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这个大明太凶猛 >

第525章

这个大明太凶猛-第525章

小说: 这个大明太凶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说你是个哥萨克?而且当过百夫长。”
  司玉宇问道。
  “是的,我来自济莫韦伊斯卡亚,曾经担任过百夫长。”
  不等他说完,司玉宇就说道。
  “往后,你在这里也是百夫长,现在有一个任务交给你,你率领你的部下,向另一个城市进军,不需要进攻城市,只需要告诉所有人,告诉那些农奴,我们会给他们带来什么!自由,还有属于他们的财产!”
  “就这样?”
  斯捷潘·拉辛疑惑道。
  “是的,就这样!”
  司玉宇笑道。
  “这样也就足够了!”
  对于那些农奴来说,什么最重要?自由,当然能够拥有财产的自由更重要!
  而现在这一切,他们都将会拥有!怎么才能够拥有这一切呢?只要中国人到了,他们就能拥有一切!
  那些人肯定会做出对他们最有利的选择!
  到时候他们也就不再是入侵者,而是给这些农奴带来自由的解放者。不仅可以争取到那些农奴的支持,而且还可以利用那些农奴组建一支军队,一支进攻罗刹人的军队。有了这支军队,整个罗刹都将会向大明敞开大门。


第1104章 心有余悸的多尔衮
  中国人出现在北方的消息,就像是一道闪电……稍闪即逝!
  甚至就连同的煽动农奴爆动的消息,都未能在罗刹掀起太大的风波,倒不是说罗刹人的心性太大,而是因为现在他们根本就顾不上啊!
  莫斯科被包围了!
  1667年7月5日。
  超过的三十万蒙古大军里三层,外三层的把莫斯科给围围包围了!
  这个时代的莫斯科不像维也纳那样,拥有完备的棱堡城墙,更不像是1941那样,拥有钢铁的意志。
  现在的莫斯科……其实,就是一个东欧平原的小城而已,没错,就是一座小城,或许这里曾阻挡过克里米亚鞑靼人的入侵,但代价是周围方圆百里的人们都被掠为奴隶。
  而现在包围这里的却是把燧发枪、短管重炮带到欧洲的蒙古人。这些蒙古人在和中国人打仗的过程中,学会并且掌握了极其先进的火器,那怕是他们的火器相比大明是落后的,可相比于需要大量进口火枪的罗刹人,那简单就是降维打击啊!
  其实,在过去的几年里,面对蒙古人的威胁,罗刹人确实做了一些准备,比如莫斯科的城墙进行了加固,比如进行棱堡式的改造,就像对维也纳进行的那些改造一样。
  围城,这一天早就在罗刹人的意料之中,只不过他们没想到,蒙古大军会像克里米亚鞑靼人那样,居然会绕过他们在梁赞等地的要塞,直接兵临莫斯科城下。
  “天父保佑,保佑我们击退这些残暴的蒙古人!”
  阿列克谢一世亲自到大教堂祈祷,祈祷着他们能够赢得战争的胜利,而对于守城的罗刹士兵来说,似乎他们和蒙古人之间的兵力悬殊并不大。况且他们还是守城的一方。
  不过对于兵临莫斯科城下的蒙古人来说,他们似乎并不着急,他们先在火炮的射程之外挖起了长壕,然后部署大炮,然后就这样一步步的为攻城作着准备。
  在他们进行这些准备的时候,守城的罗刹炮手,压根就没有还击,因为他们知道一旦还击,必定会面对蒙古人猛烈的炮击。
  所以一时间,莫斯科城内外倒也还算平静,城外的蒙古人在那里挖掘着长壕的同时,城内的罗刹人则把所有能搜集到了小麦、燕麦都磨成面粉,这是守城时必须要做的,因为磨坊随时有可能被摧毁。与此同时,城内的开始实施粮食配给,毕竟谁都不知围城会是多长时间,可能是几天,也可能是几个月。
  就在双方紧张的作着准备的时候,身处城外的多尔衮同样也在紧张的关注着外部的形势,与外界想象着他是要用壕沟攻城不同,他挖壕沟的目的不过就是为了阻挡城内的罗刹军出来,他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来自波兰和瑞典的援军。
  围点打援,早些年,在辽东的时候,从他爹那辈子开始,这就是他们最常用的策略,不知道多少明军将领引恨于此,现在在莫斯科,不过只是故伎重演而已。
  “波兰人的援军到达什么地方了?”
  又一次,多尔衮扭头问道尤里·赫梅利尼茨基。
  “大汗,他们到现在还没有完成准备,想到莫斯科,至少要等到下个月,这一次,波兰军总司令索別斯基亲自帅领2万翼骑兵,翼骑兵啊!那可是波兰人真正的精锐。”
  身为哥萨克大酋长的尤里·赫梅利尼茨基,是博赫丹·赫梅尔尼茨基儿子,十年前,博赫丹染疾身故前,将哥萨克军盖特曼权杖交给了只有16岁的尤里,尽管这种世裔传承破坏了哥萨克推举传统。但是在多尔衮、瑞典、特兰西瓦尼亚、罗皱的巧妙操纵下,不仅让当时兵围华沙的乌克兰没有取代波兰成为另一个强国,而且还成功的瓦解了哥萨克,让哥萨克酋长国变成了大清的盟旗,尤里·赫梅利尼茨基则成为大清的和硕亲王,至于其它的哥萨克将军或是成为亲王,或是成为郡王,贝勒、贝子等头衔自然也是大封特封,人性是贪婪的,那些哥萨克将领们或许不满意老博赫丹的世裔行为,但是他们有机会世袭权势时,他们同样也不会排斥,而多尔衮要做的就是把哥萨克的军事选举打碎,用世裔的贵族爵位换取哥萨克的臣服。
  对于善于玩弄权术的多尔衮来说,这压根就不是什么难题。
  “翼骑兵,也不过如此而已!”
  脸上咧出笑容,冲着尤里他说道。
  “世界上最好的骑兵就在我的身边,怎么样,基辅亲王,能够为本汗取下索別斯基的脑袋吗?”
  基辅亲王是尤里的头衔,多尔衮在给哥萨克封了六个亲王,十三个郡王,就是靠着这一堆头衔,他成功的把哥萨克这群最骁勇的骑兵纳到他的麾下。
  “大汗放心,只要他索別斯基敢来,就绝对不可能让他活着离开这里。”
  不等尤里开口,安东·日丹诺维奇这位曾经的哥萨克军团长,现在的日托米尔亲王,就在一旁接腔说道。
  日丹诺维奇的话,让多尔衮哈哈大笑道。
  “如此,我就在莫斯科静待佳音了,等到你们凯旋时,我就在莫斯科给你们庆功。”
  听着大汗的话,尤里问道。
  “大汗,这莫斯科有十几万守军,咱们想要攻克他恐怕不容易,而且再过两个月,冬天就要到了,冬天,可不是适合打仗啊!”
  那怕是在辽东的时候,清军曾多次利用冬天进攻明军驻守的城池,甚至利用冬天长驱千里,破墙入关。但是关内的冬天,可赶不上莫斯科的冬天,这边的冬天更冷。当然,对于已经在东欧大平原上征战多年的多尔衮来说,对于这里的冬天,他当然不陌生。
  尤里的提醒,让多尔衮大笑道。
  “冬天,阿列克谢一世撑不过这个冬天!”
  然后他又正色说道。
  “况且,我压根就不担心阿列克谢,他现在所用的不过是必死之局,我担心的是伊斯坦布尔啊!”
  相比于罗刹人,更让人担心的还是土耳其人,多尔衮更担心土耳其人撑不住啊!
  对于大汗的担心,日丹诺维奇不禁疑惑道。
  “大汗,那些中国人就那么厉害?”
  中国人有多厉害?
  日丹诺维奇根本就没有准确的认知,不过对于多尔衮来说,这么多年来,明国人一直都是他心中的恶梦,现在那些明国人就在伊斯坦布尔,他又怎么可能不担心呢?
  对于日丹诺维奇不以为意,多尔衮只是轻摇头道。
  “你不懂啊!”
  其实哪怕就是多尔衮,自己也不懂,为什么明军一夜之间就变得那么厉害?
  当年他们可是压着明军打的,可怎么就一夜之间完全变了副模样呢?
  那直到现在,他都能记得当年仓皇逃出关的模样。
  即便是想不明白,也不妨碍多尔衮对明军有了一种发自于内心的畏惧,毕竟这么多年,他压根儿就没赢过……


第1105章 中国人来了
  没有和中国人打过仗的人,永远不知道中国人的厉害,或许对于身处东欧腹地的哥萨克们不知道中国人的厉害,但是对于土耳其人来说,他们却深知中国人的厉害。
  在郑森挥师奇袭君士坦丁堡之前,埃及总督曾多次派兵袭扰,明军在西奈半岛辎重部队,试图干扰明军的后勤,面对这样的袭扰,朱和域直接下令虎牙镇、鹰扬镇进攻开罗。
  两镇陆军一路攻城掠地,不过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就兵临开罗,数日后轰开开罗城墙,兵进开罗,由此土耳其在埃及行省的统治随之被摧毁。
  开罗,亚历山大……
  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战果,晃瞎了欧洲各国的眼,同样也让北非各地的那些奥斯曼帕夏们也是惶惶不可终日,他们担心着中国人随时会打过来。
  其实,如果埃及行省没有威胁西奈半岛,威胁大军的后方,朱和域压根无意分兵,毕竟,对于身处异域的他,很清楚看似攻城掠地的背后是对己方兵力的削弱,随着占领区的扩大,就需要派驻守军,每一次分兵都意味着他手头兵力会越来越有限。
  分兵,绝不是什么好事。
  寻求决战的机会!
  其实进攻耶路撒冷就是为了寻求决战,就是为了让土耳其人调兵遣将收复失去。
  当穆罕没得四世真的如他所愿亲率大军南下时,朱和域就知道自己期待已久的机会到了,就在他准备于大马士革一带给予土耳其人以重创时,那边犹太人把郑森的信送到他的面前。
  郑森攻进了马拉马尔海,奇袭君士坦布堡,并且已经占领了那里。
  这个消息委实太过惊人,甚至朱和域一度怀疑它的真实性,如果不是因为信是用密码写成话。随后土耳其人后撤的消息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消息的准确性。
  可接下来怎么办呢?
  “达达尼尔!”
  面对舰队可能被困在马拉马尔海峡的现实,在沉思良久之后,朱和域还是选择了进攻达达尼尔。
  ……
  1667年6月27日,达达尼尔海峡的依如往日一般平静,在海峡内数道铁链横拦于海峡,此时的海峡禁止任何人进出。不过,对海峡入口处炮台上的土耳其炮手来说,他们所防范并不是从海峡外驶来的舰队,而是阻止闯进马拉马尔海的中国舰队离开这里。
  “哎,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把伊斯坦布尔从中国人的手里收复回来!”
  在海峡入口处的炮台上,几个土耳其士兵在那里交头结耳的说道着。不过和过去不同的时,即便是在说话的时候,他们的眼睛都不敢离开大海,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就在几天前,军法官来到了炮台上,接连砍掉了几十个人的脑袋——因为他们放中国舰队进入了海峡。
  别说军官,甚至就连同当天值勤的士兵,也被砍了头,而在他们的脚下,虽然鲜血已经干涸,但空气中似乎还有那股浓浓的血腥味,没有人敢轻举妄动。
  突然,一个土耳其人指着大海大声尖叫道。
  “有舰队!”
  随着他的喊声,一名百夫长匆匆的拿着望远镜站到炮台了望塔上,在发现一只规模不大的舰队朝着这边驶来时,他立即下令敲响警钟。
  在清脆的钟声于炮台上响起时,那些大小不一的桨帆船散开了,他们呈半月型朝着海峡入口处逼近,然后他们在距离炮台数里之外的位置停了下来。
  这些来自威尼斯、热那亚的浆帆船吨位大都只有数百吨,与过去不同的是,在他们的船艏安装着一门巨大的攻城炮,它的底座上还铺设了大量的缆绳和帆布来缓冲,在缓冲垫子下面也用了加粗的横梁来保证其发射时巨大的后坐力不至于把船撕碎。
  把攻城炮装在船上,这并不是什么新鲜的操作。不过对于那些威尼斯水手来说,他们盯着巨大的攻城炮时,他们的目光无不是带着某种敬畏。
  “准备装弹!”
  随着炮长的吼喊声,重达200斤的锥形炮弹被吊了起来,然后从炮口塞进弹膛,这种钢铸的前装线膛臼炮,一直都是明军的攻城利器,即便是最坚固的堡垒,也无法阻挡它的炮击。
  在过去的多年间,不知多少城墙、堡垒被它轰成一堆瓦砾。而现在,它的炮口直指云霄,指向了达达尼尔海峡入口处的土耳其炮台。
  在这些攻城炮船作着准备的时候,炮台上的土耳其人同样也在炮台上忙活了起来。
  放下望远镜的同时,乌米尔大声喊道。
  “准备燃烧弹!”
  随着一声令下,他们立即给热弹炉子升起了起火,并且不断的为炉子鼓着风,炉膛里的铁弹很快就被烧得通红。
  与中国海军作战的教训是极为深刻,那些中国军舰就像是披着一层铁甲似的很难击穿,也正因如此现在土耳其人才会用“燃烧弹”,也就是被烧红的实心铁弹,而在海岸的堡垒中往往都会会修筑“热弹炉”以供守军大规模加热炮弹,其对焚毁敌军舰船有奇效。
  即便是不能打穿中国人的军舰,这些炮弹落在他们的甲板上,也能引发大火!
  不过尽管如此,乌米尔的心还是很清楚,现在,他们之间的距离实在太远了,在如此远的距离上,炮弹根本就没有什么准头。
  “还好,他们的炮弹也没什么准头!”
  在乌米尔的这么自言自语的时候,突然,海上传来一声声猛烈的炮响,即便是相隔数里,他们仍然能够感受到震耳欲聋的炮声,即便是在炮台上,他们都能看到在炮响的同时,那些被收起的船帆猛的鼓荡起来,然后一团巨大的白色烟雾就将船头笼罩其中。
  “这是什么?”
  乌米尔和炮台上的守军,无不是用惊愕的眼光看着大海,与此同时,数十枚重型炮弹,呼啸着朝着炮弹飞去,在震人心弦的呼啸声中,从天而降的炮弹,准确“砸”在了炮台坚固的石堡,伴随着一声猛烈的撞击声,在石屑崩飞瞬间,有些人甚至看到了那枚炮弹钻是进了石墙之中,还不等他们反应过来,猛烈的爆炸从石墙内炸开。
  “轰”得一声巨响,伴随着一阵地动山摇,堡垒被炸出了一个床铺大小深坑,下一瞬间,更多的炮弹落在棱堡炮台上……


第1106章 加利波利的会师
  炮弹!
  一发发炮弹,就像是雨点似的落在达达尼尔海峡的多座棱堡堡垒上,那些沉重的尖锥形炮弹就像是锥子似的钻进石砌的墙体内,在其内部爆炸,每一次爆炸总能在炮台上炸出一个个或大或小的深坑,在猛烈的炮火中,土耳其人也在不断的发炮还击。一枚枚通红的燃烧弹呼啸着飞向大海,但是在相隔几里远距离,滑膛前装炮的精度是极其感人的,以至于一发发灼热的炮弹,不过只是在大海上打出一道道水柱。
  在明军的炮击中,海岸炮台渐渐的变成了废墟,对于守卫炮台的土耳其人来说,他们都能够从猛烈的炮火中感受到中国人的决心。
  “中国人肯定是想要夺取达达尼尔海峡!”
  没有任何犹豫,拉乌夫将军立即下令加强在在海峡一带的防御,以阻止中国人的登陆。
  “还好,这一带的地形并不适合登陆。”
  拉夫乌自言自语道。最后盯着地图的他,甚至开始构想着如何利用这里特殊的地形和海岸炮台,重创那些企图从海上打过来的中国人。
  其实他会有这样的想法一点也不例外,毕竟,这一带的地形确实不适合登陆,俯视海滨的山脊和陡坡提供了优良的防御阵地,任何企图在这里登陆的军队,都将遭受极其惨重的代价。
  几百年后,当不列颠的那位叼着雪茄烟的海军大臣在达达尼尔海峡划上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