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法则使 >

第21章

法则使-第21章

小说: 法则使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现在了民居屋顶的另一侧。

    因为是青天白日,苏听风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寻找一个视线的死角把自己隐藏起来。他突然觉得自己实在应该准备一些特殊行动时候的工具――比如说能和周围环境同色的斗篷之类,那样至少不用在这个时候陷入随时被人所发现的担忧之中。

    然后他听见了屋里的动静,少女的声音传来,说道:“我回来了。”

    却听另一个听上去比较低沉成熟的女声开口抱怨道:“去买个米浆而已,怎么用了这么长时间?”

    却听少女略带委屈地说道:“我本来想去酒楼买点饭菜回来给姑姑和姐姐吃的,谁知道遇上了意外。”

    她讲述了遇上苏听风的经过。

    那姑姑听了,问道:“你们动手了!?”

    “没。”

    姑姑叹了一口气,无奈道:“我说你啊,下次别这么冲动了。打听薄情宫的人多了去了,我们难道还能管得了天下人的嘴?不过这次既然已经被人盯上了,接下来就要小心了。之后的行动,你就呆着看家,有什么事情让苏荷和小凉出去做吧。”

    少女委委屈屈地应下,喃喃辩解道,“我就是想知道他干嘛要打听薄情宫嘛……”

    姑姑却没有回她。

    苏听风这回确定了,在屋子里的姑姑和少女应该就是薄情宫目前在晋州城的弟子。从她们的对话之中,苏听风判断她们最少有四个人,只是薄情宫在晋州城是不是还有其他人,或者是其他分组,他还不太清楚。

    这即是说,苏听风暂时还不能判断晋州城的案子是否这几个女人做下,而如果是,那么杨少奶奶现在是不是还在城里,目前正在哪里,也是一个问题。

    他听着屋里的动静,却不料屋里偏偏没了动静。少女和姑姑突然双双都不说话了,就算苏听风前阵子在课上学了所谓的听声辩位,其实也不过是根据声音的波长与分贝分辨出声响的位置与种类,像是这时屋里的动静,他就只能分辨出姑姑和少女在拿取和放置物品,而且这些物品密度不小,颇有重量,其它却是一概不知了。

    苏听风有心想要掀开瓦片看一眼她们在做什么,却又担心自己分不清力道轻重发出声响引起屋里人的注意。

    却不料他还没做好决定,屋里的少女耐不住寂寞,又开口说起了话。

    “这杨府不过是区区乡绅……却也真够富庶的啊。”

    却听姑姑轻轻哼了一声,说道:“富庶什么?这是黄芸的嫁妆。只是有些变卖了或被不知道偷换到了哪去的东西,我在他库房里取了真金白银来抵……这杨家也着实是恶毒得很,整个库房合起来的家财都未必有她的嫁妆来得多,怪不得急着甩了黄家这一门姻亲却又连休了黄芸都不肯……我开始还以为他们是怕面子上显得薄情寡义所以放不开脸,看了这嫁妆才知道这不把黄芸逼死不罢休的原因。若不逼死,这嫁妆怎么昧得下来?”

    少女听了,顿时也有些愤愤:“这些人也太坏了。杨少奶奶看着那么娇弱善性的一个人,为了银子竟然这样把她往死里逼。”

    半晌,她看着那些珠宝银子,又有些犹疑地问道:“这么多东西,都按照老样子处理?”

    姑姑“嗯”了一声。半晌,许是看少女神态异常,解释道:“这珠宝首饰什么的,贵重轻巧,让黄芸自己带着到了宫里傍身用。剩下的金银,一半路上慢慢买人,一半接济乡亲――这也是黄芸该做的。”

    少女点点头。

    黄芸在杨家受苦时,也许这城中百姓也没什么能力帮上两分。不过若没有城里的舆论压力和百姓对其的同情,杨家也不会畏首畏尾,更别说引得薄情宫找上门去。

    所以少女也觉得这些银钱,她们反正也带不走,花在乡亲身上,也算是给黄芸行善积德了。

    两人继续收拾东西,收拾了没多久,就听见了马蹄声。有两辆马车先后停在了这家院子靠街道的店面前方。
………………………………

第34章 卷 一廿八市恩贾义

    少女和姑姑所在的这个院子是个连着铺面的前后院;院子向街的一面却是一间杂货铺并一间五谷杂粮铺;边门还留了一条巷子,直通后院的马厩;方便得紧。

    也不知道这院子是不是薄情宫的产业。

    赶车的是两个半大的杂役打扮的少年郎;到门口就停了马鞭,一人翻身下马拉开了侧门的门栓。看其身子轻盈;应该是有几分功夫在身。

    苏听风像张贴纸一般地紧靠着青瓦,避免被人发现自己的存在,却也因此被墙角屋檐挡住了视线;无法看清对方的模样,只能间或地从砖瓦石墙的缝隙之间瞅到两眼两个杂役的脑袋瓜子。

    从屋顶上往下望;苏听风完全看不清楚他们的模样和表情,所以无法推断出更多内容。

    马车咔咔咔地驶进了马厩,姑姑和少女听见声音,双双迎了出来。

    姑姑问道:“东西买到了?”

    却听其中一个杂役打扮的少年郎开口说道:“买到了。”

    竟然是个少女。

    她的声音略微偏低沉,但是苏听风却不至于听不出男女。他怀疑驾车的这两个就是“姑姑”提到过的苏荷跟小凉。

    姑姑掀开车帘子,似乎是清点了一下车中的货物,半晌,点了点头,语气中透出三分笑意,说道:“这些加上店中的存货,应该是差不多了。店里掏空的货物,就等过两日风头过去了让掌柜的再慢慢补充回来好了。”

    那声音偏低沉的男装少女问道:“我们什么时候行动?”

    “天黑了有巡更的,马车在路上行驶太惹人注目。我们等明日五更天亮,就驾车在城里绕一圈,然后直接出城,去燕门镇。”

    三个少女都应了一声是。

    苏听风本来有心找个没人的机会截住这几个人,打听薄情宫所在。只是这时候意外听到了她们的行程计划,顿时改变了主意,决定暗中缀上她们,跟在马车后面,看看能不能打探到薄情宫的所在。

    这样做好了决定,他便放弃了在屋顶上傻趴着,悄无声息地翻过一侧的围墙,从原路的巷子里溜了出去。

    路过布庄的时候,他停顿了一下,进去买了整整一匹的棉纱布料,然后又在市街上买了茜草,栀子,靛蓝,栎实,鼠尾叶等等,准备提取了当做印染的原料。

    系统的裁缝界面本来自带了不少印染的花样,但是苏听风这时想要的东西却和系统提供的都不太一样,所以只有拿出了工具,一点一点手工来做。

    一般来说,学创造学的学生都有一双巧手,苏听风虽然转了学校和专业,但基本功夫却并没有落下。斗篷制作的整个过程,他都完成得利落轻巧,举重若轻。

    染料的提取和调色花了一些功夫,浪费了不少材料。不过调出了合适的颜色之后,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许多。苏听风裁了一长段的棉纱下来,开了两个印染的新模子,通过虚拟设计板涂涂画画了好半天,许久终于做好了基本的设计。然后他摊平了模子,把棉纱平整地放好,并给染料槽灌好了染料,系统就开始自主印染了。

    使用这个时代的技术进行印染需要多种工具和不短时间的工作过程,通过系统只需要个把时辰。

    等到染好的布料落到手上,时间才刚过午夜。苏听风趁着剩下的时间,也不睡了,裁裁剪剪整出了两套覆面长斗篷的样子,然后拿起针线就缝了起来。

    天色蒙蒙亮时候,他也正正好把两套斗篷全部缝好。

    这两套斗篷的质地都不太好,只是普通的印染纱棉,好处是透光,包裹在斗篷之中完全不影响使用者的视线。

    两件斗篷,一件染得是茵绿色的树叶纹路,一件染得是青灰色的瓦片纹路,基本上用途一看就知。虽然及时披着斗篷,要是走了近了也会被看出端倪,但是用在远程跟踪上却是极好的。

    苏听风把这两件斗篷收好,收拾了一下东西,就站起身来,推开了房门。

    守夜的小二昏昏欲睡,苏听风结了房钱,也不确定对方到底有没有算对钱。不过他也不啰嗦,拉开了插销就自己走出了客栈。

    十一月的深秋,即使已经地偏南方,清晨仍旧开始带给人一种无法言说的阴冷。天空雾蒙蒙的,也不知是因为是阴天还只是因为初日未现而显得阴霾。配着这年代特有的白墙青瓦,整个晋州城看上去都颇有些阴郁和凄冷。

    苏听风先给自己披上了一件普通的黑色毛皮斗篷,然后才在斗篷外面裹上了那件青瓦纹路的特质斗篷。

    青瓦纹的斗篷的帽子十分宽大,穿好之后连苏听风的脸庞都给直接覆盖了住。因为用来制作斗篷的面纱十分细薄且线纹疏朗,所以基本上不影响苏听风的视线。

    他纵身一跃,踏着一侧的民居墙壁就登上了不知道哪一家的屋顶。灰蒙蒙的天空下,青灰色的斗篷在青灰色的瓦砾间轻轻扬起,几乎难以被人捕捉到那些许差异。

    苏听风就裹着那一身花纹诡异的斗篷,在启明星留恋不去的灰白色天空下奔跑,从一处屋顶无声地跃起然后在另一边轻轻落下,脚步轻盈得完全不曾发出一点点声音。就算有人看见,大概也只会认为是一只灰色的鸟,或者是视线之中偶尔出现的一抹残留的幻影。

    等到了薄情宫所在的居处,也不过五更刚过,最后一次打更声恰恰落下。

    而薄情宫的几个女子却已经俱都起身,包裹得比起苏听风的严实也不遑多让。

    依旧是两驾马车,两个女子各自坐一辆,一前一后,驶出了清晨寂静的街市。因为穿着打扮的关系,几人的容貌和表情都被藏在了厚实的毛皮帽子底下。

    然后一个少女伸出了一只纤长白皙却带着明显茧子的手,捂住了嘴,打了个长长的哈欠。

    随着这声哈欠,驾车的女子挥动了马鞭,马车加快了速度,向着街口驶去。

    薄情宫的马车在城中转了好几个大圈,苏听风没办法判定他们是怎么选择对象,反正每隔一段时间她们都会从马车上拿出一袋子的粮食杂用,有天井的人家扔进天井,没有的话则是往人家门口一扔,随手从旁那个簸箩什么的盖住。

    趁着对方不注意,苏听风一度轻飘飘地从屋顶上跳了下来,落在了扔下的米袋边上,仔细看了一下他们扔下的东西。

    一袋子的米面大概不足一斗,最多七八升,还连带了油盐的重量。不过绝对考虑周详,都是百姓过日子最实用的东西。米袋子上没什么花样,就是普通的麻布袋上写了个“黄”字。

    苏听风略一思索,就知晓了薄情宫的意思。

    这“黄”字,是点名了杨家少奶奶黄芸所赠。薄情宫这是在□裸地收买人心,偏偏她们也不以薄情宫的名义,只以黄芸的名义。以薄情宫的名义,这就是个盗窃案件,官府追究起来毫无压力,然而以杨少奶奶的名义,那本来就是她的嫁妆,官府要是出头,就是知府伙同杨家来谋财害命,知府难免束手束脚。

    但是连酒楼的小二都知道这事儿是薄情宫做下的,这房间百姓,又焉能不知道这是来自什么人的接济?

    一个多将近两个时辰,两架马车好歹也送了几百户人家米面。光从房屋的外形上来说,几个女子送到的民家多数比较破旧简陋。也有人在屋内就听到了马车哐当的声音,急忙出来的时候却只能看到一个背影。

    苏听风亲眼看见有人在门口瞅到那米面,惊了一惊,然后看清了是什么东西,虽然有几分犹豫,但往往只是稍微一犹疑,就抱走了麻袋。

    这么几百袋子的米面发下来,怕不要几十两银子。这银子花出去,要想追回来可就难了,若执意要追,怕不会惹得民众闹事才怪。

    杨家这个亏,是吃定了。

    苏听风越想越觉得薄情宫的所作所为意味深长,引人思考。

    经营势力,收买人心,事事做到师出有名……景白梦这是想干什么?如果只是要替被辜负的可怜女子出一口气,何至于做得这样滴水不漏?

    这个念头却只是在苏听风脑中一闪而过。

    米面发送得差不多,沉重的马车顿时显得轻盈起来,速度也快了许多,转眼就驶向了晋州城东门。

    此时日头已经在缓缓升起,城门口也已经敞开了去,有守城军士站岗。苏听风不欲青天白日从城墙上飞檐走壁,便顺着一处滑下了屋檐,收起那色调古怪的外披,拉下黑色兜帽,若无其事地出了城。

    到了城外之后,他再次辍上了薄情宫一行。这回他换了外层的披挂,换成了叶子纹的。薄情宫的马车在官道上走,他就在一旁的山陵上的矮林子里跟着。

    斗篷的效果很好,更换也轻松。稍微远一点的人,都很难分辨出苏听风与身边松柏冬青的区别。

    就这样走了一段之后,马车转了山道。

    几个女子刚刚松了一口气,身后的道路上却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

    姑姑与其中不知道叫苏荷还是小凉的少女对望一眼,然后喊了一声:“速走!”猛然用力挥了一下马鞭。
………………………………

第35章 卷 一廿九出手相救

    然而车马终究不如单骑来得灵敏快捷。姑姑纵然欲躲;但是也要看追兵的速度肯不肯让。

    眼看马蹄声越来越近;而树林间也隐约能看见那些军士带着灰暗金属色的帽盔,姑姑当机立断;说道:“分开两路――我们燕门镇见。”

    然后奔驰在前的马车就加快了速度;进入了一条岔道。

    跟随在后的马车上的少女应了一声,随后就选择了另一条岔道。

    这一分道而行;果然引得追兵在岔路停了马蹄,犹豫了半晌,决定分兵追击的人;又耗费了些许时间。

    苏听风看清了追兵的分配,稍一犹豫;就决定跟了后一辆马车。

    那“姑姑”看上去就十分机警沉稳,想来对付一下追兵没什么大问题。反而是后面的两个小少女之中,他之前遇到的那个虽然也算聪明灵慧,但多少有些天真不识机关,此时情况凑巧,苏听风有心在遇上机会的时候施恩一把,打听出薄情宫和景白梦的所在。

    晋州城的追兵虽然延误了一些时间,但是轻骑一行毕竟还是轻快胜过马车,尤其是在崎岖的山林小道上。

    随着时间过去,追兵距离少女已经是越来越近了。

    苏听风已经随时准备着出手相救,却不料突然之间,马车失控着自坡道上倒滑而下,直接冲着追兵们撞了过来。

    因不是什么名山峻岭,所以这山道并不惊险,马车的速度也不是很快。只是追兵们实在距离太近,马匹又在全力奔跑,所以要躲闪已经来不及。

    为首的军士反应极快,硬生生地控着马像旁边横越了一大步,连人带马倒在了一旁枯草枯枝与一些冬青树木混杂的山地上。而他身后的手下们就没有这样的好运了,不少人被马车或者同伴所撞击到,或者滚下马掉落山坡,或者直接倒在地上无法动弹。

    远处的山道上传来少女带着冷意的笑声,高声骂道:“活该!”

    似乎是被少女的笑声激怒,为首的军士动作利落地从地上爬了起来,直接牵过了手下的马,留下了几人看顾重伤者,然后就直接命令未受伤的人拿起刀弓,上马跟他走。

    薄情宫的少女抛弃马车之后行程速度马上快了许多,而金蝉脱壳这一计谋也给他们争取到了不少时间。所以这一回官兵们要追上她们却比之前还困难了许多。

    到追兵们渐渐能看见对方身影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