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这个大明太凶猛 >

第323章

这个大明太凶猛-第323章

小说: 这个大明太凶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所以直到现在,云南总兵官都由云南巡抚代理,是因为世镇云南的沐氏总兵接连两代出了“昏总兵”!
  沐天波他爹沐启元是个惹祸精,居然因为家奴犯法被巡按逮捕,他居然调集兵马,用火炮对准巡按公署!而沐天波他爷爷沐睿在土司叛乱时临阵脱逃,而被免去官职、爵位,并捕入狱中。
  到了沐天波这,他也是出了昏牌——历史上隆武元年(1645年)九月,元谋土司吾必奎反,沐天波调沙定洲前去平叛,结果沙定洲乘机入省城发动叛乱,沐天波仓皇而逃。
  祖孙三代,就没有一个争气的。不过这位沐国公对大明确实忠心耿耿,如此也就足够弥补他在其他地方的不足了。
  也正因如此,朱国强才会在登基后的第一时间,向西南派出了三镇精锐,足足五万大军,进驻云、贵、川三省,同时对云南驻军实施整编,以防备云南的土司作乱。第二年元谋土司吾必奎谋反后,直接以重兵平叛乱。
  与此同时,又让沐天波到南京学兵事。先学兵事,然后到军中历练,这一呆就是五年。
  现在,差不多,是时候让他回去了。
  “天波,你可记得,朕当初为什么叫你来南京?”
  跟陛下身侧的沐天波,答道。
  “陛下当初说对臣有大用的。”
  “没错!”
  朱国强点头说道。
  “天波,你们沐家和其它人不同,沐家祖上是高皇帝的干儿子,与皇家本是一体,所以才有了沐家世代镇守云南。”
  “皇家对沐家天恩浩荡,沐家世代粉身碎骨亦难报其一!”
  沐天波急忙答道。
  “都是一家人,不用说两家话,算起辈份来,你我是平辈的兄弟。”
  朱国强摆摆手说道。
  “当初朕让你来南京学兵事,不仅仅是因为现在我大明全用火器,行军打仗的方式与过去不同,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朕打算重建三宣六慰!”
  三宣六慰是明朝在中国西南地区和中南半岛设置的管辖机构统称。三宣指南甸宣抚司、干崖宣抚司、陇川宣抚司,六慰指车里宣慰司、缅甸宣慰司、木邦宣慰司、八百大甸宣慰司、孟养宣慰司、老挝宣慰司。
  三宣六慰的范围除了国内部分外,大致还包括今缅甸、泰国北部和老挝的中部,皆“滇中可以调遣者”,在大明的口中又被称为“南蛮”。1531年后,莽瑞体建立东吁王朝。随着明朝国力式衰,东吁王朝日渐强大,明属三宣六慰土司纷纷归附东吁王朝。
  “重建三宣六慰!”
  沐天波惊讶道。
  “陛下……”
  伸手打断他的话,朱国强说道。
  “天波,朕知道你想说什么,这不单是朕要去做的,也是你曾祖父沐昌祚的遗愿!”在几代云南总兵中,沐昌祚倒是个能打的。在他第一次担当云南总兵官期间(在沐睿被革职下狱后,隐退十几年的沐昌祚又任了一次云南总兵),曾经打垮了盛极一时的东南亚霸主缅甸东吁王朝!
  万历十年到万历二十三年期间的这场打打停停的明缅战争一直被人忽视。但是,通过在后世查阅的资料,朱国强却很清楚,这是一场改变了地区格局和东吁、暹罗、阿拉干乃至真腊等国国运的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屡战屡败,被沐昌祚、邓子龙、刘綎、高国春等名将指挥的明军多次重创的东吁军队元气大伤,国王莽应里的威望大损,被缅甸压制的暹罗、阿拉干等国纷纷挣脱东吁的控制。战争持续到万历二十三年的时候,曾经称霸南蛮,不可一世的缅甸东吁王朝已经到了灭亡的边缘。可惜因为万历朝鲜之役的爆发以及沐昌祚在万历二十三年被逼隐退,大明南进的脚步被迫停止。大明朝也失去了重建三宣六慰的机会。
  自万历三大征后元气大伤后,再萨尔浒惨败,大明从此再无力南下。而东吁王朝也就得以保留,不过现在被大明用几千兵马打断了脊梁骨的东吁王朝,也不再是当初那个兵强势盛,四处扩张的“军事强国”了,而是关起门来混日子……
  根本抵挡不住强敌的入侵……
  而大明现在是“超级强国”,不四处扩张,对得起这个“超级强国”的地位吗?
  扩张与侵略,这不是超级大国特有的天然权利吗?要是不这么干,怎么能对得起这个名头。
  况且在历史上,“咒水之难”就是缅甸人干的,不干掉这些背信弃义的家伙,实在是对不起大明啊!
  况且,在大明华夏观中,将“三宣六慰”称为“南蛮”,按照中原王朝过去将南方部落称为“南蛮”,现在曾经的“南蛮”,已经成为了大明的一部分,这新的“南蛮”已经称呼了将近三百年了,是时候让他们沐浴“皇恩”了。
  所以,无论是基于什么理由,这个东吁王朝,还有暹罗,这些南蛮,都要开始进入“抚夷归夏”的过程。
  而且自己那方面的功能挺强大的,儿子也是超级多的,总需要地方封国吧!
  哦,对了,他们是要去印度造福印度人民,去中东开化中东百姓,到欧洲传播华夏文明的。去取代那些昏庸而腐朽的欧洲王室,去造福欧洲人民。
  可是大明还有一群郡王爷啊。
  有的王爷降了,可还有郡王没降啊,有的郡王守城时殉国了,也有一些郡王直接上吊殉国了,他们死了,可是子孙还有活着的,这样的人,还有好几十位哪。
  大明绝对不能让忠臣心灰意冷,对忠烈之后当然要加以照顾。
  这些郡王封在那?
  大明不仅需要一个沐国公,还需要一群“郡王爷”,类似于沐国公那样的在“郡王爷”,有了他们和朝廷派驻地方官员的一起努力,那么大的南蛮地,才有可能像云南一样,变成华夏的一部分。
  要是仅仅只是靠那些官员,说不定他们就会觉得天高皇帝远,一个个的鱼肉占领区的百姓,最后激起百姓的反抗。
  就像历史上大明收复了“交址”那样,最后毁掉大明统治事业的就是那群鱼肉百姓的贪官污吏。
  毕竟,在这个时代,对于很多官员来说,到遥远的边疆任职就等于流放。心生怨气的他们自然会通过是贪污受贿鱼肉百姓来弥补心理上的不平衡。
  等到朝廷意识到这一切的时候,就已经晚了,毕竟,天高皇帝远。
  但是在云南,沐家和朝廷的官员却是处于某种互相监督,互相牵制的状态。从而让双方对百姓的压榨都处于一种可以接受的程度,而不是没有监督的刮地三尺。
  他们之所以会这样做,但是因为自己的利益,毕竟,勋臣和文官从来都尿不到一个壶里。他们往往都是借口百姓打击对方,可也正因如此,大明才把土司遍地的云南变成了中国的一部分。
  同样的操作可以在南蛮地重新操作一遍,大明可是还有几十位郡王那。
  “陛下,复建三宣六慰确实有利于南蛮地的安宁。”
  沐天波想了想说道,
  “不过南蛮地多山林,而且蛮族大都叛逆不驯,只恐不愿我大明复建三宣六慰。”
  “不愿?他们要是愿意了,朕还不乐意哪。”
  朱国强哈哈笑道:
  “叛逆不驯没有问题,当年神宗皇帝用兵不到一万,就把东吁王朝的骨头打断了,朕在云南有驻军两镇,调一镇过去,嗯,再组建两镇新军过去……天波啊,你这个黔国公可是我大明的征南将军,到时候,你领兵过去,把三宣六慰建起来,像云南一样,设立军府,屯田驻军,叛逆不驯,没关系,就把他们赶到大山里,山林里,他们空出来的地,正好安置军府,朕还真怕他们驯服了!”


第687章 皇帝的嘴,骗人的鬼
  调一镇兵去三宣六慰!
  设立军府!
  沐天波一听到陛下的安排,立即在心里盘算了起来。
  倒也谈不上警惕。
  五年前,他来京城的时候,他娘亲就关照过了——小心侍君。
  伴君如伴虎,沐家这么多年,看似深得皇家信任,镇守云南两百多年,可那怕是在这天高皇帝远的时候,还时不时的被皇上记挂上。
  第二不能让朝廷再往云南增派兵马了。
  乾圣元年,陛下以改革兵制为由,派了一镇官军进驻云南,然后在把云南的驻军剔弱留强,改编一镇官军。就是这两镇官军后来平定了土司叛乱,在沙定洲、万氏、汤嘉宾等在昆明被处死后,朝廷顺势改土归流,那两镇官军,也是就地屯田了。
  面对这种情况,黔国公府上下都傻了眼。
  云南的情况不同于地方,直到明朝那里才真正成为中国的一部分,可能看成是华夏的新拓之地,甚至在沐英率领十万军民在云南屯田之前,那里都没有汉人居住。
  有明一代云南大体上是三方势力混杂角力,一方是黔国公府,和明朝其他的公府、侯府不同,黔国公府从初代西平侯沐英开始就到了永镇云南的世职。
  面云南作为世代为土蛮居住的地方,之所以能成为大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因因为大明开疆拓土的方式与其它朝代不同,就是开设卫所,屯田驻军。就是利用军事移民掌握边疆,云南归属华夏,靠得的是什么?
  靠得就是那些隶属于卫所军籍军户,这些军事移民都归黔国公,归沐家管。
  在沐英率领三十万大军屯田云南之前,云南压根就没有多少汉人居住,也正因如此,经过两百多年繁衍惩处,云南总兵官衙门下辖的军户,远多于云南布政使司所管的民户。
  至于沐家拥有勋田更是占到云南在册土地的三分之一还多!算上没有登记的隐田,绝对是个天文数字了。
  拥有土地、人口和财富,可以公开豢养家臣、私兵……其实,云南黔国公基本上就是一个封建领主!不过,也正是靠着这个封建领主,云南才成为了大明的一部分。
  对于朱国强来说,他并不介意在“南蛮地”推行类似的政策,让南蛮地上多出几十位朱家的“郡王爷”,让他们作为封建领主,把“南蛮地”变成大明的一部分。
  而云南的另一方势力就是朝廷派出的巡抚衙门、布政使司衙门、按察使衙门,他们掌握着云南的民政、民户。其中的巡抚衙门直接掌握了一部分的军队——乾圣元年改编的就这批雇佣制的军队,平定土司叛乱后,他们就地屯田驻军,从雇佣军变成了军户,也是最让沐家如鲠在喉的一部分。
  至于第三方势力,就是形形色色的土司。这群土司世代居住于云南,在明初时,曾效忠蒙元十余年,顽强抵抗沐英的进攻,后来降服大明后,也是时而服从,时而复叛,不过在大部分使得都是臣服于大明。而臣服于大明,更多的是臣服于沐家。
  而这三方势力,在过去的二百多年间,早就达成了巧妙的平衡,互相牵制,又互相扶植,沐家借土司自重,朝廷借沐家弹压土司,土司于朝廷沐家之间,避免被两者压榨。
  而乾圣元年,朝廷派军入滇,后来平定叛乱,于叛乱地区改土归流,设立军府,毫无疑问的打破原有的平衡。新设军府不归云南总兵官管。
  对此,沐家可谓是如鲠在喉啊!
  问题是他们还说不出什么,毕竟,两百多年间,云南军户和内地没什么区别,甚至沐家也是靠着几千家兵以及土司兵维持战力。
  可是朝廷在云南的势力扩张,让沐府上下难受啊!
  毕竟两百多年来,沐家就是云南的土皇帝。
  朝廷的势力扩张,对沐家来说,绝不是一件好事,一旦朝廷不需要沐家弹压土司,那沐家……也就是和其它国公一样,没什么区别了。
  现在,陛下复设“三宣六慰”,就是要打仗啊,打仗,离不开沐家啊,而且沐家还是“征南大将军”,在那些地方“征南大将军”可谓是威名赫赫,毕竟是两百多年积威,那怕就是缅人,也是让沐家给打断了骨头。
  如果朝廷把一镇驻云南的兵马,移镇到“三宣六慰”,那云南就只剩下一镇军队,这样一来,云南的平衡还是维持着的。
  在心里稍加盘算后,沐天波说道。
  “陛下所言甚是!要是能重建‘三宣六慰’,云南边事必可安定。”
  抬头迎着陛下的目光,沐天波说道。
  “南蛮之中,就数缅人最为恶劣,他们非但不服王化,僭越称王,伪封土司,而且还屡屡犯边,夺我土地,杀我百姓,乱我数十年,致使生灵涂炭,简直罪大恶极……臣愿意领兵征讨不臣,为我大明复建‘三宣六慰’!”
  数着缅人犯下的罪行,沐天波的心里又是一阵激荡。这个征讨不臣,其实就是开疆拓土啊!
  老祖宗当年不就是为大明开拓疆土,才有了云南嘛!
  解决了缅人,这三宣六慰,就是大明的新省啊!
  到那时,史书上必定会写上他沐天波的名字啊!
  仅仅只是想想,就让人不禁热血沸腾啊!
  其实沐天波也是希望能够有所作为的,那怕在另一个世界中,他屡屡犯错,可他与他爹、他爷爷是截然不同的,他希望能够做事,而且在过去的五年中,从学习兵事,再到从军历练,参与剿匪,他的内心同样渴望像先祖一样,在沙场上取军功!
  “嗯,那朕就在京城等你的好消息了,对了,仅仅只是靠朝廷派兵,恐怕还是不行,你回到云南后,要利用国公府家丁、军户重建一镇……嗯,警备队,至于规模嘛,就是一镇万人左右。”
  朱国强笑着说道。
  看着沐天波时,那是无比的信任,这等于让他直接拥有一镇的私兵啊!这样的恩典那里找去。
  可实际上,朱国强的心里已经把主意打到了云南百姓的头上了——这一镇警备队,将来就常驻三宣六慰吧!
  毕竟,“三宣六慰”的自然环境和云南相似。他们早就适应了那样的环境,无论是生活还是作战,都不需要时间适应。
  至于沐家,他们已经足够富贵了。又何必纠缠与家兵,况且将来大明肯定是要继续改土归流的。沐家基本上已经完成了他们的历史使命。
  “臣谢陛下隆恩!”
  沐天波激动道。我怎么能不激动呢,毕竟这是陛下工口预言准沐家拥有私兵呀。
  这样的恩典,搁大明这可是独一份啊!
  看着沐天波那副激动的模样,朱国强在心里长叹口气。
  “这可真是一个单纯的孩子啊”。
  就这么骗了他,可真有那么一点儿于心不忍。
  不过,皇帝的嘴,骗人鬼……天生就是来骗人的。
  皇帝啊!
  不骗人不行啊!


第688章 华夏的新南蛮
  南蛮地啊!
  在沐天波离开之后,从御花园返回御书房的朱国强,特意来走到地图前,在云南广西以南用彩色铅笔画上了一个大大的圈。
  “往后,这里就是新的南蛮地了!”
  说罢,朱国强的神情显得极为得意。
  “陛下。”
  恰在这时,身着一身宫装的柳如是走进了书房。六年前,朱国强登基后,作为侍妾的她被封为庄妃。
  “这是刚泡的解酒茶。”
  从柳如是的手中接过茶杯,一口饮尽后,意犹未尽的朱国强仍然盯着地图上的“南蛮地”。
  “陛下,似乎又为大明找了一个去处……南蛮地,”
  站在一旁的柳如是,看着地图说道。
  “春秋楚庄王时﹐楚周边群蛮的乘楚大饥之际伐楚﹐“戎伐其西南﹐又伐其东南﹐庸人率群蛮以叛楚﹐麇人率百濮聚于选﹐将伐楚”,庸在今湖北竹山﹐且为群蛮之首。楚人随即大举反攻蛮人﹐史称楚武王“大启群蛮”。在楚国的反攻下﹐庸人破灭﹐群蛮降楚﹐到秦昭王时﹐白起攻灭楚国之后﹐“略取蛮夷﹐始置黔中郡”﹐又进一步进占了蛮人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