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是什么?
下一瞬间,黑点就砸了过来!
第118章 炸他个天翻地覆
砸来的黑点是一个铁球!
铁球的速度不快,甚至让人有种错觉,伸手就能拦住它,可下一瞬间,它就狠狠的砸中了那托多身边的岳木的脑袋,尽管他带着头盔可脑袋仍然像是西瓜似的“砰”的一声,猛的炸裂开来。
没了脑袋的尸体直直地立在一旁,鲜血从断胫处喷出一尺多高,在空中形成一片血雾,而它的势头并未减弱,一头向前冲去,溅起数道眩目的红雾!
另一个人被炮弹直接命中肩膀,瞬间就将那人的肩胸砸的粉碎。去势未尽的炮弹继续向前,击中了另一个人的肚子,然后又将第四个人的胯骨打的粉碎,在落到地上的瞬间又快速弹起来,扫过另一个人的小腿。被擦中的人立刻惨叫一声倒地在上,伤口处露出白色的骨头茬子,鲜血狂喷。
转眼之间,原本正在整队清军,瞬间就懵了。
这是怎么回事?
城上的明狗什么时候有炮了?
还不等他们回过神来,突然,那个正在地上滚动的铁球爆炸了,猛烈的爆炸和灰土的烟尘冲天而起,将附近数米内的人吞噬了其中,生铁碎片在硝烟中呼啸着飞向四周,那些未急躲闪的清军,尽管身上穿着厚重的盔甲,但是仍然难以阻挡呼啸而来的生铁破片。
炮弹爆炸后形成的生铁破片有大有小,大的有小孩巴掌大小,撕破清军盔甲的瞬间,甚至还会将伤者的身体被撕成两截!一两个倒霉蛋甚至被破片拦腰切成两截!
更多的却是指头以至于豆粒大小的碎片,它们呼啸着四散开来,看似不大的碎片却能轻易的穿透清军身上厚重的盔甲,钻入它们的体内,撕碎他们的骨头、内脏。
非但如此,甚至就连同空气中喷涌的气浪,都将那托多震得七荤八素,脑子发懵!
好半晌,他都没有恢复意识,耳朵轰鸣着,眼睁睁的着周围倒在血泊里的下属。
这、这是怎么回事?
开花弹?
不可能,开花弹的威力怎么可能这么大?
不等那托多回过神来,又一发炮弹拖着沉闷的啸声呼啸而来。
相比于上一发炮弹,这发炮弹甚至都没有落到地上,居然径直在空中爆炸了。
在空中炸出一团黑烟的瞬间,数百个碎片便呼头盖天的从天而降,呼啸着覆盖了地上的人们。
只听“噗”的一声,不少人的脑袋就像被锤子击中瞬间,猛的一下碎烈开来,一时间到处都是飞溅的红白之物,甚至人还顺着惯性向前奔走了几步才倒下去!
还有一些人的腹部被击碎后,断肠“哗”得一声便流了一地,空气中到处都一片浓浓的血腥味。
接连数声猛烈的爆炸声,惊呆了所有人,正在观战的阿巴泰足足愣了好一会,才说道。
“怎么回事?炮队里的那个奴才乱开炮,居然打着自己人了?”
而城头上满面绝然的人们,同样也是愣愣的看着城下,鞑子兵那边怎么炸开花了?
难不成是他们自己的大炮没了准头?
当战场上的交战双方都有些发懵,甚至满面疑惑的瞧着突然炸起的烟柱时,城头上几个眼尖的人指着空中大声喊道。
“快看,快看天上,天上有烟!”
天上有烟……数十道烟迹呼啸着从而降。
“那是……从河上来的?”
万寿祺、刘芳等人惊喜的朝着黄河的方向张望着,尽管河堤阻挡了他们的视线,可隐约间,他们似乎仍看到了在一里多外的黄河河面似乎有许多桅尖……
河面上数十艘漕船排成一字,船头对着徐州方向,而在远方一艘艘漕船正驶出河对岸的镇口闸!
在他们刚出现时候,河堤上的清军哨探压根就没有注意到它们,毕竟河上一直都有明人的船只经过,而清军压根就不关心水上的动静。甚至直到其中的几十艘船船头对着徐州方向,摆成一字阵的时候,清军哨探也都没多看上他们一眼。
不过就是一些被吓的魂不附体的明狗而已!
但是下一瞬间,他们就要为自己的狂妄付出了代价。
尽管距离岸边足有半里有余,而且还有河堤的阻挡,但是一字排来的漕船,却仍然朝着岸上的清军发起了炮击。
那些飞去的炮弹,有的准头十足,直接落到清军队伍里,有的落到了空地中,尽管只有少数一部分炮弹落在清军队伍中,却立即掀起一片腥风血雨。远处袭来的砸中一名清军的胸口,将此人砸的飞了起来,肠子肚子落了满地。但是,这枚弹丸却未能向先前那枚一样,形成跳弹效应。随着那人的尸体一起落在了地上,突然,炮弹直接在那人的腹腔内炸开,一时间空中到处都是纷飞的断肠、碎肉,他的脑袋甚至被炸飞上几丈远,然后重重的砸到地上。
腥风血雨!
尽管从空中落下来的炮弹,并不集中,可越是如此,那些像是雨点似的随意落下的炮弹就越吓人,对于那些不幸被炮弹笼罩的清军来说,仍然有如置身于炼狱中一般,
伴随着剧烈的爆炸声,顿时在周围引起了一阵鬼哭狼嚎。
“轰……轰……轰”
看着没有了脑袋的尸体在倒下去的瞬间,居然被碎片撕成了两截,那托多只觉得头皮一麻,趴在地上他,不仅能够感受到地面在震动,震耳欲聋的爆炸声,震得他甚至变成了聋子,不过即便是如此,在一片黑烟之中,他仍然能听到破片“嗖嗖”的破空声,而更多的是人们的惨叫声。
“啊!救命……”
“救命啊……”
“我的手……”
趴在地上连动都不敢动的那托多看到远处,一个浑身血淋淋的家伙,正在被血人正在努力挣扎着,呼救着,而另一个血人却像傻了似的跪在地上,大声的呼喊着,似乎是在寻找着什么,定神看去,那托多才看到,那家伙的手臂被炸飞了,断臂处向外喷出红雾般的血液。
看到这一切那托多忍不住在心里打了个激凌,看着眼前的随处可见死尸以及残肢断臂,既便是杀惯了人的他也感觉到一种莫名的恐惧于心底弥漫开来,胯下一热一股液体流了出来……
第119章 炮舰的怒吼
拖着白色的烟迹的炮弹呼啸着划着抛物线,狠狠的砸在地上,在击起尘土的同时,喘息的功夫,猛烈的爆炸就吞噬了周围的一切。
在一片血雨腥风之中,那些受伤的清军无不是被吓得魂飞魄散,哀嚎着在地上滚动身体,远离那些拖着烟迹从半空中狠狠砸下来的炮弹。
……
一道道黑色的烟柱在徐州城北、城西升腾起来,到处都是伤者惨叫,位于城西的阿巴泰这会甚至看傻了眼。
至少有那么一瞬间,他以为是自家的炮队打偏了炮弹,可这个念头转瞬而逝,下一瞬间,如雨点般的炮弹,就落在了城北,城西。
“河上!”
看着划破半空的烟迹砸落下来时,嗅到到危险气息的瞬间,阿巴泰迅速挪动双腿,将自己藏在了坐骑的屁股后面的同时,他大声喊道。
“河上有明狗的炮船!”
必定是炮船了!
阿巴泰的喊声刚落,砸落在三十几丈外的铁弹突然炸开,爆炸的瞬间,他甚至能感受到大地在震动,即便是隔着马屁股,仍然可以感受到冲过来的气浪。
“快,保护主子!”
周围被吓了一跳的侍卫,无不是纷纷提盾过来,试图护着阿巴泰,不过却被他一把推开。
“都是一群废物,快,传令炮队,到河堤上去,河上有明狗的炮船!让他们把明狗的炮船轰走!”
身经百战的阿巴泰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的同时,还不忘记明正军法。
“是谁负责河上的哨戒,把他的脑袋砍掉!”
匆匆忙忙行动起来的清军,并不知道他们的行动,完全落到了别人的眼中,在空中一架小巧的无人机,正盯着他们的一兴一动。
“居然调动了炮队,反应挺快的!”
从无人机传来的画面中看到清军的动作,朱国强忍不住称赞了一句,然后就对身边的侍卫命令道。
“通知所有人,尽量靠近河岸,继续装弹射击!”
在命令下达时,船头的炮手们正在往炮口塞着重达二十余斤的炮弹——尽管漕船并不是军舰,但是朱国强还是想办法给漕船增加了武装,除了在其中的二十艘船的船艏安装了十二磅拿破仑炮之外,他甚至还借鉴了欧洲的“臼炮船”的原理,在船艏安装了一门威力巨大的“臼炮”,它的原型是美国的M1852型24磅臼炮,这是一种极易部署和移动的武器。不过朱国强造的臼炮更简单——炮管只是普通的15升高压氧气瓶切开底座,对其进行简单加工后,倒扣在厚木基座上,就成成了臼炮。
至于船艏的炮座,也不过就是用厚木、缆绳和帆布来缓冲,凭借着容易武装、容易制造,朱国强轻易的为船队的每一艘漕船,都安装了一门臼炮。
而现在,这些看似简陋至极的臼炮,正好在徐州派上了用场!
昨天,船队刚到微山时,就有义士前来禀报军情。
从领兵南下之后,朱国强才真正体会到情报在军事行动中的重要性,尽管创办了内卫,可内卫不过只是草创,根本不可能给予他多少情报支持,南下以来所有的情报都来自“义士”提供,这些义士既有寻常百姓,也在生员举人,至于地方官员……一个个的都装聋作哑。
其实,这年月义士还真不少,守济南的时候,就有义士不远数百里往济南送情报,当然他们的目的各有不同,有的是为了报仇,有的是为名,有的是为利,但不可否认,也正得益如此,朱国强才不至于变成聋子、瞎子。
也正是从他们的口中,朱国强知道了清军的动向,知道了阿巴泰已经过了黄河,了解到他们沿黄河南岸一路南下,和在河北时一路兼程疾驰、过城不攻不同,过河后,先破兰阳,然后兵分数路,破考城等县,兵锋直指归德,沿途、杀掳百姓几尽,甚至现在已经兵临徐州城下。
也正因如此,朱国强才会作出从夏村向南,经境山从镇口闸入黄河的决定。从这里既可到徐州,也可以由此向东顺河直下入淮安,在距离上与从会通河经直河入黄河,再去淮安差不多远。
但镇口闸就在徐州对岸!
而让人庆幸的是阿巴泰在北岸并没有部署军队,所以大军轻易的过了镇口闸,进了黄河,通过无人机发现徐州城已经岌岌可危时,朱国强立即命令船队抵达一字排开以船艏对准徐州,对徐州城外的清军实施炮击。
只不过,臼炮非但准头有限,射程也很有限。
不过即便是如此,在短时间内,上百发重达二十余斤炮弹落在清军头上,仍然给他们打了一个措手不及,那些装着几公斤硝S安的炮弹威力,绝不是黑火药炮弹所能相比的,立即在清军的中间掀起了一片腥风血雨。
这种超越时代的打击,对于清军而言无疑是致命的,尤其是相比于普通的架退野战炮,不必复位的臼炮射速极快,在炮手们的努力下,甚至轻易的打出了每分钟十一二发射速——这个射速,甚至不逊于几百年后的“75小姐”。当然,能打这么快,除了炮管短之外,帆布袋装的发射药与弹丸一体的整装弹也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差不多五六秒一发,有点慢啊!”
瞧着船艏的炮手们挥汗如雨拼命装弹的模样,手拿秒表的朱国强强忍着心里的高兴,装模作样地说道。
“告诉将士们,把炮打快一些,炮打的越快,建奴死的就越多!”
正在给火炮装填炮弹的炮手们一听,无不是纷纷大嚷道。
“请世子爷放心,这一次小的们一定打的建奴哭爹喊娘的!”
在炮手们装弹时,船夫也在努力的保持着船身的稳定,尽量将船头对准徐州城的方向。与此同时炮手们侧飞似的将炮弹塞进炮膛的同时,炮尾的炮手麻利的用铁钎从引孔刺破火药包,在引火绳塞进去的瞬间,就被点着。
“东虏炮队!”
突然,桅顶了望手的喊声,在众人的头顶上回响着。众人抬头一看,只见河堤上出现了一阵清军的炮队!黑洞洞的炮口直指着黄河!
第120章 大炮傻了眼
叭!
滚滚的硝烟中,犹如枪声的鞭响仍然异常的刺耳,宋国辅这个当年在吴桥兵变后,随耿忠明一同降清的甲喇额真大喝道。
“想活命的快把大炮推上河堤!”
说罢,他甚至自己也跟着跑到红夷大炮前,推动着炮车,大喝道。
“走……”
随着众人的喝吼,重达两千多斤的红夷大炮动了!
在几十个清军炮兵的拼命推动下,笨重的四轮炮车动了起来,朝着河堤的方向推动着。
无论是明军也好,清军也罢,都没有发展出野战炮车。
这或许是因为第一批大规模的红夷大炮输入是从近海沉没欧洲军舰里打捞的舰炮,那些舰炮成了大明铸造红夷大炮的原型,当然,船上的四轮舰用炮车也成了炮车的原型。
因为舰炮笨重的关系,所以明军大都用其守城,舰用的四轮炮车倒也适用。但是清军却将其用于攻城,尽管四轮炮车不方便,但平常转移时都是装在马拉大车上,倒也堪用。
不过,这会笨拙的小轮炮车,却成了致命的弱点,尽管众人拼命的推着炮车,但时而陷入泥坑里的小轮,却阻碍了炮车的移动。即便是一个拳头大的小坑,也能让半尺高的小轮陷进去好一会。
在宋国辅领着清军炮手拼命的推着炮车上河堤时,从河上打来的炮弹更加密集了。
因为明军的炮船在河上,河堤上骑着马的清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们往自己这边挥洒着炮弹,也就是干着急,毕竟,马不会水!人,也不会。
在他们看来眼前的这一幕是壮观的——伴随着一阵阵剧烈的炮声,河面上的船队中立刻闪现出一簇簇、一朵朵白色的爆烟和桔红色的火光。瞬间又在空中连成一片密不透风的巨响,夹带着炮弹划空地呼啸。
“呜……”
沉闷的呼啸声汇成一片时,很难形容它的动静,就好像整个天空变成了一面大鼓似的,那面大鼓上有无数把大锤在上面不停地擂呀,敲呀。只震得众人的心头一紧。
在这一阵阵雷声般呼啸声中,数以百计的白色烟迹在空中划过的——那是24磅炮弹木质时间引信燃烧时冒出的烟迹,尽管这个时代也有开花弹,但此时的引信就是一根药捻子,而这种木质信管要等到百年之后才会发明,其实它就是一根中空的木管内装黑火药柱。在炮弹出膛时,炮焰会从炮弹与炮管的间隙泄露到炮弹前方引燃引信,引信就按照标定的时间引爆炮弹。
木质信管、火发垒管加上某硝基化肥,所构成的威力是惊人的,当定时准确的炮弹落在人堆中爆炸时,被炸飞的残肢断臂甚至能飞出十几丈远,相比于只能产生十几二十片碎片的黑火药炮弹,这种高爆炮弹在爆炸时的碎片更多,威力更大,在密集的弹雨中,战场上到处都是横飞的破片,扭曲的破片在空中呼啸着掠杀着试图阻挡它的人们。
曾经看似坚固的盔甲在它的面前就像纸片似的,被轻易撕碎,仓皇奔逃的人们跑着跑着就被削去一条大腿,在血泊中挣扎着,下一瞬间,又被另一发炮弹炸飞上天,变成一团碎肉被抛上半空,然后再狠狠的砸落在地上。
在剧烈的爆炸中,宋国辅感觉到脚下的大地也在颤抖着,他惊骇的睁大眼睛,盯着身后的战场,那里是什么战场,分明就是一片修罗场,离开河堤差不多半里左右的区域内尽是一片狼藉,滚滚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