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就在朝廷派出了辅臣杨嗣昌为督师,平剿作乱流寇时,那边建奴又尽发举国之兵——当然,朝廷压根不不知道。
崇祯时期,厂卫权限大为削弱,除了导致官场腐败变本加厉外,更重要的是导致情报系统完全瘫痪,清军五次大规模入塞,明军从来没有提前做了准备?这不仅体现在对满清的谍战上,对流寇也是两眼一摸黑,明军对于流寇往哪里跑、下一步要打哪里完全靠蒙。
大明朝可以蒙,对于朱国强来说,他却不能蒙,更不敢两眼一摸黑,几乎是在得知满清尽发全国之兵后,除了让“内卫”那边尽量加派人手到京畿、山海关、宁锦一带搜集情报之外,自己也开始做起了战争准备。
尽管对满清再次入关的判断,更多的只是猜测,可是在清军真的破墙入关后,朱国强并没有松下一口气,他发现自己的准备的似乎还是不够充分。
不过,济南的战争机器却已经动员了起来。
除了乡兵扩充到两万之外,济南周围所有的授田丁壮都被征召编练,他们的家人甚至不需要动员,就主动的撤进了济南外城,毕竟,他们都曾目睹过建奴的暴行,身陷过清军的“人圈”。
在撤离村庄时,他们念着泪点燃了自家的房子、填上了水井,粮食或是埋藏在地里,或是带到了城内,总之,也算是坚壁清野了。这一切压根就不需要动员。
不过只是短短几天的功夫,济南周围方园百里内,就已经实现了坚壁清野,丁壮们赶着大车拖儿带女的领着家人避入城中,当然战争再一次到来的时候,与上一次不同,至少现在这些百姓并不慌张,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做好了准备,拿起了刀枪。
更重要的是世子爷在!
世子爷!
对于济南的百姓而言,世子爷无疑是定海神针,只要他在,大家就不会心慌!
当济南周围的百姓按照官府的命令,实施坚壁清野,撤入外城的时候,朱国强则率领着六百多府卫骑兵,沿着官道看坚壁清野的情况,一路上到处都是拖儿带女往济南撤去的百姓。
天地间的地平线上,可以看到一道道烟柱,那是百姓的房屋在燃烧。
却往北去,朱国强的脸色就越难看,跟在他身边的丁鹏程等人,无不是沉默不语,谁都不敢说话,他们知道世子爷的心情很不舒服。
这也难怪,济南战后一草一木都凝聚着世子爷的心血,现在让百姓这么烧掉,任谁都会心痛。
心痛,相比于心痛,朱国强更多的是沉重。
堂堂大明王朝,居然任由建奴入寇横行千里,如入无人之境,这是何等的耻辱!
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崇祯这个皇帝,当的实在是……窝囊!简单就是丢尽高皇帝的脸!
想到这,朱国强的心底顿时涌起一团无名之火。
“你要是不行……”
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断了朱国强的思绪,派出的哨骑赶了回来。
“报,前方约莫三十里,发现大股建奴骑兵,不下千人!”
不下千人!
还不等朱国强反应过来,那边又有哨骑赶来禀报道。
“左翼发现建奴骑兵,约有五六百骑!”
很快又有人禀报右翼发现建奴骑兵。
“世子爷,咱们被盯上了!”
丁鹏程顿时傻了眼。
正面千骑,左右两翼各有五六百骑。
这岂不是说对方要把自己给包圆了!
被包围了!
朱国强的心头不由一紧,尽管理智告诉他应该趁包围圈尚未形成立即回撤,但是内心却有一个声音提醒他,既然对方三面夹击,肯定不会放过后面。
朱国强还真猜对了!
其实,从他们过了禹城后,就被人盯上了。
盯上他的不是别人,正是杜度的兄弟爱新觉罗·尼堪,年初杜度兵败济南回到盛京后,非但被皇上训斥,甚至就连爱新觉罗·尼堪也一起沦为大家口中的笑柄,说什么“褚英家的种个个都是窝囊废,难怪褚英会丢了汗位”。
连老子带儿子都成了众人口中的笑柄,这让尼堪如何能受得了这样的羞辱,在皇太吉做出再次征明的决定后,他立即主动请缨南下,以洗去大哥兵败济南的耻辱,甚至还有意无意的违反军命,向南散去百里,期待着能够与济南那边的明军接触,然后杀杀明军的锐气,挣回些面子。
昨天身为大军哨骑的尼堪,得知禹城附近有一支明军骑兵赶来,甚至那伙明军还穿正红旗的盔甲时,立即意识到这必定是从济南过来的明军。大清国也就是在济南丢了大批盔甲。这可不就是他期待已久的机会!
“干掉他们!杀他个干净!”
尼堪冷笑道。
“那鲁图,你领五百骑兵,绕到平原以南,切断他们后路,防止敌骑逃窜!额尔那,你领五百骑兵,从左翼压阵……”
虽说畏于军命,不敢脱离大队,但是急于一洗前耻的尼堪仍然想要吃下这股明军,在他的指挥下,他率领的二千骑兵立即被动员起来。对这股明军骑兵形成了包围。
久经战阵的清军,在哨骑部署上一直都远超过明军边军,更何况是府卫骑兵,等到府卫的哨骑发现对方的时,足足晚了一天。
“嗯,我们被包围了!”
手握着马缰,朱国强冷冰冰的盯着前方。
“世子爷,现在怎么办?”
“打!”
“打?”
“对,现在要是逃了,正中他们的诡计,如果咱们现在撤回去的吧,跑上二三十里,马力就耗个差不多了,到时候,万一他们有伏军,咱们就必死无疑,与其如此,不如……”
盯着前方,朱国强冷哼一声。
“不如死中求生,杀他个片甲不留!”
世子爷的话,让丁鹏程等人顿时傻了眼。
我的世子爷,这,这可是女真兵!
别说是满万不可敌的女真兵,就是寻常的骑兵,对方再弱也足足有两千多骑,自己这边才六百骑兵,这可怎么打啊?
感受到周围气氛的变化,朱国强朝左右看去,然后笑道。
“怎么?大家怕了?”
“怕?”
世子爷的问题,让丁鹏程等人先是一愣,不等他们说话,侍卫中就有人喊道。
“世子爷千金之躯都不怕,我等又怕什么?况且有世子爷在,别说是就是两千建奴,就是两万建奴又有何妨,便是刀山火海咱们也下得!”
可不是嘛,世子爷那是……神仙下凡!
区区两千建奴,有什么好怕的!
无论的破罐子破摔也好,仗着身边有神仙也好,豁出去的众将,立即咬牙切齿道:
“杀,杀他个干干净净。他么的,六百打两千!他么的,杀,杀……”
第106章 看我大清铁骑的马上三箭
距离平原县城不到十里的树林里,一队骑兵正在那整队休息。
骑兵们从粮袋里倒出燕麦、豆柏,玉米,盐粒等混合成的马粮,这样马粮是朱国强根据另一个世界赛马的专用马粮制定的配方,用于补充马力远远好过普通马粮。喂着战马的时候,还有人跑到河边用帆布袋盛水过来供马饮用。
所有人都尽心尽力的伺候着战马,以使它尽快恢复体力。瞧那模样,甚至比伺候亲爹还要认真。其实对于骑兵来说,这个时候战马确实比亲爹还要重要。毕竟亲爹再怎么样都不会要自己的命,但是伺候不好战马,自己的小命恐怕就会丢在这。
“梁百户,真要打吗?”
提着一袋水的王智刚悄悄的来到梁鸣海的身边。
“我等不是怕死,养兵千日,用在一时,现在正是咱爷们儿报达世子爷的时候。我是担心世子爷的千金之躯,万一要是……”
梁鸣海也是心虚得很,但跟在世子爷的身边,熟悉世子爷性格的他,很清楚世子爷认准的事情,八头牛也拉不回来。
“这不用老兄提醒,我知道该怎么做!”
点点头王智刚说道。
“梁兄弟知道就成,大丈夫唯死而,定不负世子爷恩遇!只是……还请梁兄做些打算,我等粗人死就死了,只是世子爷千金之躯,万万不容有失。”
“嗯!”
身为梁鸣海全都忐忑不安,盯着世子爷的背影,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无论如何,都要护着世子爷安全离开。
尽管他知道风险,但没办法,世子爷不愿逃,他能怎么样?
逃?
能往那里逃?
从无人机的屏幕中,可以清楚看到后路已经被断了。
现在只能……死中求活了!
四面楚歌……收起无人机后,朱国强的心底对清军的部署,差不多已经有了底。
现在的问题,就是怎么样突破了。
沉思片刻,朱国强猛然大喝道。
“丁鹏程,你派人立即于平原县联络,把我领兵到平原的消息告诉他!”
在传令兵策马狂奔往平原县赶去时,朱国强跳到马上说道。
“众将士上马,随我杀敌!”
……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终于尼堪看到了明人骑兵,看着那些穿着红色盔甲的明军,他只觉得的脑门一热,那些盔甲肯定是正红旗泡钉绵甲!
“奴才们,听我号令!”
几乎是在尼堪刚想下令时,他惊讶的看到明军骑兵居然动了起来!
他娘的!
这伙明军也太大胆了吧!
见到大清铁骑,非但不逃,反而敢迎面杀来!
瞬间,尼堪只觉得心头涌起一团火来,这分明是在污辱他啊!
这也难怪,这些年和明军打仗,那一次在野战时,明军不是闻风而逃?
从望远镜中,发现了清军骑兵主力后,朱国强就毫不犹豫的下令了,他根本没有选择防守,事实上,这里也是无险可守。
“丁鹏程听命!你带四百骑兵准备冲击敌军主力,王智刚、梁鸣海,你们与我作预备队!”
到了这种时候,也由不得人紧张了,领命后丁鹏程立即带领麾下骑兵。开始缓慢加速,不疾不徐的冲向建奴中军。
他们的举动在尼堪看来,根本就是羞辱!
这那里是无视他的存在,分明是瞧不起大清国啊!大清国在野战的时候,什么时候让人这么瞧不起过——区区几百骑,见到千余大清铁骑,非但不逃,居然还敢冲阵!
居然还敢主动充冲锋。
他奶奶的!
这耳光抽的啪啪做响!恼羞成怒的他大声吼喊到。
“奴才们听命,随我杀尽明狗!”
“随贝子爷杀尽明狗!”
尼堪虽说年青,可是他确实有骄傲的资本,四年前,不过二十岁的他跟从豫亲王多铎追击朝鲜的国王李倧直至南汉山城,全歼了朝鲜的援军。去年从英亲王阿济格等人攻打塔山、连山,虽然谈不上百战百胜,可却也没败过,这会那里容得下别人这么“轻视”自己。
动了!
千骑冲锋的势头确实震人心弦,即便是从望远镜中观察,也能感受到那种迎面而来的骇人汹汹。
四百对一千!
看似悬殊不大,但是一边是久经战阵的精锐,一边是……菜鸟初飞,这仗,似乎刚一开打,就注定了结局。
“注意,注意,变阵、变阵……”
一马当先的丁鹏程一边策马徐进,一边吹响号哨,铜哨刺耳的哨声在战场上回响着,在哨声的号令下,原本看似符合兵法的密集菱形队形,立即变成四排横队。
领军冲在前方的尼堪看到明军变化队形时,脸上立即露出轻蔑之色。
果然是一群样子货,居然变成这么单薄的队列!
心里这么想着的时候,随着距离的接近,随着距离的拉近,马速也在加快,与此同时,前排的清军弓骑立左手执弓,右手挽马,按照以往的经验,他们会在百步左右,连放三箭,以三箭打断敌骑的密集队型,然后再以长枪冲阵……虽说清军以重步兵横行,可是“马上三箭”确实也是他们的看家本领,甚至就是与擅长骑射的蒙古人在草原上对阵时,靠着“马上三箭”,也不曾落下风。
就在清军弓骑提弓引箭时,丁鹏程眼见已经逼近到将近百步的距离,就再次吹响铜哨,相比于变阵的队形,这次哨声急促,且更加刺耳,长短长节奏清晰的哨声在战场上回响时,府卫骑兵们纷纷从马鞍右侧的牛皮长带中取出了骑枪。
他们的骑枪并不是长达丈许的骑枪,而是双管击发枪——这是种大型鞍袋枪,比手枪长,比步枪短。18毫米口径的双管枪,可以连放两枪,一枪就能打垮一匹战马,它是一种短管的战斗步枪。
其实,在训练府卫骑兵的时候,朱国强就在考虑如何提高骑兵的战斗力,最终,火枪骑兵成了他的选择,其实,如果不是因为数量不足,他甚至想用纳甘转轮枪武装骑兵!
不过,双管击发火枪,在这个时代那也是……足够逆天得了!
右手端持双管击发骑枪的骑兵们,一边冲锋,一边的端起火枪,几乎与此同时,清军也引弓准备射箭。
百步!
这是清军“马上三箭”放箭距离,而丁鹏程率领的火枪骑兵,过去的训练差不多也是在80米左右开枪。
“放箭!”
几乎是在震人心弦的弓弦声在清军骑兵中回响时,只见百人一队的骑兵突然在他们的阵前,划出一条弧线,径直向着清军骑队的右边跑去。
第107章 死神的圆舞曲
呃!
几乎是明军的骑兵划出一条弧线,径直转向着清军骑队的右边的瞬间。尼堪傻了眼。
这是什么战术?
甚至都不等他愣过神来,对面的骑兵队里有了动静,骑兵队中就涌出一团团白烟。那些侧着身体端着骑枪的骑兵在调转马身的瞬间,就扣动了扳机。
就像节庆时的鞭炮似的,枪声在战场上汇了一团……
尽管没有放出无人机,但是朱国强仍然可以从远处的高地上,看到两边阵形的变化。
清军骑兵用的是最典型的密集菱形队形,这是冷兵器时代冲撞敌阵最常用的战术。府卫骑兵原本也是这个阵形,不过,相比于清军,他们的队形则显得一塌糊涂。
直到双方快接敌,即将混战,在清军放箭的瞬间,中途换成一字横队的府卫骑兵斜指清军右翼,然后径直朝着那边跑去。
而这显然出乎清军的意思,眼见明军骑兵冲来,在距离即将接近时,清军立即放出了箭矢,但是大部分箭都随着明军动向的变化放了空,一次漂亮的齐射,在稀落的单层纵队间,根本没有什么作用,不过只射翻了明军的一匹马,还有几人中箭都被盔甲挡住了。
不等他们再次上箭在弦把弓弦拉满,甚至还不等他们从头搭箭。这边的明军已经扣动了扳机。
似连珠炮般的枪声,在战场汇成一团,一马当先的丁鹏程接连两次扣动扳机,打完管内的两发子弹后,才再次把枪插进鞍袋里,然后策马奔向右翼的旷野上。
跟随在他身后的骑兵,无不是放完两枪就立即离开,
17。5毫米的弹丸呼啸着声朝着清军飞去,尽管滑膛火枪的精度一般,但是在不到80米的距离上,它仍然像是长了眼似的,准确的击中了清军或者他们胯下的战马——其实,那样的密集队形,最适合火力的发挥。
瞬间,数百发子弹就狠狠的“砸”进了清军骑兵队间,那些被“砸”中的清军,尽管穿着厚重的盔甲,但仍然惨叫着从马上摔了下去,一些战马被击中后,甚至都来不及发出哀鸣,就像被绊马索绊倒似的猛然摔倒在地,将马背上的骑兵重重的摔到地上,更多的伤者在摔倒的瞬间,因为脚未能脱离马凳被战马拖沓着,像是一块烂肉似的拖曳着,惨叫声立即在清军的骑兵间回响着!
刚刚接敌的瞬间,只是一照面的功夫,清军就被全新的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