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这个大明太凶猛 >

第266章

这个大明太凶猛-第266章

小说: 这个大明太凶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顺来降顺,清来降清,这就是他们干的事。
  而更为恼人的是,那些人不但德行有亏。而且还不干事儿,非但不干事,还不如让干事的人干事儿。
  轮到这样的正人君子们主持朝政。大明不亡,还有天理吗?
  无人可用!
  这就是后来崇祯之所以会吊死在歪脖子树上的根本原因。
  他是用了一群正人君子,可是正人君子们那些事情,是正人君子干的事情吗?
  也正因如此,朱国强还会说出这番话。为了什么?
  不仅仅是不想杀眼前的这个人,而是想通过他的口去告诉别人,告诉全天下的那些官员。
  他们过去擅长的那一套我这儿不能用了,非但不能用,他们要是用了,甚至可能会死。
  在管绍宁诚惶诚恐的退下去之后,朱国强的心情一实之间还是有些难以平静,他的心里还在想着管绍宁之前的话语,在心底暗自嘀咕着。
  “不然就先杀几个人来提醒一下他们。”
  正当他心里盘算着怎么寻一个借口杀人的时候,又有人进来禀报道。
  “启禀监国,吴三桂领兵出山海关,往京城攻打流贼了!”


第564章 忠肝义胆吴三桂
  在通往京师的官道上,正风尘仆仆的走着一直军队,这支军队士兵大多包着白布巾,布甲外罩孝袍腰系麻绳,不过大多数兵丁并没有孝服,只是在头上系块白布条、腰间系条麻绳。
  在队伍中,有几面大旗,上书着“明”字,还有几百大旗上写着“吴”这些扛着兵器举着大旗行进的兵丁,就是所谓的“关宁军”。
  自从吴三桂领军南下后,这几天一直呆在山海关,尽管前锋到了卢龙,可是再没有西进一步,而是派出不少探子打探流贼的动向,在得知刘宗敏回到京城,在宝坻一带的流贼各自为战后,吴三桂就意味到自己的机会来了。
  十万流贼分散在平谷、三河、宝坻、宁河一带,原本他们都在刘宗敏的统领之下,而现在却各自为战,心情激动的吴三桂知道,如果能一击败敌,那么他吴三桂势必就会成为大明的功臣,到时候全天下都会知道他何等的忠君爱国。
  怀着这样的心情,他立刻派出手下大将张国柱率领两万人马奔袭宝坻,自己则领一万骑兵,打着“为君父报仇”的旗号进攻三河,
  在另一个时空之中,他也打着这样的旗号,甚至就连满清入关的时候也用这个旗号。只不过也就是现在,这个旗号还是那么回事儿,至于在另一个世界,不过只是愚弄世人的而已。
  按吴三桂的计划,此次出征他要先重创的三河袁咬率领的三万流贼。
  袁咬,是当年随李自成一起进商洛山的十八骑之一,也是李自成的心腹,在顺军之中,虽然谈不上是多有名的名将,可却也是个身经百战的主。这几年因为仗打得极为顺手,他打骨子里瞧不起官军,在他看来,那些官军顶多也就是据城守守的料,打野战的话,根本就是菜鸡一个。
  或许正因为对官军的轻视,所以他才会把大营扎在三河城外,其实,这也是为了便于指挥。虽然这些天,大家伙心念着入京后的赏钱,对皇帝不发赏颇不满,但好在大家精神还挺好,大营中不时传来一些互相笑骂之声。
  当然,这也和袁咬有办法有很大的关系,几天前,当弟兄们闹饷的时候,他泛着凶光的眼睛眯着,自语道:
  “要饷,咱们没银子,这周围的狗大户能没银子吗?”
  于是乎,袁咬就派出了兵丁,将县上以及周围市镇的百姓挨家挨户的洗劫了一番,如此一来,非但有了银子发军饷,有了粮食当军粮,甚至还有了女子可以劳军,女子自然是大户以及百姓的老婆闺女。
  碰到如此体谅大家辛苦的将领,这些流贼们自然也就不再闹腾了,这小日子过去可去过去舒坦多了,在大营里头,十几人或几十人一群,随意的散落在营中,或者聊天打屁,或者划拳喝酒,或是穿进红帐里头,抓住女子猖獗逞欢。
  当然,袁咬也没有亏待自己,他的大帐里,每天都会送来几个刚抓来的女子,而且都是姿色颇佳的女子。
  夜夜做新郎,而且还有不止一次。而且那些新娘既有大家闺秀,也有小家碧玉,可以说是应有尽有。
  也幸亏他身体好,要不然指不定就因连御数人暴毙于军中了,不过即便是如此,大家也就是当成笑话一笑了之,毕竟,之前也有几个老兄弟就是因为“连御数女”死在女人的肚皮上……
  就在流贼的大营中这么闹腾时,远处的旷野上,几匹无主的野马下面,躺着几具顺军骑兵尸体,骑在马上的吴六打了一个响指,吩咐道。
  “换上他们的衣裳,沿途清理游哨。”
  很快,众人就换了顺军的衣袍,其实顺军的衣袍倒也没有定色,姑姐不说许多强掠来的百姓有什么穿什么,就是老营兵也是抢到什么穿什么,当然也有不少精锐是穿着蓝布袍,头戴毛毡范阳笠。
  就这样,这队骑兵迅速散开了,开始在沿途剿杀着游哨,其实关宁军的战斗力并不逊于满清,作为历史上大明帝国最后的擎柱,他们曾是大明在辽东最后的防线,即便是在野战中与满清精锐撕杀,胜负也是五五之数。
  相比于流贼,这些身经百战的关宁军从一开始就占据着上风,在进攻时,他们先派出游骑化妆成敌兵,再清剿游哨,这些都是过去与满清最擅长的,满清经常突袭明军,靠得就是清除游哨,然后杀明军一个措手不及。
  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走路。
  现在关宁军只是依样学样而已,只不过出乎他们意料的是,流贼部署的游哨少的可怜,如果不是因为之前就已经打探多次,袁三恐怕真的会以为,对方是在故意诱敌进攻。
  可实际原因是——流贼压根就没有多少游哨的意识。甚至可能,在他们看来,官军都是菜鸡压根就不敢主动出击。这也难怪,毕竟,他们都被之前遭遇的官军给“惯坏”了。打仗时只要全军往前一冲,再用骑兵在侧翼一冲,必定能杀得那些官军屁滚尿流。
  接连碰到的都是这样的对手,这些本身就谈上纪律森严的流贼,当然不可能每天都小心翼翼的派出大量的游哨,四处警戒。有这个功夫,不如多掠几家大户,多抢几个小娘子了。
  可是他们并没有想到,在大营附近的树林里,吴六正冷眼看着流贼大营。脚前躺着两具流贼的尸体。这是流贼的哨戒兵。长年在辽东作战的关宁军对待敌人是残酷的,先前为了逼问通行口令,吴六直接让人阉了一个流贼,另外一个流贼顿时吓呆了,乖乖地将口令交待了出来。不过即便是如此换来的也只是一声狞笑,两刀就结果了两个流贼的性命。
  这样至少可以死个痛快!
  “走,进大营!”
  得到口令后,吴六就领着几十骑大摇大摆的说着口令进了大营,任谁都没有想到,他们这么大胆。
  在进入大营后,吴六等人就开始寻找着大营里的目标。
  忽然听到远处轰隆隆的响声不绝。
  “那是什么?”一个流寇指着远处一片快速移动而来的“乌云”。
  “是……是官兵!”一个眼力好的流寇惊呼道:“那是官兵的骑兵!”
  五千铁骑奔腾在一望无边的平原之上,每个骑兵皆是头戴着铁盔,盔上红缨高高飘起,尽管他们在盔甲外面罩着白布孝衣。可是远远的望去,人们仍然能够感觉一阵冰冷的寒意袭来。
  这是哪来的骑兵?
  当流贼们出现在关宁军骑兵的视线中时,他们纷纷夹着的骑枪指向前方,朝着流贼的大营冲了过来。
  尽管他们像是潮水般的冲了过来。不过营里的人还是放松的口气。至少门还有一道木墙可以阻挡这些骑兵。
  “快迎敌!”
  “迎敌!”
  马蹄踏在地面上发出沉闷的轰鸣声,震撼着所有人的心脏。就在大营里乱成一团,慌里慌张的列阵时,谁都没有注意到有人将几辆大车推到了大营的墙边。
  那是先前混进营地的袁三等人,他们从火药库里弄出来了火药,然后装在车上用来炸营墙的。
  提着裤子的袁咬从营帐中走出,听着震耳欲聋的的,冷汗直冒,还没等他想出如何应对,那些骑兵己是毫不留情的横冲直撞过来了。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突然营地中传出数声巨响,剧烈的爆炸,震撼的所有人,包括袁咬在内的人们无不是茫然不知所措的看的周围。
  “这是怎么回事儿?”


第565章 忠臣是杀出来的
  伴随着数声巨响,大营内被炸的人仰马翻的同时,木头营墙同样也被炸开了,不过弥漫的硝烟所有人都看到了那几个宽达数丈的缺口。
  营内的流贼都愣愣的站在那,压根就没弄清楚发生了什么。但是这一瞬间,所有人都知道了危险。
  最要命的是有如雷鸣般的马蹄声仍然提醒着他们,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死!
  而他们甚至都没有时间组织防御。尽管有一些头目大声喊叫着列阵,但是数千关宁铁骑已经从四面八方袭来,他们有如利剑般的冲向了一团混乱中的大营,有没了营墙的遮挡,这些的骑兵可以毫无阻滞的冲进去,兴许是流贼打了太长时间的顺风仗,大根儿就没有把冠军看在眼里的他们甚至都没有在营外挖掘阻敌的壕沟。
  轻松的炸开的营墙缺口闯进流贼的大营后,夹枪冲锋的骑兵们弯着腰身,夹持长枪瞄准着前方的流寇,枪尖轻松的刺穿了流寇的躯体,以战马的冲击中锋利的枪锋将流贼的身体撕裂然后又挑飞甩开,一时间,空中尽是一片血光,飞溅的血,甚至遮挡了阳光。
  因为绝大多数流寇都没有盔甲,有时候,骑兵们甚至能一枪穿透了两三个流寇的躯体,在将他们串成了肉串的同时,骑兵们不得不丢下沉重的长枪,任由肉串上的躯体在那里挣扎着。
  在丢掉骑枪的同时,骑兵们又抽出了长刀,自戚继光起,明军就专爱锋利的倭刀,骑兵同样也不例外,骑在马背上的骑兵挥舞着修长的倭刀,在流寇中间砍杀着,锋利的刀锋轻易的斩断流贼的脑袋,手臂,在一片惨嚎声中,尽是断臂飞舞,血柱喷溅间流寇们开始溃逃起来,他们根本组织不起来有效的抵抗,对于与东虏撕杀惯了的关宁铁骑来说,这些流贼连八旗军的辅兵都不如。
  当然流寇之中,同样也有精锐,流贼每每号称百万,其实绝大多数都是蚁附,都是流民,都是强掠来的民壮,而其核心就是后面的老营兵,同样也是战斗力最强的,他们是流寇首领们的倚仗,蚁附拼光了,没事,只要有老营兵在,随时都可以聚起数万大军,毕竟蚁附可以是为了口饭吃的流民,也可以是强掠的良家百姓,只要有那些身经百战的老营兵在,就能随时拉起一支队伍,随时都可以东山再起。
  而长年与东虏作战的关宁铁骑,就像东虏一般,在成千上万的蚁附开始溃散时,他们就从两翼挤压着蚁附,用蚁附去冲击流贼的主营。那引起仓促组织起来的老营兵,面对冲过来的蚁附,不得不拼命喊叫着,试图让他们散开,可是两翼被骑兵用刀子挤压着的蚁付那里会想那么多,他们只知道往两边跑会死,那就闷着头往前跑吧。
  “放箭,放箭……”
  唯恐主营被冲破的袁咬大声喊叫着,一时间箭如雨点,到处都是一片凄厉嚎叫声,中箭的流贼纷纷倒在血泊之中,有如雨点般落下来的箭雨让他们纷纷往两边逃去,可迎面砍来的刀子,却阻挡了他们的去路,头断臂折间,天地都被染成了红色。空气中充斥着浓浓的血腥味。
  原本那些缺乏训练的流寇就难挡关宁铁骑一击,而现在他们就刻意用流贼去冲撞他们的主营,如此一来,成千上万的人不顾一切涌过去,立即冲破了袁咬的主营,以至于袁咬甚至连一个回合撑下来,主营就已经陷入了崩溃。
  在冲破主营后,关宁骑兵继续向前冲杀着,他们就像是扑入羊群的恶狼似的,长刀就是他们獠牙,肆意的砍杀着那些疯狂逃窜的流贼,刀锋划落的瞬间,残肢断臂四处飞舞着,如注的鲜血喷溅着,将天地都染成了红色。
  在追杀时,他们并没有陷入混战,而是保持着一定的队形,不断的从逃散的流贼中穿过,他们的刀锋向关,在战马冲击时,轻松的劈开流贼的躯体,随后他们又在不远处重新聚集。
  “他们要干什么?”
  见官军不远处重新聚集,袁咬疑惑道。
  官军怎么不打了?
  即便是有些好奇,但是得到喘息之机的袁咬,还是连忙下令收拢溃军。在他收拢溃兵时,袁咬看到官军骑兵已经重新聚集在一起了,他忍不住的倒吸口冷气:
  “这他娘的哪来的官兵?”
  和官军打了这么多年,袁咬打骨子里瞧不上官军,在他看来官军都是一冲即散的弱鸡,他不知见过多少官军,个个都是银枪蜡枪头的样子货,可这支官军却和过去碰到的官军截然不同。
  气势不同不说,而且杀气十足。
  “难道这就是关宁铁骑?”
  袁咬的心中忽然一惊,随之冷汗直冒。
  这时候,他才意识到,为什么陛下会把关宁铁骑当成心腹之患,这些可都是和鞑子兵百战的精锐啊。
  那怕他们和鞑子兵打仗时,是百战一胜,那也是身经百战,那也不是内地的菜鸡官军所能相比的。
  这下完了!
  就在他胡思乱想时,对面的骑兵已经调整完毕,再次进行了冲击。
  看着麾下的三万大军瞬间就土崩瓦解了,只有不到一半的人在慢慢聚拢,袁咬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这帮子货打顺风还行,硬碰硬的时候,第一个跑路的就是他们。过去有老营兵在后面压阵,现在场面这么乱,谁还有空监督啊。
  其实,从一开始的时候,一切就已经注定了,作为百战的精锐,关宁军对战场的时机把握的还不错,几乎是在袁咬重新整合部队时,策马而行的吴三桂就的冷冷道:
  “出击,杀光流贼!”
  随着一声令下,他就亲自率领预备队向流寇发起了进攻,五千兵马就这样滚滚行进,马蹄声在空中回响着,枪尖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彩,这些穿着孝衣的骑兵在接敌时,突然暴喝道。
  “为先帝报仇!”
  数千名穿着白色孝衣的关宁骑兵呼喊着同样的口号,向着流贼发起了进攻。
  而吴三桂更是一马当先,他的脸上尽是得意,尽管这场胜利对于他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是他需要这场大胜,需要这场胜利来向监国证明自己对大明是忠心耿耿的。
  当然更重要的是通过这场大胜,向天底下证明他吴三桂是何等的赤胆忠心,到了那个时候,他吴三桂依然还是大名的伯爵。吴家依然会想尽荣华富贵。而不会是陷君的罪人。
  这一切都需要流贼的脑袋!
  杀的流贼越多,就越能证明他的赤胆忠心。
  杀的流贼越多,就越能向监国证明他的价值,
  证明关宁军的价值!
  只有如此,才能够在将来的大明朝为关宁军争取其立足之地。
  过去,有东虏在,朝廷就必须依赖关宁军,但是以后,朝廷的平虏军……比关宁军还厉害。
  想要在新朝立足下去,就必须要证明自己的价值。
  关宁军将来可以不考虑,但是吴家的荣华富贵必须要保住。
  在即将冲近流贼的时候,吴三桂大声喊道。
  “杀光流贼,一个不留。”
  其实,即便是没有吴三桂的命令,这些习惯了杀戮的关宁铁骑也不会留下什么活口,活口只是他们的累赘。
  毕竟他们还要去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