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第2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演扭头看去,就见骆养性走进来了。
“都督来了,小老儿,不,不能起身迎接,还请都督莫怪。”
“阁老,客气了,还痛吗?我一会吩咐人给您老换药,哎……”
骆养性叹气时,陈演说道。
“这几日多亏了都督关照,要不然小老儿这命肯定就丢在这里了,不知道……”陈演满怀希望地问骆养性。
“家里,可,可借到钱了?”
面对大顺的拷掠,他早就已经倾其所有,交出了全部的家当,可就那还不到五两银子!但是刘宗敏要的是十万两银子。
没有银子就没有命啊!这银子只能去借了!
“哎……”
骆养性的叹息,让陈演一脸的希望顿时烟消云散,然后又巴巴望着他。
“骆都督,您一定得救救老夫……老夫只要能出去,一定有办法筹集到余下的银子,请都督救小老儿一救啊!”
骆养性叹了口气:
“阁老……这,这……哎,不是我不想放你出去,实在是不敢放您出去呀!”
骆养性苦着脸说道。
“您不是不知道那些人一个个可都是真老虎,他们说杀人就杀人,绝对不带一点含糊,我要是把您老给放了出去,估计这边放人那边我这脑袋也就掉了,有我在,您老还能过得舒服一些,要是换成那些人,就不管这三七二十一了。”
“对,对!这几天可真亏了您照顾了。”
陈演苦着脸,要不是骆养性照顾着,估计自己这条性命早就搁在这儿了,其实说实话,有时候陈演都想,还不如死了算了。至少这样就不用遭罪了。
哎,可是他真的没有这个勇气啊。
“这样,骆都督,您让人给我那不争气的儿子带个信,让他务必想办法凑够银子,这里我是一天都不想待下去了。”
“行!”
骆养性道,
“阁老放心,只要您老的家人把银子送过来,那就没事儿了。”
如果送不来……骆养性没有继续说下去。这些人一个个的都是真老虎,而且都是诗人不吐骨头的真老虎。他们一个个的都睁着眼睛在那里盯着银子呢。
要是没有了银子,估计这性命可就真没了。可哪怕眼前的这位陈哥喽,真的把银子给拿过来,能不能保住性命都是两说。
毕竟这阵子骆养性可是没少见那些哪怕是掏了银子到最后连性命都没保住的人。
哎,现在想想还是先帝爷好呀。据说先帝有点儿脾气。相比下来,仙帝不过就是只纸老虎罢了。
很多时候也就是吓唬吓唬人。可这些人哪?
哎……何至如此,何至如此啊。
第558章 乱世人不如狗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其实,这个世界上又那有那么多早知道。
如陈演之流如此,对于身处井陉县城内的前井陉知县赵德林以及本地的士绅来说未尝不是如此。
尽管京城的拷掠之后并没有传到这里,可是井陉城里的人们还是得知了京城正在拷掠的消息,毕竟,每天都有从京城逃出来的人把那里的消息带给大家。在人们的口中,京城简单就成了人间地狱,顺军在京城非但拷掠勋臣官绅,还奸淫掳掠无恶不做。
这些暴行着实吓倒了众人。
在众人被吓到的同时,他们的心思一个个的都活泛了起来。
“李兄,现在陛下领兵驻于沧州,距离咱们井陉不过只有百里,朝廷大军随时都会杀来,我等可要尽早弃暗投明啊!”
井陉城内,一身书生打扮的赵德林,在城内李府劝说着李三权,李家是本地有名的显绅,当时李自成得了固关,身为知县的赵德林邀请井陉本地乡绅商量守城一事时,也就是他主张投降。
当时投降为的是什么?
为的是全城父老的性命。
那么今天呢?
也是全城父老的性命啊!
当然,这都是借口,实际上不过只是为了保住他们自己的身家性命而已,至于其他的平头百姓不过只是顺便救一救而已。
见李三权沉默不语,赵德林便加重语气说道。
“李兄,监国擅长用兵,可不是先帝所能相比,这李贼看似势大,可又焉能敌得过陛下以举国之兵来袭?”
“是啊,李兄,监国自济南起兵以来,数年来先灭东虏后诛献贼,今天又以举国之兵讨伐闯贼,闯贼灭亡也不过只是朝夕之间,我等当时众贼是迫不得已,现在理应归顺大明啊!”
“李老弟,那闯贼看似势大,又岂能比得上东虏,当年东虏多厉害都不是陛下的对后,那闯贼哪里经得住官军的打击,只要监国挥师北上,即便是李自成坐守坚城,又怎么样?这天下,可还是大明的天下,人心在大明,气数在大明啊!”
面对沉默不语的李三权,众人纷纷你一言我一语的劝说着,之所以会这么劝,是因为他们的计划需要李三权配合。
井陉城里并不是只有一个大顺派来的知县,还有几百顺军,虽然他们这些人家能聚集几千家丁、佃户,可那可是几百身经百战的顺军,想想都有点头皮发麻。
所以,他们才想让李三权出面,把知县以及贼军头目请来,然后来个鸿门宴。
“可是,可是小女……”
李三权犹豫道。
他女儿是土门关顺将的妻子……当然,这不是他愿意的,那个吴将军在驻扎土门关时,得知李三权的女儿模样生得极为漂亮后,就派人上门提亲,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虽然知道对方是贼,可他那里敢拒绝,最后只得献出了女儿,以保住了若大的家业。不过这也让大顺委任的罗知县以及顺军对他极为客气,动辄称他“李公”。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就是命!”有人开口说道,
“要是李兄执迷不悟的话,将来朝廷大军杀来,追究起来,勾结闯贼可是要杀头的。”
众人连哄带吓的,让李三权终于下令了决心,然后说道。
“那,那就全由几位仁兄作主吧……”
就在井陉城里的前知县和士绅们摆起了鸿门宴的功夫,在真定府城内,这里那些穿着蓝衣头戴毡帽的兵丁和往常一样,在入夜后,便在军营里安然睡下了,说是军营,可实际上不过就是孔庙。这些顺军是李自成北上时留下来镇守真定的,不过只有五六百人,进城后就直接驻进了孔庙。
兴许是因为大顺已经夺了天下,上至官长下至兵丁,都没有什么警惕性,甚至就连营门口的哨兵,也是拄着长枪打着磕睡,至于官长……这会恐怕不知道睡在那家青楼姑娘的肚皮上。
就在哨兵打着磕睡的时候,远处过来十几人,因为这些人穿着蓝衣毡帽的关系,所以也没有引起哨兵的疑心。在他们靠近时,哨兵冲着他们刚想开口,就眼光一道寒光闪过,脑袋就被马背上的人给砍掉了。旁边的哨兵还没反应过来,也被人捂着嘴接连捅了几刀。
“动手!”
骑在马背上的许明昆沉声喝道,他是大明的进士,在得知陛下领着北伐大军已经抵达沧州兵,就与友人商量着怎么样夺回真定城。
盘算了几天,总算是定下了计划。在他的一声令下,就有家仆堆着几辆大车进了孔庙,一进孔庙,他们就把车上的柴草悄悄的堆放在门边,从主殿到侧房都堆了至少一车柴草。
“把门锁上!”
在家丁们小心翼翼的锁上门的同时,许明昆冲着主殿默默言语道。
“至圣先师赎罪,学生今日为杀贼行此下策,待到贼除尽时,再重建文庙……”
请罪之后,他沉声喝道。
“点火!”
几十个火把投进了柴草堆上,倒着火油的柴草堆见火既燃,一时间烈焰腾起,瞬间就把门窗给堵住了。
直到烈火烧到房顶上的时候,房屋的顺军才发现不对。
“走水啦,快,快……”
“着火了,快出去……门怎么锁上了……”
……
烈焰中,房屋里到处都是哭喊声、尖叫声,而在院子里站着的许明昆则手持倭刀,与家仆盯着烈焰中,防备着有人从火中闯出来。
可身陷烈焰中的顺军,根本来不及逃走,大火很快就吞噬了孔庙,在火焰映亮半边天的同时,在附近的知府衙门里,林之南看着眼前持刀持棍衙役,他似乎明白了。
“你们是要取我性命吧!”
林之南是陕西士子,多年来屡试不第,这也是他投奔大顺的原因,至少能谋一个出身,被委任为真定知府时,他甚至有种置身梦中的感觉,虽然没有金榜题名,可却也是光耀门楣了!
往后咱要做个好官,做个为民做主的清官。其实,除了极少数人,大多数人刚当官的时候,报的也都是这样的目的。只不过往往他们会被官场所改变,而对于他来说,还没来得及改变,梦就已经醒了。
这不过只是南柯一梦啊!
“林大人,你是个好官不假,可你是贼官,伪官。自古官贼不两立,俺们虽然是小吏,可,可也是官府中人,也是世世代代的清白之家,哪能就从了贼……”
手持腰刀的衙役结结巴巴地说道,贼官,那也是官,杀官……他们还真没有这个胆,就在这时,只有几个持刀剑的士子走了进来。
看见他们进来了,林之南只是苦苦一笑,看着他们说到:
“几位朋友,在下也是读书人,虽是从贼可为官也算是清廉,诸位杀我后,我这有纹银数两,还请为我买口薄棺安葬,至于归乡……”
他朝着陕西的方向看了一眼,然后说道,
“恐怕家人定不会让在下葬于祖坟,可惜了……哎,一步错,步步错……也罢,也罢!”
其实大多数人在住这样的乱世之中都会做出各种各样的选择。对于有些人来说,他们不过只是随波逐流而已。在很多时候,他们并没有主动做出选择的权利。他们只是顺应的时局在时局的变化中做出自己的选择。
一步错,步步错。到最后的时候,又有几个人知道自己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呢?就像林之南一样,一个错误的选择让他不但丢掉了是自己的性命,而且还做了一身污名……
第559章 老朱家的祖制是讨饭
每一个人都要做出自己的选择。
但任何选择都会影响他的一生,对于这一点,朱聿键可以说有着极其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比任何人都深,毕竟在中都的高墙,他比那些无名无爵的宗人受到更多的“关照”。
也正因为过去的经历,所以朱聿键才会更加珍惜眼下,珍惜眼下这个机会。
朱聿键如此,那些被朱国强从中都高墙里放出来的,以及从鲁藩等地召出来的宗人,大都也是如此。
这些宗人里,有像朱聿键这样有名的,还有足足有六百多普通的宗室,他们有的是各藩远宗,也有不少人是无名的宗室——这就是大明的特点了,大明的宗室生下之后,需要向朝廷请名,在没有赐名之前,只有乳名,乳名是没有宗禄的。而朝廷赐名的条件极为苛刻,甚至朝廷就是通过请名制度控制宗室成员的繁衍,毕竟,不赐名就不需要支付宗禄。所以不是王府递了折子,礼部就会赐名,他们有上百个理由拒绝赐名,比如凡是生母不祥的、非良家女所生的,都的不得赐名。
即便是递了,也不是随时都能批下来。
甚至就连大名鼎鼎的嘉靖皇帝,从出生到赐名前后都等了八年!
差不多就是一个抗战了。这还是王爷的世子,请名都如此繁琐,更何况其它的普通宗室。
许多宗室名为天潢贵胄,实则终生不能请名,如万历年间晋藩西河王府有宗人名曰“小八老”,周藩甚至有宗人“至年六、七十犹称乳名终其身。”这批底层宗室成员,由于无力请名,也就无法获得相应的政治、经济待遇,他们的子孙后代同样也是如此,他们只是于藩府的宗册上有个宗人的身份。
其实很多底层宗室的情况也不比无名宗人强多少。这些宗室,对于各藩以及朝廷来说是负担,而对于身为大明中兴之主的“朱慈颖”来说,这些“高皇帝的子孙”简直就是再好不过的炮灰。他现在就需要这样的宗人置身于军中一线,顶在前面去展现宗室的气节了!
这些人,他可是打定主意要好好利用的。
所以他今天就亲自站在门外,迎接了这些宗亲。
看着眼前的这些神情各异的宗人,朱国强正色说道。
“大家都是高皇帝的子孙,在你们之中,论辈份,既有孤的高叔祖,也有朕的侄子辈,别的话我就不说了,现在天下的形势大家都很清楚,流贼占了京城,逼得先帝以身殉国,先帝不将皇帝传给太子,反而给我,是为什么?就是为了保住祖宗的江山!这江山不是我一个人的,也不是德藩一家的,大家都有份,别说你没有宗禄,就没你的份!”
朱国强打量着这些人,冷声说道。
“献贼杀襄藩、楚藩全宗上下时,可没问是有名还是无名,至于闯贼对崇藩、秦藩、晋藩、代藩等藩亦是如此,悉数杀绝,一人不留,眼下就是保江山,倒不如说是保性命,要是不把闯贼击败,非但祖宗的江山不保,就连同咱们的性命也是不保。”
看着眼前的这些人,打头的就是朱聿键,他身上那种经历过太多风雨而养成的那种内敛和坚韧的气质,是其它普通宗人所没有的。
看着朱聿键,朱国强问道:
“唐藩,你可愿粉身碎骨以保全祖宗江山!”
朱聿键听眼前陛下称呼自己为“唐藩”,激动的眼泪都快下来了。
他当然这位说是远藩,可却也是先帝遗诏传位的监国,将来大明的皇帝啊,虽然没登基,可却已经是天下共主了!
陛下称自己为“唐藩”,难道是要恢复自己的藩王爵位吗?
打从中都被放出来,朱聿键就一直在患得患失。现在听陛下这么一喊,又怎么可能不激动。
想到这里,朱聿键急忙跪下道。
“现在流贼肆虐,百姓生灵涂炭,祖宗江山不保,朱聿键虽是庶人,可却也是高皇帝子孙,又岂能忍见于此,朱聿键愿为监国军中马前卒,纵粉身碎骨也要恢复祖宗江山,让天下百姓重新过上太平日子!”
看见他一跪,其它人无不是纷纷跪下,齐声说道“愿为监国军中马前卒,纵粉身碎骨也要恢复祖宗江山,让天下百姓重新过上太平日子!”
“起来,起来,都请起吧。”
朱国强满脸堆笑着朱聿键扶起来了,然后又示意其它人起身。
“唐王不要再自称什么庶人了,”
朱国强温言道,
“先帝将你废为庶人并圈入高墙的处分,确实有失公允。孤已经下旨为你平反了,你还是我大明的藩王!”
“臣谢陛下洪恩!”
朱聿键已经激动热泪盈眶了,而周围的人,无不是用羡慕的眼神看着他。
笑呵呵看着他,等他抹完了眼泪才道:
“不过你的封地目前还在流贼的手中,眼下流贼肆虐中原,要恢复祖宗的江山,就非得大家同心同德,齐心协力不可!”
朱聿键愣了愣,有些疑惑地看着陛下。
朱国强笑道:
“唐王可愿意为孤监军?”
“监军?”
朱聿键愣了愣,这不是太监的职位吗?
“唐王不要误会,所谓中官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以中官为监军,实在是荒谬至极。往后我大明的监军,将全由宗室出任,所以的宗室,必须要到军中任职!”
环视众人朱国强说道,
“孤要你们到军中任职,不是要让你们去享清福的,而且转任实职,非但要代表朕于军中协理军务,督察军纪,打仗时,还要冲锋陷阵。军中都监非但派到总兵,即便是营