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人仙百年 >

第144章

人仙百年-第144章

小说: 人仙百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历史上的杜悦笙,死于1951年,终年63岁。
  黎元洪给他的评价是:“春申门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将他比成“当代春申君”。
  杜悦笙有功有过,曾经在1927年帮着清先生杀害工人领袖,所以解放后不敢留下来。但他也做过很多好事,比如说他曾花巨资,购买大赤党出版的《红星照耀中国》、《周守庚全集》,烫上“杜悦笙”赠的金字,送给租界内的各大图书馆……
  早年的魔都街上,杜悦笙穿着蓝色长衫。身材很瘦,像个教书先生,然而他却是江湖大佬。他身后跟着几个小乞丐,吹着口哨,对着他喊:“杜先生,给点钱!”杜悦笙并不生气,吩咐手下多给点。杜悦笙14岁闯荡上海,一开始在水果店做事,练就了单手削梨的本领,江湖上称他为“水果悦笙”。有时候,熟悉的朋友坐一起侃大山,会打趣的递上一只梨:“削一个!”杜悦笙不生气,削好梨和大家一起分享。他常说:头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末等人,没本事,脾气大。当年魔都的黄包车夫、短衫阶层,也曾喊出“做人要做杜先生”的口号。
  秦笛看中了此人的低调,所以才愿意提携他。


第344章 黎氏兄弟
  秦笛从凤凰城出来,来到百代公司小红楼。
  这时候,百代公司正准备复工,签了长约的歌星都已经回来了,正在举办各种演唱会。
  秦笛叫来周天麟和黎锦晖,三人关起门来开个小会。
  秦笛道:“我想整合旗下资源,开一家大型的娱乐公司,其中包括电影和音乐两部分。公司名叫‘百代娱乐’。总部定在香港,分部位于魔都。”
  黎锦晖感到诧异:“秦先生,您是不是搞反了?魔都才是远东第一大城市,香港比起这儿差好远呢。”
  秦笛微微一笑,道:“先不管这些,就说我准备在香港开电影公司和音像公司,你们帮我想想办法,怎么才能办好?”
  周天麟道:“音乐这方面好办,我熟悉所有的流程。只要有资金,我可以亲自去香港走一趟,再建一家跟这边类似的公司。”
  黎锦晖道:“秦先生,您如果真想拍电影,我给您推荐两个有能耐的人,他们是兄弟俩,分别叫黎北海,和黎民伟。”
  秦笛道:“那你跟我讲讲,这两人是何来历?”
  黎锦晖缓缓说道:“虽然我们都姓黎,但是关系比较远,我是湖南人,他们是广东人。1913年,黎北海导演了香港第一部 故事短片《庄子试妻》,并任男主角庄子。他还出任香港第一间全华资民新影片公司经理,与兄弟合资创办香港第一间电影院“新世界”。1925年,他自编、自导、自演了香港第一部长故事片《胭脂》。1930年,出任联华影片公司香港制片厂厂长,联华演员养成所所长。 
  我之所以推荐他,因为他是电影艺术教育家,算是电影界的活化石!他有很多门生,比如说麦啸霞、朱普泉、许梦痕、薛兆荣、立建娴、李铁、黄岱、石友宇、陈武扬……等编剧、导演、演员、布景师、制片家……只要能请他出山,你想办电影公司,将是非常简单的事!”
  秦笛一听,顿时来了兴致:“那他后来怎样了?”
  黎锦晖叹了口气,道:“拍电影很耗费资金,而且并不能保证赚钱。黎北海创办电影公司、设立电影院、培养电影人才,为香港的电影事业耗尽资财、倾注毕生精力。1934年摄制完成影片《薄幸》之后退出影坛,主要是因为没钱了,再无经济实力,来从事电影制片。
  他退出影坛后,在香港靠经营小吃店谋生。1937年7月,他应兄弟黎民伟之邀来到魔都,准备东山再起拍电影,然而仅过一个月,日本的枪炮将电影公司毁之怠近。黎北海现如今还在魔都,生活贫困潦倒……”
  秦笛道:“麻烦你帮我引荐。我想请他出山。”
  黎锦晖道:“好啊,此人年纪有些大了,但对电影的热爱不减当年。”
  “年龄大不要紧,只要能帮我几年,将公司的壳子搭好就成。”
  “秦先生,我还是不明白,你为啥要去香港建电影公司啊?”
  “这个……过两年才能说明白……”
  秦笛想成立电影公司,是因为他不愿完全退隐,想要掌握一家舆论媒体。而且,他若是一半时间居住在香港,手里没有一家企业,只知道炒房地产,落在有心人眼里,那也显得有些古怪。
  试想:鼎鼎有名的秦大少,走到哪里都惹事生非,怎么会落到寂寂无名的地步呢?
  当然,他只管出资,不会插手具体的事务。
  两天以后,他在一家餐厅宴请黎北海和黎民伟,边上还有黎锦晖作陪。
  黎北海方面大耳,戴着一副眼镜;黎民伟同样的四方脸,但是没戴眼镜。
  两人的年纪都比秦笛大,约莫大了十岁左右。
  因为黎锦晖已经事先做了沟通,所以双方一拍即合,接下来主要听秦笛准备出多少资金,有什么具体的要求。
  秦笛道:“我也不晓得,成立一家电影公司需要多少钱,我准备先期投入2000万美元,够了吗?”
  黎北海倒吸一口凉气:“够了,绰绰有余了!”
  秦笛道:“我想请两位做正副经理,每人每年底薪20万美元,再加上公司若有盈利,还可以拿到额外的分红。按照秦氏企业共同纲领,分红的比例占盈利的30%,但是您二位合起来,只能分1%,其余的分给底下的工作人员。”
  黎民伟笑道:“如此待遇,已经非常好了,我们很满意。却不知秦先生想拍什么样的电影?”
  “主要是商业电影,我没有具体的要求,你们看着办。”
  “要是亏了怎么办?”
  “亏了我继续补充资本金,你放心,只要你们请来的导演认真拍戏,充分发挥创造力,我可以承受二十年的亏损。”秦笛心道:“我有8000吨黄金压箱底,就算亏100年都不怕!”
  黎氏兄弟暗暗点头,心道:“不愧是民国首富,果然是财大气粗。”
  秦笛看着两人的面孔,不经意间微微皱眉,因为他已经看出来了,这两位都不是长寿之相,剩下的阳寿已经不多了。
  因为是初次见面,他不好直接点出来,更不会拿人参出来给对方续命。
  喝了几杯酒之后,黎北海的话语开始多起来:“我年纪大了,没办法亲自拍片,只能帮你撑起场子,找来各种人员,将电影公司建立起来,然后制定各种规矩……”
  秦笛笑道:“这正是我想要的。我听说,你认识很多的导演、制片人,所以还请你多帮忙。”
  黎北海笑道:“我在1924年,创办了‘民新演员养成所’,1928年创办了‘香港影片演员养成所’,1931年开办了两期‘联华影业公司演员养成所’。我教的徒弟大约有两百人,不过有些人没再从事电影工作,留下来的都是佼佼者……石友宇、陈武扬、胡艺星、唐醒图、冯洁贞、叶仁甫、曾超武、陈其锐……”
  他不紧不慢的叙说着一个个名字,面上充满了喜悦,看不出近年来贫困潦倒的形象。作为大艺术家,自然有本身的风骨,人穷志不短,马瘦毛更长。


第345章 浪迹天涯
  过了一会儿,黎民伟忽然道:“秦先生,说起来,我认识你叔叔秦汉旭。当年在日本的时候,一起参加过孙先生的同盟会。”
  秦笛有些惊讶:“喔?这我倒是没有想到,您还有这么热血的一面?”
  旁边黎锦晖笑道:“秦先生,你恐怕不晓得,他还做过战地记者,亲自拍摄日本人侵略中国的镜头呢!”
  秦笛肃然起敬,道:“黎先生,我想买下你的胶片长期保存!价格好商量!”
  黎民伟跟黎北海对视一眼,缓缓点了点头。
  随后,秦笛开了几张支票,将开办电影公司的事,全盘交给这兄弟俩处理。
  历史上的黎北海,虽然晚年生活艰辛,但爱国之心未减,抗美援朝时期,他上街义卖自制凉茶,将半年所得捐给国家。1955年12月,这位香港电影的开拓者在广州辞世。黎北海是香港第一个因投身电影而倾家荡产的人,后人敬重他对香港电影的开拓和献身精神,但又为他凄凉的后半生而深感惋惜。
  黎民伟则于1953年病逝香港,享年60岁。直到1994年,还有人想起他来,颁给他第13届香港金像奖最高荣誉奖。他有个孙女名叫“黎姿”。
  黎姿出生时,家境很差,父亲患有脑膜炎失聪,在健身会打杂。全家主要靠母亲做货车司机维持生计。1985年,14岁的黎姿就读中二,一次到健身会探望父亲时,被刚巧前来健身的歌星许冠杰发掘,将她介绍到影业公司试镜,成为临时演员……
  此次秦笛请黎氏兄弟出山,必然改变他们一家人的生活。
  做完这几件事,秦笛算是基本上完成了未来若干年的布局。
  另外,因为抗战胜利,他请张葱玉代为收购国宝的行为,也已经停下来了。俗话说盛世的古董,乱世的黄金,人们都以为盛世快来了,没有人愿意在这时候卖古董。
  而张葱玉和郑振泽都想看看他们收藏多年的宝贝,是否还保持完好的状态,可是每次提及这件事,都被秦笛拒绝了。
  “哼哼,不用看,每一件国宝都保存好好的!”
  “您让我们看一眼呗!”
  “有啥好看的?还不就那样!”
  “秦先生,您到底将国宝放在哪里了?那些字画要防虫、防潮湿、防高温……”
  “放心,我藏宝的地方很安全……”
  反正不管怎么说,秦笛就是不拿出来!
  张葱玉和郑振泽只能干瞪眼,因为这些东西都是秦笛出钱买的,理论上属于秦家所有。
  秦笛道:“我答应你们,这些古董会在50年后重见天日!”
  两人都傻了眼:“50年?我们能活到那时候吗?”
  郑振泽拍着大腿:“完了完了,上贼船了!秦先生,你不会将古董卖到国外去了吧?”
  秦笛淡淡的道:“那怎么可能?你看我是缺钱的人吗?”
  郑振泽无言以对,但因为看不到藏品,所以心里觉得难以接受。
  。。。。。。
  一周后,秦笛来到国泰制药厂,再次见到韩江。
  韩江待在这里看大门,时间已经超过四年,早将地下室里的物品搬空了。
  不过,他并没有离开,一则每个月能领到薪水,二则他还想再见秦大少一面。
  好不容易等到抗战胜利,等来了制药厂复产,秦大少终于露面了!
  两人站在工厂门口搭上了话。
  韩江道:“秦先生,您怎么一点儿都不显老?”
  秦笛道:“韩师傅,你头发差不多全白了!今年多少岁?”
  “我63岁,老了。”
  “你儿子回来没有?我已经通知韩城,撤除那里的粮库。”
  “他呀,还没有回来,我也不晓得他去了哪里。”实际上,韩少奇已经加入大赤党的队伍,当上了某部营长。
  “韩师傅,你将来有什么打算?”
  韩江道:“秦先生,我还想继续看大门,多在这里待两年,您看成不?”
  他这个年纪,没办法上前线打仗,但是留下来做点工作,还能继续为大赤党做贡献。
  秦笛说道:“你留下来没问题,但我很少来这里。你再想见我,可就难了。”
  韩江心中一凉,问道:“秦先生,您是准备离开了吗?”
  “我将会浪迹天涯……”
  “您要去哪里?”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这……这……秦先生,您还有什么要交代的没有?”
  “我在朱婉阁存放了最后一批物资,另外我有一封信,请你转交上级。”
  “您说的哪个上级?”
  “越往上越好。”
  “我明白了,秦先生。”
  此后不久,米谷将军收到一批物资,除了枪械之外,竟然还有20吨黄金。
  他感到震惊不已,因为一吨黄金等于32150盎司,10吨就是64万盎司,一盎司还是35美元,这些黄金等于2250万美元!这是一笔惊天巨款!比秦家购买200架飞机花的钱还多!随着这批黄金还有一封信。
  米谷将军看了信后,当即又写了一封信,合在一起,让人秘密转交宝塔山。
  经过一番辗转,半年之后秦笛才拿到回信。
  信上有三位大神的签名,答应了他几个请求。具体哪几个请求,为防泄露天机,暂时不可明言。
  这才是1945年底,天下两分,胜负未定,正是谈判的良机。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这一年的最后一天,12月31日,杜悦笙来求见秦笛,说他下决心了,想要拜师学习长生之道。
  于是秦笛传了他妖修的法门。
  这一切都是秘密进行了,普天之下,除了晏雪之外,再没有外人晓得。
  学了这门功法,好处很明显,杜悦笙仿佛焕发了青春,浑身上下充满了活力,他家里四房太太都吃不消了。
  杜悦笙一生共名媒正娶了五位太太:大太太沈月英,二太太陈帼英,三太太孙佩豪,四太太姚玉兰。此时,第五房太太孟小冬还没娶进来,但已经跟在他身边了。
  孟小冬,京剧伶人,魔都大美人,人称“冬皇”。
  杜悦笙一直喜欢孟小冬,如果他愿意用强,早就拿下这个女人了。可他整整爱慕了孟小冬十年。
  1927年,孟小冬嫁给梅兰芳。
  之前,气傲的孟小冬不愿意给人做妾。梅兰芳承诺:“你过来后,和福芝芳平起平坐。”孟小冬这才嫁给梅兰芳,进入梅家之后。
  追求孟小冬的人很多,甚至还闹出了人命案。加上孟小冬多次被福芝芳欺辱,四年后与梅兰芳离婚。
  杜悦笙不但没有用强,而且放低身位。用真诚打动了孟小冬,孟小冬从北平到魔都跟了他。而从中做媒的人竟然是杜悦笙的二太太姚玉兰。
  孟小冬到魔都后,杜悦笙宠爱得不得了。请京剧大师余叔岩到府上手把手给孟小冬教课。最后,孟小冬成为余派京剧名角,执牛耳者。
  此时的孟小冬才37岁,连她也惊讶于杜悦笙的改变。
  “先生,您是吃了虎狼药?可要当心身体啊!”
  “嘿嘿,我吃了人参大补丸,不是一般的虎狼药,对身体有益无害……”杜悦笙不敢说自己修炼了功法,只能推到药物上面去。他心里很得意:“这门功夫太妙了!我应该早些拜在先生门下才对……”


第346章 巡视南国
  时间进入1946年,春节过后,张乃景和秦菱带着三个子女,再加上老头儿张淡儒,一起离开魔都,做轮船前往美国纽约。
  这一年,张怡然19岁,张少清16岁,自此之后,姐弟俩留在美国读书。
  而张乃景和秦菱只在美国待了三个月,便带着小儿子张少明返回魔都。
  老头儿张淡儒在美国多待了几个月,安排好两个孩子的生活,确保没有安全之忧,他才返回国内。
  春三月,秦笛和晏雪带着父亲秦汉承和母亲朱婉,还有一群小萝卜头,包括秦鸿、秦樱、秦汐、王韶、王哲,一起乘船去南国一游。
  他们先到了香港,晏雪和朱婉带着孩子们留在浅水湾别墅,在保镖陪同下,在海边溜达。
  而秦笛则带着父亲秦汉承,在周明、赵昌和游龙三人的陪同下,检视此前购买的房产。
  周明道:“老爷子,秦先生,目前我们持有350处房产,其中一半是别墅,都在250平方米以上,价值最高的一处位于太平山顶,建筑面积只有220平方米,但它的位置绝佳,我们先去看这一处,好不好?”
  秦汉承点头:“好,去瞧瞧!”
  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