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仙百年-第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后,这姊妹俩回到军中,以少校的军衔,担任武术教官。至于说嫁人,暂时还没有排上日程。
1936年10月19日,大文豪周守庚逝世了。
按理说,有了青霉素和链霉素,他不该去世那么早,可是历史有它的惯性,他还是在那一天逝世,终年55岁,死因为肺结核晚期。
周先生的死讯传出来,引起全中国的哀悼。治丧委员会由蔡元培、沈钧儒、李公朴等知名人士组成。魔都上万民众自发为他举行隆重的葬礼。
10月21日下午,参加周先生葬仪的送葬队伍,从徐家汇一直排到虹桥万国公墓。周先生灵柩上覆盖写有“民族魂”的白旗,轰动一时。到达万国公墓墓地时,现场人山人海,约两万人。
万国殡仪馆启灵时的抬棺人共12人,分为左右两排,最前面的两个是李尧棠﹙巴金﹚、鹿地亘,后面依次为胡风、曹白;黄源、张天翼;靳以、姚克;吴朗西、周文;萧军(田军)、黎烈文。
蔡元培、孙夫人、沈钧儒等立在高台上。
由蔡元培、孙夫人先后致悼辞后,沈钧儒讲话,他激动地说:“高尔基前几个月死了,死后由苏联政府替他国葬。现在,像周先生这样伟大的作家,我们的人民一致要求国葬,但政府不管。今天我们自己葬,来的都是民众。这个,我想周先生一定很愿意!”
郁大夫在《怀周先生》一文中说:“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秦笛也去送葬,但他一言不发。
秦月心中哀痛,没心思写文章,更没想到,沈钧儒讲完了,叫她上去说两句,手忙脚乱之际,忽然听见耳朵里传来声音:“讲稿我给你准备好了,放在左边口袋里!”
秦月伸手一摸,摸出一张纸鹤,打开来照着宣读:“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做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秦月一边读,一边在打心底赞叹:“我哥的才华,无人可以比拟!奈何他从来不在人前展示,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然而实际上,秦笛的脸皮之厚,无人能够企及,他作为转世的仙人,杀人夺宝都不在意,更不觉得剽窃有多么可耻,最多将来见到臧克家,送几条小黄鱼,以了断因果!
前来送葬的人纷纷赞叹:“毕竟是大诗人,随口一首诗,就是千古绝唱!”
“只有这样的诗,才能配得上周先生!”
许广萍走上前,握住秦月的手,对她感激不尽:“有您这首诗,先生可以安息了。”
秦月感到汗颜,然而却无从解释。
她回头去看秦笛,却不知何时,自家那位兄长,早已悄悄离开了。
1936年11月初,蒋百里提前出版了《国防论》,并且在国防会议上,当着诸多将军的面,阐述自己的观点:中日必有一战,望总裁和诸位将军早作准备!
他吸收了秦笛的梦境托词,直接点出日本南北夹击,中国将失去大片领土。
在场的将军半信半疑,有的多少相信一点,有的压根就不信。
清先生心里相信,但他表面上冷淡,不支持蒋百里的观点。
会后,他将蒋百里叫过去,埋怨他不该当着众人说出来,如此动摇军心,后患无穷。
蒋百里却道:“来不及了,战争迫在眉睫,我不能不大声疾呼。”
结果两人闹得不欢而散。
不久,江南有些警觉的家族开始动起来,暗地里收拾行囊准备西撤。
各种各样的小道消息不胫而走。
“喂,你听说了吗?倭寇要上岸了!天下不太平,有人说魔都、金陵、杭州这些富庶的地方都会沦陷!趁着大战还没有开始,赶紧未雨绸缪,否则一旦开战,就逃不掉了!”
“你听谁说的消息?这怎么可能呢?”
“民国六大家族,每一家都在行动!秦家提前两年转移资产;蒋家很多族人西迁;宋家的钱庄、企业也动了;孔家的建设银行在西部开了几家分行,魔都和金陵的金银,都已经装箱西撤了;张家在南浔的大家族,有一半人前往成都,另一半死守老宅不肯走……南浔四象、八牛、七十二狗,那些个富豪大家,一个个人心惶惶,是走是留,还不清楚……”
“我听说青田的陈家,金华的汤家,镇海的胡寿山,涟水的顾大同……这些大将军,老家都有异动……大厦将倾,早寻退路……”
沸沸扬扬之中,清先生大怒:“娘希匹,未战而先乱,仗还怎么打?国家疲弱,内外交困,我还没准备好,再拖一年不行吗?”
第217章 核心利益
然而日子过得很快,转眼到了12月4日,清先生亲赴西安督战。
12月12日,发生了西安事变。
当时,多数大赤党人主张杀了清先生,但是苏联史大林坚决反对,要求必须放人。
最后经过十几天的斡旋,清先生被迫签订六项协议,接受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的主张。自此,第二次两党合作开启了,这是中华民族生死关头的一次协作。
随后,清先生开始划分战区,调兵遣将,积极备战。
由于1932年《停战协定》的限制,中国军队不能在魔都市区及周围驻防,市内仅有淞沪警备司令杨虎所辖警察总队及保安部队两个团担任守备,兵力薄弱。然而,日本在虹口、杨浦一带派驻重兵,专设日本驻沪海军陆战队司令部,驻沪兵力有海军陆战队3000余人,大批日本舰艇常年在长江、黄浦江沿岸巡弋。
所以战争还没开始,形势就十分险恶了!
不过,这才是1936年底,距离813还差了几个月。所以大部分魔都群众,马照跑,舞照跳,并没有感觉到战争的威胁。
抗战之前的魔都,是亚洲第一大都市,经济规模是北平的4倍,土地面积不足全国万分之一,人口三百万,不足全国百分之一,但是GDP占全国的6。07%,人均GDP是全国的6。79倍,这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如果失去了,对于民国政府来说,将是不可承受之痛。
正是由于这个缘故,918日本占了东北,青白党以为是皮肉疥癣之恙;七七卢沟桥,日本占北平、天津,青白党人虽然心疼,但没有疼到骨头里;等到813,日本人占了魔都,青白党立马急眼了!
此时,日本还没有对魔都发起进攻,但是清先生已经决定,将战争重心放在东南战区!
为此,他抽掉大批军队向东南转移,但因为道路不好走,军队行动迟缓,暂时无法到位。
尽管如此,有些工作已经开始做起来了,比如说淞沪警备司令部新修京沪间电报电话线路四条,南翔镇通至沪西虹桥机场附近之苏州河木桥,绘制详细之魔都日军据点位置及全市交通路线图,增设浦东各县沿海观察哨,增设警察总队,修筑国防据点工事29处,做好南市黄浦江封锁计划,组织别动队等。
这一天,杜悦笙来见秦笛,开门见山说道:“秦先生,我想配合国军,在闸北一带要点,租赁民房,在室内密建钢箸水泥掩体,平时不落痕迹,使用时打开枪口对敌,但是财力有限,还请先生协助。”
秦笛毫无二话,直接答应下来:“好说,我出资2000万,另加300挺轻机枪!”
杜悦笙一听,当即又惊又喜,佩服得五体投地!
“秦先生,您真是太慷慨了!我准备等大战打起来,再登报宣扬您的贡献。”
秦笛摆摆手:“切莫如此。我只是出一点浮财,赶不上杜先生,你还要召集大量人手,可能会有很多人牺牲。”
杜悦笙咬牙说道:“一部分是我青帮弟子,一部分是魔都的工人,很多人都愿意参战!”
秦笛道:“如果这些钱不够,我还能再加一倍,抚恤牺牲的义士!”
“暂时够了,若不够,我再来相求。”
“好说,有事尽管开口。”
秦笛拿出两千万元,也算了却一桩因果,因为两年前,他把苏州河以北的房子卖了,而那些房子都会被战事摧毁,买房子的老百姓可就惨了。
秦笛当时卖出房子拿到银元,赶上白银升值,不到一年的时间,变成2000万美元,这时候捐出法币,当然还是赚的。
每年12月,是秦笛召召见麾下各大公司经理的时间。每个经理都要来魔都述职,说明过去的一年里,公司的经营情况,有哪些进展,以及遇到的困难。
今年看似风平浪静,但是来年风高浪急,所以秦笛花了更多的心思,跟每个人耐心交流。
他首先召见国泰药业的总经理张贺,要求在1937年6月之前,将青霉素、链霉素和土霉素的生产线全部搬走!特别是重点保护的菌株,决不能落在日本人手里!
张贺说:“我们的机械设备比较简单,搬迁工厂容易,但是厂里的工作人员不一定愿意走。因为魔都毕竟是首屈一指的大城市,这些人骤然搬迁,不单不习惯西部的环境,也面临个人家庭的困难。”
秦笛道:“给愿意西迁的人双倍的工资,不愿意走的人自动离职!”
“那可要失去不少的人才啊!”
“我们有全套的生产技术,人才很容易培养出来。”
“那些离职的人,万一带走相关技术怎么办?”
“生产抗生素的技术,早已经公开了,要点是我们辛苦培育出来的菌株,只要菌株保护好,不怕技术人员泄密。再说,我们还有专利保护呢,虽然说,战争期间专利制度不管用,但外人也不能明目张胆的生产。”
“那好吧,我尽量去安排。”
然后秦笛将秦氏粮行的总裁朱轼和朱涣父子俩叫过来,要求他们将东部地区粮仓里的粮食运走,除了魔都以外,所有武汉以东的城市,包括杭州,金陵,镇江,安庆,九江,长沙,济南,开封等地,这些粮行随时准备放弃,不能将粮食留给日本人!
朱轼是朱婉的远亲,问道:“大少爷,日本人真能打到武汉吗?”
秦笛点点头:“会的,但需要时间,我们要一点点撤离,先将大部分粮食搬走,等到战争打起来之前,我会通知你们将相关人员撤走。”
“我们家要不要跟着搬?”
“我忘记了,你家住在哪儿?”
“在虹口区。”
“那不行!所有苏州河以北地区,都会被日本人占领。你们作为秦氏粮行的主管,很可能被日本人捉住,逼迫你们捐献粮食,要不然就杀人,那你们怎么办?”
“那我们不能不离开了。”
“我在重庆修建了房子,你们可以搬过去住。”
“明白了,大少爷。”
第218章 变脸术
秦家在魔都还有神龙自行车厂,万国牌手表厂,民生汽车厂,以及慈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这里头最难办的是学校。
抗战期间,像北平,天津,济南等地的学校都搬到昆明和四川了。魔都有一部分学校也搬迁了,但是大部分学校并没有牵走,而是留在租界内继续办学。当时形成一种奇特的现象,在日本人的占领区,租界成为国中之国,还能接受民国教育部的指令。
尤其是,魔都租界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叫“公共租界”,是由英租界和美租界合起来,包括黄浦江西岸,从虹口,到闸北,再到金陵路,九江路,静安寺这些地方,它的精华部分在苏州河以南,豫园以北,然后向西延伸。另一部分叫“法租界”,是指豫园向西,包括霞飞路,肇嘉浜,直到徐家汇地区。
813事变后,日本人迅速占领苏州河北岸地区。直到珍珠港事件爆发,才推进到公共租界,但是日本人一上来没进入法租界。为什么呢?因为二战期间,法国投降了德国,德国和日本是轴心国,如果日本人进法租界,等于侵犯德国人的利益。
正是因为这个缘故,要不要撤走“慈安医学高等学校”,秦笛有些踌躇,不得不和朱婉、秦菱仔细商量了一番。
朱婉道:“不能搬,至少现在不行,学校里有800名学生,加上老师和附属人员,超过1000人,如果现在搬,会闹得满城风雨!学校是公共设施,跟药厂、粮行不一样。”
秦笛道:“那等战争打响了再搬?我怕到时候手忙脚乱,长江被日本人封锁,只怕西迁的旅途会变得很艰难。”
秦菱问:“阿笛,真的要走吗?能不能不走?”
秦笛道:“学生和老师可以不走,但你们俩一定要走!”
“为什么一定要走?难道说,日本人会杀我们?”
“他们明着不敢杀著名科学家,但可以暗地里刺杀!即便不杀你们,将你们囚禁起来,或者用船运到日本,宣扬中日睦邻友好,那你们怎么办?至少玷污了声誉,让国人精神上受挫折!”
“照你这么说,还真得走了?”
“秦家人一定要走!除了我和晏雪以外,其他人全部撤离。”
“阿笛,你为啥不走?”
“我有法子躲过日本人的搜捕。”
母女二人盯着秦笛,心里有些担心。她们知道秦笛有些门道,却不知道他真正的本领。
秦笛朗声笑道:“我从十七岁独自出门,足迹踏遍大江南北,五湖四海,我去过长白山,大兴安岭,我从昆仑山这一头,走到那一头的帕米尔高原,我和晏雪去过长江的源头,在格拉丹东的冰峰上驻足……没有人能抓住我们……”
母女二人听了,感到很玄奇,因为当初秦笛出门,名义上是有四个保镖跟着的。她们并不知道秦笛甩开了保镖独自前往。
秦笛觉得,这样还不能让对方相信,于是为了安她们的心,又道:“我有一种秘法,能随时改变自己的容貌。”
秦菱瞪他一眼,道:“这怎么可能?”
秦笛笑道:“我怕吓着你们,就不当着你们的面展示了。”
秦菱道:“不行,你展示给我看,否则我不相信。”
秦笛伸手在脸上抹了一把,当即颧骨塌陷下去,仿佛变了一个人一样,他迅速一甩头,很快又恢复原样。
朱婉看得面色煞白:“我的天呐!这怎么可能?”
秦菱揉揉自己的眼睛,道:“我刚刚是不是眼花了?你这是不是魔术?”
秦笛“呵呵”笑道:“我跟川剧大师学的变脸术,这下你们该相信,我不会落在日本人手里吧?”
朱婉一直相信自家儿子,所以拍了拍胸部,勉强露出笑容,道:“你只要安全就好,别让我担心。”
三人又商量了一番,决定再过几个月,等风声鹤唳的时候,将学校里的人撤走七成,不愿走的人,则留在魔都继续上课。
关于自行车厂和手表厂,秦笛就不准备搬迁了,因为这些东西属于消费品,跟战争并不直接相关。而且,被日本人封锁后之后,魔都经济迅速恢复,有一段畸形的繁荣。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而民生汽车厂则因为生产的卡车被军方看中,再加上张锦江居中运作,被民国政府纳入战备资源序列,准备迁往襄樊一带。
虽然说襄樊一带也会失陷,但毕竟是内陆地区,不容易被日本人将机器设备搬走。
时间一点点流逝,渐渐滑入1937年。
1月3日,秦笛来到大伯秦汉良的家里。
大伯母胡英看见他,当即转过头,躲到里屋去了。
秦笛懒得跟女人生气,径直去找大伯说话。
秦汉良的面上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