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人仙百年 >

第75章

人仙百年-第75章

小说: 人仙百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在他大声疾呼,被房间里的妻子听到了。
  他被送进医院,养了两个月的伤,又在家里躺了四个月。前后加起来,刚好是半年。
  周福海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是半年时间过去后,他又看中了一个小护士,便把弹琴的姑娘忘记了。
  至于说宋子恭,则在一个月后,听完顾如梅演奏的琴曲,心情沮丧,难以自制,一头撞在墙上!虽然没受重伤,但也是满头鲜血,被送到医院去了。
  从那以后,顾如梅福至心灵,如虎添翼,想让谁撞墙,谁就得撞墙!
  8月2日,秦笛待在办公室里,问手下人孙胜:“韩江和韩少奇那爷俩,还一直守在韩城吗?”
  孙胜回答:“韩少奇守在韩城,手下有80位枪手,粮仓的安全没有问题。韩江已经回来了,先生您要见他吗?”
  “嗯,请他过来一趟。”
  当天下午,韩江就赶过来来了,三四年过去,头顶的白发更多了。
  他对着秦笛躬身:“见过秦先生,请问您有何吩咐?”
  秦笛走到墙边,“刷”的拉开一道布帘,露出后面的一人高的地图,道:“有件事我想让你去做,但要秘密进行,不能给外人知道。”
  韩江道:“秦先生您说吧,我手下有几个人,都很可靠。”
  秦笛道:“四川的西北,有个若尔盖县,我想请你去一趟。你带几个人,押运一艘粮船过去,再联系川西马帮,将200吨粮食,送到若尔盖,在那里建一个小型的仓库。”
  韩江很是惊讶:“秦先生,若尔盖那么远,您为什么在那儿建粮仓?”
  秦笛道:“我掐指一算,最多一年,那儿可能遭灾。”
  “200吨粮食,是不是少了点儿?能救活一个县的人吗?”
  “若能运400吨,那当然更好了!即便是200吨,也比没有强!这件事很重要,你要亲自去办!你记住,秦家做善事不求扬名!既不能打秦氏粮行的旗号!也不能被青白党的密探察觉,万一被登在报纸上,倒显得秦家沽名钓誉了。”
  不知何故,韩江总觉得有些古怪,心想:“为了区区200吨粮食,秦大少如此郑重其事,显然此事非同小可!他让我隐秘行事,不被青白党察觉,究竟是什么意思啊?”
  秦笛又道:“粮仓不需要太坚固,你可以借用乡村的茅草房。粮食运到之后,你要守在那里,等灾难过了再回来!”
  韩江心想:“要是没有灾难呢?难道说,我一直待在那儿不成?”
  秦笛板着脸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件事,不可不慎重。我给你二十挺轻机枪,五十只步枪,防备土匪在半道上抢劫。这些枪支,你自己收着就好,若是被人查获,也别说是我给的。”
  听见有枪支,韩江顿时双目放光,笑道:“秦先生请放心,我一定将粮食送过去。”
  次日,韩江便带着十名工人出发了,坐的是秦氏粮行的大船,船上载满了粮食,武器埋在中间。


第180章 莫名其妙
  船经过洞庭湖的时候,停下来休息一晚。
  半夜三更,悄悄上来二十几个精壮汉子。
  这些人将粮食卸下去一半,留下十个人待在船上,随着大船继续往西。
  夜色中,有人低声问:“为啥不多卸点儿?你难道不晓得,我们正缺粮吗?”
  韩江道:“做人不可食言。我来时答应秦先生,保证将200吨粮食送过去,再卸就不够数了!”
  “哼,不够就不够,反正那人远在魔都,船上都是我们的人!”
  “不行,秦先生待我以诚,给我这一批枪支,已经够意思了。”
  “他是大资本家,为什么送枪给你?”
  “有了枪,才不怕被土匪抢劫。”
  “我觉得这件事很古怪!从东到西,一去数千里,送一船粮食去川西?他是不是钱多烧的?若尔盖能有啥?人烟稀少,就算有地震,也死不了几个人……”
  别说这些人不理解,就算是韩江自己,也正糊涂着呢!要不是为了枪支,还有一半粮食,他都懒得来这一趟!
  船沿着长江上行,进入岷江,在崇州将粮食卸下来,雇了二十辆大车,向着西北迤逦而行。
  然而越往前走,显得越荒凉,先是山峦,再是草原湿地,马车拖行变得越来越难。
  这伙人走了一个多月,好不容易才来到若尔盖。
  若尔盖位于青藏高原到四川盆地的过度地带,这里有一片湿地,纵长500里,横贯300里,一条黑河,一条百河,纵横期间,河道曲折,岔河丛生,地势低洼,形成沼泽。
  韩江好不容易找了个地势稍高的小村庄,租了几间房子,将粮食放进去,然后大部分人离开了,只有韩江和四个工人守在那儿。
  小村里别说土匪了,连野狗都没有几只!
  四个工人待在那儿直叹气:“唉,我们来这儿干啥?韩大爷,你咋接这样的任务呢?我们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不是他秦大少爷的走狗!”
  韩江苦着脸不吭声,他心里同样不爽啊。
  不过,他把20挺机枪献出去19挺,步枪也拿出去大半,就算给资本家干活,也算是收益不菲了。
  他只盼着“天灾”早点儿过去,可以返回魔都干正事儿,不过按照秦大少的意思,可能要在这里守一年!这么荒凉的地方,日子不好过啊!
  秦笛将韩江打发走后,就把这件事抛之脑后。
  反正该做的事他已经做了,成功与否,不必多说,免得被天道察觉,责怪他多管闲事。
  1934年9月,秦笛在魔都几家银行里,将价值6500万元的银元和银锭,换成美元和英镑,这时候,一盎司白银,能换1美元。如果再过几个月,国际银价最高达到1。292美元,但因为民国政府改变了税法,要交10%的出口税,而且魔都到伦敦、纽约太远,所以银价上涨有限,即便多拿几个月,也没有太大的益处。
  有人或许觉得,将白银换成美元,这种做法很不明智。
  而秦笛这样做是有原因的。
  首先,白银不是最好的投资物品,要投资贵金属,只能投黄金!这就像12生肖的邮票一样,为啥猴票那么贵,鸡票、狗票差很多呢?这是因为龙头效应的缘故。
  另外黄金在地壳存量小,白银地质储量大。
  全世界的黄金加起来,大约装满一个游泳池。而白银数量有多少,那只有天知道了!所以投资白银远不如黄金。
  其次,黄金价格被美国政府固定在一盎司35美元,直到1971年布雷默森林体系瓦解,黄金的价格才开始有变化。从1934年到1971年,这可是二十多年呢!
  至于说,秦笛收藏了300多吨黄金,他也懒得再折腾,免得动静太大,被日本人察觉。
  经过这次的白银风波,秦家的财富更上一层楼。
  秦笛大致算了算,即便不考虑300吨黄金,他所有财产加起来,也超过9亿美元了!
  而300吨黄金价值几何?按照每盎司35美元计算,大约是3。3亿美元。如果秦笛躺着睡觉,将这些黄金拿到21世纪,按每盎司1600美元算,那就是150亿美元。
  因此,1934年的秦笛,已经处于世界顶端了,至少能排进全球富豪榜前几位。
  不过,这些钱财比较分散,一部分留在国外,他借助于1929年大萧条做空,开办多家企业,其中包括两家艺术品投资公司,三家房地产投资公司,常青藤医药公司,还有老约翰的商业咨询公司,以及麦克唐纳,道格拉斯飞行器公司……经过5年的增长,随着美国经济的渐渐恢复,单是这部分投资,就已经有2。3亿美元了。
  而国内的部分加起来,大约有4亿美元。其中秦氏粮行占一半,再加上国泰药业,医疗器械厂,三十家慈安外科医院,渡口钢铁厂,明州家纺、民生汽车、神龙自行车、万国钟表厂等企业,乱七八糟加起来,还是很可观的。
  另外,他还有不少的现金,包括当年大举做空留下的钱,加上这次在伦敦和纽约,炒作白银期货赚的,以及国泰药业的出口,连同几种专利的授权金,总共有2。5亿美元,存放在多家外资银行里,包括美国的花旗、摩艮银行,英国的渣打、汇丰银行,瑞士联合银行……
  这一次,他将白银换成美元后,大半资金投入秦氏粮行、方家糖行和明州家纺,继续增加粮食、白糖和棉纱等物资的储备。
  还剩下的一小部分,大约2000万美元,分别存在中国银行、中央银行、交通银行和农民银行里,这就是民国时期的四大银行。
  有人或许会问,秦笛搞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干啥?仅仅2000万美元,竟然分别放在四家银行里,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吗?
  然而秦笛这样做,是为了给南京政府有个交代,表示“我总共就这些现金,大头都拿去买粮食了!”
  他卖出350套房产,回笼了大量的资金,又从中国银行兑换一部分银币,这是遮瞒不住的,即便瞒得过百姓,也瞒不过上层人物,所以他干脆展示少量的钱财,来个犹抱琵琶半遮面。


第181章 民国首富
  可是事情的发展,显然出乎秦笛的预料!
  或许有大人物插手,故意跟秦家作对,竟然在报纸上披露:“民国四大家族排名生变!秦家或将升至第一位!”
  文章里提到,根据不知名人士提供的消息,秦家在中央银行存款500万,在农民银行存款500万,在交通银行还有500万!
  不知何故,文章里没提中国银行,而这家银行的总裁是宋子文。
  文章里大肆抨击,说1500万是一笔惊人巨款,能养活多少老百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紧接着一串相关的文章随之而来!
  有给宋家帮忙洗地的,说宋家所有家产加起来,不过1000万元!这么一点钱,怎么能排在四大家族第二位呢?
  有人说清先生两袖清风,为国为民鞠躬尽瘁,他穿的内衣都是破的!然后配了一张照片,是清夫人亲自拿着缝衣针缝补衣服!
  有人说孔家乃是虚有其表,有些财富是祖上传下来的,到了孔祥西这一代,只是在勉强支撑而已。
  还有人说陈家更可怜,家徒四壁,连个佣人都没有!偶尔下个馆子,只点青菜豆腐……
  “难以想象,秦家竟然有那么多存款!”
  “看来,科学家才是最赚钱的行当!尽管秦家捐献了大量的粮食,但还是九牛之一毛!”
  这些人并不晓得,秦家真正的财富,恰好是大量的粮食储备,他们的眼睛都盯在巨额存款上了!
  1934年,这么大数额的存款,的确显得有些惊人。
  即便在二战期间,美国有报纸说,宋子文是世界首富,拥有资产两百亿,然而到1971年他死的时候,按照纽约遗产法庭的统计,他的资产只有七八百万美元。
  有人怀疑他隐匿资产,说他有很多财产隐藏在巴西、秘鲁、阿根廷,可是人都死了,隐匿资产做什么?纽约遗产法庭也不是吃素的。
  或许有人说,因为他逃亡海外,丢失了大量的资产,如果民国政府不倒,他肯定是世界首富。这种说法,倒是有可取之处。
  但是日本特务机关在1939年10月有一份关于中国官员在外资银行存款数目的调查,报告显示清先生拥有资产809万美元,清夫人有377万美元,宋子文有637万美元,孔祥西有635万美元……
  这些数字看起来并不惊人,但可能接近于真实状况。
  四大家族之所以惹骂名,主要是因为他们操纵金融业,清先生控制中央银行,宋子文控制中国银行,孔祥西控制交通银行,陈立夫、陈果夫控制农民银行。除此之外,他们还掌控中央信托局、邮政储金汇业局,以及中国实业银行、中国国货银行、陕西裕华银行等,通过操控金融手段,对工矿企业形成垄断。
  换句话说,官僚资本控制了整个国家,但是这些资本沉淀在实业中,等到1949年逃亡的时候,除了银行里的现金能带走,其余的想带走都不可能。
  而且,银行存款除了金银、美钞之外,主要是法币和金圆券,这些以国家权力为背书发行的纸币,到海岛就变成废纸了!
  因此之故,四大家族逃出去之后,资产都跟着大大缩水。
  不管怎样,秦家能在1934年拥有1500万美元的存款,还是被报刊推到了民国首富的位置!
  与此同时,民国十大家族的排名也发生了变化,前六位分别是秦、宋、孔、蒋、张、陈。
  陈家降了一位,张家升了一位。
  张家,也就是张锦江家族,兄弟七人,家大业大,多年以前就是巨富。再加上近年来,张乃景作为第二代强势崛起,特别是他跟紧秦笛卖出房产,换成美元,然后投资于实业,这么一波骚操作,让家族财富涨了一大截。不但让张家的排名上升了,还让张乃景在家族里水涨船高,渐渐成了决策人物。
  因此,张乃景心情愉快,做梦都快笑醒了。
  他每天瞅着老婆孩子,都觉得很幸福,不枉当年费了好大的心血,将秦菱追到手,这样的太太,分明有旺夫相!
  而在这些日子里,秦老爷子汉承先生,每天翻阅大量的报纸,越看越觉得心惊肉跳,有种惶惶不可终日的感觉!
  俗话说枪打出头鸟,首富可不是好当的!
  你一个无权无势的平民,大咧咧当上首富,让国家元首清先生怎么想?财政部部长宋先生怎么想?“行政院”长孔先生怎么想?CC系特务头子陈氏兄弟怎么想?其余的高官高官,特别是那些个手握重兵的将军,心里又怎么想呢?
  那么多大人物虎视眈眈,秦家一不小心,就可能面临覆灭之灾啊!
  对此,秦笛倒是无所谓,安慰父亲道:“老头儿,你慌啥?你想想,这可是民国啊,大地主,大官僚,大资本家掌权的国度!如果清先生跟我们过不去,那他自己也是一屁股屎,今后的日子能好过吗?他还有什么理由围剿大赤党呢?
  再者说,咱家的财富来得堂堂正正!赶明儿我找人写篇文章,披露我们免费提供了多少粮食,低价售出多少粮食,多少人因此受益……
  还有我们的国泰药业,慈安外科医院,不知道救活了多少人……”
  秦汉承听了眼前一亮,猛地一拍大腿:“这活儿我去干!我找一百个记者,帮我们说好话!要不然,那些人信口雌黄,把咱家名声搞坏了!”
  随后,他果然找了一帮人,在报纸上登载大批的文章。
  “过去十年,秦家捐出现金1700万元,药物价值2500万元,粮食价值1800万元!救活灾民上百万,救助伤员近万人……”
  “一张白布,摁满了血手印!记者有幸见到灾民排队,对秦家致以由衷的感谢……”
  “单是今年的洪涝灾害,秦家就在各地建立830个粥棚,时间长达两个月之久……”
  “朱婉先生,每天泡在研究所,废寝忘食,刻苦研究,历经千辛万苦,将知识转化为专利,每年收取专利费1200万元,大部分用于进口粮食……”
  “秦老爷汉承先生,兢兢业业,不辞辛苦,为了去各国讨要授权金,曾经在海上遭遇风暴,半年靠不了岸……他是地道的君子啊,不喝酒,不抽烟,不纳妾,不养情妇……满腔热血,为国为民……”
  “长女秦菱,陪着母亲研究药物,每天只睡4小时,积劳成疾,头发稀疏,面色枯黄,身体消瘦……”
  “次女秦月,奋发著书,哀民生之多艰,为灾民募善款……”
  “我叫李青,是魔都日本纱厂的一名工人,原本跟明州家纺不搭噶,但我清晰地记得,昔年魔都大罢工,所有纱厂都停了,我因为没有收入,小孩子快饿死了,幸亏有秦家的捐助,才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