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这个大明太凶猛 >

第325章

这个大明太凶猛-第325章

小说: 这个大明太凶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身就与山东江南海商有着亲密联系的宋学朱,自然是拍手表示赞道:
  “大明天朝,焉能容忍洋夷据我国土,香山澳理应收复。”
  张秉文说:
  “我也支持。”
  李建泰当然也是表示支持。
  高弘图的脸色虽然难看,可他也就是不想轻启战事而已,可转念一想——葡萄牙啊!
  不值一提!
  你看,有了利益,原本守成的,不愿轻启兵事的内阁诸臣,也不介意选择战争。
  当然,另一个前提是对手足够弱小。
  就像宋太祖敢对南唐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可他敢对辽国说吗?
  不还是乖乖的与辽国结成兄弟之国,每年岁贡金银布匹。
  狠话,谁都敢说,但也要分对象。
  当然,冈比亚“军事强”就是另外一说了。
  至于葡萄牙?
  见内阁大臣们达成了一致,朱国强立即站起身来说道。
  “大明虽大,可一寸也不能丢,香山澳若不收复,朕如何给后人以交待,不过,与葡萄牙作战,必定不会只局限于香山澳,朕以为西夷必定会于其它各地劫掠我大明商船作为报复,朕以为,可调舰队于南天门,一并占领马六甲等地,非如此不能全胜!”
  内阁大臣皆是面面相觑。
  这下大发了,原本不就是一个香山澳吗?
  不过转念一想,众臣释然——葡萄牙,弹丸小国而已!
  在大明臣子的眼里,就是一个万里之外的生番小国而已,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况且这么多年葡萄牙人表现的那也是极为温顺。一年几万两的税金从来没少过,澳门的租金也是按时缴纳。柿子要挑软的捏。
  葡萄牙,软!
  能捏!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澳门那地方不能再让葡萄牙人睡了。
  收回来!
  得,共识达成!
  捏他,不,打他!
  ……
  “皇爷,宁海侯到了,正在宫外候着呢。”
  当天下午,王喜带来了宁海侯求见的消息。
  宁海侯就是郑芝龙。
  相比历史上的降清,郑芝龙归顺乾圣朝归顺的更干脆,倒不仅仅是因为朱国强有监国大义,还有一个原因是——他儿子郑森就在其军中效力,当然,更重要的是,“监国兵强马壮”。
  再后后来他女儿还进了宫。而且这几年郑九妹还争气,先后生育了两个皇子,两个皇女。也是大明的皇亲国戚!
  当然乾圣朝的外戚是不封爵的,不过郑芝龙有军功啊——过去立下的也算,所以在乾圣元年获封“宁海侯”。
  “臣郑芝龙参见陛下!”
  在郑芝龙进殿行礼时,朱国强摆摆手笑道:
  “免礼,都是自家人,王喜,赐座。”
  那怕是海贼出身,可郑芝龙也知道礼数,只坐了半边屁股。他实要是弄不清楚,陛下召见自己的原因。
  “郑卿家,朕记得你少时曾经去过香山澳?”
  香山澳就是澳门,朱国强之所以会召郑芝龙过来,就是为了澳门。
  “陛下,臣少时家贫,只能赴香山澳投靠舅父……”
  对于郑芝龙的这段经历,朱国强倒是极为了解,他在澳门学会了葡萄牙语,后来又到过马尼拉,在那学会了西班牙语,在与葡萄牙人打交道中,受其影响,接受天主教洗礼,取教名贾斯帕,另名尼古拉,外国人称他尼古拉·一官。除此之外,他还精通日语、荷兰语,这和他长期和海上国家打交道分不开。
  而且郑芝龙思想上的开放程度远比多数人想象的高。除了众所周知的日本妻子,他大女婿是葡萄牙人安东尼·罗德里格斯,大女儿乌苏拉·德·巴尔卡斯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为此郑芝龙还专门在家里修了一座教堂,负责主持的是意大利传教士聂伯多。
  他大女婿安东尼,还是大明的铸炮专家,那货是卜加劳铸炮厂的铸炮师。知道为啥郑芝龙会把女儿嫁给他了吧,有才华,会铸炮。
  当然,这并不是是朱国强召见他的原因,之所以召见他,是因为他了解大海,了解欧洲各国,知道怎么和他们打交道。
  嗯,和那些欧洲蛮子打交道,还是让郑芝龙这个老海贼出面的更合适,为啥?
  海贼和强盗之间有共同语言啊。
  一边讲述着在香山澳的经历,郑芝龙一边在心里揣摩着陛下的意思。
  难道陛下想要对香山澳动手?
  就在这时,郑芝龙听到陛下说道。
  “郑卿家可有打算故地重游一番?”
  “陛下……”
  迎着陛下的目光,郑芝龙试探道。
  “陛下莫非有意用兵香山澳?”
  “不是用兵,是收回。”
  朱国强笑道。
  “香山澳是我大明的国土,又岂能容忍洋夷长占,所以香山澳必须要收回来,在朝中诸臣之中,你最了解香山澳,了解葡萄牙人,所以朕想让你去办这个差事,卿以为如何?”
  如何?
  这是大好事啊!
  大明是什么?
  “非军功不封爵”!
  他郑芝龙想要封伯爵,就非得立军功不可,打香山澳这可不就是军功!
  因为对香山澳极为了解,所以郑芝龙知道,这根本就是捧上手来的军功,这简直就是——就是陛下在照顾自家人啊!
  自家人!
  对,咱是皇亲国戚啊,陛下当然要照顾一二了。
  其实,郑芝龙并没有什么野心,无非就是想让郑家永世富贵而已,在另一个世界降清是如此,现在同样也是如此,就像他大把给女儿送钱,是为了让女儿在宫里面散出去,多得陛下宠爱,多生几个儿子。
  为什么在多生几个儿子?
  封国啊!
  乾圣朝的皇子可是要封建海外的,多生几个儿子,不就多了几个封国,多了几个封国,就多了很多地盘,那些地盘都是与郑家有关,郑家的永世富贵,就落在那些封国上,毕竟,那些国主是他的外孙啊。
  他的野心也就是如此了。
  朱国强自然明白郑芝龙的心思,不过他也不去干涉……毕竟,郑家图谋只是一国的开国勋臣而已,只是富贵而已。
  况且,自己的儿子封建到印度去了,姥爷家能依靠依靠也不是坏事。
  “不过,这次用兵不仅仅只是要收回香山澳,还有马六甲,甚至果阿,毕竟,现在我大明的商船一直航行到波斯,甚至红海等地,我们在香山澳打了他们,他们肯定会以在海上劫掠咱们的商船作为报复,想要阻止他们就要打掉他们的立足之地,况且……”
  别看那些葡萄牙人澳门的时候一个个看着都很温顺,对大明也是一味的买好。
  可万一要是大明收回澳门,葡萄牙人就会立马翻脸,暴露出来他们强盗的本质。毕竟在大航海时代,但凡是能够在各地站住脚的绝对都是强盗。
  强盗会干什么?当然是干强盗最擅长的事情。
  朱国强冲着郑芝龙笑道。
  “朕的儿子多,也需要几个地方作封地,你是小十一、小十三的姥爷,当姥爷的给他们打片封地,也是理所当然的,郑国舅,这事说是国事,可对你来说,还是私事啊!”
  因为明白郑芝龙的心思,朱国强特意把国事讲成了私事,小十一、小十三是郑九妹给自己生的儿子,是郑芝龙的外孙。
  那么明目张胆的直接把国家大事,说成了一家一门的富贵,也就只有朱国强这个皇帝会这么说了。
  “不但是给他们哥俩打片天下,也是为了郑家,郑家到时候,就是两国的开国功臣,是与国同休的国之重臣。”
  陛下的话可是说到了郑芝龙的心里,因为知道陛下不是说说而已。所以他立即拍着胸脯说道。
  “陛下放心,那澳门根本就不用打的,臣过去,最多三天,就能把它拿下来!”


第691章 忠臣多多
  三天拿下澳门!
  这还真不是吹牛。
  因为这完全是仗势欺人!
  毕竟澳门就在大明的家门口,那些葡萄牙人别说是抵抗了,恐怕就连抵抗的心思都不敢冒出来。
  但是咱总不能就在家门口横吧。
  “平海侯,”
  朱国强说道,
  “葡萄牙人在澳门也好,在果阿也罢,肯定是拧不过咱们的,他们没多少兵力,也没多少军舰,咱们可以投入上百艘战舰,他们,最多也就是几十艘,而且还有很多都是武装商船,打赢,没有问题!”
  顿了顿,朱国强继续说道是。
  “不过咱们也不能只顾眼前的这点利益,得看远一点。”
  “看远一点?陛下是指其它的地方?”
  郑芝龙直接问道。
  “对,就是其它地方……比如,欧罗巴大陆!”
  朱国强说道,
  “咱们这几年一直在南海,在天竺一带转悠,咱们还得往欧罗巴去,到那里去做买卖,甚至去留学,去了解他们,请他们的学者来咱们这边,当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
  为什么要去欧洲留学?
  学东西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了解他们,了解欧洲。
  只有如此,才能够在将来有所行动的时候,行动的更加顺利。
  “为了打下欧罗巴?”
  郑芝龙拍拍胸脯说道,
  “欧罗巴都是弹丸小国,咱们想要打下来,那怕都打下来也不是问题!”
  朱国强笑着看了他一眼,
  “可是咱们现在没有几个人能操船去欧罗巴,去新大陆,咱们需要时间去磨练自己的航海技术。”
  这个时代是欧洲的航海技术全面超越大明的时代,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欧洲只会越来越领先,当然大明也在向欧洲人学习,不过,现在得益于朱国强从另一个世界带来的航海技术,通过制作六分仪、航海钟以及天文计算,大明的船长已经可以在海上准确的计算经度,从而解决了海上的定位。
  但是,这样的船长,大明一共只有不到两百个,而且几乎都是海军军官,民间只有少数船政学堂毕业的船长们掌握了这一技术。科学是好,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在短时间内掌握,毕竟经纬度的计算需要良好的数学基础,这样的船长……很少。
  而且这些船长还都是军队的……
  “这个倒也是……”
  郑芝龙想了想,
  “其实臣这两年也在考虑这个问题,臣看海军的航海技术一流,可以精确的实现在海上的定位,可是民船还是靠着经验,所的民船的船长培训更慢,相比海军的船长培养时间较长,是因为需要进行战术、炮术等各个方面的练习,可民船船长不需要学这么多,咱们有那么好的航海术,却只有海军用,真是可惜了!要是能把海军的航海术,在民船上普及开,不出十年咱们大明的船只就能航遍四海,取代欧罗巴各国商船,但是,海军的航海术对船长的要求很高,一般人,实在是不行啊!”
  朱国强笑道。
  “这问题想要解决,非得办学堂不可,可以在海军船政学堂之外,再办几所船政学堂,专门培养船长和高级船员……”
  现在大明民间培育船长靠的是经验,但是将来必须要依靠科学。而且,欧洲航海技术之所以会在这个时代逐渐领先于世界,是因为欧洲把航海从经验变成了科学。
  “陛下,真的可以吗?”
  郑芝龙激动道,他怎么可能有不激动,毕竟,郑家是大明的第一大海商啊!每年通过海外贸易获得的利润又岂止百万两,对于海军的航海术早就是垂涎三尺了。可问题是海军的航海术,现在仍然局限在海军内部,即便是有民船掌握着,那也是海军自己的商船队。
  和老郑家没有关系啊,要是老郑家能够把这套技术学到,那老郑家从中获得的利益,是外界难以想象的。
  “那有什么不可以。”
  朱国强冲着郑芝龙笑道。
  “人家欧罗巴人都万里迢迢都到咱家门口了,咱们什么时候能去一趟人家门口?咱们那么好的航海术,不能只给海军,不给民间。”
  “那保密……”
  郑芝龙紧张道。
  “万一要是让红毛夷得到了咱们的航海术,那可就麻烦了?”
  朱国强一挥手,说道。
  “那有什么麻烦的,航海术要紧,可更要紧的是科技,咱们不仅是航海术先进,咱们的造船术、铸炮术,都远超过他们一两百年,要是这样,还因为害怕他们掌握了这些技术,而敝帚自珍,甚至对自己人都保密,那可就是罪过了!”
  难不成像另一个世界的法国一样,把手摇机枪保密起来,结果生产了一堆扔在仓库里当成摆设,等到和普鲁士人打仗的时候,才拿出来,结果悲剧了——士兵不会用!
  为了保密,就任由大明的技术一天天的落后?
  “陛下圣明。”
  郑芝龙试探道。
  “既然要开这个船政学堂,臣想给福建老家争上一所,毕竟,福建有很多百姓通商贩海,办上一所这样的学堂,百姓自然可以从中受益,陛下放心,这办堂的银子,全都由臣和福建乡老们出,绝对不要朝廷出一两银子,只要朝廷派些教员来就行。”
  别看郑芝龙是海贼出身,可是他对于新技术是极为敏锐的,当年目睹的西洋船的厉害后,就立即打造多艘西式战船,为了能够操作这些西式战船,他甚至还不惜代价从澳门聘请了西洋水手,让他们传授操驾西洋帆船的技术……按照郑芝龙的说法,他当时是打算和荷兰东印度公司好好的打上几仗!
  而且为了获得新技术,他确实的舍得下本,就像是为了获得铸炮技术,甚至不惜把女儿嫁给葡萄牙铸炮师,从而获得了铸炮技术。
  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单就是为了技术不惜牺牲女儿的心思,一般人还真比不上。而且他早就对海军的航海术垂涎三尺了,可那怕是他接触到了,也不敢带出来——不敢!
  害怕因为泄密被杀头!
  现在有了陛下的同意,他怎么可能会爱惜银子,非但大包大揽的要掏银子,而且还要把学堂建在福建,福建是他的老家啊,培养的船员肯定是……先给郑家用!
  生怕陛下不同意,他又特意说道。
  “陛下,这办学堂是利在千秋的好事,臣家里这些年靠着通海也挣了不少银子,臣愿意拿出一百万两,办四所船政学堂,并且以后每年拿十万两资助四家学堂,”
  前提肯定是要有一所学堂在福建!
  “既然郑卿有意助学,朕又岂会拒绝!”
  朱国强对郑芝龙道,
  “先办四所船政学堂吧……一所在大连,一所在海州,一所在厦门,一所在广州。”
  有人出钱建船政学堂,好事啊!
  其实,原本朱国强就打算建几所船政学堂的,既然现在这郑大财主愿意出银子,就让他出吧!
  况且,不让他出,他肯定不高兴啊!
  搁崇祯那,让大臣们掏银子,他们一个个都在那里哭穷,可搁乾圣皇爷这,可都是哭着喊着要掏钱。至于郑芝龙这样的外戚,更是一副不让他掏肯定不行的模样。
  这自觉性,绝对应该发个勋章。这可都是大明的忠臣啊。这积极性,可真不错!
  值得表扬。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朝廷的忠臣可真不少。个个对国家都是忠心耿耿的,而且勤于国事。
  哎,有时候看着他们那副忠心耿耿的模样。朱国强都觉得自己是不是误会了他们。
  文官,那也是爱国的啊。比如水太凉,不也改过自新了。


第692章 最后通牒
  珠江口洋面,碧空如洗,船帆如云,老闸船、鸟船、福船各种船只于洋面上航行着,当然也少不了辽式的纵帆船,这种船因为节省人力,且速度快、能抢风航行而深受大明海商的欢迎,在过去的十年间,从辽东直到南天门,有超过两千艘大小纵帆船下水,它正在迅速取代福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