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这个大明太凶猛 >

第85章

这个大明太凶猛-第85章

小说: 这个大明太凶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无论如何,可以肯定一点,至少往后,在床上不需要担心她们会给自己一刀了,这些草原上的女人,不过只是强者的点缀而已。
  想到这,朱国强的唇角轻扬,望着眼前这一对相貌似像非像的女子。
  玉儿是琪琪格的过去,琪琪格则是玉儿的将来。
  一个艳丽妖娆,一个清艳婀娜。
  只是不知小玉儿又是什么模样?
  “让海兰珠过来!”
  片刻后,看着跪在地上为姑姑求饶的海兰珠,尽管她的相貌远胜于琪琪格、玉儿两人,但三人的那种似像非像,却让人不禁有些迷醉。
  “饶她,不是不可能,但是……”
  朱国强以一副征服者的神色打量着她们,同样也以后的眼光,欣赏着眼前的丽人儿,并没有继续说下去。
  话音落下时,屋内眼波流转,暗香浮动……
  ……
  一夜的荒唐,道不尽个中滋味。东西还是人家的好,感觉不同!
  次日清晨再次醒来时,虽然经过一夜的肆意欢纵,但是作为最后胜利者,朱国强并没没有体力不济的感觉,反到是神清气爽,分外的精神。
  其实,他不是自己醒来的,而是被喊醒的!
  被李惠美……让人喊醒的。得,正主来了,再是荒唐那也得缓一缓。
  此时的大连湾附近压根就没有城市,只有几座旗人的庄子,朱国强就住在其中的一座。从住的庄子赶到海边,朱国强看到李惠美,她正一个人站在那里,凝视着大海。
  “惠美……”
  朱国强难免有些尴尬,就像是偷情被正房抓住似的,其实她也不是。
  哦,对了,现在是大明朝,没有田园女权……
  “你来了,”
  李惠美笑嘻嘻的看着他,手指着前方的海湾说道。
  “我听我爹说,你准备把这片海湾交给孔雀旗?”
  见她似乎并不在意其它,朱国强松口气道。
  “不是交给他,是我准备在这里建一座城市,而且这里也适合开港,到时候,孔雀旗上下可以住这里。”
  “那不还是一样,你就放心吧,我爹就我一个女儿,孔雀旗就是我的嫁妆,至于其它人,只要你不亏待他们,他们必定也不会背叛你的,毕竟,能谋个出身不容易,其实,他们也知道,你把这里交给我们,是想借孔雀旗的船保住这里……”
  李惠美的话,让朱国强一阵无言,也就是她这样没心没肺的小女孩,会把所有该说不该说的都说出来。
  “惠美,其实……”
  就在朱国强刚想要解释时,那边却有传令兵急匆匆的禀报道。
  “世子爷,建奴大队人马已经到达金州!”
  闻言李惠美就冲着朱国强咧嘴笑道。
  “看看,他们来了吧!”


第201章 朕的福晋真被人抢了
  他来了,他来了!
  他满腔怒火追来了!
  一路连奔带跑!
  终于,在明军烧了金州后的第二天,傍晚,领着三万八旗精锐的黄台吉,终于赶到了金州城下。
  今年只有48岁的黄台吉,绝对是女真人中的异类,少年起他随父兄征战,不仅对用兵打仗极为精通,政治手腕也有他的过人之处,要不然也不会以第八子的身份击败兄长,成为努尔哈赤的继承人,更不可能在几年时间里,把这个部落联盟打造成为一个国家。
  但作为开国之君,必定是擅长军事的,自然知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可这次黄台吉都没有带多少辎重,一路轻车简从,连奔带跑的追了过来。他之所以会犯兵家大忌,说白了还是因为他害怕!
  他害怕明军乘船逃出了辽东啊!
  万一他们要是逃了,带着金银珠宝逃了无所谓,那些东西被抢了也就被抢了。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大不了以后再抢回来就是了。
  可是他的大福晋、侧福晋还有那么多妃子,都被抢走了。大清国的那么多王爷贝勒的福晋们,也一同被抢了,这事传出去不仅仅是丢人。甚至是会动摇国本的!
  什么是国本?
  联蒙就是大清国的国本!
  当年他借传国玉玺造势称帝,而推举他成为皇帝的正是蒙古十六部四十九贝勒及女真的王公贝勒们,那些蒙古人为什么会推举他?仅仅只是因为战场上把他们给击败了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也不是因为他给了那些蒙古人多少好处。而是因为他们是一家人!因为是一家人,所以才能够一起去抢明朝的东西,才能大家伙儿一起发财。
  因为是一家人,所以他只有十三个人的后宫里,才会有七个人是蒙古人,除了黄金家族的孛儿只斤氏之外,还有察哈尔部的,他的大福晋,侧福晋可都是草原上最尊贵的孛儿只斤氏。为此,他甚至不惜废掉自己之前的福晋。
  再加上其它的王爷、贝勒们的福晋、妃子,再加上大清国嫁到草原上的那些格格们。大清国就是靠着联姻把蒙古人笼络在大清的战车上。大清国并不仅仅是女真的,大清国同样也是蒙古人的大清国。
  当然,在这个联盟之中,女真是占据主导地位的,为什么能够占据主导地位是因为女真更强势。
  可现在……盛京被烧了,家被抢了,就连他这个当皇帝的福晋也被人抢走了,这事可就不仅仅只是丢人了。草原上的规则非常简单——强者为尊,一个连女人都保不住的大汗,配不上大汗,更配不上皇帝的头衔。
  必须要在消息传遍草原,在草原各部知道他大清国的皇帝老婆被人抢了之前,再抢回来……
  否则那是要动摇国本的。那些蒙古人就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乖乖的把自己捆绑在大清的战车上。跟着大清国一起吃肉喝汤。
  那些蒙古人甚至可能会有让女真人跟在他们身后吃肉喝汤的念头。
  所以,他只能一路连奔带跑的追过来,甚至都没有带多少辎重!一句话必须要把老婆们给抢回来。
  当然,黄台吉此也知道战场上瞬息万变,但凡是行军打仗,就必须要小心谨慎。
  所以尽管连奔带跑的追过来,但到了金州后他并没有马上下达进攻的命令,而是下令哨骑打探消息,另一方面则命令八旗兵丁休整备战。
  不过,很快哨探带来的消息,让他半晌都没有回过神来——明军非但没逃,还在金州城南搭建起了防线,挖起了长壕,对于长壕黄台吉并不陌生,毕竟,明军总会在城外挖长壕作为第一道防线,而大清国也会用长壕围城,反正就是以壕对壕。
  可,为什么明军不走?
  置身于金州城外的旷野土丘上,黄台吉手拿着范永斗送的“千里镜”,观察着明军的长壕。
  “范文程,希福……你们怎么看?”
  放下“千里镜”时,黄台吉并没问多铎、阿济格他们,他们用兵打仗还可以,可其它的就不行了。
  丘上众人一片沉默,半晌希福才打破了寂静:
  “皇上,事出反常必有妖,奴才以为,大军初到金州,明军养精蓄锐正是气盛之时,不可强攻。”
  希福姓赫舍里。自女真哈达部归附努尔哈赤,隶满洲正黄旗。历官内国史院承政、内弘文院大学士。精通满、汉、蒙三种文字,屡次出使蒙古、察哈尔、喀尔喀、科尔沁诸部,是满蒙联盟最重要的促成者,一直是黄台吉的心腹谋士,协助其处理军政大事、随军出谋划策。
  作为谋士的他,自然主张谨慎一些,毕竟,敢越海直捣盛京的明军,本身就罕见的很,必须要小心谨慎。
  黄台吉的目光突然如闪电般的投向范文程。
  “范文程,你怎么看?”
  “先弄清楚领兵的是谁吧!”
  范文程皱着眉头说道。
  “皇上,奴才以为,这次明军以海上犯我大清腹地,甚至趁我空虚直取盛京,这样的人物,绝不一般,奴才以为,即便是崇祯,也不一样有这样的见识,能有这样见识,且行军又如此大胆的人,实在是罕见很!”
  希福笑了笑。
  “不是有消息说是德世子了吗?”
  摇了摇头,范文程认真道:
  “明朝虽然不乏英雄豪杰,但是众所周知,明朝对藩王宗亲防范极严,别说是领兵打仗,就是稍微喜好兵事,就会有人弹劾其不臣,甚至藩王宗亲为了自保只能鱼肉百姓,否则就是储名养望的贤王,必定是有不臣之心,就像德世子,崇祯令他领兵南下,目的不过是寻由加害,现在借口他杀官,又要夺他兵权,把他关进高墙,可有一点,奴才实在是想不明白,德世子长在深宫,缺乏历练,而且年纪轻,这样的人物,按道理是不应该出在王府里的,所以,奴才觉得,他身边必定是另有高人。”
  好吧!
  我大明自有国情在,王爷们当猪养着不说,还不能当贤王,当贤王就是意图谋反。现在出了这么一个异类,着实让满清上下都想不明白。
  其实,多年来,刺探明朝军情都被满清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他们不仅通过晋商获得大量情报,而且还向京城以及附近派出大量的细作,一有重要消息便会在第一时间送到大清国境内。
  而偏偏大明朝廷压根就没有保密意识,什么事情都在邸报、小报上晒着,细作们甚至都不用打探,就知道了消息。不过这些向来很有用的细作们,却屡屡在德世子身上出差错。
  先是不知道宗室里有这么一个人物,结果导致岳托在济南的兵败,然后又不知道他怎么就如此大胆,原本应该南下的他居然敢越海直指盛京,还把大家伙的好不容易抢来的家当、妻女给抢了。
  更可气的是,直到现在这事是不是德世子干的,他们自己心里也没有底,那些说是德世子的奴才,压根就没见过正主,至于他们……也是猜的,那小子会用火……好吧!估计十有八九是那小子换成其他人肯定放不出那么大的火。
  听范文程这么一分析,黄台吉盯着明军的长壕看了一眼,然后说道。
  “去,派信使送信过去,就说,大清国皇帝要见明军领兵大将一面!”
  黄台吉没有说德世子,是因为他不知道是不是,好吧,我大清的消息也不灵光了……
  想到这,黄太吉的心里更加郁闷了。自己的福晋被人给抢了,居然都不知道是被谁抢的。
  这事儿太憋屈了……


第202章 抢了人家,礼应当面道谢
  其实,朱国强也在观察着战场。
  和黄台吉用的那种低倍望远镜不同,他用的是高清的军用望远镜,看的更清楚、更远,当然也注意到了土丘上的那一群人。
  尽管看不清楚那些人的相貌,但朱国强基本上能够猜出那些人的身。应该是皇太吉他们。于是便自言自语道。
  “要是有大炮的话,一炮轰过去……”
  可就有得爽了!
  但,这也就是想想罢了……
  毕竟,那么远的距离,这年月的炮压根够不着,够着了,也太远了些。要不然回头到博物馆里弄一门,专门留打狙击!
  将来倒是可以想办法落实一下。
  “世子爷,黄台吉应该就在那里吧!”
  刘汉仪煞有兴致的打量着远处,其它人同样也是,这可是他们第一次距离黄台吉这么近——五里左右。
  “世子爷,虽说他离咱们这边远了些,我观察了一下,他所站的位置,距离咱们的前沿也就三里左右,要是集中炮火的话,没准能有些收获!指不定要是碰巧了……一炮毙首也不一定!”
  碰巧了……
  其实,那里用碰巧了,要是想杀他,朱国强自然有办法杀他。比如说让石维忠他们带一支狙击步枪,其实也就是安装了瞄准镜的莫辛纳甘。穿上伪装服,完成这个任务倒并不是什么多么逆天的任务。
  但是,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你们可知道,建奴那点强过我大明?”
  世子爷突然的问题,让众人无不是一愣,那点强我大明?
  兵强马壮?
  “世人都说什么‘女真满万不可敌’?似乎建奴凭的就是兵强马壮,可实际上……”
  摇了摇头,朱国强语气凝重的道。
  “建奴之所以强过我大明,并不是因为他们兵强马壮,而是因为其内部更团结,虽然也常有勾心斗角,但大体上能做到令行禁止,赏罚分明。估且不说其它,就说朝中,建奴内部虽有诸王议政为牵绊,但是大体上一旦皇帝决定,即便是有人反对也会认真实施,其朝中各个衙门也都能尽力办事,而不互相掣肘。反而我大明呢?别说是办事,就是说错一句话,指不定就被弹劾了,现在我大明的官员们干的是什么?就是掣肘和拆台,比如说六科给事中和察院御史这样的官员,基本上就是专门拆台的,这些个‘给谏之臣’啊,正事不会干,除了添乱就是给办事儿的廷臣找麻烦。什么风闻奏事,所谓的风闻,那比得上捏造,既然如此,那正好可以用他们给对手拆台,打击对手,言官们也就成了党争的旗手,从此之后,我大明朝廷除了互相拆台、党同伐异,就再难成正事。”
  历史上清胜明败,根本原因不是强弱异形,而是内部凝聚力的差异。南明之不振,关键在于从来没有一个能够调动全部抗清力量的权威核心。南明内部无论任何时期,都会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同心合力,党争不断,给事弹劾,内部不团结又怎么可能打得赢?
  反观满清呢?
  即便是后来的多尔衮哪怕是有人反对他,可对于他的命令,反对者也是遵从的。其实,而在入关的时候,考虑到自身兵力的薄弱,多尔衮本人并不乐观,并且言“得地一寸则一寸,得地一尺则一尺。”
  可是短短不到一年时间里,庞大的大明帝国在内部无法团结一致对敌的情况下,如同泥足巨人,在外力的轻轻一击下迅速崩解,胜利是如此轻而易举,以至于清庭自身都感到的头晕目炫。
  “由北向南,其行若速,恍若梦中矣!”你瞧,事情顺利的到他们自己都不敢相信。
  “归根结底,我大明会有今日内忧外患,还是内部混乱所致,换句话来说,就是历代皇帝用于制约文官武将的平时体制不适应战时,而一个个又抱着什么‘祖宗家法’说事。办事者为人掣肘、拆台,其实这时候需要的是圣意独断啊!可惜……”
  大明朝历代皇帝中,除了开头的几个君王,剩下的就没有几个圣意独断的主。要是崇祯能有祖宗的果决,大明又何至于如此啊!
  心底感叹之余,朱国强突然笑指着黄台吉所在的方向。
  “你们看,那丘上有酋首,也有所谓的王爷贝勒,有女真,有蒙古,看似君臣,可实际上,不过就是一群强盗联盟,他们各有各的兵马,各有各的部下。这个联盟在顺境时,用姻亲、用分脏还能巩固内部,大家一起抢别人发大财。可如果一旦头领的威望受到打击,那么就必定会有人挑战头领,就像狼群一样,狼王老了,就会有其它年青力壮的狼发起挑战,你们说,如果这时候,我们除掉了狼王会怎么样?”
  “他们会推举出新的狼王!”
  万寿祺的话音落下时,对满清内部极为了解的张春则赞同道。
  “世子爷所言甚是,现在杀了黄台吉,反倒对建奴更为有利,建奴内部,如代善、如多尔衮等人,本身就不满黄台吉继承汗位,对黄台吉也是心存不满,黄台吉威望受损,内部动摇,各王势必会向其发起挑战,就像挑战狼王一般,建奴内部必定纷争不断,如此,我大明……”
  张春回头看着世子爷,惊讶道。
  “世子爷,这才是您出兵辽东、奇袭盛京的目的吧!哎呀,这样一来,我大明自然也就不需要再和他们议和了。只要他们内部起了争斗,那么我们非但可以从辽东抽身出来,甚至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