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谈笑看吴钩 >

第103章

谈笑看吴钩-第103章

小说: 谈笑看吴钩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净尘点点头道:“叶施主稍等,我去将你的马儿牵出来。这些日子来小师妹很是用心,马腿早已痊愈啦。”

    叶天涯自正阳门出城之后,匹马首途向南。他心切家仇,想到柳铁山、宋玉福、郑天豪等早已得到四象门少掌门的线索,尤其金枪门一干人更是出发已久。自己此次进京,却是耽误了不少光阴。说不定这当儿宋、郑等人已得到苑家父子及“王莽宝藏”了呢?

    言念及此,恨不得胁生双翼,立时飞到黄山。

    一路上快马加鞭,纵骑疾驰。途中无话,不数日间已到了徽州府绩溪县境内。当晚在金沙集投店。

    他在客栈中歇了一宿。翌日正吃早饭,忽听得半空突然打了个霹雳,忙即奔出门外,抬头望了望天,却见乌云重重叠叠,黑沉沉地遮没了半爿天。

    过不多时,南风陡作,电闪雷轰,黄豆大的雨点猛洒下来。

    叶天涯走回店中,来到柜台前。那掌柜的道:“客官,这场雨来势凶猛,不知得下多久。道路泥泞,你还是等雨停了再赶路罢。”

    叶天涯摇头苦笑,道:“掌柜的,我真的有急事。片刻耽误不得。”心想:“早一日找到苑贼,便可早一日复仇。怎能再等下去?”

    那掌柜的道:“客官若是定要冒雨赶路,小店倒是有蓑衣笠帽、油布雨衣。只不过,道路太滑,不好走,怕是容易伤了马蹄。”

    叶天涯闻言,不觉心中一动,眼见闪电连晃,空中响雷一个接着一个,大雨倾盆而下,不知几时才停,他想了想,道:“掌柜的,我想将马儿在宝号寄放一下,到黄山办完了事,回头来取。可否方便?”

    那掌柜的道:“好说。小号决计上等马料饲养,包管给你喂得膘肥躯壮。客官寄放多久都成!”

    叶天涯便即买了蓑衣笠帽,连包袱也用油布包好,冒雨赶路。

    出城之后,眼见大雨如注,途无行旅,当下展开轻功,一阵风般疾驰而去。

    这少年脚程迅捷之极,一路上尽拣捷径直行。

    不到一个时辰,大雨已止。

    他一抬头间,蓦见前面峰林隐隐,云雾濛濛,原来不知不觉间已到得黄山脚下。

    那黄山原名“黟山”,因峰岩青黑,遥望苍黛而名。后因传说轩辕黄帝曾炼丹于此,故改名为“黄山”。明人徐霞客曾经登临此山,赞曰:“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

    亦即后世之人所云:“黄山归来不看岳也!”

    叶天涯喜出望外,当即沿着崎岖小径,发足奔到一处山坡,极目远眺,但见云山茫茫,绝峰险岭,奇松怪石,端的是天下奇观!

    这少年直瞧得目瞪口呆,叹为观止。

    过了良久,忽觉肚中饿得咕咕直响,四下张望,深山野岭,哪里还有人烟?

    于是除下蓑衣笠帽,从包中拿出仅剩的一块面饼,几口吃完,心想:“既到了黄山胜地,按说该当好生游览玩耍才是。唉,却不知苑老贼和小少爷是否也在这里?”

    这少年本来兴兴头头的来到黄山,观赏风景,但一想到苑家父子,不知为何,胸口窒了一窒。

    雨后初霁,叶天涯呆呆的站在一处峭拔山岩,衣袖在山风里猎猎作响,颇有凉意,心头忽地感到一阵寂寥之意,初览黄山风光的喜悦之情也自淡了。

    他心想:“适才冒雨赶路,走得太急,其实是慌不择路。似乎错过几处村镇。也不知‘谭家桥’在哪里?”

    又想:“也不知‘金枪门’众人有无线索?该不会已抓到苑老贼了吧?”

    于是又下得山来,好容易向当地一名樵夫打听谭家桥,这才知道,自己已走过了。

    午后来到谭家桥镇,向乡民一打听,属于太平县境内。

    叶天涯径投镇南一间“杨记客栈”。他只道店家定会告诉自己宋玉福等人下落,不料那掌柜的、老板娘、厨子、伙计竟无一人见过。

    叶天涯自已瞧出,店中诸人都不会武功,并非江湖中人。

    那掌柜的姓杨,是个身材矮胖的生意人。他听叶天涯打听“一个瞎子、一条大汉”,便道:“客官,整座小镇也没一个瞎子。跟你约好的朋友会不会压根儿便没来镇上?”

    《谈笑看吴钩》叶天涯也叶落花飞任飘蓬,天南地北仗剑行。涯岸苍茫何处觅?也笑浮云不了情!



五十三、深山诡影(一)



五十三、深山诡影(一)

    叶天涯在柜台前呆立沉思,心中一片茫然。

    其实先前宋玉福、郑天豪师兄弟与他相约于黄山谭家桥联络之法极为简单,便是先到的一方在当地店家留言,说明去向,再设法晤面,互通消息。

    此刻听了店家之言,心下嘀咕:“难道金枪门一行人还没来到谭家桥?这倒奇了。他们可是早早便动身了,依着脚程算来,最迟半个月前便该到达啦。怎地全无消息?莫非途中出事了?或者是这店里的人没说实话么?”

    须知这少年虽小小年纪,数月来自颖州以降,北上京师,南下徽州,长途跋涉,风霜江湖,一处处大城小镇也已不知游历不少,见识自非当初光武镇的懵懂小子可比。

    因此客栈诸人言行之间若有蛛丝马迹,自也瞒不过这少年耳目。

    但这“杨记客栈”确是一间寻常的小镇小店,并无可疑。

    他想了一想,伸手拿起遮在包袱上的蓑衣笠帽,放在柜台,道:“掌柜的,相烦帮我晾晒干净,再送我房中罢。”

    杨掌柜、三名伙计等这才看清楚包袱和长剑,都是一怔。

    叶天涯打听了一阵,不得要领,便不再问,要了酒菜,在大堂饱餐一顿,随即回房,躺在炕上好好睡了一觉。

    醒来时已是傍晚时分。

    他走出房来,反锁了门,来到柜台,却不见杨掌柜和伙计,只老板娘一人当垆卖酒。

    游目一瞥之间,大堂中也只疏疏落落的坐了三五个客人,冷冷清清的,便问:“老板娘,杨掌柜去哪里了?”

    老板娘道:“我当家的带人赶集办货去啦。‘谭家桥’三六九才逢集。等闲也买不到鱼肉。下次赶集,要四天之后呢。客官找我当家的有甚么事么?时候不早了,估计他们也该回来啦。”

    叶天涯摇头道:“没事,没事。随便问问。”他自幼便长于偏僻的光武镇上,自然明白老板娘所说的“三六九逢集”便是每月之中带有“三、六、九”的日子附近四处的乡民来此间市上聚拢交易,采购日用物品。

    回想午后刚到之时小镇上熙熙攘攘,喧哗嘈杂,贩夫走卒、引车挑担的着实不少人,岂非便是赶集气象?

    当下说道:“老板娘,我也到外面赶集去了,顺便赏玩山里的风景。若是有人找我,请他留下地址。”

    老板娘道:“是。对了,客官,天黑之后,你最好不要独个儿在镇子外面闲逛,尤其是西南山上。”

    叶天涯奇道:“那却是为何?”

    老板娘伸长了头颈,东张西望,见没人留意,悄声道:“太平县里不太平。你是外地人,可能还没听说过。这些日子我们谭家桥西南一带,一到夜晚,老是出事,常常闹鬼。吓煞人啦。”

    叶天涯更加奇怪,问道:“怎么有人见过鬼么?是不是真的?”

    老板娘悄声道:“当然是真的啦。别看现在人来人往的,天黑之后,你再瞧瞧,外面还有没有半个人影?”

    叶天涯摇头不信,道:“如果真的有鬼,谁还敢住在镇上?”

    老板娘道:“客官有所不知,一个月前,镇上原来的更夫傅老二曾经在西山亲眼见过,回来时跟他儿子说的。那是在二更时分,有好几只呢,还有一只是个无头鬼。邪门得紧。傅老二一向出名的胆大,那次却是丢了魂儿,连尿屎也吓了出来。从那夜以后,成天疯疯癫癫的,变成白痴了。后来也有不少人夜里见过鬼影子,差点吓死。刮西风的时候,还能听到山里的鬼哭呢。唉,现下镇上的人晚上都不敢外出啦。”

    叶天涯还待再问,却见有客人走近柜台会钞,老板娘便也没空再理会他了。于是微微一笑,转身出店。

    谭家桥集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至少也有一百多家店铺。其时天已向晚,但见先前的乱墟闹市已安静了不少。一众赶集的乡民推车的推车,挑担的挑担,赶牲口的赶牲口,纷纷归去。

    叶天涯佯作在大街上闲逛,其实是四处巡视,暗中查察,将小镇各处瞧了个遍,却不见有任何异状。

    那谭家桥并不甚大,便只“杨记客栈”唯一的客店。

    叶天涯一无所获,忽地心念一动:“对了,‘金枪门’众人该不会跟当日在光武镇时住在镇北土地庙一般,悄悄在这小镇外的某处落脚吧?”

    于是加快脚步,向镇外走去。

    出镇之后,人迹渐稀。他转了一个弯,随即展开轻功,步履如飞,迅捷异常地绕着谭家桥远远兜了个圈子。

    这一圈奔将下来,沿途一间山神庙,一处采石场,小桥二三座,烟村七八家,尽皆巡遍。

    山青水碧,风景如画,清幽之极,只不过四下里寂无声息,非但见不到金枪门众人,抑且连个江湖人物踪迹也无。

    眼见太阳缓缓下山,周遭暮色渐渐逼来。

    叶天涯奔到荒郊野林,已无房屋人烟,于是停了脚步,站在一处山岗四下眺望,落日余晖从西面山峰后映射过来,青山隐隐,影影绰绰,远远望去,只见谭家桥一带屋宇鳞比,高高低低的或倚山而建,或傍水而结,总有二三百户人家。

    寻思:“这么多人家,也不知苑老贼与‘四象门’的人都躲在哪里。难道还要一家家的挨户查探不成?”又想:“那日宋掌门说黄山一带死了三十多人。按说当真有这种事,必定会惊动地方,尽人皆知。怎地今日向杨掌柜夫妇和店小二打听,却无人提及?”

    独自一人在荒山野岭呆了好一阵,茫无头绪,直至天黑,这才垂头丧气的回到镇上。夜色之中,街上行人稀少,但见一家家店铺都上了门板,少数窗户中透了灯火出来,隐隐听到笑语之声。

    他一进客栈,杨掌柜便在柜台前叫道:“啊呀,客官,你怎地这么晚才回来?你胆子不小么,竟敢独个儿在外面走动?”随即吩咐店伙关门上闩。

    叶天涯见大堂内连一个客人也无,问道:“杨掌柜,这么早关门啊。怎地晚上没客人来喝酒么?”

    杨掌柜摇头叹道:“即使我们敢开门做生意,也没客人敢来啊?不要命啦!”

    叶天涯问道:“怎么?难道是因为‘闹鬼’的事么?”

    杨掌柜叹道:“是啊。自从一个月前西山闹鬼之后,小号的生意一落千丈。别说外地来的客人,便是我们镇上的街坊,也极少敢晚上来吃酒啦。”

    叶天涯道:“中午客人倒是不少。”

    杨掌柜苦笑道:“也就只逢集的日子稍微好些,平日里惨淡得紧,一到晚上更加可怜。现下除了你们少数几位住店的客人之外,也就没甚么生意了。”顿了顿,又道:“对了,客官晚上想吃些什么。我去吩咐厨房。”

    叶天涯道:“随便弄两个下酒菜便成。”

    杨掌柜答应了,吩咐下去。

    他想了一想,问叶天涯道:“叶公子,您是想在大堂喝酒呢,还是在自己房中?”

    叶天涯向空荡荡的大堂瞧了一眼,笑道:“还是在我自个儿房里吧。至少可以替宝号省几根蜡烛。哈哈。”

    用过晚饭之后,一名店伙进来收拾碗筷。

    叶天涯一面呷着当地的香茗,亦即后世所谓的“黄金片”毛峰,一面漫不经意的问道:“小二哥,近来住店的客人都是些甚么人?”

    那店伙道:“现下也没甚么客人。只有邻县来的皮货商主仆三人,带家眷的茶商五六口,还有两位女客,一个头陀。大家都是在自己房中,平时极少出来,连晚饭也不在大堂吃。”

    叶天涯微微点头,便不再首发

    那店伙又道:“对了,客官,你一直打听的那几位朋友确实不曾来过。现下生意不景气,过往客人又不多,但凡有陌生人来,我们一定会记得。更何况,你的朋友之中还有一位是个瞎子。那是决计不可能记不住的。”

    他临去时又提醒道:“客官,晚上别忘闩好门窗。只管蒙头睡觉便成。记住了,即使听到镇外有啥动静,也千万别出门。”

    黑暗之中,叶天涯在床上盘膝而坐,运转内息,练了三遍行功,但觉全身真气充盈流转,神清气畅。他睁开眼睛,喃喃自语:“寻不到人,先抓几只鬼也好。”

    这晚三更时分,他悄悄跃出窗子,飞身上了屋顶,站在屋脊之上。

    四下一望,静夜沉沉,星光微弱。

    街上已无人影,更无半点声息。

    他侧耳静听,除了偶尔传来的山中狼嚎枭啼之外,镇上绝无半点声息,朦胧微光中依稀可见远处崇山峻岭的影子,却没听到店家所说的鬼哭之声。

    难道是那更夫傅老二等人弄错了,误将猿啸枭鸣之声当作了“闹鬼”不成?

    正寻思间,猛听得西首远处山后嘶的一声,一道光芒冲天飞上,斜斜的划过长空,砰的一声响,爆炸开来,火焰幻成一条金黄色的长枪,在半空中停留片刻,随即散了开来,互相撞击,犹如千百个流星,纷纷堕下。

    《谈笑看吴钩》实际数字快55万字了。却被删除了不少。连作者自个儿想看全文,也只能找盗版。已经向起点编辑提出若干问题,这么打击作者信心、压制文学创作、影响创作热情的操蛋行径,希望改之。想不明白,什么时候连传统武侠小说也被禁了。不想骂人,更不想看到机械式的答案。本来误点了三江,被拒绝了,后来便细看了一下三江推荐了东西,狗屁不通,幸亏没与那帮家伙为伍。幸甚,幸甚!本章微博同步更新!



五十三、深山诡影(二)



五十三、深山诡影(二)

    叶天涯大奇:“三更半夜,也不知是甚么人在山里放烟花?”这时元宵早过,离中秋尚远,怎地会有逢年过节才放的烟花?

    难道是山里人家做喜事?

    他一怔之下,突然转念:“啊哟,不对,这是邱姊姊和芷妹所说的‘烟花讯号’!乃是江湖上帮派人物之间用来招呼同伙的信号火箭。”

    一想到有江湖人物在山中晤面,说不定苑家父子也在左近,登时精神一振。

    其时方当初夏,黄山中多有风暴雷电。那火箭发射的所在相距谭家桥小镇既远,声音亦复极轻极弱,常人于室中很难听到。即使听到,也只会以为是寻常的电闪雷鸣而已。怎会想到别的?但叶天涯玄功深湛,耳音自也极佳,抑且他正悄立屋顶,一闻异样微声,立时便将那烟花讯号瞧得清清楚楚。

    黑夜之中,叶天涯想也不想,展开轻身功夫,一阵风般向那烟花方向奔了过去。高来高去,倏起倏落,当真是疾如流星追月。

    一路登高越坡,片刻之间已奔出数里。

    正自奔行之际,陡地停住。原来这时已到得一处突兀的岗峦之上,更无去路。星光熹微下,山顶树木苍翠,郁郁葱葱,花草清气扑鼻。

    登高西望,黑暗之中但见山岭连绵,峰峦起伏,哪里更有尽处?即使再施展轻功,翻山越岭,也不知能到何处。

    他凝气卓立,侧耳听去,然而自先前那一阵烟花熄灭之后,静夜中除了偶尔有三两声枭啼之外,悄悄的再无半点异样声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