手黄天大(防)法,加上精湛的医术,血脉武道世界中,昔日元清微的仆从,精通精神异能,觉醒梦魇血脉的左道武学宗师云晟和他对上,必死无疑。
究其原因就在于,在此方天地的武道宗师竟然凝聚了类似于阴神的存在。
当初元清微察觉到这一点的时候,也是有些瞪目结舌。
刘根留下的信息当中有明确记载,此方天地武道,无论不论道家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还是沙门的三轮七脉,或者兵家横炼法门,实质都是对于自身之精、气、神三宝的锤锻和修行,只是起始点和倾向不同。
但只要自身真气同外界交流,就算是由后天入先天,在江湖上便可称为一方高手。
而更进一步的武道宗师之境,核心在于升华自身魂魄,对身体的把握,入微至冥冥之中,能够精确至每一缕真气的运用。
从这里,也就是各家各派实力大范围拉开的地方。
其中弱者,元清微就是站在那里给他打,都不畏惧。
但此中强者,比如孙思邈这一类,因为修行功法,或多或少都有一点向着非人转化的倾向,源自于天地人三才感应孕育而出的种种神异也是浮现。
配合这群宗师精妙入微的操控,正打起来,在不动用神通法宝的情况,元清微哪怕占据境界的便宜,也不一定是孙思邈的对手。
至于更进一步的大宗师,在元清微看来,根本就是一种近乎于神道,与道同存的境界。
那时候,武道宗师的阴神,同虚空冥冥产生勾连,借助天地之力洗练自身肉体,这时候,就和主世界武道有些类似,身体觉醒了种种莫测之能。除此之外,寿数虽然没有增加,但肉身恢复能力却直线上升,类似于心脉断续,断指重生,都不过等闲!
“嗯?什么时候慈航静斋的传人也做起黑吃黑的买卖了?”
元清微停下脚步,看着不远处的女子,这女子气质样貌虽然称得上一流,但却非绝顶,只是一身气质非常独特,硬生生的将周围的环境渲染成虚无缥缈的清圣仙境,如真似幻。
这种独特的气质让元清微响起昔日见到的天女宗传人,但二者虽然十分类似,并且走的都是天人妙相的路子。可深究下去,元清微还是觉得眼前这名女子要比天女宗的传人美上三分。
天女宗传人通过修行,举行特定的血脉,同自然感应,给人一种自然而然的“好感”,让所有看到她的人,都会不由自主的觉得她很“美”。
而眼前这个女人,却是一种带着大道缥缈的美感,一种超脱凡尘俗世的美感,应该是通过将天地万象纳入自身妙相之中,产生的奇妙变化。从立意上来讲,慈航静斋就比天女宗要厉害不少,连带着给人感觉,也是眼前的女子要更接近于所谓的天女。
“天人妙相啊!”元清微感慨一句,望着眼前的女子赞叹道:“师法天地,效仿自然,以人体小乾坤,映照天地大宇宙,地尼不愧是一代天之骄子,竟然能够创出如此法门。”
“前辈过誉了!”女子微微低下头,抬起后深邃澄明的美眸,望着元清微,问道:“只是,前辈为何要让清惠如此为难呢?”
女子语气似哀似怨,配合其空灵至真的绝美气质,宛如出现一道细小裂缝的绝品瓷器,让欣赏者为之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