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仙百年-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繁盛的霞飞路上到处是白俄的珠宝店、菜馆、舞场、妓院……
1938年,德国掀起了反犹高潮。由于魔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无需签证即可自由往来的城市,来沪避难外侨与日俱增。1938年7月第一批来沪犹太难民仅369人,至1939年夏,来沪犹太难民多达1。6万人。
安定下来的犹太难民不愿靠救济生活,开始自谋生路,靠着勤劳智慧,犹太难民使他们所在的虹口提篮桥一带逐渐繁荣起来,建立了自己的学校、医院、剧场、报社、图书馆、美容院、广播电台等基础设施,该区域的繁华使其享有“小维也纳”的美誉。
但是普通的民众生活很艰苦,除了露宿街头的难民之外,黄包车夫是下层民众中的一个代表性群体,他们在“孤岛”的生活很是艰难。车夫过多,生意清淡,住房问题也深深困扰着他们,战前每月一两元的房租此时涨到了五六元。
住房问题是困扰中下层民众的一个普遍难题。由于人多房少,每一宅鸽笼子式的小屋子中总要住上好几家,每一个豆腐干般的小房间中总要住上好多人。在这种小房间中,吃饭拉屎洗澡睡觉全都在内,亲朋往来,还须充作会客室,俗语所谓螺蛳壳里做道场,的确有些相像。
工薪阶层指的是月收入三四十元的群体,他们是普通民众中的大多数,像蚂蚁蜜蜂一般的勤劳,同样也像蚂蚁蜜蜂一般的微贱,老了病了死了,默默的从这个世界上消逝,再不留半点儿影踪。他们在“孤岛”的生活也是很清苦的。
由于人口暴涨,粮食蔬菜供不应求,加之商户囤积居奇,导致价格飙升。食物的匮乏和昂贵导致魔都居民的营养成为一个严重问题,不论在哪一个角落里,尤其是比较低层的穷困地方,总可以看到许多因为营养不足而有各种病态的人们。
为此,秦家开设的粥棚一直持续着,不知道救活了多少人。
秦笛在在魔都“秦氏粮行”储备了50万吨粮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消耗了大半!他不得不指示美国的“sky food”食品公司,继续在美洲采购粮食,然后送到中国来。
日军也无意于干涉针对难民的救助,毕竟魔都住着很多洋人,日本人也要关注自己的脸面。
随着清先生要求各大媒体正面报道秦家,于是有不少人关注秦家在魔都连续施粥的情况。
“据统计,秦家在魔都施粥一年,刚开始200个粥棚,目前减少到100个,每个粥棚每天施粥不下1500碗,一天就有15万人受益,其中除了难民以外,还有黄包车夫,甚至收入低微的小市民……
我们无法分辨到底是朱婉女士,歌仙雪向晚,还是风流倜傥的秦大少,谁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但这些人的名字每天被喝粥的百姓念叨,形同于大慈大悲观音菩萨一般……
有些人说朱婉信天主,于是有的百姓跟着信天主;有人说歌仙雪向晚信道教,于是乎有人跟着感谢三清老祖;有人说秦大少无拘无束只信钱,于是乎有些百姓相信玉皇大帝……”
虽然秦笛一再要求,让施粥的青帮弟子待人和善,不能逼着人家感谢秦家和青帮,但是很多老百姓的感激之情发自肺腑,挡也挡不住。
第245章 雪中送炭
这天傍晚,韩江坐在一家小酒馆里,跟一个普通的中年男子会面,这人名叫“张川”,已经在魔都从事地下工作很多年了。他跟韩江一样都是侥幸逃过劫难没死的人,原先隐藏在魔都的大赤党人,很多都已经牺牲了。
韩江把一盒香烟递给张川,低声道:“非常重要,今夜必须发出去。”
张川接过烟盒,塞在大衣里层的口袋里,用力的点了点头。
然后,他透过窗子,看见街角排成长队领粥的百姓,道:“这个秦大少,也不晓得是好人还是坏人,说他沽名钓誉嘛,他整整施粥一年;说他关心民众嘛,他又是魔都有名的大地主,不肯给百姓降房租。既有人夸他的好,也有人不断骂他。”
韩江也说不清楚,秦大少到底是啥样人。他虽然知道,秦大少愿意帮助大赤党,可此人也同样帮青白党,竟然一下子捐赠两百架飞机!那得花多少钱?能买多少条枪?
因此,韩江心里也正糊涂着呢,只能随口说道:“不管怎样,就冲他捧红那些歌星,说明他是资产阶级大少爷!”
秦笛在数里之外,于赌场顶楼听见这句话,禁不住泛起了苦笑。
晏雪就坐在他的对面,问道:“先生,怎么了?”
秦笛道:“有人说我是资产阶级大少爷。”
晏雪嫣然一笑:“你本来就是嘛,人家没说错。”
“现在是没错,再过二十年,就是天大的错处了!”
“这话怎么讲?”
“太复杂了,日后再说。”
秦笛坐在那里,目光望向窗外灯红酒绿的世界,心里在盘算自己的罪过:
“我所有的‘罪’都被清先生揭出来了!第一条,早在北伐时期,就给青白党捐助400万大洋;第二条,我把秦氏粮行主要的仓库放在四川国统区了;第三条,我给青白党捐助两百架飞机;第四条,我是百代公司幕后大老板,催生大量的靡靡之音;第五条,我跟青帮流氓杜悦笙有密切的关系;第六条,我还是青白党中将高官……这一条条,一桩桩,等到若干年后,都要面临清算啊……”
当然,对秦笛而言,这些罪状不会给他带来实质性的伤害。
到时候,说不定他躲在小世界里,一次闭关就是30年,睁开眼睛就到改革开放了!即便不闭关,摇身一变改个模样,去哪里不能生活啊?
秦笛沉思了片刻,跟晏雪交代几句话,然后一个人从顶楼下去,走出了“凤凰城”。
于是乎,当韩江从小酒馆出来的时候,一抬看见秦大少抬头仰望星空的场景,禁不住被吓了一大跳:“真是见鬼了!为啥我每次提到他,他都会忽然出现在我面前?”
此时此刻,他也不能避而不见,所以只能硬着头皮走上前:“秦先生,您怎么在这里?”
秦笛收回目光,望向韩江道:“我在想,中国什么时候能将人送到月亮上去。”
韩江一怔,笑道:“人怎么能上月亮上去呢?”
秦笛道:“月亮离地球38万公里,说不定将人装在炮弹里,一炮就能打上去!”
韩江心想:“这人是不是真的疯了?怎么老说这种疯话?我一句也听不懂!”
其实,这年月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早已经写了类似的书,只不过没有人翻译成中文,在国内出版,就算出版了,韩江也未必去读。
秦笛道:“韩先生,我想请你押运一船粮食去韩城,你能不能走一趟?”
韩江心中一动,看看左右无人,低声问道:“船上有好东西?”
秦笛微微点头:“我进口了一批枪械,舱底放了50门迫击炮,10门山炮,几百挺轻机枪,和1万支步枪。”
这些东西,除了大炮以外,都是当年他从兵工厂抢来的,如今留在手里也没用,干脆送给九州军算了!
韩江倒吸一口冷气:“还有炮?那可是好东西啊!”
秦笛又道:“还跟以前一样,这件事要保密。在魔都我不相信别人,只相信李胜工和你。你将此事上报李部长,请他安排人接货。”
韩江闻言,更是倒抽一口冷气!因为李胜工来魔都,行程乃是绝密!知道的人不超过五个!这种事,怎么会泄露出去呢?
联想到秦笛昔年提前大半年安排他去若尔盖,韩江的心就像被人猛踩了几脚,暗道:“此人有鬼神莫测之能!他做的每一件事都很奇怪,无法让人测度!难道说,他真是我党秘密成员?”
于是韩江道:“我明白了,先生。”
韩江名义上只是个工人头目,其实他也有很深的根底,乃是长江局魔都分部工委委员。这时候的长江局有六位巨头在主持,其中包括周先生和戈先生,下面每个省都有分局。长江局的办公地点在重庆,跟九州军办事处是一个机构。
当韩江见到李胜工的时候,仔仔细细的说起自己的感受,李胜工也为之吃惊不已。
不过,李胜工旋即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大炮和机关枪上!比较而言,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有了这些枪炮,战力将大为提升!
他对韩江道:“这件事,请你亲自跑一趟,我会电告宝塔山,请那边的人接应!”
韩江问:“秦先生到底是不是我党同志?”
李胜工道:“这个问题,我没法回答。等到将来,自然就知道了。”
一个月后,当韩江坐着悬挂美国旗的运辆船,在距离韩城50公里的地方停船靠岸时,见到几百名九州军战士,为首的乃是陈书清。
他们将粮食和一个个大木箱装车搬走,运送到一个小山村里。
陈书清带着两个战士,连同韩江一起,四个人打开了木箱。
结果让他们感到震惊,除了说好的枪炮之外,还有5箱沉甸甸的黄金!每个箱子里,都有20块金砖,每块10公斤,合起来总共有一吨!
他们看着黄灿灿的金砖,禁不住目瞪口呆!
“老天啊!怎么会有这种东西?”
“这可是一份重礼啊,无法承受之重!”
陈书清将木箱重新钉好,然后派200名士兵,将这些黄金运回宝塔山。
早在1931年,大赤党就有自己的银行。
1934年10月,银行被编为军委直属纵队第十五大队,由几百人轮流着一百多副担子,抬着少量的黄金、白银、银元和印票子的纸张、机器、由一个连护卫着开始北征。
参加北征的14名苏维埃银行干部,牺牲了6人,8人走到陕北,尚存有黄金2担、白银及银元12担。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边区的财政状况很不好,广大将士连饭都吃不饱,“南泥湾”那首歌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如果银行里忽然多出1吨黄金做储备,那可是了不起的大事。
这时候,一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一吨黄金相当于100万美元。
秦笛原本不想这样做,可是这时候做了,等于雪中送炭,如果过了这个坎,送再多的黄金人家也不稀罕!
第246章 琴心初成
又一日下午,顾如梅来了。
现在的顾如梅,因为成了修真人的缘故,比以前增添了三分美丽,而且举手投足之间充满自信。
她笑着说道:“先生,我已经进入炼气第三层了!”
秦笛有些惊讶,抬头看她一眼,发现她说得没错,于是问道:“怎么进步这么快?”
顾如梅答道:“我在剧院里演奏古琴,每天都是上午场,原本以为没有人来,没想到来的人越来越多。我连续演奏了三个月,忽然间,就觉得心里‘咯噔’一下子,仿佛另外开了一窍,功力获得突飞猛进,一下子跳升了两阶。”
秦笛仔细端详着她,过了一会儿,说道:“你的‘琴心’已经成型,从此以后,才是真正的仙音门弟子。而且你的琴技达到了‘道境’,超越了人间该有的层次,这是可喜可贺的事。”
晏雪也笑道:“恭喜阿梅,超凡脱俗。”
顾如梅大为欣喜,道:“真的吗?我终于达到了传说中的境地。我太师祖张孔山修炼一辈子,都没能达到。”
晏雪问:“你要不要试试,能不能一掌打断青砖?”
顾如梅为之一滞:“我能行吗?会不会让我的粉嫩玉手,变的鲜血淋漓的?”
秦笛赶紧说道:“切莫贸然尝试,我还要传你运用真气的方法,才能由内及外,将内在的灵力施展出来。”
顾如梅吐了吐舌头:“晏雪姐,你骗我!”
晏雪笑道:“你既然有了内在的灵气,再炼外功会变得很容易,我怎会让你受伤呢?”
秦笛道:“阿梅,你既然踏入了道境,就等于踏入仙门。接下来乃是‘灵境’,从炼气到筑基、金丹、元婴,都属于灵境的范畴。你要想进一步提升功力,需要有一张灵琴才行。而要想拥有灵琴,必须拥有灵木。只要找到灵木,我可以亲自出手为你斫琴。”
顾如梅问:“先生,什么是灵木?在哪里能找到灵木呢?”
秦笛道:“今日既然你二人都在,我传你们‘寻灵诀’,又叫‘寻龙诀’,或者叫‘寻仙诀’,其实都是一回事。这门功法的目的,是为了寻找灵脉,以及天地灵物。灵木属于天地灵物的一种,你只要按照我教的功法,走遍千山万水去寻找,应该能找到它。记住了,灵木都有一颗木心,你只要将有木心的那一段,大约三尺长,截回来就够了。”
“先生,什么是木心呢?”
“见到灵木之后,闭上眼睛,凝神感知,很容易找到木心。它就像鸡蛋一样,内含大量的灵气。”
顾如梅有喜有忧,不知道木心到底是啥样子。
秦笛想了想,道:“以你的功力,出门在外,还是略有些风险的,我不能就这样放你出去。作为师父,我得给你准备两件宝贝。”
他探手摸出一口三寸长的飞剑来,道:“这是第一件宝贝,看着像匕首,然而它却是古仙人留下来的,被人用心血祭炼了数百年。它能斩金切玉,还能收发随心,你跟我来。”
顾如梅和晏雪都跟着他来到院子里。
顾如梅低声道:“晏雪姐,你见过这样的匕首吗?”
晏雪微微一笑,道:“我手里就有一把,而且能操控它飞行了。”
“啊?匕首还能飞起来?”
“你仔细看着。”
这时候,秦笛将飞剑抛了出去,那三寸长的飞剑化作白色的游龙,在院子里高低起伏,一圈圈旋转,看得顾如梅眼花缭乱,同时又心头骇异。
到最后,匕首贴着假山的一角划过,就听见“砰”的一声,一块人头大小的山石被切下来,掉在地上!
顾如梅的心都悬了起来,呼吸都几乎停滞了!
秦笛收回飞剑递给她,道:“这是我赐给你的第一件宝物,等下我传你具体的操控方法。”
顾如梅小心翼翼的握着飞剑,心里感到就像握着一条龙的尾巴。
这时候,秦笛忽然将腰带翻过来,从里面抠出一块灰色的小石头。
顾如梅看得诧异,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
晏雪则吃惊的问:“先生,您把这件宝贝赐给阿梅吗?”
秦笛轻轻的叹了口气:“我就这么两个徒弟,顾如虎皮糙肉厚就算了,阿梅作为女孩子,就算找到了灵木,也不能扛着大木头,奔波千里跑回来吧?”
他的储物腰带上有两个“纳虚石”,一个大一个小,他准备把小的这一块送给顾如梅,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谁让他找不到更多的纳虚石呢?
他心想:“我只要有一个大的储物空间就够了,小的这个暂时送给阿梅,等将来找到更多的纳虚石,我可以造个更大的储物法器。纳虚石这种东西,也就是地球上比较罕见,搁到别的位面,并不难找到。”
顾如梅看见晏雪有些不舍,忍不住问:“晏雪姐,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如果很珍贵的话,我就不要了。”
晏雪道:“这东西非常珍贵,等下你就晓得了。先生手里也只有这一件。再想多找一件都没有!”
秦笛取出一块极品的羊脂白玉,他也不用琢玉的工具,而是直接拿飞剑来切削,不一会儿的功夫削成一只手镯,将纳虚石镶嵌进去,然后用手指摩挲,不一会儿的功夫,手镯变得十分光滑,纳虚石牢牢的嵌在里头。
他把手镯递给顾如梅,道:“你凝神仔细观看,手镯里面有什么?”
顾如梅瞪大眼睛看着手镯,刚开始啥也看不见,过了一会儿,猛然发现一个空间,至少有几间房子那么大,里面还搁着不少字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