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这个大明太凶猛 >

第478章

这个大明太凶猛-第478章

小说: 这个大明太凶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得知奴隶暴乱,在城内到处杀人后,杰哈德立即派出了两百名火枪兵,这些火枪兵刚到街道上,就被眼前的惨状吓了一跳,那些白奴疯了!他们居然敢杀他们的主人!
  杀光这些异教徒!
  火枪兵们叫嚷着列成队,朝着冲来的白奴就是一阵齐射。
  街道上立即响起一阵整齐的枪声。枪声响起的时候,立即有数十人被打倒了,冲在最前面的人,甚至直接被这子弹打飞了起来。他们的身边有人停住了脚步,不过,下一瞬间,这种静寂就被愤怒的吼声所取代。
  “自由!”
  又一次,奴隶们喊叫着,挥舞着刀枪,不顾一切的冲了过去,那些火枪兵不敢相信的看着眼前的一切。
  他们疯了!
  还不等他们回过神来,像雨点一样的砖石就落在他们的身上,然后是那些像疯了一般的奴隶,他们就那样不顾死活扑了过去,用刀枪撕杀着,完全不顾自己的死活。
  瞬间,街道上血流成河!
  “天父啊!”
  受伤的奴隶,躺在地上满面笑容的哭喊着,尽管他的胸膛涌着鲜血,可是他的脸上却带着笑容。
  “请搭救我,原谅我,我是自由的……”
  自由的……这一瞬间,他是自由的,他生为自由人,死为自由人!
  自由!
  对于城里的这些奴隶来说,他们唯一的信念就是自由!
  他们愿意用生命去换取自由,那怕只是一瞬间的自由!
  过去对于他们来说,自由不过只是存在于梦境里的东西,而现在,自由是触手可及的。即便是死去了,至少他们的灵魂也是自由的。
  面对这些为了自由不惜一切杀过来的奴隶。那些曾经趾高气扬,压根儿就没有把这些奴隶当成人的奴隶主们完全失去了抵抗的勇气,面对奴隶们不顾一切的进攻,他们只能一步步的后退。
  激烈的混战并不仅仅只是发生在城市的街道上,到后同样扩散到城墙上,在奴隶们冲上城墙上的时候,海上的官兵们同样发现了城墙上的混乱,他们惊讶的看到在城墙上,到处都是互相撕杀的人们,那些奴隶和天方人在城头上互相砍杀着彼此。
  这是怎么回事?
  没有知道,但是,没有任何迟疑,在发现敌人陷入混乱后,郑森立即下令部队登陆。
  这一天,对于鲁马奈而言无疑是一场灾难,上万名奴隶疯狂的报复着城里的所有人,无论是平民还是士兵都是他们的敌人,他们砍杀着所有能走得动的人,街道变成了战场,房屋变成了瓦砾。
  当一切都结束的时候,繁华的城镇沦为一堆堆断垣残壁,而在断垣残壁之间,那些获得自由的奴隶们在废墟中欢呼着,在那里挥动着手中的武器兴奋的呐喊着。他们在那里宣泄着自己的激动,现在他们终于自由了!
  在激动的呐喊声中,没有任何人会去在意废墟中的尸体,成千上万人的死去了……


第1006章 大水冲了龙王庙
  几乎是在明军攻克地中海沿岸的鲁马奈的同时,苏伊士城的明军取得了苏伊士大捷,歼灭了近两万马木留克。在双方没有任何沟通的情况下,驻欧明军与驻天方半岛的明军却几乎同时出兵攻占领西奈半岛南北两端,这样的行动利益于什么?
  一方面固然是因为乾圣年间的官员们的扩张精神,另一方面恐怕就是他们都敏锐的意识到了西奈半岛的重要性,对于大明,甚至对于世界的重要性。那怕是在这个时代它的重要性还没有显示出来,但他们早就对这些地方虎视眈眈了,所欠缺的只是一个理由和借口而已。
  当他们看到机会的时候,当然不会借过千载难逢的机会,立即果断的出兵,其果断甚至远远出乎人们的意料。
  1665年岁末,发生在西奈半岛南北的两场战争,会给世界带来什么样的改变,暂时还无人知晓,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战争却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至少对于马裕强来说,他的命运就因为这场战争发生了改变,他原本只是海峡殖民地的普通的移民,是响应征召加入的军队。
  成为军人,在国内这绝对是一件让人羡慕的事情,如果当年他有机会成为军人的话,无论如何他都不可能远赴海外,甚至到了海峡殖民地——那地方荒凉的很,甚至直到现在他都不知道,自己为啥会到了这地方。
  不过,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他才有机会成为军户,或许这就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意思吧!
  虽然骑着马,可是马裕强却不时的打着哈欠,倒不是真的困,而是太阳晒的,虽然快到腊月了,可这地方和海峡殖地一样,见不着漫天飞舞的大雪,也没有刺骨的寒风,天气倒是有点像秋天,太阳一晒,别提多舒服了。
  “裕强,别光打磕睡,小心一些!”
  队长的喊声,让马裕强连忙打起精神说道。
  “队长,不是我光打磕睡,是这一路上实在太无聊,你说那些个本地人,瞧着咱们就像没看到似的,既不抵抗,也不逃跑,甚至还主动的卖东西给咱们,这些人就不知道,咱们打的是他们的国家吗?”
  马裕强的心里满满的不解,出生在乾圣初年的他,记忆中并没有什么饥饿,也没有经历过战乱,和乾圣年间所有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一样,他也读过五年的社学,也就是现在所谓的“初级学堂”,虽然在社学里学的也就是国语、算术、博物以及音乐。但是他却也知道什么是“忠君爱国”,到了海峡殖民地的时候,和所有的移民一样,他也有一旦殖民地遭到进攻,必定舍生取义的觉悟,可是在这里,他所目睹的一切,却完全颠覆了他的认识。
  那些本地人根本就没有把他们当成入侵者,非但不抵抗,甚至还主动带路,指路,卖东西给他们,这简直就是……一群“土奸”啊!
  “国不知有其民,民不知有其国!”
  王鹏举哼道。
  “那些埃及人,根本就没把自己当成土耳其人,他们对土耳其人也压根就没有什么好感,当然不会抵抗了。”
  “哎,按道理说埃及也是土耳其的一个省啊,怎么这些人……”
  突然,他的话止住了,指着远处说道。
  “有人!是一队骑兵!”
  是不是骑兵并不清楚,但远远的可以看到那边有几十骑,正远远的与他们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顺着战友手指的方向,王鹏举用望远镜观察了一会,隐约的可以看到对方似乎包着天方人式的头巾,骑的也是阿拉伯马,难道……他们是土耳其骑兵?
  其实,他们也是这副打扮,甚至还穿着一身贝都因长袍,胯下骑的也是阿拉伯马,瞧着和贝都因人没有什么区别,当然除了作为骑兵的他们都带有六响转轮枪。
  “队长,现在怎么办?”
  王鹏举果断的下令道。
  “继续前进,把头巾围上,小心拉近!”
  在策马前进时,王鹏举又命令道。
  “给转轮枪压上火,要是有不对,立即开火,咱们的人不比他们的少,离近了,咱们占便宜!”
  对于拥有转轮枪的大明骑兵来说,近距离交战根本就不是占便宜的事,而是碾压性的优势!
  甚至就是在追击马木留克骑兵的时候,那些号称骑术精良的马木留克骑兵,也从没在他们身上占到便宜,反倒死了不少人。
  或许是因为他们这副贝都因人的打扮,迷惑了对方,对方发现他们之后,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敌意,毕竟,西奈半岛上同样生活着一些来自沙漠的贝都因人,他们偶尔会在来到这一带。
  就这样,双方一点点的接近着,在距离只有四五百米的时候,王鹏举并没有拿出望远镜观察对方,毕竟,望远镜对于贝都因人来说,根本就是天顶星黑科技。穷得只剩下马的贝都因人肯定买不起那玩意。
  距离越来越近,看惟扶着马鞍的马裕强,右手实际上是握着枪柄,他的眼睛盯着前方,盯着越来越近的“敌人”。
  终于,在距离只有不到百米时,对方马队中跑出来一个人,见状王鹏举就对身边的通译说道。
  “你过去对付一下!”
  通译是苏伊士城当地人,大明的商号中就雇佣有一些本地人,那些人会说汉语,也会说阿拉伯语。这次他们向北探索路线,就雇佣了两个通译随行。
  “你们是什么人?”
  通译迎上去的时候,对方大声问道。
  “我们是从沙漠里过来的贝都因人,你们是什么人?”
  “我们是从鲁马奈过来的商队,要到南方做生意。”
  商队?
  有马,有骆驼,似乎像是那么回事。简单的招呼两句后,返回队伍的通译用生硬的汉话轻声说道。
  “那个人不是天方人,一副土耳其近卫军的模样。”
  近卫军的模样,也就是欧洲人的模样!
  “小心戒备,看我的信号!”
  在小心戒备的同时,就像是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似的,双方就那样迎面走了过来。
  在彼此靠近的时候,甚至还主动的伸手打起了招呼。都是用阿拉伯语,至于流利不流利的,好像都没有在意。
  不过,就在双方打招呼同时,觉察到对方似乎有所异动的王鹏举急忙抽出了转轮枪,他身边的战友也纷纷拿出武器。对方也纷纷拿出了武器。
  “不许动!”
  “不许动……”
  伴随着一阵震耳欲聋的喊声,在双方纷纷用枪指着彼此的时候,他们却都诧异的睁大了眼睛,目光中尽是疑惑。因为他们听得很清楚,无论是“贝都因人”也好,“土耳其人”也罢,说的都是汉话!而且还带着各种地方口音。甚至就连他们手中的武器也都是六响转轮枪。这可是大明独有的东西呀!
  显然,他们绝对不可能是本地人。不过即便是如此,他们仍然没有放下武器,而是冲着对方大声吼问道。
  “你,你们是谁!”
  “你们又是谁!”
  “老子是海峡殖民地过来的官军……”
  “我们也是官军,是驻英格兰的官军……”
  这一瞬间,双方突然都傻了眼。他们看着彼此,纷纷掀开围巾,露出一张张明人的脸。
  “你们怎么过来了?”
  “你们怎么也过来了?”
  “当然是来收拾土耳其人。”
  “一个样,那些玩意真不是玩意……”
  在瞬间的惊讶之后,这些大水龙冲了龙王庙的自家人突然放声大笑起来,在欢笑之余,他们又在那里大声嚷嚷着喊问着有没有同乡……


第1007章 吓傻了的荷兰人
  会师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鲁马奈,在消息传来时,这座已经被夷为平地的城市,再一次陷入了沸腾之中,甚至相比于明军,那些所谓的“十字军”却是更激动的,无论是爱尔兰、英格兰或者法兰西的志愿军,还是刚刚解救出来的奴隶兵,他们在得知这个消息后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土耳其人完蛋了!
  他们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念头,完全是因为他们目睹了大明的强大,他们深知天朝的厉害,这么厉害的天朝要兴师打土耳其人,他们能不完善吗?
  当人们为会师的消息而欢喜时,在城外郊的一座土人的庄园内,立于地图面前的郑森,却一言不发的站在那。
  注视着地图上的奥斯曼土耳其全境,良久之后,一直沉默不语的郑森才说道。
  “这一仗恐怕不好打啊!”
  “倒也不难打,太子殿下亲率数十万大军正在路上,大军一到,土耳其人必定是土崩瓦解。”
  站在一旁的郑云鹤,随口说道。
  “这天下又有谁人能挡得住我大明几十万天兵?”
  虽然同样是姓郑,不过作为总理大臣府邸官员的郑云鹤并不是闽南郑家人,他是江西上饶人,他先祖郑仲夔是天启崇祯年间的江西名士,不过这个“士”却很穷,虽然才绝颇高,但却以教书为生,终身未曾出仕。
  也就是到了郑云鹤这,他才考中了国子监,以监生的身份出仕,然后远赴英格兰,固然是朝廷的差遣,而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将来回国后的重用。与过去官员视前往边疆或者海外任职为“流放”不同,现在许多年青官员更愿意到那些地方任职,一方面是朝廷有专项的补贴,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那些经历,让他们更容易得到晋升。
  不过,与大多数文官一样,郑云鹤同样也不知兵,也有着文官特有的自大情绪,
  “汉兵满万不可敌”,对于军人来说是自信,而对于不少文官来说,却变成了自大的本钱。
  就像现在,经历了鲁马奈一战后,郑云鹤等人在目睹了大明的强大之后,对于胜利自然是没有丝毫怀疑。
  “没有人会怀疑,我们能击败土耳其人,但问题是要用最小的代价!”
  盯着地图,郑森随口道。
  “如果我们从西奈半岛,一路北上的话,需要行军千里,沿途要经过的地方既有城市,也有荒漠,还有大量的山区,既便是不考虑后勤问题,在这样的地方行军打仗,等到咱们兵临伊斯坦布尔的时候,土耳其人完全可以在那里以逸代劳……”
  “那要是走海路呢?”
  郑云鹤反问道。
  “走海路直捣伊斯坦布尔?”
  想了想,郑森摇头说道。
  “我也考虑过,不过咱们的船太少了!咱们一共就这么多船,最多只能把三万人送到伊斯坦布尔城下,然后船队往返运送援军至少需要二十天,这样的添油战术,一个不小心,吃亏的还是咱们,毕竟,三万人,别说是进攻了,就是包围,也包围不了伊斯坦布尔。”
  摇了摇头,郑森说道。
  “如果想要走海路的话,至少能一次运送十五万大军,也就是说,咱们要在太子殿下过来之前,至少准备好500到800艘商船,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将来大军的运输,但是这么多商船不好办啊!”
  确实是不好办,在欧洲商船最多的是荷兰人,但是他们正在和英国进行战争,而英国是大明的属国,要这种情况下,想租用荷兰的商船简直就是不可能,至于其它国家。
  那可是将近千艘大船,不是一张嘴就能雇佣得到的。
  难办啊!
  其实大明的商船更多,可问题是等到那些商船绕过好望角,再从直布罗陀进入地中海,然后再到鲁马奈的时候,恐怕黄瓜菜都凉了。
  “没有船,咱们就只能走陆路,一个骨头一个骨头的啃,等打到了伊斯坦布尔的时候……”
  郑森随即陷入沉默,片刻后,他才说道。
  “到时候,于太子殿下那边可就不好交待了!”
  其实,他根本就不需要考虑这么多问题,毕竟,将来的大元帅是太子殿下,不是他郑森,他郑森甚至可能都不是太子的副手,可他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与他是不是驻欧全权大臣无关,而是为了报答陛下的恩情。
  太子殿下为什么要亲征奥斯曼?
  并不仅仅只是为了给天朝的面子,而是为了军功!
  所以,无论如何,他都必须让太子能够漂漂亮亮的打赢这一仗,而不是打一场耗时长久的消耗战。
  “那……西班牙呢?”
  郑云鹤试探道。
  “他们也有不少船,英国王后就是西班牙公主。”
  “他们的船太少,”
  摇摇头,郑森说道。
  “即便是西班牙愿意倾力帮助我们,那边顶多只能提供不超过两百艘各种船只,太少了,除非……”
  突然,郑森顿了顿,他的目光投到地图上的另一个位置,然后他就站在地图前思索着,并不时的自言自语道。
  “也许可以和他们合作,但是……”
  自言自语中,他又摇头说道。
  “那些人不一定可靠啊,当年他们可是背叛了西班牙人,万一他们要是背叛大明的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