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这个大明太凶猛 >

第452章

这个大明太凶猛-第452章

小说: 这个大明太凶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照“谁发现谁拥有”的原则,吕宋当然是“自古以来的地方”。
  哥伦布当然不可能代表新西班牙总督,承认大明对吕宋的权力。当然他也不知道。相比于吕宋,豫章对于大明更重要。
  毕竟,这里可以整个大陆啊。至于吕宋,反正就在自己的家门口,想跑也跑不掉呀。想收回来,无非就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在他变成哑巴时,李德康笑道。
  “我们尊重西班牙对许多地区的占有,但是我想这种尊重是建立在,西班牙是否建立了在那一地区统治的基础上,而不是指着地图说——这是我们的,问题是,地图……只要愿意,任何人都可以在地图上标注,就像法国人可以把新法兰西一直画到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广大地区一样,可那仅仅只是标注而已。”
  在李德康提到新法兰西把地图画到划到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广大地区时,哥伦布的脸上露出些许讽刺,那些法国佬,也就是在地图上装腔作势而已。当然,他并不知道,法国人这样装腔作势一百多年后,等到科西嘉的那个“外国人”成为法国皇帝,并占领西班牙后,他们就乖乖的吐出了密西西比河流域。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地图标注与“自古以来”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实力不济时就“搁置争议”,等到实力雄厚时自然就是“自古以来”了,要是你连地图上都标注成了别人的,岂不是等于承认别人的占有?
  “城守阁下,西班牙对密西西比河流域的统治是毋庸置疑的,早在一百年前我们在那里建立了很多城市和要塞,整个墨西哥湾海域都是西班牙的。”
  不于置否的耸了下肩膀,李德康笑道。
  “但是,在你们的地图上,这里,你所站的这片土地,是无主之地!”
  无主之地!
  这里居住的土人算不算?
  当然不算,在欧洲列强的眼里,那些野蛮人甚至都不算是人,又怎么可能算得上是这片土地上的主人呢?
  既然这里没有“文明人”居住,那自然也就是无主之地了。而且西班牙……确实也没有“宣布”对这一地区的占领。那怕就是在他们的地图上,这里也“无主之地”。
  “既然是无主之地,那自然就是谁占有谁拥有!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应该是欧洲各国对殖民地占有通行的法则。哥伦布中尉,这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是不是这个道理?
  面对李德康的反问,哥伦布是那个心塞啊。
  该死的,怎么这些人都想在在西班牙的身上占便宜啊!
  葡萄牙人、英格兰人、法兰西人、荷兰人,都是这样,现在又多了一个中国人!
  该死的,这些人怎么这么贪婪呢?怎么光想着占领西班牙的便宜!
  在这一瞬间,哥伦布只觉得的这些人一个个都是坏人,都像恶狼似的,都试图要在西班牙这头“纯洁的小绵羊”身上撕下一块肉。
  没办法,谁让西班牙太肥了呢?


第951章 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
  肥肉,不仅人爱吃。
  国与国之间……肥肉更惹人眼馋!
  其实,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西班牙人觉得这好像是上帝送给自己的一场大机遇,恨不得立即提兵征服新发现的土地,那怕是和葡萄牙之间产生了争执,但是西班牙人还是经过谈判以及教皇的仲裁,在海外领地和势力范围问题上与葡萄牙签订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瓜分世界的条约——《托尔德西利亚条约》。通过教皇来“合法”地征服、殖民和统治新发现的土地,这个是西班牙人所谓的“合法性”。
  条约签字后,西班牙人就愉快的认为,他们凭借条约就把葡萄牙人挡在了“新大陆”之外,完全占有了所有新发现和未发现的土地(除巴西以外),可以放手开拓殖民地了,不用再和葡萄牙人在领地问题上纠缠不清了。
  至于美洲大陆的印第安人,他们的意愿显然不在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考虑之列。但是兴高彩烈的西班牙人,并没有想到其它的欧洲国家也会把目光投向美洲。
  欧洲人对世界的瓜分并没有因为《托尔德西利亚条约》而停止,当其他欧洲国家,如法国、英国、荷兰等国也先后将目光转向海洋时,《托尔德西利亚条约》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纸空文,这张没有给他们留有任何权益的条约,无法阻挡他们对世界的探索和瓜分。
  对于欧洲的那些后发国家这纸条约是一纸空文,对于大明那个什么教皇制定的瓜分世界的条约,更是屁都不值,甚至不过只是证明对方妄自尊大的一个笑话而已。
  其实,对于笑话,大明并不关心。
  重要的是作为后来者大明需要通过一个恰当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合法性”,所以大明就选择了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办法。
  就是满世界的安放“界碑”,有界碑更是直接刻在山体、刻在悬崖上。就像是“燕然勒功”一样,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这记的不是功,而是……是大明对这一地区占领的合法性!
  这可是中华原创的。
  在大明抵达美洲之后,自然把这一优良传统给发扬光大了,非但沿海“勒石定界”,在陆地上同样也是如此。
  无主之地,只要立上碑,那就有主了!
  在离开永安城的半个月之后,“启明星号”快速纵帆船已经抵达了南美大陆,此时,辽阔的南美大陆,除了葡萄牙占领的巴西之外,都属于西班牙,属于新西班牙总督区和南方的秘鲁总督区。
  至少名义上属于他们。
  不过,并不意味着实际上属于他们,其实在秘鲁总督区的南方,仍然有着极为辽阔的土地,是一片“无主之地”。这是一片广袤而人烟稀少的地区,还是偏僻的代名词……“finisterrae”(西班牙语),意思是地球最终的尽头。”
  排水量不过只有600多吨的“启明星号”,与海岸上高耸的安弟斯山脉相比,是如此的渺小,甚至当它从浮动的冰山旁驶过时,渺小的有如尘埃。
  “这里,就是西班牙人所谓的‘巴塔哥尼亚’了!”
  站在船尾的孙子壮,一边用望远镜观察着海岸,一边感叹说道。
  “云山,你知道这个名字的由来吗?”
  站在他身边的年轻人,瞧模样不过只有十八九岁,但他却出身于兴安伯云家,虽然按继承位序都排到三十位开外了,但也是贵胄子弟。
  云家……孔雀旗出身,换句话来说,海盗出身,光鲜不到什么地方,不过,这也是妥妥的大明开国勋臣。
  “西历1519年,随麦哲伦环球旅行的安东尼奥·皮加费塔,看到这一带的土著居民在海滩上留下巨大的脚印,便把这里命名为巴塔哥尼亚。而出身于葡萄牙骑士家庭的麦哲伦,以骑士名字Patagon命名之,而‘Patagon’西班牙语含义亦为指大脚的人。其实,那有什么大脚,所谓的大脚,不过是因为土人穿着的是胖大笨重的兽皮鞋子而已。”
  云山的回答,让孙子壮笑道。
  “这就是以讹传讹,所谓的‘大脚’,恐怕《山海经》里的‘大人国’想必也是由此出来的……在东海之外,大荒之中,波谷山里……”
  好奇志异书的孙子壮对《山海经》早就是倒背如流,提着书中对“大人国”位置的描述,他手指着海岸说道。
  “你看,此地不就是位于东海之外,山上山下又极为荒凉,这应该就是‘大荒之中’,至于‘大人’自然就是生活在‘波谷山里’,嗯,为何古人以为有‘大人’,想必也是因为在海岸上看到‘大脚’,以黄米为食,这黄米,应该就是‘玉米’。至于所谓身高三十丈、能腾云驾雾,恐怕也是以讹传讹之说。”
  孙子壮的分析,让云山点头道。
  “兴许就是这个道理,船长,你看那山上,云雾缭绕,要是人在那行走的话,岂就是腾云驾雾……”
  那怕是在很多人的眼中,《山海经》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但是作为航海者的孙子壮,却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其它航海家描述,断定它所写的很多东西,都是真实的,至于其中的夸张,在他看来不过只是以讹传讹而已。就像现在他“发现”且“证实”了“大人国”的存在。
  “船长,要是您的这个发现,传回国内的话,势必会引起轰动的。”
  “不过只是推测之言而已。”
  面对云山的恭维,孙子壮在得意之余,并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立界碑!
  或许,大明刚刚加入到瓜分世界的队伍之中,但是大明却把“勒功燕然”这一优良传统带到了海外。这个看似不起眼的“石碑”,是大明的船长们必带之物。从大明走向大海起,与哥伦布、麦哲伦等欧洲航海家到达一片陌生的地点,或是将一片土地画在地图上,或是装腔作势的代表上帝、代表国王宣布占领不同。大明的航海家们会在船上带上一堆石牌作为压舱石,这石牌甚至可能就产自于大明的某一座石场。
  接着在航行的过程中,发现一个过去没发现的岛屿,实际上是没标在地图上的,他们就会兴奋的大喊一声。
  “快,这地方还没有人占领,咱们占领先!”
  于是乎石碑一插,这地方就是大明的了。
  当然,仅仅只是如此,还不够,万一要是土人看到那个碑比较喜欢,抱回家怎么办?
  没关系,船上有工匠,可是临时客串一下石匠,汉人可以“勒功燕然”,他们也可以“勒功于石”——把他们的功业刻在石头记录下他们是如何经历了千辛万苦,迎风破浪抵达这片土地,然后于此地传播“教化”,勒石为记。表明此时土人心向教化,心向天朝,然后代表天朝将此地纳为大明之土。
  总之一句话,咱们不但立下了界碑,而且还勒石为记,记录了他们的教化之功。
  至于有没有土人,这重要吗?
  没有土人也没关系,大不了换套词就是了。
  有土人,没发现?
  没关系,咱们把字都刻在这石头上了,那些土人看到了石头上刻得字,那也就“沐浴”在天朝的教化之风上了。
  这可是汉字啊!
  土人们站到汉字的面前,就能够感受到汉字的优美,感受到天朝的气息,这不正是大明的教化之功吗?
  况且……有没有教,不还是大明的航海家说得算。
  当然,在随船的工匠于沿海的山体上刻石勒功时,孙子壮的航海日志上描述了“巨人国之人心慕教化之情”……


第952章 人傻,钱多,都是土鳖
  从北到南。
  从发现“巨人国”的当天起,“启明星”号就开始了自己的“界碑”之旅,一个个碑石被埋在了岛屿、海岸上,海岸上悬崖峭壁亦多出了“勒功之词”。
  从巨人湾到幸福岛,其实也就是从另一个世界智利的比奥比奥大区到胡区的奇洛埃岛,从幸福岛直到麦哲伦海峡,他们的航行是漫长的,之所以漫长是因为他们必须要不断的埋设界碑。
  或许,对于西班牙人来说,这里是世界的尽头,而对于大明而言,这里却是世界尽头的土地。意思相近,但意义截然不同,这里在未来同样可以安置大明的移民,他们会在这里定居繁衍。
  在将麦哲伦海峡两岸都插上了界碑之后,驶出海峡的“启明星”号继续北上,他们的航程并没有结束。身处于“启明星”号孙子壮、云山以及船上的水手们,并不知道,百年之后,他们被称为“帝国开拓者”,事实上他们做的事情也差不多,而且他们的后代也以此为荣。
  现在他们的任务很简单——沿着海岸线航行,在欧洲人没有标淮的地方,埋下界碑,他们甚至不需要建立什么基地,也不需要和周边土著进行贸易,只是埋下界碑而已。
  甚至他们自己并不知道自己要去的地方是哪里。而只是在地图上,不断的添加着一个个地名,这些地名有可能出自于山海经,也有可能是船员的一时兴起,也有可能是因为那里有点像是国内的某个地方。
  总之一句话,随着他们的航行,海图上标识着的属于大明的地点越来越多,在另一时空中的“里奥加耶戈斯”、“里瓦达维亚海军准将城”、“罗森”等城市都无一例外的被埋上了大明的界碑。
  工匠于沿海的山体上刻石勒功的字迹,也将会成为这一带土人仰望的“神迹”,他们终将在这些勒功之迹的面前,沐浴天朝的教化。
  船,继续前行。
  很快荒凉的海岸就被繁茂的热带雨林所掩盖,这一带是葡萄牙人的殖民地——巴西。
  到了人家家门口的“启明星”号,自然安顿了很多,已经进入巴西一百多年的葡萄牙并没有给“启明星”号留下多少机会——葡萄牙原来在巴西只有沿海的几个点,后来这些点就沿成了线,从最北端的圣路易斯到东南沿海的圣保罗,葡萄牙完全占有巴西的海岸线。
  不过,对于“启明星”号上的水手来说,尽管据点很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有更多上岸的机会,而葡萄牙殖民地的长官们,对于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那也是热情欢迎——毕竟,船上携带着大量的丝织品以及棉布,在全世界,大明的丝绸和棉布都是堪比黄金白银的硬通货啊!
  尤其是对于巴西殖民地的那些葡萄牙人来说,他们同样对丝绸充满渴望,但过去不过只能从本土或者路过的西班牙商船那得到一些,现在好了,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原产地直销过来了。
  那是一个激动啊!
  甚至就连在雨林里捕获奴隶的Bandeirantes,也就是猎奴者的头目也纷纷跑了出来,这样的机会实在难得。
  萨尔瓦多。
  葡属巴西的首府,萨尔瓦多在西班牙、葡萄牙等拉丁语系中表示“救世主”的意思。人家用这个名字给首府命名,可见其想法。
  萨尔瓦多从没有这么热闹过,从启明星号抵达这里的当天,整个萨尔瓦多城,就进入了节日的欢庆。想要购买奢侈品的葡萄牙贵族正从四面八方涌到了位于东北方的首府。
  在巴西,同样有贵族。
  1530年,葡萄牙王室为了抵制法国人的入侵,决定整顿巴西这块新殖民地的规划工作,巩固殖民统治,派葡萄牙贵族马丁·索萨带着“占领和分配那里的土地,并在那里建立农庄”的指令到巴西兴建了以萨尔瓦多为首的一些城市,将沿海地区划分为15个称做“船长辖区”的封地,以世袭继承的主法和类似封地的形式分赠给葡萄牙的贵族。而为了减轻王室的负担,这些贵族必须自辟财源来整理开拓他们的属地。
  这些贵族有钱,他们靠着红木贸易积累了太多的财产。巴西在葡萄牙语表示红木的意思。巴西木是红木的一种,质地坚硬,既可提取燃料又适合造船、家具,不仅大量出口欧洲充当染料,而且还被大量出口到大明。毕竟,大明的士绅对红木家具那是一直情有独钟的。他们甚至会用红木造船,然后装满红木航行到大明,然后连船带木头一起卖给大明的商人。
  这些分封在巴西的贵族们,虽然靠着红木贸易积累了大量的财产,但是远离欧洲的他们,根本没有太多的机会——花钱!
  他们一个个典型的都是土豪,而且还是那种没地方花钱的土豪。
  萨尔瓦多港。
  一船葡萄牙式帆船即将驶入港口,船长恭敬的对贵族老爷禀报道:
  “老爷,我们这就进港了。”
  “很好,进港后,你立即去打听清楚,中国人的船在那?”
  贵族老爷高兴道。
  这位贵族名叫萨里南多·德·马丁,他的贵族头衔不过只是一位男爵,他统治着是十五个船长辖区的一个——南方的圣维生德,那里是巴西最大的船长辖区,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