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第5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来这次要宣布的消息,那肯定是非同寻常啊!
一时间大明朝的文武百官纷纷猜测起会是什么消息。当然他们当中有一部分自以为已经知道是什么事儿了!很多人,隐约也能猜到一些……今天要宣布的消息,一定是非同寻常的大消息!
多半是太子殿下要回来啦!
太子殿下啊……这些年一直在君士坦丁堡那边处理那边的政务,什么安置移民啦,什么分封大王了,什么平定叛乱了。总之一句话,太子爷在那边勤勤恳恳的干了十几年了。
也是时候回来了。
毕竟,那边已经有上千万汉民了,抚夷归夏这个事基本上也办的差不多了,再办一下去,没有个一两百年。是见不到结果的。至于绿绿的叛乱也基本上算是平定了。不论他们是愿意也好,不愿意也好。也都改信其他了,什么基督啦,佛教啦,道教了,都行。
当然,对于大明的百姓来说,他们对哪里的认识是什么?也就是哪里安置了百万军户!
军户绝对是最让他们向往的词语。
他们这些人,是真正的国家柱石啊……
不过,太子爷回来之后,是不是意味着——皇爷他老人家退下呢?
退下?
当太上皇?
不能啊!
不能啊!
皇帝,您老人家还年轻着呢。可不能这么做啊!
什么,您老人家坚持。
那就——臣遵旨。
其实对他们来说,其实换哪个皇帝都一样。毕竟,那位太子爷,在那边那也是杀伐果断的主。绝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仁君。
所以无论是换哪个,都没有什么区别。
这天天色未明,承天门外的车马就是一串一串的,马车的灯光星星点点,穿戴整齐的文武百官,已经全部到齐了,等着上值朝会了。
在披甲戴盔的仪仗官引领下进入皇极殿外广场的官们,全都喜气洋洋,一个个都格外的精神,虽然天没亮就都起来了,但是全都没有一点倦意。
这可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啊!
“皇帝陛下驾到!”
宣诏官的嗓门儿响起,站在皇极门外广场上的官员们都赶紧持芴行揖,山呼万岁。
接着就听见大明皇帝朱国强洪亮的声音:
“平身,平身!”
大家直起身子,抬眼朝上看。就看见乾圣皇爷一身朝服,坐在的御座,虽然是面带笑容,但是看着已经年过七十的皇帝,对于那些习惯了画像上那个相貌年轻的乾圣皇爷的年轻官员们,眼眶不由的一热,皇爷已经老了。
其实不但这些年轻的官员这么觉得,就连那些年迈的官员,同样也是如此。他们中的很多人都经历过当年的天下大乱,也亲眼目睹了乾圣之后的太平之世,对这位皇爷的感情同样也是真诚的。
看见群臣揖拜礼毕,朱国强就笑道:
“今天请大家到来上朝,就是要宣布一件普天同庆的大事儿……昨天晚上,收到一份加急军情,送来了咱们盼了许久的好消息——多尔衮死了!”
广场上的人听着这个消息时,不由一愣——多尔衮?就是那个蒙古大汗?
他死了?
等等——这意味着什么?
皇爷要趁机打仗?彻底剿灭那些打着蒙古旗号的女真人吗?
就在这时,朱国强继续说到。
“朕已经下旨将西域并入大明,设立西域六省,汉唐故地,已经全部回到我大明朝廷的掌控之下!我大明天下,如此才真正归于一统!”
西域六省?
等等,不就是那八个大明移民自治城吗?所谓的自制,其实就是大明朝廷派出的官员,基本上除了没有大明行省的名义,可是和大明的行省完全没有什么分别。
现在趁着多尔衮死了,把那片土地收回来,到也正是时候。
再怎么说也都是件喜事。
“臣等为大明贺,为皇帝陛下贺!”
群臣又是一阵欢呼!
朱国强抬起手,下面的欢呼声很快就停止了。
“……孟子云: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虽然世人皆言我大明虽然已经是极盛之世,但绝对不是太平盛世了,而且也不会有太平盛世!
因为从古至今,历朝历代,无不以太平盛世为所求。天下稍一太平,百姓刚得安逸。便有人云,天下已是太平盛世。从此君臣皆言太平,可孰不知,天朝之外,外患未靖!奢求太平,只能得到一时之安逸,绝不可能长保盛世。世人皆言——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不过事实证明,好战总要强过忘战!好战未必亡,但忘战必然危!而奢求太平,必定太平不保!”
没有天下,只有盛世!
与陛下的这个说法,在场的文武官员们很清楚,现在天下虽然归于一统,大明虽然是极盛之世,可是实际上,敌国还是存在的。
比如说那个蒙古,还有欧罗巴的那个什么神圣同盟——那个同盟说是抵抗蒙古人的入侵,可是实际上呢?他们既可以抵抗蒙古人,同样也可以抵抗大明!
大明的敌人不少啊!
站在皇爷爷身边学习的皇太孙则轻轻点头今天又学到了一些!
无论是对于国家还是家族来说,太平或者安逸从来不是好事!
太平了,安逸了,人就会变得因循守旧。就会大脑迟钝,就会性格软弱。
所以国家需要敌人,人需要干劲,无论在任何时候,国家都需要敌人,如果没有……那就制造一个敌人吧!
在这一瞬间,他似乎明白了,为什么皇爷爷会留下那个蒙古。会留下神圣同盟。
说白了就是为了给大明留下一个。给大明一个枕戈待旦的理由。
其实这同样也是朱国强的想法。需要一些敌人来保持前进的动力。而不是把所有的敌人都解决了,然后曾经与天朝上国的美梦之中。
那样的美梦做的太久了。对于国家来说,并不见得是件好事。最坚固的堡垒是从内部被击破,当堡垒被从内部击破的时候,那才是真正的灾难。
相比之下,有时候外敌——真的不值一提!也是他敢于给自己留下一个敌人的原因。
至于将来那个敌人会不会给大明造成真正威胁,那就要看大明王朝以后的继承人。
想到这儿,朱国强把目光投到了身边的孙子身上,看着他,还好自己培养的还不错……
想到之后,他自然而然的想到了远在万里之外的儿子,嗯,他也是时候回来了,也该是时候让他主持朝政了。总不能什么担子都加在自己身上吧。
想到这儿,他突然站起身来。然后他又说到。
“传旨,招皇太子回国!”
第1134章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在另一个世界的时候,朱国强当然也渴望着诗和远方,也渴望着到世界各地去看看。只不过的世间所有的美好都很贵,那诗和远方的路费和星辰大海的门票,顶多也就是想想而已。
而到了这个世界,朱国强是不差钱了。
虽然说“皇帝富有四海”不过只是虚词,但是身为皇帝的朱国强,绝对称得上是世界首富,甚至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在未来的几百年,甚至千年之后,这一点仍然不会有丝毫改变。
其实,早在登基称帝的时候,朱国强就曾经非常认真的考虑过皇家的财政问题,只要一想到从万历到崇祯那些皇帝“穷困潦倒”,他就是心有余悸,但是像满清那样,以国库为内库的方式,绝不是他所希望看到的,所以,在登基时他就很认真的考虑了“捞钱”的问题。
和任何一个经历了大基建时代的人一样,在南京国都营建时,朱国强就有意意识的在皇城修建工程中,刻意的为皇家留下了不少产业。
在皇城规划时,朱国强特意将承天门至,洪武门左右,也就是长安门左右两边原本属于五军都督府、宗人府、六部、翰林院、太医院等各个衙门的房子,统统拆除,从而腾出了一大片的地皮——那可是帝都中心的黄金地段,妥妥的宇宙中心。
在朱国强的安排下,这块地皮会用来兴建住宅和商铺,将作为一个新的商业区!而这块地皮的主人,当然是大明皇家了!
至于六部、五军都督府等衙门,都搬迁到皇城里原本属于内宫诸监、内府诸军、南京守备太监府,如此也就解决了各部衙门的地皮问题。
其次,在南京城内外还抄没了一大批所谓的“留都勋臣”宅邸,虽然城内的大都赏赐给了乾圣的军功勋臣,可城周围的别业却都留给了皇家。
而且在拓宽街道、扩建下水道等“市街改正”工程中,内务府也直接投资兴建了一大批沿街楼宇,那些地区虽然比不上宇宙中心,但妥妥的也是繁华商业区。
而在铁路兴建过程中,皇家除了直接投资铁路之外,还投资了火车站附近的商业地产。再加上什么矿山啦、铁厂啦、机械厂啦、船厂、纱厂等等一系列的商业企业投资。
到了乾圣五十年的时候,内库每年的收入甚至超过了三万万两!
就这,还不包括皇家在罗荒野(西伯利亚)、科威特城以及波斯湾西岸的大片土地,什么那是沙子?不,那里埋藏着大量的石油,在未来他们带来的财富是超乎世人想象的。甚至就是现在,因为煤油灯的盛行,科威特城石油都能为皇家带来亿万的财富。
嗯,还有巴库……
嗯,就这还不包括南京皇家博物馆里阵列着的各国珍宝。
似乎皇家,真的不差钱了!
也不可能再差钱了!
至少在乾圣五十年的时候,朱国强真的把“皇帝富有四海”变成了现实。
可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已经年过七十的朱国强,突然发现一件事——世界那么大,他却从来没有去看看!
夜深人静时,朱国强走到了书房,在明亮的电灯下——乾圣四十八,因为视力的问题,朱国强终于把电灯引入了这个世界,在电灯驱散黑暗的同时,也正在一点点的改变着世界。
置身于书房中,朱国强站到了那张足有一面墙大小的世界地图前。这副《坤舆万国全图》是乾圣五十年的新版。
“世界真的好大啊!”
尽管世界真的很大,但是仍然可以清楚的看到大明土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大明出版的《坤舆万国全图》通常用红色把帝国的领土标出,让人可以清晰地了解到这个庞大的帝国在全球的影响力。
从地图上,可以清楚的看到这抹红色从中原故地,蔓延到东南亚、印度、锡兰、中东、西亚、埃及、克里米亚、、南欧、威尼斯、英伦三岛、法兰西北部、以及整个北美!向南看去,从好望角到南方大陆(澳洲)、新西兰以及无数岛屿,从地球上的24个时区均有大明帝国的领土。
“在朕的领土上,太阳永不落下。”
朱国强喃喃着他一手缔造的这个“日不落帝国”,罗马人用了三百年建立了他们的世界霸权。而自己呢?只用了短短不到三十年!
可是自己用三十年的时间建立了这个世界帝国,但却从不曾涉足过这个世界帝国的其它地区。
“哎,世界那么大,朕也想去看看啊!”
想到这,朱国强长叹口气。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自己兢兢业业的缔造了这个帝国,甚至还把铁路……借着灯光,朱国强看着那片几乎笼罩世界的红色中,以南京为中心绵延出的铁路——在运去的几十中,大明和诸侯国们修建了数十万里铁路,从南京出发,向西可以一路抵达广西,从广西可以一路抵达南天门,也可以从长沙转向去昆明,从昆明进入承化省(缅甸),再向北进入天竺诸侯国——那里有大明的五十六个诸侯,既有朱国强的儿子,也有他的孙子,当然还有其它的宗亲。
铁路从孟买向西北方,可以进入波斯,从波斯进入巴比伦,向西可以经安曼抵达埃及,向北可以到达君士坦丁堡,然后跨越大陆进入欧洲,进入希腊、巴尔干……
“东方快车,东方快车……”
朱国强不禁念叨着这个名称,这列快车不是另一个世界的那个因小说而闻名于世的列车,而是一列豪华列车,这列时速超过一百里高速列车在铁路线上联接着大明与各地,一直是富人们的专属。
“也许,朕也应该去看看……”
在朱国强喃喃自语时,身后传来一个娇媚的话声。
“陛下,要是想的话,为何不去看看呢?”
不用回头,朱国强都知道身后是谁,是庆贵人,她来自天竺诸侯国——庆国的贵人。儿子们孝顺,他们每年会以进贡的方式表达忠心,其中就有当地美女。
回头看着,身形妖娆诱人的庆贵人,朱国强笑道。
“庆贵人,你想回庆国看看吗?”
“回庆国?”
庆贵人那张明显带有华夷混血相貌的脸蛋上立即流露出惊喜之色,自从她十六岁来到大明,到现在已经十年没有回过庆国了。
庆国……那可是她的家乡啊!
“对,朕治国五十年,也是时候出去看看朕治下的大明了!”
看着庆贵人,朱国强笑道,
“可是,陛下,国事怎么办?”
“太子监国已经十年了,朕在与不在,都是如此!”
笑看着庆贵人,朱国强突然说道。
“庆贵人,你离家出走过吗?”
“离家出去?”
“对!”
朱国强随手拿起笔,挥笔就在地图上写道。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看着陛下写在地图上的字,庆贵人的脸上充满了疑色。
“陛下?”
“快,简单的收拾一下,与朕一起出宫!”
半小时后,看着换上一身素裙的庆贵人,朱国强笑点着头道。
“你这身打扮倒也不扎眼,对了,庆贵人,你闺名叫……”
“回陛下话,臣妾闺名玉儿。”
玉儿……似乎有点儿耳熟。
“陛下,要给太子留封信吗?”
“留过了。”
“陛下,咱们现在怎么出去?”
“走地下通道!”
在皇宫内有“地下通道”与外界相连,御书房就有一道密道通往外界。‘带着庆贵人……不,带着玉儿一同通过地下通道离开了皇城,从皇城外的别业中走出来时,尽管正是夜阑人静时,可朱国强却显得有些亢奋,
今个朕也离家出走了!
想到这,朱国强的脑海中浮现出六年前去世恒妃——西娜拉,她是莫卧尔帝国末代皇帝沙贾汗的女儿,几十年前西娜拉离家出走来到了大明,后来成为了自己的妃子。
想到这,原本雀悦的心情突然变得有些沉重。
一个小时后,朱国强和玉儿两个人来到了火车站,在车站里,像他们这样的老夫少妻并不罕见,不过仍然很引人注目。车站里的人很多,四面八方来的人流从他们身边擦过,顶多也就是稍看上一眼,然后往车站的各个出口拥去,各奔前程。
帝都火车站,永远都是如此的热闹。
很快,朱国强就如愿以偿的买到了一张东方快车的火车票——从南京到君士坦丁堡的南线车票,也就是经西南、天竺,波斯、巴比伦进入君士坦丁堡。
这列火车的乘客,只有不到200人,他的头等舱或许不能和皇家专列相比,但是也绝对堪称豪华,宽敞的带有客厅的包厢,非常的舒适。
先睡一觉吧!
列车发车还要再等几个小时。
等到再一次醒来时,天已经亮了。
置身于超大景观玻璃窗边,朱国强忍不住想象着这一路上的风景,只要他愿意,随时都可以下车,然后改签最长一个月后的东方快车,这样的火车旅游并不仅仅只是在火车上。
“这一次,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