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诸世大罗 >

第281章

诸世大罗-第281章

小说: 诸世大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低头看向自己的手掌,掌心中的纹路似是在向楚牧揭示着他未来的命运。
  现在是武道的时代,仙道早就已经是昨日黄花,曾经的鼎盛已经一去不复返。据杨戬所言,仙道的源头乃是三清,当三清超脱之后,仙道就已经失去了源头,没有了未来。
  但是,在诸天之中,依然还存在不少留有仙道痕迹的世界,甚至于一些世界还处于仙道的时代。
  正是因此,杨戬那些古仙才会有转圜的余地,可以选择在其余世界停留。
  而现在,出现了楚牧这样一个需要灭世再创世,以此精进的存在。被他灭了的世界在重开之后,仙道痕迹竟然全数消失,彻底变成武道世界。
  最重要的是,楚牧还兼修三清,并且在万化定基之时同时引动了三清道脉的至宝,留名三脉真传之列。
  这种种的信息,令楚牧首度有了受到命运推动的感觉。
  似乎······这位马甲众多的存在,即将再度获得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身份。
  楚牧——毁灭仙道之人。
  也不知道这个身份暴露出去,会不会带来什么难以预料的风波。也不知道那些古仙,是否全部都已经改换了根基,以及,他们是不是已经被仙道套牢了,跑不出去了。
  希望不是最坏的那个结果吧。
  这么想想,楚牧刚刚突破道台的好心情全没了。
  “罢了,走一步看一步吧,至少现在,这个猜测的真实性还未确定,并且距离那一步也还远。”
  楚牧摇头叹息着,神念引动昆仑镜,一抹清澈的镜光出现在着明暗未分的世界中。
  他再度看了一眼这个由自己重开的世界,眼中闪过一丝追忆之色,然后毫不犹豫地踏上了返回天玄界的道路。
  “混元初判道为尊,
  炼就乾坤清浊分。
  太极两仪生四象,
  如今还在掌中存。”
  “永别了,这个世界。”
  昆仑镜之能洞穿虚空,镜光载着楚牧直接脱离这个世界,向着其本体所在穿梭而去。


玉清道首
第515章 道台之境
  一场突如其来的细雨袭击了玉鼎宗,绵绵细丝自空中落下,令宗门上下一顿鸡飞狗跳。
  对于已经搬迁到西昆仑的玉鼎宗来说,雨,是一种绝不可能存在的自然天象。在这终年被白雪覆盖的地界,下的都是冰粒和雪花,这种细雨别说不会出现,就是出现了,也会在落下之前就被冻成冰粒。
  所以答案就只有一个了,这场细雨乃是人为,非是自然天象。
  宗门长老们自然是第一时间去寻找其源头,确认此人身份。
  只不过未等他们找到源头,便见天空突然云消雨散,柔和的阳光照耀到宗门之内,带来微微的暖意。
  “念动即天象变,也许我能去东海郡客串一下龙王了。”
  楚牧站在临崖居外的悬崖上,居高临下俯瞰宗门,念头微动,原本已经放晴的天空隐隐有阴云聚集,丝丝电光在云中闪烁。
  楚牧在金光世界中与天地交感,汇聚破灭气息,更在之后心境突破,进入“天心无垠境”第三重,达到“天人合一,天视即我视,天心即我心”的境界,于破灭之后的天地分辟阴阳,进入道台之境。
  虽然因为开天而使得吸纳的所有力量尽数返还世界,但楚牧曾经站到的高度却是真实不虚的。
  灭世是他亲手所为,开天亦是如此,突破后的“玄黄不灭法体”亦是上合天地,下应人心,与天地交感,乃是天地之精所成。
  因此际遇,眼下的楚牧神识所及之处,诸般元气便尽皆为他所用,动念之间便可让天象变化,令自然直接变化,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随着他的念头引动,体内那一重重天境已是随之变化,无形的波动散出,乌云滚滚而来,扭曲的电光如怒龙一般在云内闪烁。
  而在此时,宗门内的长老还在以神念扫荡,寻找那个改变天象之人。一道道神念数度扫过临崖居,却对身处附近的楚牧视而不见,一点都没有停留的意思,至于异变源头,也是没有一点线索。
  仿佛这时而落雨时而放晴,紧接着就电闪雷鸣的天气是自然形成一般,全无他人插手的痕迹。
  “散了吧,只不过是小辈的玩笑罢了。”
  如同洪流般的神念自玉鼎殿内涌出,于天际扩散,电闪雷鸣的天气被一扫而空,令阳光重现。
  与此同时,慕玄陵的声音也传到各位长老耳中,令正在焦急寻找异变源头的长老在松了一口气之余,也是不由深思到底是哪个小辈能开这种玩笑。
  悬崖边上的楚牧在雷电被驱散之后,便知晓自己终究还是被发现了。他微微整理了下衣着,转身向着后方行礼道:“见过宗主。”
  一抹淡雾飘散,从雾中显现慕玄陵的身影。他刚一现身就见到楚牧早有预料般的行礼,嘴角不由露出一丝欣喜之色,“贫道还真没猜错,你已经进入‘天心无垠境’第三层了。”
  能够瞒过宗门诸位长老,可不只是因为楚牧法体特殊,也因为楚牧自身的心境已经超越了这些长老。
  “天心无垠境”第三层,自这门心境功法出现以来,便是练成第二层的也是少之又少,修成第三层之人,在明面上更是从未出现。
  而现在,楚牧练成了。
  当然,眼前这位能够发现自己的慕宗主,楚牧觉得他同样也练成了。
  过去处在第二层之时,楚牧就一直觉得对方的心灵境界仿佛处于无形云雾之中,看似近在眼前,实则模糊不清。而现在,楚牧成就“天心无垠境”第三层,已是能够察觉到对方的心境完全可以与自己比肩,甚至还要胜过一筹。
  “闭关两年,若是没有一点收获,弟子可不敢出关啊。”楚牧笑道。
  在楚牧的本体穿越到异世之后,昆仑镜便一直和彼方楚牧所携带的虚影保持着联系,以便能够在功成之后返回天玄界,这也就导致两界有着沟通,楚牧在彼界过了多长时间,天玄界便过了多长时间。
  自从两年前楚牧感应到“他我”的呼唤,突然闭关,以本体进入异世,已是过了两年时光了。
  “不但成功突破,进入道台,连心境也精进到这等地步,这收获可说不上是一点啊,”慕玄陵笑骂道,“你可是连贫道都吓到了。”
  这句话,慕玄陵可是发自内心的。
  虽然在知晓楚牧和玉鼎宗的那位前辈有所牵扯之后,慕玄陵早就做好不能用寻常目光去看待楚牧的准备,但在突破道台之余,让心境精进至此,还是吓到了慕玄陵这老硬币。
  ‘这一下,自在是真的没多大机会了。’慕玄陵心中叹道。
  早在两年半之前,在玉鼎殿那一次会面之后,君自在就开始闭关,而那时候的楚牧还在处理宗门事务。
  等到楚牧因为时机已到,突然宣布闭关之时,君自在已经闭关半年了。
  到现在,两年半时间过去了,楚牧已经功成出关,而君自在还在闭关,这时就能看出两方的差距了。
  到了这地步,就算慕玄陵偏帮,君自在能争过楚牧的机会都不算大,更别说这位慕宗主不可能会做这种因私废公之事。
  ‘不过第三个考验依然还有必要,若无法通过这最后的考验,即便此人再如何惊艳,玉鼎宗也不能交予其手。’
  慕玄陵心中转着念头,表面上则是面色如常地道:“玉玄伤势未愈,还在疗伤,不如就由贫道来帮你适应一下境界吧。”
  顺便也摸一下这小子的底。
  至人强者愿意亲自指点,楚牧自然是求之不得。他先前改变天象之举,就是为了适应自己的法体,并且挖掘所有的能力,现在有慕玄陵相助,楚牧定然能以最快的速度适应这玄黄不灭法体。
  “有劳宗主了。”他当即回道。
  慕玄陵微微颔首,然后问道:“你可知道台三境九层,如何划分?”
  “自是知晓的,”楚牧回道,“以体载法,是为法体;法心外化,是为法相;法我合一,是为法身。”
  道台三境九层,一境三层,法体、法相、法身,层次递进。
  以体载法,使得修持功法与功体合一,令真身升华,念动即法至,身动即法行,并且武者之法体比之真身更具超凡之本质,虽还是血肉之躯,但已然具备所修之法蕴含的部分本质。
  就如修持太阴法体者,其身已是具备部分太阴之本质,在月光之下可功力大增,甚至可借太阴之力不断恢复伤势,从某种程度上做到不死。
  若是再进一步,进入道台四层,则可见心念与法体之能外化,形成法相,驱使法相推山倒岳,翻江倒海。
  至于最上之境——法身,则是法相与法体合一,人即是法相,法相即是人身,若是换做仙道时代,这等境界的武者已是和神魔无异。
  之所以说和神魔无异,便是因为法身武者可自由变化法相之形,就如修炼青龙法相者可身化青龙,具备莫大之能,上天入地,施云布雨,已是本能。
  “蜕凡境界乃是蜕化凡体,进窥超凡之境,在普通人眼中,此境界的武者已是如神似魔,是和自己决然不同的生命体。而法体,便是初具神魔之能的武者所拥有的功体。”
  慕玄陵一边说着,一边伸出手掌,白玉般的皮肤变得透明,显露出其内部如仙晶一般的血肉和脉络,在那泛光的血管之中还流淌着带有青天之色的血液。
  “当初贫道初入法体之境时,真身就开始进一步蜕变,向着更适合自身功法的形态进化,那时候就已经如这般特异了,等到了法身之境,血肉虽还是血肉,但其本质却是已经和蜕凡境界的自己完全不同了。”慕玄陵说道。
  这一点,楚牧也已经发现了。
  甚至于因为自身修炼的“八九玄功”,他在蜕凡之境时就已经出现极大的变化。当他使出全力之时,发丝会染上星辰般的色彩,气血滚滚,如江河般无穷无尽,又如熔岩般炽烈。
  而当楚牧进入道台之境时,变大就更大了。
  体内有二十重已经修成的天境,十三重如幻影般的虚境在沉浮,四肢拥有无匹大力,动手之时更有大地精气源源不断涌入体内,为身躯所用。
  并且,血液也染上了玄黄之色,不似过去一般炽烈,但充满一种莫测的气息。
  这还是已经发现的,有更多未曾发现的特异之处还等着楚牧去探寻。
  慕玄陵接着说道:“当然,最大的特异之处,还是道台。这被道门先辈们称之为‘道果’的物事代表着你一生修持之成果,也显露着你最根本的本质,便是最为亲密的人,也莫要让其看到你的道台。并且贫道作为过来人也可以直言告诉你,道台的本质强大与否,不仅关系到你的实力,甚至还关系到你是否能进入至人。”
  “所谓的台,不就是给人登高的吗?武者在这境界踏出的每一步,都是为了进入至人做准备。”


第516章 宗师之境
  道台的本质便是武者的本质。
  当楚牧内视自身道台之时,便会直接感应到那覆盖三十三重天的大罗天之中有三道清气互相勾连气机,其中隐隐浮现三道模糊身影。
  这便是楚牧的本质,也是他所修炼的武道的本质。
  其他道台武者也有属于他们的本质,也因为各自所修之功,身体所载之法的不同,使得各自的体质、元神、战力都有着极大的不同。
  就如当初那被慕玄陵轻易压制到蜕凡境界和楚牧一斗的太乙门乙休,他若是如同楚牧这般修炼三清之道,那么即便是面对慕玄陵,也不会这般轻易地被压得境界退转,和楚牧这个小辈相斗。
  并且还输了。
  那么问题来了,道台境界,该如何精进呢?
  楚牧觉得这一境界的修炼,出了功法以外,更多的应该还是感悟。他也将这问题向慕玄陵提问了,结果得到一个不出所料的答案。
  “你说的没错,这境界确实需要感悟,”慕玄陵道,“而获得感悟的最好机会,便是去践行己道。就如修炼阴阳法体者,当参悟阴阳之玄机,修持苍生之道者,当领悟世情,而像你这种走出自己的元始之道的,最简单直接,也是最困难的精进之法,便是去感悟万象之起源,参研造化之玄机。”
  何为万象?入目所及,皆是万象。
  这天地,这自然,无处不是造化所成,无一不是源自元始。世间一切,皆可成为参悟对象。
  但想要从这天地自然之中领悟起源、造化,那就要看个人的机缘了。要是这么容易就能参悟,那元始之道也不会成为玉清道首的基本条件了。
  只是慕玄陵还不知,楚牧的精进方法比之其余修炼元始之道的人更为麻烦,也更加简单。
  灭世、创世,从有到无,从无到有,如同太极一般循环,每一次成功的循环,都可让楚牧的领悟更深一层,进而推动境界精进。
  如此简单,如此麻烦。
  要是这种方法暴露出去,楚牧也不需要想着竞争宗主,未来当上玉清道首了,赶紧收拾收拾行李,去补天魔道当赘婿吧。
  虽然道门不缺各种杀伐武功,但像楚牧这种惊悚的精进方式,有史以来还是第一次出现。除非楚牧可以吊打所有不服,否则一旦真相暴露,他就只能去魔道讨生活了。
  这时,慕玄陵掩去了手上的流光,让皮肤恢复成原状,道:“说了这么多,你大致也了解道台境界了,接下来有关实力方面的情况,还是亲身体会更为重要。”
  伸出的手掌,指尖突然迸发一道剑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射向楚牧的胸膛,一声“接招”姗姗来迟,等剑光触碰到楚牧的胸膛了才进入他的耳中。
  “嘭——”
  剑光撞击到胸膛之上,就如同水滴撞击到礁石一般,碎了个彻底,同时楚牧也有些无奈地道:“宗主,你这样对待一个后辈,当真好吗?”
  尽管慕玄陵这一剑只是试探,尽管他已经将剑光的威力压制到道台一层的下限,但他好歹是玉鼎宗的宗主,对一个后辈都要玩这心思,这不得不然楚牧怀疑这位宗主到底有没有底线这东西。
  “作为宗主,贫道要了解弟子的战斗经验,看看是否有所或缺。”
  慕玄陵哈哈一笑,五指连弹,霸道、刚猛、阴柔、杀伐、邪异,五种不同的剑气被他的五指弹出,剑气交织,如同一只无形大手一般向着楚牧抓下。
  在当初的斗魁之争上,慕玄陵展露出自己在“天心无垠境”、“地轴万法书”上的巅峰造诣,以天心御万法,以万法护己身,可说是强横至极,以无可争议的优势力败广成仙门太上长老赤城子。
  眼下,他正是以“地轴万法书”演化诸般剑法,同时使出五种来自正邪道佛魔各方的剑法。
  那霸道无俦的剑气乃是大乾东海王所创的“靖海伏波剑”,此剑一经使出,剑压千里惊涛,强势无比,东海王曾以此剑斩杀作乱的一条大蛟,靖平怒海波澜。
  这一剑的名声流传甚广,加上慕玄陵有某位红颜知己就在东海,所以楚牧当即便认了出来。
  这剑法怎么来的,懂得都懂。
  刚猛强横,如金刚般强硬的剑气,则是佛门现在佛统的“金刚伏魔剑”,乃是昔年一位佛门高手的得意武学,慕玄陵在道台之时与其鏖战三天,方才将其斩杀。
  这一事迹,楚牧也曾听闻,加上佛门剑法的特点明显,使得他当即便认出了这道剑气的名头。
  至于剩下的阴柔、杀伐、邪异三道剑气,楚牧认出那杀伐剑气像是修罗魔道的“七煞天魔剑”,邪异剑气则有点像某位邪道散人的“玄罡夺魂剑”,那阴柔剑气却是认不出来了。
  这五种剑气交织,不同的剑意同时冲击楚牧的心神,一时之间楚牧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